关注农村教育:农村孩子需要更多元成长渠道

作者:赵婀娜等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11-24 1876

      农村孩子渴望走出农村、扎根城市,但途径不一定是读书

  巩育华(以下简称“巩”):在与农村孩子的接触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王伟健(以下简称“王”):我感受最深的是农村孩子的聪明、腼腆,但他们大多见识少,自信不够,与陌生人一说话就脸红。

  张文(以下简称“张”):好奇心很强,看你打开笔记本电脑、用手机拍照,他们都会凑过来看,很兴奋。

  黄晓慧(以下简称“黄”):我觉得,现在很多农村孩子不像前辈那样对读书、上大学充满憧憬,他们非常渴望走出农村、扎根城市,但途径不一定是读书。相比于城市孩子,他们更早走向社会。

  赵婀娜(以下简称“赵”):他们看起来十分独立要强,但内心却极其敏感、脆弱,往往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冷落自己。

  巩:农村孩子普遍感到的压力、困难有哪些?

  赵:最为显性的是经济压力。许多农村孩子家里经济条件差,即便国家的奖助贷政策解除了他们求学的后顾之忧,但他们在与同龄城市孩子的交往中往往因贫困 而深深自卑。采访中有农村大学生说,“同宿舍同学动辄名牌加身,用的化妆品、电子产品,我见都没见过。每每同学们出去聚餐,我能躲即躲,怕付不起餐费,久 而久之有同学说我不合群。”

  王:如何融入城市生活也是一大难题。一些本地家长担心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带坏了”自家孩子,要求尽量不分在一个班级,类似歧视很常见。很多随迁子女感觉自己尽管生长在城市,但一直被另眼看待,很难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巩:农村孩子的朋友圈什么样?

  黄:他们朋友大多是背景相似的农村孩子,课余上网、打游戏、聚会玩乐。有些结交了不良朋友,赌博酗酒,甚至沾染毒品。他们中的一部分不像父辈那样吃苦耐劳,而会嫌脏喊累,对生活境况并不满意,但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往往茫然无措。

  赵:采访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农村生源习惯于同家境与成长经历相仿的同学接触,抱团取暖。他们偏好加入高校资助中心开办的、以贫困学生为主的社团,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会感到落差。

  随着人口不断流向城镇,农村教育的萎缩还将加剧

  巩:农村教育质量差主要有哪些原因?

  赵:基础设施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多年来,随着标准化校舍的建设,信息化工程的推进等,县及县城以上的多数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差别不大。相对较差的是县以下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目前,差别最大的还是教育理念以及师资力量。尽管国家推行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和针对教师培训的“国培计划”,但大学生最多只能到县一级学校。因此在大多数村小,教师年纪大、一人教授多门课程,专科教师缺乏等现象普遍存在。

  王:农村孩子家庭不够富裕,无法给孩子提供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很多地方在推行教师流动、教育资源均衡化,但这种候鸟式的方法作用有限。与城市相比,一个县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本身就不足,很难真正改变城乡教育差距大的问题。

  黄:管理经费少、家长不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中小学的管理经费、师资配备等教育资源通常按人口比例分配,在只有1万多常住人口的乡镇、在校生仅几百人的袖珍中学,能分得的资源肯定无法与城市中学相提并论。随着人口不断流向城镇,农村教育的萎缩还将继续加剧。

  巩:当下人口流动加剧对农村孩子教育有何影响?

  赵:教育的构成包括3个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但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此外,由于目前异地高考等政策的限制,许 多孩子需要在高中阶段从大城市转回家乡参加高考,新的环境、新的教学理念,以及不同省份命题思路不同,也使得学生在心理与实际学习中面临重新适应的挑战。

  张:人口流动加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异地高考是对随迁子女的人性化考虑。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了异地高考的时间表,很多大城市也已经开始探索,相信会越来越好。但随迁子女大多只能在打工地二三流学校就读,缺乏高质量教育,仍是大问题。

  黄:与其总在异地高考问题上绕圈,不如加大对河南、四川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高校扶持力度,提高它们的高考录取比例,使得随迁子女即便回到原籍高考,也能考上好学校。

  巩:农村孩子的眼界、知识面与城市孩子差距有多大?高考改革引入素质教育考评,对农村孩子有何影响?

  王:农村孩子的眼界一般来说逊于城市学生,但随着信息化普及以城乡一体化进程,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善。艺术教育方面的差距比较大,因为艺术需要熏陶,也需要培养,农村学生缺少环境和条件。

  黄:如果农村基础教育不改善,在高考引入对素质教育的考察后,农村学生会更吃亏,更难进入好大学。乡村的社会结构已经改变,农村孩子既无法体验过去乡村的自然淳朴,也难以融入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可谓进退两难。

  农村孩子“成长的随意性”,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茫然,缺少努力的动力

  巩:在人生规划上,农村孩子有何局限?

  王:由于农村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够等,很难给孩子提供好的人生规划建议。大多数父母的要求只是上大学,至于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他们无法想象。

  张:相当部分农村孩子缺少人生指导,“成长的随意性”使他们缺少努力的动力。

  黄:相比城市孩子,农村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但哪门手艺能养活自己,他们却不是很清楚。

  赵:农村大学生在规划未来时往往受到视野与人脉的限制,非常犹疑、困顿,不敢大胆尝试。留在大城市压力大,回到家乡是否会令父老乡亲失望?这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孩子毕业时的纠结。

  巩:您觉得,如何打开农村孩子上升的通道?

  赵:首要任务便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均衡,不仅是硬件上的均衡,还有软件的均衡;不仅关注地区之间的均衡,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尤其是素质教育的 开展、心理健康的及时干预。此外,不要仅仅将政策倾斜全部集中到高考这一环,仅凭高校的力量弥补基础教育的不均衡,效果未必尽如人意。

  王:农村孩子的上升通道应该更多元。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上升通道,在各自领域兢兢业业地工作,也会有精彩人生。全社会不仅要尊重知识,也要尊重劳动。

  巩:农村孩子最需要哪些帮助?

  王:留守儿童最缺完整的家庭生活,父母陪伴在身边、家庭温暖,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黄:农村孩子最欠缺的是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末端补偿”不如“源头扶持”。城镇化的进程加速,教育资源随着人口迁徙而转移,教育 资源除了向农村倾斜,是否还应考虑向城市里的农村孩子倾斜?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让他们也能分到一点城市教育的优质资源。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 量,提高农村孩子的劳动技能、文化水平,让他们的就业渠道更宽广。

  赵:经济上的困难是可以改善与弥补的,但是,心理上的脆弱与创伤,往往是隐性的,而且不容易短期内修复,需要引起重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