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不能成了“背锅侠”
思政课不能成了“背锅侠”
若 扬
近日,广西某学院的两份奇葩“思政课期末考核试卷”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一时间,针对高校思政课的质疑和嘲讽四起,甚至有人故意带节奏,吵吵着要彻底否定思政课建设。最新调查显示,事件中的两份奇葩试卷,根本就不是思政课的考试试题,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严肃处理。看来,思政课这次又差点“背锅”。事实表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偶发问题动辄甩锅给思政课,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引发新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对于这样一门旨在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主干课程,其严肃性和规范性不言而喻。实事求是地说,高校思政课建设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如果一有问题就简单粗暴地认为是思政课本身的问题,先入为主地把板子打在思政课身上,这或许是出于误解,但毕竟不够公正客观,也会进一步加剧思政课的“污名化”。至于有些人一看到跟思政课相关的负面新闻就兴奋,摩拳擦掌想把思政课“连根拔起”“挤出校园”,这种倾向则更应该引起高度注意,要及时廓清迷误。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窗口,社会各方面对思政课建设的期待多、要求高,这既是我们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的动力,同时也为实际工作增添了不少压力和难度。课程建设有其自身规律,社会有所期待实属正常,但这种期待也应该建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因噎废食,尤其要避免因为个别极端案例否定整体进步成果,甚至让思政课为其他领域的问题埋单。为思政课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与社会环境,才真正有利于思政课建设不断向良性轨道发展完善。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思政课建设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思政课建设取得明显进步。调研报告显示,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思政课教师,91.3%的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在高校普遍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常常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办学水平还很不均衡,教育管理能力参差不齐,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同样有所表现。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同院校、不同课程存在的不同问题,着重把握好创新思维与底线思维、改革目标与规范要求、鼓励探索与严肃纪律的关系,既要表彰奖励先进,又要巩固提升主体,更要持续整顿短板,真正做到精准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次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中的特殊地位。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真正在精准上下功夫,着力打通盲区、断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这也是防止思政课频遭甩锅的治本之策。(作者是北京高校学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