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教材编写是不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孙锡良 来源:孙锡良 2020-09-04 746

教材编写是不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孙锡良

孙锡良:教材编写是不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前些天,我从“地瓜熊老六”的微博中得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第二版竟然选了方方的文章,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方方,备受争议不是今日,也不是因为疫情期间的《日记》,她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她是一个从左极端走向右极端的文人,文人圈争议,获奖争议,《软埋》挑起的新中国制度争议,别墅疑案,官司疑云,等等。象这样饱受争议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的作品都不应当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的对象,总不能说她的作品已经好到无法取代的地步吧?

  大中小学教材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自科类教材倒不是很明显,文史政法经等学科的教材问题就已经特别突出了。中小学教材在慢慢改,但方向感仍不强,知识分子界仍然迷恋于“教材自由”这个所谓的新思维,公知们仍然排斥政府干预教材内容的选取。

  我不知道欧美文史类教材是不是可以自由编写并自由使用,但我有个常识认知,无论哪个国家,要实现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不会没有规矩,不会无限自由,原则性的东西应该是有界限的。

  2018年,教育部某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搞了个“新三科教材座谈会”,本人有幸参加并发了言。说句心里话,本人当时是很失落的,请了那么多人去提建议,参加的领导也多,真能提建议提到实处的人可怜得很,都是套话大话,有且仅有特别无知的我认认真真地做调研并写出详实报告,会上时间讲长了点,领导还嫌烦。

  这样的会,其实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一年之后,我从两方面了解情况,想要新编教材,看看有没有重要进展,结果当然是被拒绝。现在回想起来,开会,就是个形式,怎么做,那还是按老砖家的套路来。我还问了不少中小学老师,确实改了不少,但换汤未换药,引导性选材侧重点也没变。

  大学教材,那就更乱了,没有统编,更没有统审,出版社愿意出版,大学就敢用。(暂不细评)

  现在,我几乎有点绝望,看不到教材编写能迎来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性操作,再写更多的建议可能也是废话,没有人真能听进去,更没有人会采纳我的废话。

  教材,是教育的源头,太重要了,太关键了。

  下面,我想把当年有关教材改革的“建议稿”呈现一下(写得比较具体,针对原教材,就事论事),希望大家能多多讨论,希望大家能帮我调研一下新教材有哪些改动,希望有更多人来关心教材建设,希望教育管理者和接受教育者都来关心教育的源头。百年树人,用什么样的营养来滋养树苗是极为重要的。

《对中小学新编三科教材的看法》

  总的原则建议

  1、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著要缩小西方名著的占比。

  语文教材要有“文化对等”的自信思维,一部好著作,宣传多了,读者多了,便是名著,欧洲“名著”的广泛流传,既与作品本身有紧密关系,也与欧洲几百年的侵略史和文化传播史密切相关。中国和东方诸国并非缺少同等质量的好著作,而是缺少足够力度地推广。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要从语文教材的内容对等开始着手,可以阅读并学习外国名著,但出现的篇数要减少,课文后面的延伸阅读书目可适当拓展增加,外国的课文尽量不作为必考。

  2、要规避负面新闻风险和立场争论风险。

  语文课本的选材建议不选取当代作家(仍健在)的文章,当今时代,很多作家到处演说,其立场选择经常会引起群体对立及政治纷争,把控不好,就容易引起制度之争。建议不把健在的明星(无论哪一类)纳入教材中,因为明星有可能出现负面事件。任何人,一旦陷入撕裂的舆论漩涡中,他(她)本人或作品再出现在影响深远的教材中,对个人、对社会和对国家都是不利的。

  3、历史教材应增设延伸阅读书目。

  教材是知识纲领性组合体,只能供学生粗线条学习,不是让学生做深入研究。纲要性的结论特别容易引起误读,相关结论的产生需要提供延伸阅读资料,不要给造谣者以把柄,某些人说共产党的教材有意隐瞒历史,隐瞒错误,其实是抓住了教材资料不完整又找不到佐证材料的缺陷,新教材应该增加篇后阅读书目推荐。

  4、新中国历史应强调整体和集体性。

  新中国的成功是整体性成功,要强调承前启后,尽可能少出现“特别是”这样的写法。新中国的曲折也应以“集体责任”的形式出现,若强调具体责任,应扩大责任范围,腐败、黄赌毒及道德滑坡的曲折也要写进去,避免时代对立。

  5、在讨论介绍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建议设置“附录”。

  历史事件,既要简单介绍,又要有重要会议、重要项目、重大成就、重要讲话、重要数据的详细阅读,作为拓展证明材料,不作考试内容。例如新中国有哪些开创性的第一,有哪些影响世界的成就,等。

  6、坚持“史有出处”的原则。

  当前,一些公知误导大众的典型手法是有选择性地摘引史料,甚至部分假借外国的所谓绝密资料攻击教材内容,中学和大学教材的关键史事结论,建议也给出多方面对比史料,甚至可以包含足够的外国资料,供学生课外拓展阅读。

  7、政治课本应保持严肃性、稳定性和表述的规范性。

  政治语言不应该过度文学化,不能表现为单纯的报告和讲话文本格式。政治课本不应该写成时政讲座,可以提及,不宜过多展开,更不宜把中短期政策取向作青少年政治观点培养的一部分,因为政策有成功可能,也有失败可能。

  语文部分

  1、一年级和二年级应该增加唐宋韵律诗,尤其是著名诗人的代表性诗句。

  这个年龄段背下来的诗句终生难忘,每年级至少可以学习十篇以上的诗句,现在,幼儿园就开始背诗,一年学十篇以上并不超量。小学生学诗,重在形成文化记忆,不要把重点放在抠字眼含义。

  2、三年级下册31页 《给予树》一文

  建议用中国春节或其它传统节日取代圣诞节的课文,少儿教育就引入洋节神圣感不太合适,不是文章不好,是文化影响不好,整个教材没有一篇专门讲春节的文章,但有讲圣诞的文章,显然不合适。

  另外,这篇文章还与32课重复选材,都是讲有关“礼物”的素材。

  3、三年级下册22《月球之谜》

  月球的科普知识很多,引用美国登月内容及三个实验结果似乎缺少严格的科学对比论证,在新的登月对比实验出现之前,三个实验结果是值得怀疑的。

  4、课文插图部分,文章内容本不分中外,但插图用的人物形象却很多都是白种洋人的面孔,难道用洋人做插图更漂亮?例如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故事》。

  5、七年级上册当代作家史铁生和贾平凹的作品,八年级上册10余秋雨的《信客》,还有张抗抗的文章。建议用冰心、丁玲、巴金等作家的文章代替,余秋雨、张抗抗都是争议性很大的作家,尤其是关于其品德上的争议很大,建议删除他们的文章。

  6、语文课本中讲外国的政治人物太多。

  林肯、丘吉尔、里根、华盛顿、克伦威尔、甘地、拿破仑。建议外国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均以拓展读物展现为好,不要以课文形式学习,因为国外的国文课本未必以同样的方式来宣传中国历史伟人。

  历史部分

  1、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提法已经改回历史真貌,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领导的,但可否表述为“孙中山革命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

  另外,第41页的“知识拓展”部分,“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的提法似乎不妥,孙先生民权主义的核心是“建立民主共和体制”,这并不等于“创立民国”。把孙先生的民生主义等同于“平均地权”似乎也不妥,因为孙中山曾经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并未把它写进同盟会的纲领,他怕引起误会,他要照顾资产阶级的感觉,是后来补进去的。孙先生的民生主义内涵一直在变,早期,他把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后来又想象成俾斯麦式的国家社会主义,再后来,他又解读为苏式社会主义,在“一战”时,他还短暂解读成战时国家资本主义。

  2、抗日战争(缺少典型史事)

  抗战是8年还是14年仍有异议,如果认为“918事变“是起点,那比这更早的“济南惨案”为何不是起点?济南惨案的损失比918事变的损失还大。如果要延长抗日历史,不如从“一战”结束日本获取德国在胶东半岛的利益算起,那时中国就已经开始抗日,甚至可以追溯至甲午战争为始点。建议恢复原来的8年抗战定论,以“全面抗战”为标准。

  9.18、7.7事变,蒋由积极抗战转消极抗战,等等,都应有导读书籍。

  建议补充:国军战场的整体描述,共产党军队的抗战脉络,蒋介石消极抗战的国外读物支撑材料。

  3、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描述太过简单。

  新中国初期最重要的二十多年,只用了9页的篇幅做介绍,有刻意降低前时代历史地位的倾向,这是最艰难的探索阶段,是为后来者打基础和找路径的阶段,是为新中国打开局面并确定国际地位的阶段,希望能增加这个时期重大事件的介绍,不要把笔墨重点过多投入到三年自然灾害和那十年。

  4、八年级下册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建议写新中国整体的重大理论科学成就和工程科学成就。因为前面并没有章节介绍,这两节介绍太空洞,数据少,看得见的成果写得太少。

  5、高中必修1第26课 世界多级格局。

  应补充: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国际影响。

  6、高中必修2

  写那个十年时,用“国民经济的劫难”的提法是否需要修正?是全面劫难吗?氢弹、导弹、卫星、核潜艇、屠呦呦诺奖项目、杂交水稻、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想等新中国十大理论成就及十工程科技成就大多产生于这个年代。所以,我建议在教材中用“国民经济的局部挫折”表述更为合适。

  7、高中必修3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建议在教材中不要涉及“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提法。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集体智慧结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都不强调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何只有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

  建议删除文中有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结晶还是个人理论”的讨论设计,学生知识成太窄,完全不要能辨析,只会误读。

  8、高中必修3第94页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这个说法跟《湖南省志——农业篇》(1983年油印版)相矛盾,该资料明确写了是袁隆平助手李必湖发现的。所以,最好的表述是“1964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政治部分

  1、七年级教材存在的问题。

  正文中引用古文经典太多,诗意哲理性的文字表述太多,不符合政治教材的严肃性要求,初中生年纪还小,把严肃的政治古典化和文学化对他们是个难题。

  部分章节知识内涵较多,比较抽象。

  比如:第4页“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中包含了4个观点;第16至17页对新型学习观的认识,包含了6、7个观点;第18页仅学习的第一点意义就包含了4个重要观点,再加上其他3大点意义。对这类问题教学应该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

  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逻辑不够清晰。

  比如,第10页中间两小段主要是讲少年如何确定梦想,这与“有梦就有希望”不吻合;“努力就有改变”一目主要是讲如何实现梦想,课本基本在谈如何“努力”,但实现梦想仅仅靠努力是不够的,“如何确定梦想”的两点要求也应该纳入到实现梦想的范畴中来。

  2、八年级教材存在的问题

  教材知识容量太大,重难点不易突出,知识枯燥化。某些长段落就是一句话,取材时完全没有注意分层。

  每一框题内容繁简不一,有的框题特别多。

  例如八(下)第一课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P2-10);第一课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10-17);第五课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P68-75)

  有些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对比,学生很难区别与理解。

  例如:人权与权利、民主集中制、民族区域自治与香港澳门高度自治等。

  有的知识在教材的不同位置反复出现,且表述不一致,使学生容易混淆。

  如:“人民代表大会”在八(下)第一课、第五课第二框、第六课第一框均有陈述。“民族关系”八(下)第47页的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而在八(下)第71页则表述为“相互依存”。

  教材知识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太强,难度系数过大,超出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有关《宪法》,对初中生而言,建议只作了解,不作深入剖析。

  八年级教材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政治常识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而道德教育部分被弱化,法律教育是必要,但不宜过掺入到道德与政治课文中,如果认为有必要,还不如单独编一本法律小册子,作为《道德与政治》课程的补充部分。

  新材编写逻辑不严谨。

  具体要求是从“个人成长”到“我与他人和集体”再到“我与社会”,“我与国家”的关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但实际又发现教材涉及很多新概念的界定,且似是而非。

  (八)上,如P13讲到网络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时提到了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提到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名词对学生特别陌生,不解释不懂解释了也难懂。教材P48对违法行为的重新定义,加上了“出于过错”,对于“出于过错”的理解,到底是仅有违法人主观的过错还是包含有同于客观的过错(即非主观故意的违法行为),如果都包括为什么还要特别列出来出于过错?

  结构内容可以更丰富,但考试评价需要简化。

  教材编排紧扣课标要求,并且能够突出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经构设置更合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栏目设置使得内容更丰富。也恰恰是因为内容的丰富化,实际教学可能难以完成,应该明确某些内容只学不考。如八上第四课《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又是民法原则,教材给出的是一课时完成,其中包括有四个“探究与分享”两个“相关链接”一个“运用你的经验”一个“阅读感悟”一个“拓展空间”,探究多了,时间不足,相关链接解释多了,时间也不足,P46-51《法不可为》一框内容出现四个相关链接,其中像51页的相关链接,提到民主权利,不做展开学生很难理解,并且会影响对违法行为的区分。

  国家大命题是否需要过多地编到初中教材?

  P20-28: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P61: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62: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P81-84: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85-85: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十几岁的初中生如何能理解这么多这么大的命题?

  某些表述易引起歧义。

  讲中国腾飞的表现时,其中有一句话是“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那是不是意味着新中国前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与今天的幸福生活毫无关系?

  教材中相似的观点较多,是否会造成混乱?

  P6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P67:“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让中学生怎么理解?

  P3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P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两句话好象是两次会议报告中节选的,在教材中同时出现是不妥的。

  3、九年级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语言时政化、理论化,初中生不可能接受得了。

  教材内容多,观点融合,难于理解。

  教材栏目多,如何把握,把握到什么程度?

  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何处理?不要把传统引偏到封建文化。

  教材中讲了太多历史知识,没有必要。

  4、对新增知识点的看法

  “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说是现时段的两大政策,尤其是供给侧改革的时效性更短,它本身不是一种创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克服第六次经济危机,就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见《第六次危机》一书),把政策操作过多引入到政治素质培养中来并不太合适,因为政策的执行很可能说中止就中止,对青少年形成稳定的时政观不利。再者,供给侧改革不是一个简单易懂的政策,成人群体都理解得不是很清晰,何况十来岁的少年?

  5、高中政治必修2

  讲世界多极化的章节仍然未谈及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在多极世界中的历史贡献。

  6、高中政治必修3

  第77页的最后一段放在表述上有些小问题。因为前面加了一个“特别是”的重点强调改革开放,而最后一句又有“都是这个时期”的说法,“这个时期”到底是指新中国以来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议删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句话,五个精神是连续的,并且是承前启后的,何必要加“特别是”?整个政治教材涉及到很多处“特别是”,是否可以整体改一下?让新中国在青少年思想中保持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分裂片段的争论,从小制造出来的国民思想分裂最终会在某个时间点反映到国家内部的激烈斗争上去。

  我提了这么多的建议,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我自己不太好评价,更不知道新编教材中改了多少。我只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教育界的教材问题,我不希望教材被少数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把持利用。一代代人的成长,既取决于教师,也取决于教材。

  附言:

  1,有朋友问中印是否马上要打大仗了?答:“马上”是多久?我没有看到年内打大仗的可能性,小冲突不叫打仗。短期要不要打大仗?我个人有三个标准:其一,小冲突中,若中国长期吃亏,就只能打大的,不吃亏,继续小打;其二,边界未定,相互越界很正常,但如果对方有成建制部队越界驻扎不肯走了,只能打大的;其三,我们做好了全面收复藏南的准备,1962年,我们赢了,但理智地选择战略性回收,与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有关,现在的经济实力和保障能力完全不一样了,要打大的,就得收回全部领土,达成战略目标,尽量不要打无战略目标的大仗。

  2,有网友问美国股市是不是泡沫严重?答:我,我们,都没有资格评价美股,即使美股跌去一半,我们还没资格嘲笑它。如果我们也能来个十一年不破的泡沫,绝对算是真有本事,“短疯长熊”的中股根本就不正常。

  3,如何评价抗战胜利?答:更多地是要反思中国为什么挨打?为什么还被打得那么惨?其它东西,没太多评论的价值空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孙锡良
孙锡良
13
0
0
2
15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