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我看新版普高语文教科书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10-11 3054

告诉后代真实的历史

——评统编本普通高中新版教科书

陈先义

陈先义:我看新版普高语文教科书

高中开学,翻开孩子们刚刚领到的统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课,一股新风扑面而来。新书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共6篇文章,开篇就是毛泽东主席讲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接着就是杨成武将军纪念长征的《长征胜利万岁》,此后便是聂荣臻元帅写抗日战争的名篇《大战中的序曲》,还有纪念香港回归的《别了,不列颠尼亚》。特别重要的是,从新中国以来的百篇通讯名篇中选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另外一篇便是表现中国人民抗疫斗争的《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这些篇章,不仅都表现了新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而且文章写作均堪为典范,用这样的经典教导后代,不论感悟思想还是学习写作,都代表了国家水平,是一种精心选择。

至于第二单元古代文论部分,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一代圣哲的经典名篇,表现的是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敬畏。第三单元外国文化部分,选狄更斯、托尔斯泰、海明威等经典著作章节,则表现了我们尊重世界文化经典的宽广胸怀。

前一个时期,国内各界围绕中小学包括大学出现的教材问题,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民大众全民参与的对教材问题的特别关注。是的,教书育人,事关未来,国之大事,人民不能不关心,对教育孩子寄予极大期待的各类学校,到底教孩子学了什么?读了什么?人们不能不注意,当发现那些低级庸俗的插图、那些崇拜美国西方的特意编造的故事,那些宣扬西方普世价值的歪理斜说进入课本,人们不能不表示愤怒。弄了半天,孩子都是为美国西方培养了,这个真相一旦披露,不能不在全社会引起极大愤慨。

正因为如此,今秋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确让人振奋。

不过,我以为要充分肯定的还远不止编委会在选材上的高度责任心,代表一个国家为下一代选启蒙书,反映的是国家责任和远大情怀,当然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比之更加让我产生诸多感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编委会的专家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

陈先义:我看新版普高语文教科书

我特别想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著名通讯加以评说。首先,将这篇通讯从百篇文章名篇中挑选入书,不仅是讴歌了一代共产党人的代表性人物,更反映了人民期待“好官”的迫切心情。另外,比之更让我感慨的是这次入选课本的长篇通讯,是196627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原汁原味儿的作品。

为什么说这是原汁原味儿的文章,因为从文章发表至今近60年的历史上,随着一个人物的命运,这篇文章在重发、入书、翻译的过程中,曾经被反复的删改过,被一次次改来改去,这些删改,几乎都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和一个人物政治命运的兴衰。这个人物就是焦裕禄最亲密的战友张钦礼同志,在焦裕禄活着的时候,他是副书记和县长。是焦裕禄精神最早发现者和宣传者,但是由于文革原因,张钦礼命运跌宕起伏,正因为如此,在后来重发出版或汇集到其它图书牵涉张钦礼这个人物,名字不是被隐去,便是被虚化、弱化或干脆删节。

于是,读者一次次提出疑问,这到底是新华社的穆青、周原、冯健釆访不扎实出了问题,还是事实本身出了问题呢?弄得因文章产生是是非非。因为大通讯中的几乎全部材料,张钦礼都是第一提供者和被访者,如此东改西改,原来大通讯的那种感人的韵味和一贯到底的文脉,便大受伤害。整个文章便少了撼动人心的气韵,特别是原文中大量的关于焦裕禄与张钦礼的多次对话,被改为“某县长”“某干部”或“某领导”,有时甚至移花接木,弄得似是而非,孙重大新闻的严肃性便是很大伤害,也损害了人物形象,英雄不象英雄,人物受了伤害。从这个角度看,新版高中课本把篡改的原文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表现的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焦裕禄和张钦礼同志的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的高度负责。

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说说被讳莫如深的张钦礼同志,一篇文章六十年为什么被改来改去,这都源于张钦礼这个县长。张钦礼是个怎样的人?第一他是抗战时期投身革命的老英雄,当年是豫东兰考及鲁西南地方抗日武装的领导者。新中国成立时他就是部队团级干部,重要的是,他是焦裕禄典型的发现者和推广宣传者。

在焦裕禄去世近数月后,他第一次在全省防沙造林的会议上,泣不成声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事迹,这是社会上第一次了解兰考有这么个好书记,由此全省学习焦裕禄热潮兴起。人民日报大通讯发表后,迅速感动中国,兰考干部百姓说,宣传学习发现焦裕禄精神,张钦礼是第一功臣。当然在兰考除三害的斗争中,张钦礼更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他逝世后,兰考十万百姓出现了“扶棺跪拜拦道哭,悲声震彻大中原”的奇观,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共产党的一个县委书记感动天下的最经典的画面。如果人民对他的怀念可以作乡情作论的话,那么焦裕禄本人对他这位搭档的评价,则是发自一个同僚的内心想法的袒露,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出版的《大河初心》披露了这样一件被历史淹没的珍闻,当年地委考虑张钦礼同志是—位资历很老的抗日干部,考虑调动一下他的工作,当电话征求焦裕禄意见时,焦裕禄毫不迟疑地以恳求的口气回答地委领导:“希望上级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张钦礼同志是治三害的真正专家,把他调走,等于砍了我的左膀右臂,这个治三害和改变贫困的计划,可能就要泡汤了,因为很多主意都是钦礼同志的意见!恳求领导让钦礼同志和我一起在兰考战斗,他是我难得的战友和搭档,不要调走钦礼。”

这份至今存留开封市委档案室的焦裕禄电话记录,说明了他与张钦礼同志的真诚友谊,以及焦裕禄对张钦礼的评价。

陈先义:我看新版普高语文教科书

那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特意对兰考一位老干部寻问道,那位与焦裕禄并肩战斗的战友张钦礼生活怎样?兰考干部不得不悲伤地向总书记报告,钦礼同志因病已经走了。总书记闻之痛惜伤感。

兰考人都知道,正是张钦礼这样一位好干部,在焦裕禄去世后,以全部精力率领人民根治三害,最终在1976年使兰考第一次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余粮还迢迢千里送到那年缺粮的大庆油田。他去世后社会各界为他立碑纪念,至今已经竖立起一百多块,形成一片碑林,成为人民与—个领导干部心心相连的壮观景象。

就是这么—个典范的共产党人形象,因为文革遗留问题包括他在五十年代反浮夸风造成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晚年再次因被诬陷遭受厄运,命运多舛,但是有许多问题在政治运动频繁往复的年代,成为一本糊涂账,即使被冤枉,也不可能都给你弄个一清二楚的,很多时候,需要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胸有大局,相忍为党,哪怕委屈很大,也要作为对党和国家的付出,为了国家大局,这与战场杀敌一样,也是一种壮烈的牺牲!张钦礼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相忍为党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今天,就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我说了这么多话,就是因为从这篇多年来影响中国感动中国的文章中,今天全部恢复了老共产党员张钦礼同志的真实面貌,所有情节都回复历史原貌,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更加形象真实的焦裕禄,也看到了一个重新展现历史真容的张钦礼。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我之所以怀着欣喜的心情向大家荐读这样一个好消息,就是为了以此表示対党提出的理论自信更加坚定,一个实事求是充满自信的中国,一个坚持真理的党,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管内外强敌还是自然灾难,我们必将战而胜之,我们将无往不胜,党的二十大后,—个更辉煌的明天等待我们去创造。

——于郑州金水花园东区63号楼《读药》书社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27
4
1
2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