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我对寒门学子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

作者:刘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06-27 2245

农村寒门学子填报志愿不妨优先选择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

  

随着高考结束与考分的陆续公布,开始进入最后的高考志愿填报阶层,面对数百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报考专业,对信息不够灵通的农村考生来说,如何选择成了一大难题。特别是在今后几年都就业艰难的大背景下,肩负着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农村寒门学子根本承受不起错选专业所付出代价,在专业选择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单就高等教育而言,与城市大学生比较,由于阶层固化等原因,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得多,农村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向上流动难度更大,向上流动渠道变窄,如何破解农村大学生所面临的阶层固化困局(即俗话所说“内卷”困局)?如何促进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引发了社会与媒体密切关注,笔者认为相对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是农村理科生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再以“免费工科生”方式对农村大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可减少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学生专业选择的趋同性,以“错位”方式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刘云:我对寒门学子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

一、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为何选择冷门工科专业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王泽山院士介绍,他在1954年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空军、海军的相关专业如飞机、导弹等专业最为抢手,是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那时候一般人都不选陆军相关专业,更不选火炸药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了,甚至一辈子也出不了名。正因为这样,全校只有王泽山一人报了这个“不起眼”的最冷门专业,这使得这个专业无法办下去,不得已,只能从其它专业调剂了20多人过来,才使这个专业能办下去。

王院士说,我选择这个冷门专业,绝对不是一时冲动,既然设立了这个专业,,国家总归需要这方面技术,需要人去做,因此.我就确定选这个专业。

无独有偶,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钱七虎院士有类似的经历与选择,钱院士与王院士师出同门,也是就读于哈军工。钱院士接受采访时说,那时哈军工的防护工程专业被认为是挖土打洞专业,有些土气而受到冷落,选择的人不多,但当时钱七虎却认为,既然设了这个专业,国家就肯定需要这个专业,于是他选择了这个当时看似冷门的工科专业。

钱院士毕业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时代跨越

所以两位院士的成功既取决他们的天赋与勤奋,也取决于他们所选这两个专门实在过于冷门。正所谓人弃我取,不仅物以稀为贵,人也以稀为贵。火炸药与防护工程这两个冷门专业不像其它热门专业那样高手如林,王院士、钱院士自然更易脱颖而出。且由于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少,人少事多,王院士、钱院士总有干不完的课题,在个人发展与成才上也易获得更好的条件(如能得到更多的科研课题与充足的科研经费等)。

王院士、钱院士的专业选择与成才经历对农村大学生颇有借鉴意义,如果鼓励更多农村学生像王泽山院士、钱院士那样选择相对冷门但国家急需的工科专业,就可有效增加农村大学生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

刘云:我对寒门学子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

二、工程师群体出现“家庭背景农村化”趋势的深层次原因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工程师成长机制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从家庭社会背景来看,工程师群体出现“家庭背景农村化”趋势。来自直辖市、省会、地级市和国企社区的工程师比例在不断降低,而来自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工程师比例不断升高,后三个来源地的工程师占比达到62.8%。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工程师父母职业类型为农业劳动者的比例上升速度有加快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笔者认为这是与高校扩招以来文科过度扩招与城市学生专业选择文科化趋势有关。以独子子女为主体的城市学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思想倾向严重,所以大都倾向选择学习比较轻松,容易出名得利、大有“钱”途的热门文科专业,如经济学、金融、管理、法律、新闻、播音主持、艺术等。这些热门文科专业自高校扩招以来一直热得发烫,城市考生报考非常勇跃。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这些所谓热门文科专业招生与毕业生数量增加十几倍乃至更多。如此超高速盲目发展,必然使热门文科专业扩招的泡沫开始破裂,不少文科专业就业行情是连年滑坡,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于是供大于求热门文科专业就业成了一场“拚爹游戏”,拥有城市人际关系网的城市文科毕业生就业机会比农村文科毕业生多得多。不少城市学生有个“好爸爸”当靠山,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明知文科专业就业难也敢向“火坑”跳。而来自农村的文科生即使是名校文科毕业生,在城市无关系无门路,要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文职就业岗位难度很大,要进入城市高待遇的垄断行业简直比登天还难。相关调查显示,在农村大学生占多数的所谓“蚁族”大学生中,热门文科专业毕业生占大头。

即使农村文科生在城市勉强找到了文职岗位,但在职场竞争中,与城市文科生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文科专业对应的文职岗位少不了与人和社会打交道,律师、记者、营销等文职岗位主要是与人打交道,要求文职岗位从业者得有见识、有口才、善交际,性格开朗,而这恰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农村文科生的最大短板,这使他们在职场竞争中劣势明显,晋升缓慢。

煤炭、水力、水电、地质、石油、采矿、测绘、核技术、铁道工程、钢铁、机械、造船等相对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学起来又苦又累,毕业后从事的对口工作岗位有不少在野外与地下,工作条件艰巨,且待遇相对不算高,城市学生对此是避而远之。城市学生即使学工科大都选择计算机、电子、生物等高科技工科专业,不愿学这些相对老旧的传统工科专业与从事相关职业。

如果某个城市学生想去学钢铁、煤炭传统工科专业,往往会遭到家长与亲朋好友极力劝助,他们会说学什么不好,为何要学这些老旧工科专业?但这恰是农村学生的“福音”,可以最大限度规避来自城市学生的竞争。现实对农村学生是严酷的,在城市学生扎堆的热门文科专业,农村学生难有作为,毕业后成为“蚁族”的可能性较大。只有城市学生不愿学的专业、不愿干的职业,才能给农村学生留下较大发展空间,才可能在城市立足。正是由于缺少来自城市学生的竞争,社会需求又大,才能为农村寒门学子在这些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领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才是中国工程师群体出现“家庭背景农村化”趋势的深层次原因。在城市学生越来越远离的传统工科与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领域,这一趋势更明显。

从职场竞争角度来说,学工科、当工程师主要与物(如机械设备)打交道,解决技术难题不能只说不做,光吹牛是不行的,必须脚踏实地的干,要把图纸画出来,要把东西做出来。而学工科的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比,更少浮躁,更能吃苦,更踏实肯干。主要与物打交道还可回避农村学生在性格和语言表达上劣势,在职场竞争中的总体表现不会逊色于学工科的城市学生,甚至更胜一筹。其实王泽山院士与不少农村学生有相似之处,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面对获奖后蜂拥而至的媒体釆访,他感到很不适应,不知该说什么好。但他却踏实肯干,擅长与物打交,学文科对他来说恐怕不是个好的选择。

所以,无论从就业角度,还是从职场竞争角度分析,相对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是农村学生的首选。对农村学生来说,或许就业率高一些的重点大学文科专业还或多或少有读的价值,非重点大学(二本三本大学)文科则没有多少读的价值,与其为了一个大学生的虚名去读文科,不如坚决放弃,另寻出路(如选择职业教育)。

刘云:我对寒门学子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

三、以“免费工科生”制度引导与助力农村寒门学子读工科及设立“免费工科生”制度的重要意义

虽说相对冷门的传统工科专业是农村学子首选,但还需要在政策上引导,并对教育收费与奖励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设立与免费师范生的制度类似的“免费工科生”制度,即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模式来培养“免费工科生”。由于财经、法律、艺术等热门文科专业过多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名额的受益者大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因此,笔者建议把这类热门文科助学金、奖学金名额大幅压缩和减少,把节省下的钱转用于设立“免费工科生”制度的支出。凡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工科专业,均设置一定数量的“免费工科生”名额,吸引品学兼优的农村寒门学子报考,这将为他们提供一个除免费师范生以外又一个免费上大学的机会,可以相信全国的农村寒门学子将像勇跃报考免费师范生那样勇跃报考“免费工科生”,必能得到全国农村寒门学子和全社会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一)是以国家需要来引导农村学生个人选择

专业选择本是学生个人的事,对信息灵通,又有家长与亲朋好友充当“高参”的城市学生来说,选择专业不是太难的事。但对信息不灵,环境闭塞的农村学生来说,选择专业成了一个很头疼的事,文化程度更低的家长与亲朋好友也不可能提供多少帮助,不太清楚那些专业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只能盲目“跟风”与“随大流”,也像城市学生那样去选择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热门专业。但有“免费工科生”制度后,只有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工科专业才设有“免费工科生”名额,农村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就可按图索骥,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设有“免费工科生”名额的高校专业来报考,农村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就可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这就把国家需要与农村学生个人选择紧密结合起来,以国家需要引导农村学生个人选择,实现了双赢。

(二)是改变农村读书无用论的风气

在相对封闭的农村,人们信奉的是眼见为实,一看亲朋好友与邻里孩子大学毕业后却就业艰难,或只能找一些不稳定与相对低收入的工作,就导致了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风气在农村重新盛行,不仅农村学生报考大学积极性降低,还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而制造业对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报考“免费工科生”名额专业的农村学子,毕业找一个工作不成问题,收入能做到中等偏上,以后随着自己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收入还会稳定上升,这就会在农村起正面榜样作用,有助于改变农村读书无用论的风气。

(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社会各界呼吁下,不少重点大学也在不断提高面向农村的招生比例,招生比例虽提高了,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农村文科生的就业率始终“居低不上”。即使找到工作,工作的稳定性与收入均差强人意,在与城市文科生的职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部份农村文科生甚至沦落为所谓“蚁族”,所以重点大学扩招农村文科生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用“免费工科生”名额来提高重点大学面向农村的招生比例理应是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不设立“免费工科生”制度,在城市学生不愿读传统工科专业的同时,相当数量的农村寒门学子想读又读不起,那么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唯有设立“免费工科生”制度才能做到山不转水转,东方不亮西方亮,传统工科专业才能避免后继乏人的危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1
4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