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铭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作者:张君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09-04 438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1945年9月2日,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相继签字,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众多学者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永远值得历史铭记。今天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掩盖侵犯人权行径的错误史观。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在全球史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一致的学术结论是:二战以前,几乎所有的战争动机都没有正义与否的区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后,才有了“正义和平”的概念与理想。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对记者表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是由其参战的动机决定的,“在1943年的《开罗宣言》中,中、美、英三国首脑及盟军代表已经明确表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伤亡3500万人,做出了巨大牺牲。“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中国而战,也是为世界而战。”胡德坤认为,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东方反法西斯主战场,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呼应,使日本陷入了中国持久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直至战败投降;抵制了西方的绥靖政策,动员了世界各国和人民开展反法西斯战争;制约了日本的北进战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牵制了日本的南进战略,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阻挠了日、德配合,使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名存实亡,从而加快了法西斯失败的步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历史本来面目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牺牲与抗争

  胡德坤认为,中国在二战时已被公认为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的四大国之一,但由于战后“冷战”的发生,新中国成为西方对东方“冷战”的主要对象;随后又因中苏关系破裂,欧美及苏联的史学著作对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或轻描淡写,或故意回避,或有意贬低。“这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想让国际学术界如实反映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要深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战时中国。”

  胡德坤曾与学术团队一起,先后出版了《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等二战史研究著作,对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贡献进行了全面探讨。

  然而,西方史学界对中国战场的客观研究还比较少。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沈海涛以国际关系史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例,认为“西方视角下的二战史研究,更强调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争的作用”。他认为,西方国际关系史中的“太平洋战场”的表述,本身就忽略了两个层面的史实:时间上,太平洋战场战争的爆发始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盟军反击,这就忽略了中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抗日斗争史;空间上,太平洋战场更强调太平洋区域,在客观上忽略了作为东亚主战场的中国战场。

  胡德坤注意到,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新书《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的中译本刚刚在国内出版。该书认为,中国是盟国中首先同轴心国交战的大国,以贫弱之躯抗击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不仅为本国尊严而战,也是为所有盟国而战,但战后却被西方集体遗忘。

  胡德坤说,拉纳·米特是二战胜利近70年来,国际学术界第一个系统研究二战时期中国地位与作用的西方学者。“我相信,继拉纳·米特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国际学者关注和研究二战时的中国与世界。”

坚决抵制蓄意美化侵略的反动史观

  8月2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向媒体承认,今年4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悄悄向一场给上千名日籍二战战犯“招魂”的法事活动致悼文。“安倍悼念战犯显示了他错误的历史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桂芳说,“即便他不作为首相,而是作为一般的国会议员或者党魁、政客,也应该对历史有客观的判定,不应该屡次做出这样的行为。”

  史桂芳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的所谓“战争理论”有长期关注和研究,她发现日本侵略战争的决策层,从来不会公开表述日本的“侵略”本质。“日本决策层侵华期间,着重强调中日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甚至以中日人种相同为由,把侵略说成‘帮助’、‘领导’中国等亚洲邻国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复兴’亚洲;并认为,日本作为近邻,来中国不是为了像西方那样掠夺,而是一起‘对付’西方。日本侵略者后来提出所谓的东亚协同体、大东亚共荣圈、东亚新秩序,也都是掩盖其侵略本质的幌子。”

  对战争起源的关注,正是为了警示当下,维护和平。沈海涛认为,随着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料的不断发掘和研究,史学界对许多由日本词汇直接翻译而成的汉语表述,发出了重新翻译的呼吁。“比如所谓的‘开拓团’、‘慰安妇’,以及日本军队在亚太地区‘进出’等表述,都是日本侵略者掩盖侵略本质的模糊用语。”

  沈海涛举例说,随着对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资料的整理、公开,学者已经基本认定:1936年5月,在日本关东军制定的所谓 “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下,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东北而被称为“日本开拓团”,掩盖了其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的本质,是日本有意设计的话语陷阱。这个名称应该改为“日本侵略扩张团”。“慰安妇”也是一个日语词,在英文中被翻译为“性奴隶”,中文翻译时也应该遵循其本意。

  抗日战争既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战,也是为世界和平、正义而战。史桂芳说,“日本在中国制造的屠杀,不光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灾难,也是对人道公理的践踏,是对全世界的负面遗产。”我们如今纪念抗战历史,抵制日本右翼的反动史观,依然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