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切都是打出来的

作者:任志刚 来源:微信“往事越千年” 2017-04-19 1578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切都是打出来的

任志刚

笔者按:我们一位搞大数据的同学发来一篇报告,说的是当下中国网络作家年收入已经达到1.2亿元。这个信息代表的意义是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文化时代来临了。过去的百年第一是战争年代,第二是政治挂帅,第三是经济发展,各占据三十年的时间,未来将是文化时代。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位著名的老师的观点。不过,网络写手要想获利主打的多是精神鸦片类的文字。这种东西少吃两口是止痛药,多吃了就是毒品。

 

我们课堂走的是一条长路,可能需要几十年也可能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达成。所以我们不准备媚俗,自然要耐得起寂寞。所以我们讲课的内容是属于小众范畴的,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我们看到的党史教材中,大量的主义和陌生的词汇,掩饰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情绪。这种表述,让我们无法真实地体会当年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多数人大概不知道朱老总和毛主席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争论。最初的时候,主席接应朱老总上山,然后很高兴地告诉朱老总自己的战法,游击战的十二字诀,朱老总帮着主席完善成十六字诀。这是我们多数人知晓的历史,对吧?

  但是朱老总却把游击战略看做是一种战术,没有意识到中国革命需要通过这样的战法长期努力才能胜利。作为一个军事家,朱老总身经百战。作为一个伟人,他品德高尚。但是,面对主席发明的这个顶级战法,朱老总却表现出波澜不惊的平静。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主席的天才。

  只有主席自己知道,这是唯一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却是遇山开山,遇水避水的神器,是逐渐成长,确定胜利对的。所以主席这样说到:

  “红军的游击性,没有固定作战线,根据地的流动性,根据地建设工作的流动性,十年战争中一点也没有变化吗?有变化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十年了,一直玩的就是游击战,运动战也只是大号的游击战,但是没有变化吗?有变化的。这个有字代表了信心。其实已经找到革命胜利的道路了,只不过全党没有意识到而已。

  主席把十年分作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似乎第一次反围剿之前的那一段,是最为艰苦的一切战法都需要试验和检验,

  “红军还在幼年时代,根据地还是游击区”。

  第二个阶段是,前三次反围剿

  “方面军已经建立,包含几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已经存在。”

  第三个阶段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主席不掌权了。主席称之为:

  “游击性流动性更缩小了”。

  意思是这帮大爷不玩游击战了,因为:

  “中央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已经建立。”

  玩正规战了。于是就进入第四个阶段,

  “长征是第四个阶段。由于错误地否认小游击和小流动,就来了一个大游击和大流动。”

  “目前是第五个阶段。由于没有战胜第五次“围剿”和大流动,红军和根据地都大大地缩小了,”

  瞎指挥导致的失败,在主席的笔下成了大流动。这不是为了算旧账,所以主席一笔带过了。然后把大家的注意力放在转折上。

  “但又已经在西北立住了脚根,巩固了并发展了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红军主力三个方面军已经统一指挥,此事为前此所未有。”

  这个但字中包含了多少牺牲和斗争。主席掌舵了,于是就又回到胜利的通道中。而且这一次全国的红军在陕北集结了。全是经历过长征的精英。在主席看来革命的力量变得更大了。当年上井冈山的时候也就是六七百人,十年后重新来过,集结了五万以上的红军。这在主席看来是更有信心了。

  现在主席重新掌舵了,所以他很宽容地解释了过去的历史:

  “依战略的性质说,也可以说井冈山时期至第四次反“围剿”时期为一阶段,第五次反“围剿”时期为又一阶段,长征至今为第三阶段。”

  为什么这样划分战略阶段呢?就是之前和之后都是主席掌舵,中间被人夺权是一个阶段。

  “第五次反“围剿”时人们错误地否定了以前本来是正确的方针,我们今天又正确地否定了第五次反“围剿”时人们的错误方针,复活了从前的正确方针。”

  为了团结全党一起努力,主席很给留苏派面子的。特意声明:

  “然而不是否定第五次反“围剿”时的一切,也不是复活从前的一切。复活的是从前优良的东西,否定的是第五次反“围剿”时的错误的东西。”

  面对别人批评的“游击主义”错误,主席也做出正确的分析。一方面主席承认游击主义存在问题和缺陷:

  “就是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工作方法简单化等。”

  主席解释说:

  “这些东西是红军幼年时代本身带来的,有些在当时还正是需要的。”

  最初的时候,主席就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但是执行起来有困难,因为当时红军中有游民,这些人有战斗力。如果纯而又纯,只要工人阶级,那就没有几个人可以发展,工人多数都待在大城市,没有几个参加革命的。所以最初的时候主席的队伍中是有相当多的非无产阶级成分的。这在中共领导人的眼中是严重的错误,主席专门作出了解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教育战士,提高战士的觉悟。

任志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切都是打出来的

  至于说到工作方法简单,更是很多人针对主席个人的意见。从主席和朱老总陈毅等人的冲突中可以看出,主席最初的时候大概是比较强硬的。这一点和我们理解的后来的主席不太一样。所以主席承认这是游击主义中的错误。

  但是另外一方面,主席却强调:

  “另一方面是运动战的方针,是现在还需要的战略和战役作战的游击性,”

  “不要不适时宜的正规化”。

  这句话相当拗口。就是明确说,别打着正规化的旗号做不适时宜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根本不到时候呢。

  “贸然地脱离现阶段,盲目地跑向可望不可即的、在当前没有现实意义的所谓“新阶段”,同样是不许可的,是有害的,是不利于当前作战的。”

  这我们就能看出当时主席尚处于不能直抒胸臆的状态。就是遵义会议之后,主席虽然站在了舵手的位置上,很多人也认可了实际领袖是主席,但是身份和职务依然不是最高领袖。所以对待错误的路线,主席还是要给面子的。这就是为什么这段话这样拗口,否定和批评都需要婉转。

  对大家期望的东西主席也做出了肯定:

  “在将来,红军的技术和组织条件改变了,红军建设进到了新阶段,红军的作战方向和作战线的比较固定就出现了;阵地战增加了;战争的流动性、领土和建设的流动性,大大减少了,到最后,也就会消灭了;现在限制着我们的东西,如像优势的敌人及其据守的巩固阵地,就不能限制我们了。”

  “但是我们要坚决地恢复红军一路来用以打胜仗的许多可宝贵的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我们要把所有一切过去的优良的东西都总结起来,成为有系统的更发展的更丰富的军事路线,以便争取在今天战胜敌人,”

  后来的实际情况证明主席绝对是高瞻远瞩。面对更加强大的日寇。主席发现不光是阵地战不能打,甚至连运动战都没有资格了,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席不但没有朝着正规战方向走,反而回到最原始的游击战甚至更小的游击战法上了。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主席是融汇贯通的。

  “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侦察、判断、决心、战斗部署、指挥、荫蔽、集中、开进、展开、攻击、追击、袭击、阵地攻击、阵地防御、遭遇战、退却、夜战、特种战斗、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连续作战、无后方作战、养精蓄锐之必要等等。这些问题在红军战史中都表现了许多的特点,战役学中应当有条理地叙述到,应当给以总结,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对于不会打仗的人,光是主席列出的这些内容就能把人搞晕了。更不用说这些问题都需要条理清楚。所以战争一定不是理论问题,也不是实践问题,而是统帅的智慧级别问题。

  我们小时候流行过一阵“天才论”。当时我们小,哪里懂大人们整天搞的大批判。只不过是学几句片言只语。印象较深的是小孩子最爱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自己聪明,叫做“有什么办法呢,爹娘给的吗。”不熟悉的人可以问问六十以上的老同志。

  我在前一阵看正规的党史的时候,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爱学习政治课了。最主要的可能是,我们书写党史的专家教授们没有搞明白中国革命是为什么胜利的。当我们用凉凉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来表述我们炽热的近代史的时候,就把鲜血和激情以及天才给淹没了。连身经百战的朱老总,回想起来依然有仙人指路的惊叹以及军事天才林彪依然认作天才的人类顶级的智慧爆发和展示。而舞文弄墨,雕琢文字的书生是无法描述清楚的。

  证明主席真的贯通军事的是下面这样的归纳和总结。说明主席真的是找到了战争的一般性规律。

  “第八节 速决战

  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战略的持久战说的是中国革命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成。这一切都是因为敌强我弱这个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决定了,要么别打,正常态是打不赢的。蛮打是一定要输的。

  想赢就只有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速决战这一看似矛盾实际上统一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最神的是主席说:

  “也可以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后来证明,主席很快就意识到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唯一的战法就是持久战。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真相。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这一切都是打出来的,而之所以这样一点点地打出来,是因为中共这边出了一个毛泽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4
2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