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作者:王克霞 赵 冉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05-09 1922

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王克霞   

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一个奇迹,虽然至今已经过去80多年,但红军长征留下的革命精神,流传下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烙印。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长征路上,工农红军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宣传工作,写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宣传史上辉煌的篇章。响彻在大街小巷的红色歌谣,是红军进行思想宣传的一个重要桥梁,是红军与民众智慧的结晶,蕴含着百姓与红军浓厚的感情。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战斗故事和曾经陪伴他们闯过枪林弹雨、度过峥嵘岁月的歌谣,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长征沿途红色歌谣的内容

长征时期,红军远离革命根据地。部队转战多地,途经地大多是山区,地形复杂,偏僻落后,经济困难,红军缺乏稳定的后勤保障。再加上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实力相差悬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渗透到中国的每个角落,甚至是偏远的山区。黎民百姓对红军只是有所耳闻,并不真正了解这支队伍的性质。国民党当局借此向民众散发不利于红军的言论,破坏红军的形象,制造谣言,蛊惑民心,使得百姓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产生误会。因此红军必须争取沿途百姓的支持,对民众进行思想宣传,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思想传入民间,让民众真正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

(一) 党的革命思想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博古等人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漫长征路。此后的两年,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也进行了长征。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大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而且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剥削与压迫,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工农红军每到达一个地方,都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当地民众受到了先进思想的洗礼。流传在云南曲靖的一首歌谣《轰轰烈烈干一场》这样唱道:“好哥哥,好弟弟,参加红军革命去!肩扛枪,手提刀,我们来把军阀倒!红军到,军阀倒,土豪劣绅不轻饶!”〔1〕还有元谋地区《工农革命歌》:“工农革命,万众一心,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国民党,我们都是一条心。”〔2〕可见,民众对红军的无比拥护。红军为贯彻党的革命思想、执行好“三大任务”还编了一首《红军三大任务歌》:“红军三大任务,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要建立起工农政权,坚决斗争革命到底。红军纪律重要,战士必须牢记。反动豪绅财产,一律没收归公。人人需要调查工作,绝对禁止私人没收。军事组织系统,丝毫不能忽视。一切命令坚决执行,必须完成各种任务。保障最后胜利,服从团体纪律。发动群众斗争,语言态度和平。宣传红军主张,扩大政治影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一完善红军战士。”

长征是一场没有后方根据地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路过的大都是革命影响较弱或者根本没有受到影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传播红军革命思想,将人民群众从旧思想中解放出来,争得沿途百姓的同情与支持就尤为重要。要争得百姓的拥护,就必须为百姓谋利益。红军严厉打击当地的封建势力,把民众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贵州乌江两岸人民这样歌颂红军,“太阳出来亮堂堂,红军英名传四方。干人跟他打天下, 土豪劣绅一扫光”〔3〕。还有《红军一到春雷响》:“红军一到春雷响,土豪劣绅跑无影。打开仓库分浮财,穷苦干人笑盈盈。”〔4〕以及“红军来临,百姓欢迎。打倒土豪,吓死劣绅。实行土改法,穷人把田分”〔5〕。歌谣反映,红军受到民众的拥戴,红军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自由的曙光。流传于云南寻甸的《富人不要猖狂》这样唱道:“富人不要猖狂,穷人切莫忧伤,有朝一日云开雾散,我们要当家做主。整顿这个地方,杀尽一切贪官,消灭恶霸土豪,让彩云永远飘扬。”〔6〕歌谣传达出红军对民众的承诺,一定会惩治恶霸,还百姓当家做主的权利。贵州民众的歌谣,“三教寺来了红军,我们干人好高兴,抓毛栗,捧核桃,红军干人恩情深。要抗日,要救国,铲恶霸,除汉奸,大家一条心”〔7〕。以上这些歌谣中都渗透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打土豪,惩军阀,抗日救国,实现民族解放。

(二) 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攻打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但是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短短的四个月,东北三省沦陷。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发文谴责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等口号。一年后,日本又攻打上海,遭到了蔡廷锴、蒋光鼐领导的第十九路军的奋勇抵抗。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通过党组织发动群众,与第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在长征途中,把党和红军抗日的主张传到群众中去,是红军思想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红军的引导下,长征途经地区的百姓意识到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母亲送子,妻子送夫,中国男儿满腔热血地加入了红军队伍。流传在习水县土城镇一带的这首歌谣表达民众对红军的拥护之情,“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红军,穿上草鞋翻山岭,北上抗日打敌人。赤水河,清又清,一双草鞋一片心,长征路上播火种,工农联合闹翻身。赤水河,清又清,我送草鞋谢红军,军民情谊似赤水,千秋万代流不尽”〔8〕。歌谣反映出民众与红军之间的情谊就像赤水般源源不断,体现了民众对红军抗日主张的强烈支持以及军民并肩作战的坚强决心。

(三) 民族平等思想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少数民族区域实行大汉族主义,对当地百姓进行残酷剥削,土豪恶霸祸害百姓,少数民族同胞民不聊生。红军到来后,将没收的粮食、布匹、食盐等分给穷苦百姓,使民众真正认识到这支队伍是保护百姓的队伍,是能够给自己自由的军队,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是完全不同的。而红军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又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在云南寻甸,朱德总司令就明令禁止携带猪肉进入回族人民家里,这就进一步拉近了红军与民众的距离。

红军宣传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思想,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真诚拥护,与民众建立了鱼水般的感情。“红军,红军!藏族人民的最亲人。为了祖国的统一,你们历尽艰辛。愿佛祖保佑你们,盼你们早日归回。”〔9〕四川甘孜县白利寺五世活佛格达在长征时期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创作的这首歌谣,深刻地表达了对红军的感激与思念之情。“云开太阳照,风扫妖雾消,苗家吹起芦笙把舞跳,贺龙的红军最爱我苗胞。”〔10〕这首苗族歌谣把红军比作太阳和风,赞扬贺龙的队伍为苗家带去了温暖和光明。回族人民这样歌颂红军,“当年红军进我村,送衣送粮又送水今日红军进我村,打井修路又盖房。红军回民一家人,宰上全羊待红军。我们拥护苏维埃,我们光景好起来”〔11〕。这首歌谣描绘了一幅军民一家亲,回汉一家亲其乐融融的美丽画卷。流传在云南禄劝的歌谣《红军枪》唱道:“红军枪,亮堂堂,红军用它打江山。路过彝寨留下它,彝山从此见曙光。彝家用它打豺狼,工农江山万年长。”〔12〕还有丽江纳西族人民的《贺龙敲石鼓》,“贺龙敲石鼓,红旗漫天舞,天兵飞渡金沙江,嘲笑当年元世祖,纳西穷人见太阳,不管那‘木天王’府。滇军队伍像豆渣,夹尾逃窜像天鼠,纳西人跟着闹革命,管理江山来做主”〔13〕。这些歌谣都反映了红军成功地实践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热爱与支持。

二、红色歌谣作为长征宣传工作方式的优势

长征路上,红军帮助民众打击封建势力,民众把他们的感激之情凝聚成了一首首歌谣,也成为红军思想宣传的重要途径。红色歌谣没有华丽的词藻,言辞质朴,内涵丰富,深刻反映了革命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精神面貌上的变化,也抒发了红军战士的美好情操。红色歌谣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风格,那就是广泛地汲取长征途中乡土文化的精华,以民众易于理解为准则,突出表现红军的革命斗志以及军民鱼水情深。所以,用歌谣进行思想宣传有着独特的优势。

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一) 短小精悍,易于记诵

红军思想宣传的目的是要争取百姓的拥护,赢得民心。将红军的革命主张融进歌谣,要通俗易懂,使人过耳不忘。长征歌谣大都句子短小,语言精炼,只要听一遍,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迎红军》:“红军到,地主跑,土豪哭,干人笑。分白米,领猪肉。打老蒋,灭东洋,欢迎红军住下来。”〔14〕还有流传在遵义市播州区县尚嵇镇的一首红军歌谣 ,“红军到,穷人笑,村村锣鼓响,家家放火炮。贴对子,迎红军,千年穷根要拔掉。红军到,穷人笑,人人有吃穿,平等又逍遥。打老蒋,斗土豪,铁树开花结鲜桃。红军到,穷人笑,人人贺红军,个个迎朱毛,心欢喜,脸含笑,好似太阳当空照”〔15〕。习水歌谣《红军红军》:“红军红军,黑夜明灯,赶走黑暗,照亮人心。红军红军,人民救星,打倒土豪,百姓翻身。”〔16〕短小的篇幅更能显出歌谣的铿锵有力,深深植根于民众的心底。流传在云南威信一代的著名歌谣《赔锅》,“你姓罗,我也姓罗,虽然苗、汉是一家,写起姓来是一个,我们红军不小心,打破你家一口锅,留下五个‘袁世凯’,赔你一口好铁锅”〔17〕。歌谣短小、幽默又包含着红军对民众的深厚情谊。“红军过茅台,分盐分浮财,土豪把头低,百姓笑开怀。”〔18〕这是流传在贵州省仁怀市的一首歌谣,记述了当年中央红军过仁怀茅台镇,当地民众分得财物后的喜悦之情。还有苗家传唱的“红军像太阳,苗家天天想。红军像月亮,苗家夜夜望”〔19〕,大苗山百姓借歌谣表达对红军的爱戴之情,以及对红军再来的殷切期盼,体现出红军与苗家的深厚情谊。民众以歌谣的形式陈述红军与百姓之间的故事,短小的篇幅更能显出歌谣的铿锵有力,也表现出百姓对红军的感激。

(二) 鲜活动听,喜闻乐见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民众喜欢以诗寄情,以乐传意。红色歌谣的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贴近群众。民众用最熟悉的事物来寄托对红军的爱戴之情,并用韵律表达出来,这就让歌谣本身具有了鲜活动听、喜闻乐见的优势。最典型的当属至今还让人为之颤动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血洒红旗哟旗更红,高举红旗哟朝前走,革命鲜花哟代代红,革命鲜花哟代代红”,这首红歌以其柔美细腻、悦耳动听的旋律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民众对红军的热爱与不舍之情,还有穷苦大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岳西红区这首歌谣表达了民众对红军的真切情怀,“日头出山满天红,红军是我大恩人。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土豪劣绅齐打倒,农民分了田。大家拥护苏维埃,日子一天胜一天。工农红军爱穷人,帮助穷人打豪绅,千年苦水一口吐,仇要报来冤要伸”〔20〕。还有《山中松柏青又青》唱道:“山中松柏青又青,大别山又有了我红军。只盼深山腾龙起,隔山隔水心连心。”〔21〕红军的到来,使民众看到了希望。“太阳出来嘛红又红,马桑树儿哟挂灯笼,红军点火啊灯笼亮,照得黑夜嘛满天红。”〔22〕这是当年因掉队而定居习水的红军何茂林教当地群众唱的红军歌谣《太阳出来红又红》。还有《游击队员生活歌》,“高山大石是我床,青枝绿叶是我房,野果野菜是我的粮,游击队员的意志坚如钢”〔23〕,这是在红28军驻地鹞落坪流传的一首歌谣,表达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意志以及崇高的革命情怀。贵州播州区铁匠出身的蒋锡臣曾经为红军义务修理过破损的武器,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红军走后,他创作了一首歌谣:“柞蚕上树又裹蚕,月亮缺了又团圆,茶花三开又三谢,红军离去已三年。亲人哎!啥时再回还?”〔24〕歌谣表达了作者思念红军、想念亲人的真实情感。

(三) 节奏明快,深入人心

红色歌谣的节奏朗朗上口,以其欢快的韵律牢牢抓住人心。这种节奏既为红军抹去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也安抚了百姓倍受地主恶霸欺辱的心灵,同时也表达了红军与百姓心目中美好的未来。习水歌谣《民国二十三》:“民国二十三,红军到吼滩, 先打赵善尧,后打赵泽三。民国二十三,红军要入川,打倒郭勋琪,吓死侯之担。民国二十三,红军要进川,拖死中央军,累死贵州兵。二十三年黄陂洞,黄陂洞口太阳红。今日吃的当家水,世世不忘红军功。”歌谣真实再现红军的英雄武略。还有那首家喻户晓的《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红军(里格)团结挂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呀,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台名叫(介支个)望红台”,一首《十送红军》,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浓浓不舍和对红军再来的殷切期盼。“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绅粮笑,干人叫。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25〕这首歌谣常被红军和当地民众写在墙壁上作宣传,形象地描写了贵州军阀战败后溃不成军的样子。

三、红色歌谣作为长征宣传工作方式的效果

中国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的变迁越复杂,民众对社会生活的阐释就越能表现出其智慧。长征路上广为传唱的歌谣,便是人民群众的社会情绪的反映。红军长征的脚步走到何处,歌谣就唱到何处。歌谣成为长征作为“宣传队”和“播种机”的直接表现形式,鼓励了红军的斗志,揭露了地方军阀的丑恶,团结了劳苦大众,使红军的思想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以红色歌谣为中心——论红军长征中的思想宣传工作

(一) 坚定民众信念

长征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时的中国社会激流涌荡,中国穷苦百姓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生活极其窘迫。红色歌谣反映民心,表现出遭受苦难的百姓渴望自由,呼吁和平的心声。民众用歌谣表达对劣绅的憎恨,“民国苦到今,万恶土豪绅,加捐又加税,穷人心不平。劣绅无钱用,时时鼓鼓弄,六百派一千,劣绅就加添,买田买一塅, 对银爱太岁,穷人无主张,有谷用瓮装,结紧裤带子,苍子树叶加砻糠”〔26〕。这首《血泪的控诉》真实表达了民众的悲惨生活,以及对地主劣绅的痛恨。

而饱含红军对百姓鱼水之情的歌谣,如茂县羌族同胞传唱的歌谣,“毛主席、徐向前,引领羌人下雪山,打倒土豪分田地,打进衙门杀脏官,建立苏维埃,羌人当家掌了权,脚下有了羌人的地,头上有了羌人的天”〔27〕。歌谣表达了羌族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感激之情。还有《推翻大山》:“官僚军阀像大牙,穷人血汗都压干跟着红军闹革命,推翻大山天地宽。”〔28〕这些歌谣的流传,使民众相信,红军会为他们谋得解放,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定了民众争取自由的信念,相信土豪劣绅会被打倒,生活终将会充满阳光。

(二) 鼓舞红军士气

长征时代的生活艰苦,险象环生,战斗频仍,红军战士缺吃少穿,就像诗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长征就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如此恶劣的环境,却没有一个战士因生活困苦而产生不良情绪。无论是红军干部还是战士都喜欢唱歌,军营充斥着振奋人心的歌声,歌声使红军战士的心中充满革命志气,以至于忘记了艰苦而危险的生活环境。所以出现了大量鼓励红军士气的歌谣,如《黄连树后有甘甜》:“行路不怕道路弯,爬山不怕荆棘拦革命不怕苦和累,黄连树后有甘甜。”〔29〕歌谣表现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意志。还有《最后胜利是我们》:“铁腿踏破万里云,脚踩黔军牵川军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30〕慷慨激昂的旋律,表现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更是振奋军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1〕。这些歌谣都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凭着这种坚强的意志和高昂的士气,红军走完了长征。

(三) 涣散敌人军心

长征年代,红军实力较弱,而且物资匮乏,但他们富有先进的革命思想,更重要的是红军有民众的支持。在思想上压倒敌人,精神上瓦解敌人,是红军制胜的法宝。红军以其乐观的革命态度,崇高的革命理想,与百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对抗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主劣绅,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官僚势力。

红色歌谣不仅是抒发情感、鼓舞士气的有效方式,还是消灭敌军气焰、涣散敌军军心的重要手段。歌谣《惊叹红军是天兵》这样唱道:“红军夜行军,白军想紧跟三转两转无踪影,气得追兵头发昏。架起机枪胡乱打,引来四处响枪声乒乒乓乓到天亮,双方伤亡数不清鼓起眼睛仔细看,死的全是中央军。白军一场狗咬狗,惊叹红军是天兵。”〔32〕歌曲表现出民众高度赞扬红军的作战技术以及对敌人的蔑视。一首动摇白军军心的战地宣传歌曲《兵变歌》这样唱道:“听我来说给你听,可恨地主和豪绅,强迫穷人打穷人,要你们保他狗命土地革命为穷人,富人是我们对头星,打倒他把田来分你们自己是穷人,反来驮枪保富人,白白的送了性命白军兄弟快觉醒,调转枪头杀敌人,快过来参加红军。”〔33〕在疆场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就是一颗直接射向敌军的“心灵子弹”,具有“四面楚歌”的宣传效应,起到了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涣散敌人军心的作用。“朱德总司令,率领子弟兵。跃马长征路,攻打遵义城。来到乌江边,干人齐欢迎。吓得王家烈,跑都跑不赢。干人弟兄些,铁心闹革命。扛起枪杆子,报名当红军。”〔34〕这首歌谣描述的是1935年红军队伍途经贵州,王家烈当时任贵州省的主席兼国军第25军军长,与工农红军交战,王家烈部队在遵义被红军打败的场景。“千重山,万重山,红军冲过娄山关。吓得白军丧了胆,扔落烟枪和步枪。赤水河,清又清,搭起浮桥迎红军。红军一来川军跑,穷苦百姓笑盈盈。”〔35〕这首歌谣记述了红军攻打桐梓县娄山关要隘,敌人落荒而逃的经过。“九月里来菊花清,红军大举向西征胜利通过平汉线,大打土豪把粮分。十月里来小阳春,红军猛向襄樊行英勇抗日先遣队,击溃了军阀庞炳勋。……十一月来大雪纷纷,直罗镇大捷鼓舞人中央正确直接领导,继续胜利向前进。”〔36〕这首《十五月斗争歌》为红25军长征而作,歌谣记述了红25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了河南、湖北等省份,到达陕北地区,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锋”的辉煌业绩,即红25军在长征前后十几个月不平凡的经历。这些红色歌谣由人民群众创作并传唱,民众用歌谣记述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达了自己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和对共产党的拥戴之情。从这些歌谣中就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已然是民心所向。

歌谣是人类精神的灯火,歌谣代表着一个时代,记录着一个时代。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与红军战士,以满腔的热情、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以及革命理论传给民众,并与中国民间话语的表达方式结合的成果。红军长征以“真”为开端,以“善”为历程,以“美”为终极追求。红军秉承“战斗学习,文艺花开”的宗旨,写长征,唱长征,把苦难化为革命的斗志。红军用他们逾越生命极限的精神创造了长征文化,那些以热血青春、钢铁意志写就的红色歌谣,便是长征时期红军思想宣传的见证。

【作者:王克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2〕〔6〕〔12〕〔13〕〔17〕中国工农红军在云南革命文化史料选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290,296,287,294,302,286.

3〕李琦.重走长征路 搜寻红歌谣〔EB/OL〕.2013-09-02.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1392144490C2C68D7IDH6B3G0IJCH.html.

4〕〔8〕郭秀翔.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之二 走进四渡赤水土城渡口〔J〕.文史月刊,2016,(8).

5〕〔16〕〔22〕何思江.习水流传的红军歌谣何其多之七〔EB/OL〕.2011-01-05.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1114142225CKD1K4JA54C48572H8D7.html.

7〕〔15〕〔24〕〔34〕〔35〕胡启涌.不朽的红军歌谣〔EB/OL〕.2016-08-30.http://www.gJ/OL.xinhuanet.com/2016-08/30/c_1119478066.htm.

9〕宋凤英.格达活佛:情系红军将士的“红色活佛”〔J〕. 党史纵横,2009,(3).

10〕黄少文.歌颂贺龙的革命歌谣〔J〕.四川党史,1995,(3).

11〕康井泉.长征歌谣蕴涵的军民情〔EB/OL〕.2016-04-29.http://sky.cssn.cn/dJ/OLyx/dJ/OLyx_jxyx/201604/t20160428_2987379.shtml.

14〕〔32〕付延功.浅论长征歌谣的时代价值〔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4).

18〕廖坤慧.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解说词翻译规范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19〕苗晓平.永恒的情谊—长征与少数民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3.

20〕〔21〕〔23〕〔33〕汪同元.岳西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之“红色歌谣”〔EB/OL〕.2011-05-22.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hsty/1152214177D60KKH56A78FF894F1A8.html.

25〕谢东莉.红军长征中的政治宣传〔J〕.党史文汇,2016,(8).

26〕贺新春.红色歌谣: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党史文苑,2010,(24).

27〕郭福基,杨昌文.贵州羌族和羌族文化〔J〕.文史天地,2002,(11).

28〕〔29〕〔30〕海纳.长征歌谣〔J〕.中国监察,2006,(22).

31〕毛泽东诗词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5.

36〕黄镇.红二十五军十五个月斗争歌〔J〕.党的文献,1994,(3).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