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2017-09-19 637

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抗战时期,参加无线电培训的战士。资料图片

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王宗如老人与珍藏的电码本。记者 乔栋摄

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台收报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八路军译电老兵王宗如:心中的电波永不消逝

中央军委总部在延安时使用的我军制造的收报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首长要给某个团发电报,内容是‘明日到什么地方’,那我就把这个翻译成电文。‘明’是2494,‘日’是2480,‘到’是0451……”今年95岁高龄的老兵王宗如,曾是八路军120师的一名战士,一说起译电来,立刻来了兴致。

数字 就是语言

王宗如老人站起身子,缓缓地从抽屉里寻出一本用布包的书来。他小心翼翼地把布掀开,一本边已磨得起皱的泛黄书籍映入眼帘,书的正上方,用楷体写着“标准电码本”。“这书可不容易,那会儿条件艰苦,不能铅印,这书是用石头印出来的。”老人用手拭了拭书的封面,如同一位虔诚的信徒,翻开了这段尘封80年的历史。

王宗如1937年在河北老家入伍,成了一名民兵。第二年,他被调入八路军司令部,随后加入120师。在那个年代,“识字”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王宗如的命运就此改变。

老人喝了一口水,清清嗓子:“那会儿政治部让写墙报,我就写了一份墙报在院子里贴出来,通过这墙报,领导觉得我‘有文化’,就挑选我当了译电员。”王宗如介绍,在那个年代,译电员除了要有文化基础,还得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保密意识。

“我们先学的是明码。一天规定记20多个字,反复地记,反复地背,不允许有一丁点差错。因为你记错一个数字,那很有可能就影响到战局。”王宗如敲了敲桌子,像是在给学员上课:“跟小学生学写字一样,先得把自己的名字会写了,我的名字‘王’是3769,‘宗’是1350,‘如’是1172,先把名字背会,再学其他的。”

这些数字怎么在译电机上体现呢?老人一手捧着译电书,一手比划着,眉宇之间神采飞扬:“一个字儿4个码,‘1’是嘀嗒,‘2’是嘀嘀嗒,‘3’是嘀嘀嗒嗒。”

王宗如1981年退休,但直到现在,他依然能脱口说出大部分汉字对应的电码。老人说:“在路上看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的车牌,脑海中马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相对应的汉字来。只是现在有的车牌有了字母,有的车牌成了三个数字了,明码成了密码了!”

抄写 如同信仰

太原最近持续高温,王宗如老人却依然穿着长衣长裤。他指了指空调说:“当兵留下了不能吹风的毛病,这空调呀,就是个摆设!”抗战时期,他随部队转移,“也不脱衣服睡觉,腿上就长了虱子。晚上还要急行军,腿上老是痒痒,后来就流了黄水,出了问题。”王宗如虽然精神矍铄、说话利索,他的腿却在抗战岁月中落下了毛病。

在王宗如的屋子里,记者目光所及之处,堆满了一摞摞书刊,以及他用来抄书的各种本子。老人有一项特别的爱好:抄书。有的书正面抄完了,他再反过来在背面抄,甚至连报纸也“不放过”。

这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毛病”,老人笑着说,革命战争年代的书很珍贵,又很难保存下来,敌人扫荡的时候,他就把书给了当地老乡藏起来,扫荡过后,再找老乡拿回来。

就这样,很多珍贵的图书和资料得以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宗如又把这些极具历史价值的书籍,捐献给了晋绥革命纪念馆。

“退休后,我就每天开始看报、读书、做笔记。看到报纸上哪句话写得比较好,哪篇文比较实用,我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在废纸的背面,然后给邻居们看,给孩子们看,希望对他们有用”。

王宗如老人抽出一本抄得密密麻麻的本子,翻开一页,如数家珍:“这本是我抄的关于‘笑’的,教人掌握好心情。”

还有关于健身的、关于保健的。王宗如抄完之后,再把这些东西一一分类,或赠与他人,或自己翻看。

知足 更是家风

“经常想到在战争年代,行军的时候哪有什么热水,觉得渴了,看见个河沟就赶紧跑过去扒拉两口水。”老人两只手往嘴巴方向比划着,“手一甩,赶紧就去追队伍,再不追就落下了。”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分外珍惜今天的生活。王宗如说:“每天都觉得自己活得像在蜜罐里那样甜,喝口热水都觉得是件幸福事。”有过对比,方知当下的不易。“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爱发牢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要管住自己,想办法克服。子女们说我总是回忆过去,但我这一步比一步好,一直好到现在,心里很满足,有啥脾气可发?”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经历过95年风雨的王宗如老人,如今正是这样一位睿智的长者。跟他聊天,总能让人在只言片语间感受到一种平和的气场。

62岁的冉鸿芬是王宗如的儿媳,她总说:“我嫁了一个好男人,还遇到了一个好公公。”“我的老公公,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不谋一点私利。我那会儿在医院工作,公公来看病都是悄悄地来,生怕给我带来不方便。”冉鸿芬说,公公就是自己的道德标杆。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这就是咱家的家风。我们家姊妹三个都是工人出身,一辈子都在工厂,觉得挺好,也不会和人攀比。父亲说,学会知足,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王宗如的儿子王振杰如是说。去年,王宗如家被社区评为“最美家庭”。

傍晚,王宗如推着轮椅,又出来溜达。他指着街边飞速开过的车辆牌照号码,自觉对应起相应的汉字来。“上了年纪容易老年痴呆,我这样就当是锻炼大脑了!”老人开着玩笑,身后的那轮落日,将余晖洒满了他的肩膀。

小贴士

电报是利用电信号来传输文字、图表、照片等的通信方式。电报加快了信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一项重要发明。

中国首条自主敷设的线路,是由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所建,1877年10月完工,连接台南及高雄。187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及北塘之间架设电报线路,用作军事通信。1880年,中俄伊犁交涉,两国关系紧张,李鸿章再以“用兵之道,神速为贵”为由,得以获准开办电报总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