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历史贡献及其宝贵精神
淮海战役的历史贡献及其宝贵精神
王相坤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淮海战役是一座光彩夺目的历史丰碑,在中国革命史上、在现代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笔者拟从党史角度对淮海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淮海战役的宝贵革命精神及其当代启示等谈几点思考。
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踊跃支前。资料图片
1.淮海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一,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歼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淮海战役开始之初,国共两党两军最高统帅部都认识到此战关系甚大。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总前委说,“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中央军委关于成立总前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电(1948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此前,蒋介石也致函对黄百韬说:“此次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务希严督所部,切实训导,同心一德,团结苦斗,期在必胜,完成重大之使命,是为至要。”(《淮海战役亲历记》,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前插第4页)我军参战的华东、中原两支野战军和华东、中原两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部队共约60万人,对阵约80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和精锐部队。经过60多天的鏖战,消灭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兵团,解放了长江以北的豫皖苏广大地区,造成了“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有利态势,蒋介石被迫宣告“引退”,南京国民党政权随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同时,淮海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平津战役,加速了平津战役的胜利进程。淮海战役以其辉煌的战绩,同辽沈、平津战役一起,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革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第二,淮海战役的胜利加剧了美国和国民党统治内部对蒋政权的不满,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在淮海战役前,蒋介石就已经受到美国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压力。淮海战役开始不久,蒋介石就致函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美国增加援助和公开发表一个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声明。杜鲁门婉拒后,蒋介石又派其夫人宋美龄赴美乞援,也处处碰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给马歇尔的报告说,“除去蒋委员长的直属亲信人员和某些高级军官而外,没有多少中国人继续心悦诚服地支持他了……并且愈来愈众叛亲离了。”(《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编印,第325页)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部分地方军阀纷纷要求蒋介石下野。一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纷纷站到革命队伍里来,抵达解放区的民主人士指出,“淮海大捷,使京沪彻底动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及其他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五十六人,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庆祝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编:《开国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重要文献资料汇编》上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第三,淮海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我军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少胜多的奇迹,推动了我军战役理论的新发展。淮海战役发起时,我军并不占优势。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国民党军有刘峙、白崇禧两个重兵集团,总兵力超过解放军。在武器装备和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在坚持对战役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尊重一线指挥员的创造。1948年9月24日,粟裕在给中央军委和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中指出:“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总前委》,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次日,毛泽东就对这一建议表示赞成。后来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粟裕又与张震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新的建议,使“小淮海战役”变成了“大淮海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传统战法,这一战法在淮海战役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新战法:一是对敌人重兵集团在合围的同时实行分割,为分阶段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创造条件;二是在一个时期内,确立主要作战方向只有一个的指导思想和作战部署,并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一个战场,防止兵力分散;三是采取有效手段阻止和破坏敌人集中兵力,不让国民党军从别的战场调兵增援决战的战场。遵循战争规律、从实战需要出发创造和运用的新战法,取得了奇效。经过3个阶段的作战,我军消灭了国民党军共55万余人。正如毛泽东所比喻的,淮海战役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斯大林称赞说: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2.淮海战役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
第一,淮海战役蕴含着科学运筹、果敢决断的担当精神。淮海战役的胜利,突出展示了我最高统帅部的科学运筹和果敢决断。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10项军事原则,强调:“(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7页)这些军事原则为此后制定淮海战役作战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粟裕1983年回忆说:“在济南战役以前,我就考虑攻下济南后的行动方向。当时军委赋予我们的歼灭整编第五军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预期在攻济打援中将该军歼灭,然后再遵军委指示实现渡江。我还反复思考,认为济南战役结束后,还是兵出徐蚌线以东为宜。”而济南战役的结局印证了粟裕此前作出的判断,他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迅速复电粟裕作“最后的斟酌”,第二天即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并于10月11日提出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这就是作为大战略家的气魄,既周密运筹,又善于决断。张震后来评论道:“毛主席高瞻远瞩,制定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又博采众长,使这个方针得到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在总的战略意图下,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员之间经过酝酿磋商,使战役的具体部署更加缜密。”(张震:《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战行动》,《淮海战役·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这是被视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能够如此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第二,淮海战役蕴含着听党指挥、忠诚可靠的看齐意识。淮海战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两个野战军首次联合作战,参战部队多,隶属不同指挥机构,要使部队密切协同,关键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做到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令行禁止的根本前提,就是对党绝对忠诚,执行党的指示不打折扣。淮海战役中,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密切协同、联合作战,充分发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形成了整体作战的强大威力。在战役第一阶段,中野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宿县,切断津浦线,目的是配合华野作战。邓小平指出,为了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邓小平传(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0页),充分体现出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政治担当和无私无畏的革命豪情。在战役第二阶段,由于中原野战军从大别山走出时丢掉了重型武器,围歼黄维兵团出现困难,于是中央军委就指示华野派兵协助。粟裕、陈士榘、张震迅即复电:“完全同意刘邓陈指示,抽出4—5个纵队,必要时还可增加3个纵队,协助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粟裕、陈士榘、张震关于协同中野歼击黄、李两兵团的部署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第164~165页)。粟裕晚年回忆说,“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带病指挥。战役结束以后,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754页)参加淮海战役的我军各部队坚决听党指挥,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精神,这种忠诚可靠、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淮海战役蕴含着一往无前、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在淮海战役中,面对兵力和武器都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我军广大指战员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敌人比意志,比智慧,挑战极限,与时间赛跑。在阻止邱清泉和李弥兵团解围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第10纵队用2个师抵挡了敌人6个师的3路多批次进攻。第82团第1营官兵抱定“人在阵地在,坚决与敌人寸土必争。只要还有一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丢了阵地”的信念。3连打得只剩下十几个人,坚守阵地一整天,毙伤敌军600余人,阻挡了敌军援军的步伐。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通过创新战法增强战斗力,成功地运用了阵地战、运动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战法,打破敌军精心铸造的防御体系。广大指战员一往无前、英勇善战,弥补了在人数、武器方面的不足,化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第四,淮海战役蕴含着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支前精神。一说到淮海战役,很多人会想到陈毅说过的一句话: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把他推倒的。这句话之所以在很多场合一再被引用,就是因为这是用铁一般的事实铭记着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中的英雄业绩。毛泽东曾经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中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支前场面,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据统计,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1460多万吨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329页)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充分体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3.新时代弘扬淮海战役宝贵精神的几点思考
首先,必须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战略方针的胜利,是参战各部队团结协作的胜利,是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胜利。反观国民党军队,各战区、各兵团甚至各兵团内部,多以保守自身利益为中心,置友军生死于不顾。今天,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其次,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锻造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过硬本领。越是深刻的实践,越需要强大理论的支撑,越是伟大的实践,越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引。淮海战役的胜利,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又是战争实践的胜利。淮海战役中体现的我军军事理论的运用与创新,只是我们党90多年理论探索史一个缩影。我们要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坐标中,系统把握工作的基本属性、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科学制定开展工作的目标、措施、策略、方法,以更大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推动实践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广阔、更加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境界持续前进。
再次,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自觉行动,从人力、物力、精神等方面全力支持战争,才有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这一真理。我们党遵循这一基本原理,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从而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