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匠心与雄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筑

作者:闻 亮 来源:炎黄春秋 2018-09-30 2067

初心、匠心与雄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筑

  

初心、匠心与雄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筑

六十年前的5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凝聚着革命先烈血与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六十年一甲子,在万众敬仰、岁月变迁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走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轮回。这座记录着近现代中华民族荣与辱的丰碑,其建设过程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何坐南朝北

在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上,自天安门城墙向南四百多米,矗立着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与北面的天安门、西面的人民大会堂、东面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南面的毛主席纪念堂一起,共同组成了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群。

(一)弃扁就方,外形设计打破传统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高37.94米,由17000块坚固美观的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装着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面镶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关于碑身形状,1953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从240多件设计方案中精选出矮而分散的典型设计、高而分散的典型设计、做成三座门的设计、矩形主柱式碑形等8种碑形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大体可以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建筑型设计方案,另一类是雕塑型设计方案。经多次座谈讨论,最后确定以突出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为主题的四方体建设方案。

中国古代石碑起源于墓葬之用,多为扁平形态,“矮小郁沉,缺乏英雄气概”。石碑以南北为主立面,分为碑阳、碑阴,形状是四方体的较为少见。建筑学家梁思成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过一条著名的“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建筑设计评价标准,他认为建筑民族化不能等同于简单复古,而是要推陈出新。人民英雄纪念碑四方体的碑形设计,正是他首先强调的“中而新”观点的集中体现。天安门广场南北长、东西短,人民英雄纪念碑如果只有南、北两面而东、西过扁,必然会影响气势,也不利于东、西方向的群众观瞻。因此,在保持中轴线上南、北立面重要性的同时,有必要加宽纪念碑的东、西立面,从而为纪念碑四面的浮雕创作奠定建筑基础。

(二)适度南移,建造位置与奠基位置并非一处

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周恩来提议,把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获得代表们一致赞同。在全国政协关于兴建纪念碑的决定中,确切记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位置:确定纪念碑建在广场的北半部五星红旗旗座之南,天安门与原中华门门洞的中轴线上,并与天安门和正阳门的距离大致相当。后来有人认为当时奠基比较匆忙,并未顾及整个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空间布局,奠基位置距离天安门和国旗旗杆过近,空间上略显局促。1952年7月28日,针对设计建造上的争论,中央又作出决定:纪念碑位置不变,仍用原奠基基址。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认为,实际上,纪念碑的奠基位置与建成位置并不在同一个地点,奠基时所选地点是象征性的,施工时又沿中轴线向南移动了一段距离。梁思成曾就此事向时任北京市市长、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任的彭真作汇报,问“要不要向主席请示往南挪”,彭真当时回复说,主席比较忙,可视具体情况挪动。后来,经慎重研究,最终由北京市规划局敲定,把位置定在绒线胡同东部路口。吴良镛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设计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对当时临机处置把纪念碑位置向南移动的细节十分清楚,他回忆说:“由于纪念碑的奠基位置比较靠近天安门,在纪念碑施工前,梁思成先生决定向南移动一些距离。但此事没有在正式的会议上提出。”

(三)坐南朝北,朝向调整扭转乾坤

人民英雄纪念碑主面朝北,背面朝南,和传统石碑朝向正好相反。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资料记载,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8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施工期间,仍在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此时,设计方案仍将南立面图标为正立面,将北立面图标为背立面。1953年9月至10月间,有代表提出:“碑的正面一定朝南,但北面亦可做正面,毛主席的题字,南北都有,政协通过的碑文刻在东西两侧,否则毛主席在天安门检阅,看到碑的背阴,不太好。”将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放在北面,将北面也作为主面,这条建议提的最早。

纪念碑朝向调整,最直接的原因是纪念碑位置的南移。从规划角度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直接决定了天安门广场的大小与容量。自1949年10月l日开国大典起,群众形成了在广场中心站队的传统。为尽可能多地容纳群众,将纪念碑的位置相对南移并将朝向翻转过来,是一个颇具前瞻性的决策。纪念碑朝向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中轴线的衰落与长安街的东西贯通。在古代,国外来使与地方到京官员,都是从永定门开始,由南向北,经正阳门、中华门到达天安门。自1911年辛亥革命起,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即任由百姓出入,整个长安街东西大街贯通为一体。新中国成立后,关闭了正阳门箭楼和前门,原有的南北交通轴线实际上已经被切断,而长安街等东西方向的大街则成为主干道。

有学者说,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在中轴线上并且正面朝北,正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扭转乾坤、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典型体现。这种朝向,对于天安门广场后来的扩建,特别是对确定毛主席纪念堂的朝向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巨大的碑心石如何被运至北京 

1953年,工人们搭建移动铁轨,将石料从浮山采石场搬运至青岛火车站。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按设计要求,纪念碑碑心石长应为14.4米,上部宽2.48米,下部宽2.72米,厚度0.6米。如此厚度,平放搬运,石料极有可能折断。根据计算,为安全起见,荒料厚度需达3米才行,这样,荒料重量就将达到300多吨。如此巨大的一整块石材,工人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开采、运输、吊装和加工的呢?

(一)用八个千斤顶开出重达300多吨的优质荒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对碑心石材料的选择,非常严谨慎重。据吴良镛回忆,当时从全国各地采来的碑心石样,都被送到隶属于清华大学的材料实验室进行检测,从质量、密度、耐酸、耐腐蚀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衡量。最后,采自青岛浮山的花岗石石样因色泽、质地出众而入选。

1953年4月,数百名工匠在青岛市郊浮山采石场开始了开采工作。一开始,当地老石匠主张选择一块平整岩体,在四周凿上炮眼,然后埋上炸药打“闷炮”。但经数次尝试,效果都不理想。于是,工人们改换思路,在石料四周挖了个四米深的沟槽,再沿沟槽凿上几十个对称的楔子眼儿。然后,再在石料的两个长边对称凿出八个窝龛,在每个窝龛里放上起重量为200吨的千斤顶。采掘时,由石匠手持大锤将铁楔子插入到楔子眼儿里,四面同时发力捶打,八个千斤顶一起压足力量……经3个月的开采,石料按预定方案成功从岩体分离。这块石料,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00多吨。专家查看后认为,开出的荒料很好,符合纪念碑的建造要求。

(二)三次“瘦身”后石料安全运至北京

浮山采石场距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路程,大部为丘陵地形,中间要经过四个村庄、一个山岭和十几处桥梁。工人们最初打算修一条临时重轨铁路,直达石料开采处,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修这样一条铁路并不容易。

为方便转运,施工人员就地对荒料进行了第一次加工:将其上面做平,减轻重量,并对石料进行清洗,确保石头上没有缝隙。加工后,石料重量减为280吨。他们在巨石下面铺上枕木和铁轨,并用六组大滑轮将石料从开采地点缓缓下放到半山腰。在半山腰较为宽阔的平地上,工人们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二次加工。加工后,石料长14.7米,宽2.92米,中间厚1.0米,两边厚0.8米,重量为103吨。两边略薄,中间略厚,这样碑心石的大致模样就出来了。接着,他们用千斤顶将石料放置在一个6吨重的卷扬机钢骨架上,沿搬运路线铺设一个移动“铁轨”,以松木作枕木,上面再满满地铺上一层钢管,再在钢管上垫上四根大方木,方木上再铺一层钢板和一层木板,用推土机在铁轨前牵引滑轮组钢索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再把后面的枕木移到最前面。就这样3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34天。经过两次“瘦身”和一路折腾,这块大石料终于被运到了青岛火车站。

到达青岛火车站后,又遇到了新难题:负责运送石料的火车车皮,额定载质量为90吨,按照可超载10%计算,其最大允许装载质量为99吨。重达102吨的大石料,该如何装载运输?经多方商量,决定在火车站就地对石料再进行一次加工,以减轻重量。第三次加工后,石料的中间厚度改为87厘米,两端厚度改为79厘米,重量减到94吨。这样,这个庞然大物才被装上火车。为防止运输途中折断,火车只能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1953年10月16日,石料安全运抵北京。

(三)解决吊装、刻字难题

石料就位后,需要将其侧立进行加工。工人首先用厚木料包住石料,用铁夹箍紧,然后再按预定厚度0.6米进行加工,将其减重到60吨。但依当时条件,把60吨的石头安全吊起20多米高并顺利安装到碑身上,也绝非一件易事。工人们用相同的石料造了一个小型的碑心石和小型的碑体。经多次模拟实验,最终制定了安装方案:利用滑轮原理,将纪念碑内部的混凝土方筒直接作为起重支柱,使用卷扬机进行吊装。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的摆动及平正。6个小时后,碑心石吊装就位。

纪念碑其他部分的选材也颇具匠心。浮雕石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月台面用山东泰山的灰绿花岗石,散水系周口店花岗石,甬道为昌平微黄花岗石,各种石料质地色泽既统一又有细致变化。石料的加工也十分精细,边线、弧面、花纹、卷边等都经严格检查,工艺严谨精致。因为碑面为弧形,碑身下宽上窄,所以碑身各层、各段的砌块都不一样,花岗石小的几百公斤,大的八九吨,安装时需“对号入座”。

碑上刻字、镶金是在碑心石安装好后进行的。当初,毛主席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写在了信纸上,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大小。把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需要放大20倍,光一个“永”字就需要有两米多高。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总参测绘局的同志用幻灯投影机完成了放大题词的任务。把字往花岗石上刻时,又遇到了问题:石头硬且脆,一刻就崩。有书法家建议用胶皮盖住碑体,将錾刻部位的胶皮挖掉,形成阴文软廊,然后再用高压喷枪喷射矿砂“打”字,再以“字”为胎,采用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再用放大镜检查有无砂眼,最后用玛瑙打磨,确定没有瑕疵。

经过艰苦努力,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建成了。这座凝聚着广大工人群众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纪念碑,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 

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为何用了九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奠基到1958年建成,整个筹备设计建造过程历时九年,方毕其功,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一)全国选调,设立机构,筹备工作历时三年

纪念碑的兴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筹备设计阶段,从1949年9月奠基至1952年5月,历时近三年;第二个阶段为施工建造阶段,从1952年5月至1958年4月,历时近六年。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17个单位派出代表。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担任主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副主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负责纪念碑的建筑设计、浮雕创作以及工程施工,具体行政事务由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负责。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分别是施工委员会、建筑设计专门委员会、结构设计专门委员会和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筑设计专门委员会、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和浮雕题材进行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充分酝酿,发扬民主,碑顶设计耗时两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构想到设计施工,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中央美术学院滑田友教授在一封给北京市建设局的信中,提出了纪念碑设计的四个原则:一要人民一望就懂;二要适合场所;三要具有共通性;四要人民在集会时可以看见。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共征集到240多件设计方案和修改方案。经反复研究,委员会选出了“高耸的炬形立柱”等三个方案,做成了1:5的大模型,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奠基处陈列,广泛征求意见。在有关虎门销烟、金田起义等两幅作品的浮雕设计中,原有林则徐与洪秀全的形象。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不应突出个人。在后来的设计中,这些构思得到了修改。

碑顶设计最为困难,也是争论最多的部分。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拍板决定,碑顶暂作保留,碑身以下全部确定方案,开始基础设计和施工。1952年至1954年,建筑师和雕刻家就碑顶形式展开争论,纪念碑施工进展缓慢。建筑师多主张用建筑顶,反对者认为,“大屋顶”的形象太过古老;雕刻家主张用群像顶,反对者认为,在近40米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雕像。1954年11月6日,梁思成出席了由彭真主持的北京市政府会议,彭真明确指示碑顶采用“建筑顶”。这种设计保证了纪念碑造型的雄伟简洁、庄严质朴,有别于西方纪念碑和中国传统石碑的碑顶造型,具有东方美学的意蕴。

(三)练兵两年,雕刻三年,五年之功匠心独运

考虑到铜铸后期可能发黑,影响下部石块,所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采用的是石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镶嵌有十块汉白玉浮雕,上面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工匠们先进行泥塑,满意后再把泥塑形象雕刻在石料上。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开始在全国招募雕刻工匠。这些技术精湛的雕刻工匠经单位推荐和严格考核后,才能参与到纪念碑的雕刻工作之中。由于雕刻要求较高,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从1953年到1955年,用了大约两年时间来培训雕刻工匠。1955年后,雕刻组的100多名成员才正式开始进行雕刻。据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回忆,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工作在工程过半时曾停工三天,专门组织数万人提意见。雕刻工作持续了近3年时间,直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加上前面用于培训的两年时间,雕刻工作总共历时五年。

另外,如上文所述,人民英雄纪念碑石料的采、运、装、雕,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仅碑心石采运一项就耗时七个半月,前后共有七千余名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沿途还有不少公安干警和民兵护送。

1958年,耗时九个年头,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正式落成。尽管机构筹建、方案设计、石料采运、施工雕刻等工作并不是完全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不可以用简单叠加的办法来计算耗时总长,但考虑到当时从中央到北京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充分发扬民主、稳妥慎重施工,及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设计施工经验不足等原因,耗时九年也在情理之中。 

四、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始于开国大典前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型纪念工程之一。除本身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外,还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新中国纪念性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最后一天,会议进行了两项选举:一是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是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同时,会议通过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下午6时,由毛泽东率领全体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奠基典礼。周恩来在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致辞。致辞后,全体脱帽默哀,随后毛泽东宣读了纪念碑碑文。

国家尚未正式建立,国家领导人选举尚在计票之中,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要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建造一座纪念碑,并于1949年9月30日开国的前一天举行奠基典礼,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完成烈士未竟事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浮雕创作与工程施工,突出体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字碑文的思想。其建设大量使用了汉白玉,喻示着先烈们纯洁坚定的革命信念。其浮雕创作不仅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中极具历史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而且使新中国成立后的雕塑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吴良镛先生曾这样评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重要性自不待说,单就其设计成就与所达到的境地来说,作为新中国的象征当之无愧,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着重大的象征意义。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英雄献出了生命,无数先烈连名字都无从查找,但其功勋将永远彪炳史册,其精神永垂不朽。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背后的故事,不仅是为了研究其独特高超的建筑艺术,更是为了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研究与宣传,表达对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们的景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3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