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作者:刘汉俊 何金定 翁淮南 刘文韬 郭慧 冯静 王仁锋 王碧薇 来源:《党建》杂志 2019-03-06 521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刘汉俊 何金定 翁淮南 刘文韬 郭慧 冯静 王仁锋 王碧薇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全民抗战,提出抗战的战略思想,倡导和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推动和主导全民抗战的战局演进,成为东方主战场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组织和运用威力巨大的思想武器、文化武器、精神武器,展示了我党强大的政治优势和战斗力量。

①光辉的著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以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为代表的光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思想。《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科学分析了抗日战争“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四个基本特点,深刻指出这场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坚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论持久战》发表后,周恩来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于1938年5月,堪称《论持久战》的姊妹篇,强调持久战中的游击战不只是战术问题,还有它特殊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全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纲领,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游击战争广泛而迅猛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此外,还有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以及毛泽东在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的讲课、讲演、报告等;周恩来的《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论统一战线》;朱德的《论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半年抗战的经验与教训》;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领导人的著作,为取得全民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

②战斗的媒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新华日报》创刊号

1937年1月,新华通讯社在延安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红中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通讯社。在瑞金时,红中社曾创办《红色中华》报,到延安后改名为《新中华报》。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解放日报》创刊号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王皮湾村开始播音,主要播报中央重要文件、《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文章、国际国内新闻、革命故事和抗日歌曲等。沦陷区和国统区有数十万台收音机能收听到延安台的广播,不少听了广播的青年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了第一份大型的、每日出版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评论社论,报道战况,宣传共产党员、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都曾为报纸撰写社论、代论、文章,《解放日报》成为中央直接发出声音的平台。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创刊,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惟一机关报。1938年10月,日军进逼武汉,从延安赶回武汉的周恩来,一边部署在重庆准备出版《新华日报》,一边和《新华日报》部分员工一起坚守武汉。在日军占领武汉数小时前,周恩来口述了《新华日报》在武汉的最后一篇社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电机机房旧址

中国共产党还创办了《晋察冀日报》《大众日报》《党的生活》《抗战日报》《冀鲁豫日报》《拂晓报》《抗敌报》《东北日报》《江淮日报》《盐阜大众报》《八路军军政杂志》等一大批党报党刊。

③抗争的歌声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抗战歌曲,血泪铸就。抗战时期,党领导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抗日爱国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原为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成为最著名的一首抗日歌曲。1949年9月27日,《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回到延安,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写就了《黄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战前线。

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的《八路军进行曲》,1939年作于延安,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解放战争时期,此歌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抗战时期,还有《延安颂》《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游击队歌》《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五月的鲜花》《新四军军歌》《长城谣》《毕业歌》《新编九一八小调》《黄河颂》《胜利进行曲》《保卫黄河》《救亡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一大批抗战歌曲响彻神州大地,激励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④怒吼的舞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演出

抗战时期,中国进步的戏剧工作者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利用戏剧这个武器,鼓舞民众, 团结人民,教育人民。

《放下你的鞭子》是由田汉改编而成 的独幕剧,1931年,由集体创作、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抗战街头剧。该剧的主人公老父和香姐诉说 了日本侵华、家乡沦陷等辛酸,激起观众的抗日 救国情绪。“七七”事变后,夏衍、于伶等二十多人创作了三幕剧《保卫芦沟桥》。该剧成为“一颗掷向民 众深处的爆烈弹,猛烈地激动每一个观众的神经,沸腾他们的热血”,演出时戏院内外响彻“保卫卢 沟桥”的口号声。1942年春天,《屈原》开始在重庆上演,其反响之强烈,是以往历史剧演出时所未曾出现过的。这部作品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发出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呼声,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聂耳和田汉的《扬子江暴风雨》,田汉创作的《乱钟》《战友》《回春之曲》《芦沟桥》等一系列作品,夏衍的《咱们要反攻》《法西斯细菌》,沈西苓的《在烽火中》,凌鹤的《火海中的孤军》,李增援的《盲哑恨》,陈荒煤的《打鬼子去》,于伶的《省一颗子弹》,曹禺和宋之的的《全民总动员》,曹禺的《蜕变》,吴祖光的《凤凰城》,阳翰笙的《天国春秋》,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茅盾的《清明前后》,李伯钊和向隅的《农村曲》,王震之和冼星海的《军民进行曲》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田汉、阳翰笙、光未然、夏衍等党的文艺工作者和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京剧名家97人当选为理事,艺术家们以各种艺术形式表达抗日决心。梅兰芳编演的《抗金兵》《生死恨》,周信芳编演的《明末遗恨》《洪承畴》《徽钦二帝》《香妃》等戏,在当时影响力极大。抗战时期,许多地方剧种,特别是身处战区的剧种如汉剧、楚剧、湘剧、桂剧等都曾演出各种反侵略、反投降、反汉奸、鼓舞爱国热情的剧目。

⑤犀利的画笔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连环画《大战临沂》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美术工作者纷纷“跑向热情洋溢的群众团体,跑向炮火纷飞的战场……也跑向落后的城市或古老的乡村”,他们组成了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抗日漫画宣传队、战地写生队等抗战队伍,创作出一大批抗日救亡主题的美术作品,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寇已开始在我国东北横行,绘画大师徐悲鸿于1930年完成了大型历史题材油画《田横五百士》,歌颂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又创作了《徯我后》《愚公移山》。吴作人的油画《不可毁灭的生命》《空袭下的母亲》,唐一禾的《女游击队员》《七七的号角》,王式廓的《平型关大战》等作品,抒发了高昂的爱国激情。

木刻画和连环画以其大众性、宣传性、教育性等特点,成为抗战主题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形式。1938年7月,连环画《大战临沂》再现了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场面。著名木刻家赖少其的《抗战门神》,在1939年春节悬挂在桂林以及抗战大后方的千家万户中。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的成员彦涵创作了木刻年画《保卫家乡》和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把她们藏起来》《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等作品。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胡一川、罗工柳、雏雅、刘韵波等创作的木刻连环画《抗战十大任务》,广泛宣传了八路军抗战的主要任务。李少言的《日军守备队的生活》《八路军一二〇师在华北》,王朝闻的《姆妈》,古元的《走向自由》《新旧光景》等木刻连环画,都受到了百姓的喜爱。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徐悲鸿创作的大型油画《田横五百士》

漫画家华君武1938年来到延安,先后创作《肉骨头引狗》《丰收》《诱降》等作品,以犀利的笔调反映现实。上海的爱国画家们组成抗日漫画宣传队,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奔赴南京、苏州、无锡、长沙、桂林、金华等地,以画笔作武器,宣传抗战。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形象诞生,张乐平创作了很多抗日救亡漫画,如《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一颗子弹必须打死一个敌人》《敌寇脸谱》《日寇投降》、《王八别传》等。叶浅予的《战时重庆》,穆一龙的《蜿蜒南下》,高龙生的《国破山河在》,蔡若虹的《全民抗战的巨浪》,女漫画家梁白波从女性视角创作的《有千万个人在等待你,披上这条光荣的头巾》《站在日军面前的巨人——游击队》等作品极具思想和艺术感染力。

⑥燃烧的文字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组织下,文艺工作者以笔为刀枪,以文字为子弹,投身抗战。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奔赴抗战前线,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战斗力、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在抗战文学的写作上,深受沦亡之苦痛的东北作家走在了最前列。萧红的《生死场》与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两篇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鲁迅将他们列入“奴隶丛书”,并亲自作序。随后,又有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作品问世。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马烽、西戎作品《吕梁英雄传》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丁玲作品《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田间作品《给战斗者》

根据地的小说写作,以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柯蓝的《洋铁桶的故事》,华山的《鸡毛信》,管桦的《雨来没有死》,孙犁的《荷花淀》,丁玲的《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刘白羽的《五台山下》等作品为代表,正面表现了抗战斗争的艰苦卓绝与军民的同仇敌忾。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反映了抗日时期农民和地主之间复杂尖锐的斗争。国统区的小说写作,有巴金《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老舍的《四世同堂》,齐同的《新生代》,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作品。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茅盾的《腐蚀》,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揭露了国统区的黑暗面。

诗词方面,有革命领袖创作的抗战诗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周恩来的《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朱德的《太行春感》《出太行》《寄语蜀中父老》,董必武的《吊张荩忱将军》《挽左权同志》《挽彭雪枫同志》《忆友叶挺》,体现出豪迈的革命精神。田间的诗作《给战斗者》充满战斗性,光未然创作了《五月的鲜花》和堪称民族史诗的《黄河大合唱》组诗。艾青在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深沉而又炽热的爱。

散文方面,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风景谈》最为脍炙人口。《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风景谈》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何其芳的《星火集》,巴金的《无题》,李广田的《圈外》,聂绀弩的《历史的奥秘》,夏衍的《此时此地集》等散文集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报告文学创作在抗战时期很活跃,代表作品有丘东平的《叶挺印象记》《王凌冈的小战斗》,碧野的《太行山边》,萧乾的《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刘白羽的《游击中间》。

⑦血色的荧屏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工作者利用电影独有的声色画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拍摄完成,表现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烈愿望,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最强音。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全名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袁牧之和吴印咸带着从香港购得的全套16毫米电影器材和伊文思赠送的一架埃摩摄影机,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影片。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延安与八路军》拍摄现场

《延安与八路军》由袁牧之导演,上映于1939年,忠实地纪录了延安与抗日根据地生气勃勃的面貌和八路军的战斗生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战绩,形象地表现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主题。《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拍摄于1942至1943年,纪录了三五九旅指战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开荒种地、挖窑洞、盖房子、养猪放羊、纺线织布、土法造纸,把南泥湾变成了塞北江南的真实情景,并且保存了毛主席为影片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题词时的珍贵镜头。

⑧激昂的口号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山西洪洞县城的抗日标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浙江泗安县的抗日标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日本官兵观看《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抗战,唤起千百万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创作了大量的标语口号,在解放区、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广泛宣传,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万众一心,誓灭倭寇!”“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还我河山”“抗战建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只有抗战才是出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帮助日本人来压迫中国人”“中国同胞联合起来”“加强必胜信念,坚持抗战主张”“兵民是胜利之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

⑨永恒的瞬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石少华拍摄的《地道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沙飞拍摄的《号角》

沙飞、吴印咸、石少华、郑景康、罗光达、顾棣等红色摄影师,捕捉了大量真实而珍贵的场景。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号角》《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边区妇女为前方战士做军鞋》,吴印咸的《白求恩在河北进行战地手术》,石少华的《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郑景康的《丰收1943》,罗光达的《金顶妙峰山的哨兵》,李途的《狼牙山五壮士负伤生还两英雄》,徐肖冰的《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苏静的《平型关大战》,刘沛江的《收复察哈尔后城》,罗光达的《送信》,赵烈的《我们是抗日小兵》,以及《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毛泽东接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毛泽东会见斯诺》《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捧起白米饭想到八路军》《血的控诉》《日寇烧毁普陀寺》等摄影图片,成为抗战历史的经典;《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冀热辽画报》等十几种画报先后创刊,仅《晋察冀画报》就保留下近4万张摄影底片;晋察冀军区举办影展50多次,延安举办过如“巴苏华大夫的抗战前线影展”、“百团大战影展”、“八路军120师摄影科照片巡回展”等摄影展;创作了大量“土画报”、“摄影墙报”、照片纪念章、战斗画片等抗战宣传品。

⑩战地的号角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八路军129师的先锋剧团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十大精神武器

抗战时期的人民抗日剧社

抗战文艺演出小分队也是一支抗战的队伍,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没有文化军队的配合,我们的斗争是不能成功的。

当时,延安有一支规模浩大的文艺大军,一是原来陕北苏区的文艺队伍;二是来自中央苏区的文艺队伍;三是从国统区来延安的大批文艺家,其中不少是作家、文艺评论家、戏剧家、词曲家、摄影家、电影家。据统计,抗战期间延安的文艺团体达70多个。在抗日救亡的政治背景下,1937年11月,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次年又成立了边区文化界抗战联合会。自1940年1月,边区文协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戏剧演出团体大批涌现,主要有人民抗日剧社、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民众剧团、鲁艺实验剧团、烽火剧团、工余剧人协会、青年剧院、延安杂技团、西北文艺工作团、延安平剧研究院等。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郭沫若主持的以进步文艺工作者为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积极开展抗战文艺运动,足迹遍及中国和东南亚,产生了很大影响。

晋察冀边 区有一大批活跃在敌后的文艺尖兵,如抗敌剧社、火线剧社、战斗剧社、战线剧社、七月剧社(奋斗 剧社)、冲锋剧社、火线剧社、北进剧社、前锋剧社、前进剧社(创造剧社)、前卫剧社、前哨剧社(国防 剧社)、挺进剧社、长城剧社、尖兵剧社、华北联大 文工团、铁血剧社(群众剧社)、回民支队抗战剧 社、新世纪剧社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