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并未杜绝——农村精准扶贫势必落在实处

作者:忽培元 来源:新浪博客 2017-03-12 1966

“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并未杜绝

——农村精准扶贫势必落在实处

忽培元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2017年的工作部署时指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就此,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央政府扶贫攻坚决心可谓大矣。精准加力补短板。 一针见血,指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克难的重点和关键。据了解去年提出减少1000万,实际完成12240。 中央和省级两级财政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全国目前还有大约3200多万困难群众。这还只是统计数字,实践情况如何?报告所指出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会不会被杜绝?两会代表、委员带来不少点上的情况,成绩经验不少。

近期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可谓喜忧参半。近年来,在中央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下各地取得的成绩还是显著的。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全国961个县(其中贫困县792个)启动实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纳入整合范围的各级财政资金规模共计3200亿元,实际整合资金230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多万人。这些投入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扶贫方式。比如贫困地区金融扶贫贷款余额24878亿元,当年新增8181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72亿元,支持了700多万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127亿元。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金融债726亿元。再比如土地政策进一步向扶贫开发倾斜。中西部22个省份党委和政府向中央签订责任书,强化贫困约束退出机制。制定《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普遍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工作,委托专家学者开展第三方评估 。扶贫方式在不断创新。目前,在428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261个扶贫县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光伏扶贫下达项目总规模516万千瓦,受益贫困人口766万人,为28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排了护林员的岗位。贫困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现了全国扶贫对象的集中管理。20152016年,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扶贫识别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各地共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派出驻村干部54万人。全国选派18.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领域已经启动了实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政策跟踪审计、扶贫系统警示教育等工作。 等。

但同时我们了解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四条。一是一些地方过分注重了抓亮点,而面上的工作并无大起色;二是一些地方只注重发挥政府投入的激励推动作用,而困难群众自身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发挥不够;三是一些地方短期脱贫效果明显,但长远致富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存在返贫的苗头和隐患;四是有的地方并没有真正在“精准”二字上下势破题,还停留在以往的输血舍施救济阶段。五是有些地方缺乏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和,领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蒙混思想。为此,政府报告中指出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现象,很是值得警惕。

我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效益,还得在“精准”二字上狠下功夫。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破题,上述令人担忧的现象就很难避免,更不可能杜绝。这是局部性的, 更是全局性的。为此,我谈如下认识,提出一点建议。

今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在这一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武器、路线遵循和行动指引。 脱贫攻坚如何精准发力?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各地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总结借鉴。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全域旅游不失为一条老少边穷地区精准扶贫之路。众所周知,老少边穷,扶贫贫困的原因是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的素质偏低,发展经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等等。但是只要我们换个角度,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新加以认识,就会发现这些地方发展经济的长处和优势很多。生态环境好,风景优美,历史的、自然地、人文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天然的发展全域旅游的理想之地。如果认真加以规划,引进战屡投资者加以开发,就可以点石成金,化穷困为仙境,成为城里人、外国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旅游胜地、休闲乐园。

不少地方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挥全域旅游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带动作用,的确是从根本上解决老少边穷发展和根本脱贫致富的一把万能的“金钥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牛鼻子”。这方面经验很多。开展好这项工作,我认为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用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二是要 有全国性总体规划。三是要有全国、省乃至各市县指导协调机构。四是要有实事求是的顶层设计,不能毫无章法规矩。五是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六是要注重发挥官方和民间智库作用。等等。只有发挥上下和体制内外各方积极行,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卓有成效,才能做大做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