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祥:守护好农村的亲情社会

作者:李国祥 来源:环球时报 2015-02-08 558

李国祥:守护好农村的亲情社会

   春运已经开启,春节即将来临,平日在外奔波和忙碌的农民工大多数都会回乡,与家人团聚。过去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拜年是一项重要的习俗。而如今,在农民忙于打拼生计之后,回家过年已是行色匆匆,传统亲情社会也受到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影响,走亲访友变成了打电话、发短信,传微信说一些客套的祝福词?农村中的亲情已经出现淡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传统的走亲访友和当面相互拜年的方式,除了现代通信工具发达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有的农民工在外辛苦一年,可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觉得当面向亲朋好友拜年没有面子。有的农民工可能觉得春节放假时间太短,宁愿在家中休息,不愿走访亲朋好友串门拜年,或者担心串门拜年打搅亲戚家人过年。

  实际上,人们放弃传统的串门面对面拜年方式,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农民工离开乡土到外地打拼,观念上深受外来文化影响,行为上逐渐地习惯于现代产业组织方式的思维定式,对农村的亲情社会越来越陌生,比较迷茫,甚至对走亲访友面对面拜年的价值并不认同。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在传统农村社会的人们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重要的情感寄托,而且是日常生产生活相互帮助的重要途径。春节串门拜年,正是巩固和加深人们间精神上和物质上相互依赖关系的绝佳时机,受到多少代中国农村人的重视和传承。

  当代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情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青壮劳动力平日在外地务工经商,长期受外来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情感交流的人际关系圈经常变动,精神慰藉在文化日渐繁荣的大背景下有更多的途径。物资已经极大丰富,缺衣少食极其罕见,更何况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让人们基本上通过交易方式来获得个人及其家庭物质需求的满足。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走亲访友串门拜年的价值何在?当代农村年轻人,更习惯于在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下而采取行动。看不到价值的,往往就不会积极作为。即使作为了,也是应付了事。农村亲情社会正遭受冲击,“六亲不认”已在春节拜年中得到反映。

  社会不管怎么进步,亲情始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不靠市场交易而可以维持的最纯洁关系,是当今农村社会体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理应是现代文明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勿以为,社会进步了,上门到亲戚家去拜年已经过时。

  俗话说得好,亲戚越走越亲。我们农民朋友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春节了,大家纷纷回乡,不妨换换业已为常的现代观念,尊重并传承拜年习俗,到长辈家,谈谈心,叙叙旧,期盼美好生活,更添节日气氛,这可能会带来别样的心情和无法预料的收获。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既过现代生活,也不丢弃仍有价值的传统,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