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作者:宣 晶 来源:文汇报 2019-05-14 639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滴滴滴,滴滴滴”急促的发报声在空中回荡。“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当最后的电文浮现,观众席中许多人湿润了眼眶,模糊了视线。昨天,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再度上演,把观众带入那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的“谍战”时代。5月18日、20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担纲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并将角逐“文华奖”。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座有着丰厚红色基因的城市。“电波”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黎明即将到来,黑暗还在笼罩。有这么一群人,战斗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有信仰,有力量,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他们又是活生生的人,有家庭,有孩子,有柔软的那一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是为隐蔽战线的英雄们谱写的一曲赞歌,让新时代年轻人重温战斗岁月,读懂革命英雄们对党的忠贞和对信仰的坚守。

舞剧不仅要有电影大片的既视感,更要凝练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雨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街道,阴冷晦暗、压抑神秘。撑着黑伞的黑衣人往来于街头,着一身浅灰长衫的李侠穿梭于虎狼环伺之中,危机四伏……

很多观众说,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有看电影大片的既视感”,舞剧将真实空间和意向空间打乱,在创作理念、舞蹈形式、叙事结构和美学风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主人公李侠原型是中共地下党人李白,但角色形象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许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形象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李侠的身份设置也与同名电影中的杂货铺老板不同,而是一位报馆的工作人员。敌我双方的交锋集中在报馆里,由记者拍下的几组照片汇成线索展开,悬念迭起。

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但《永不消逝的电波》大胆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段,提升了舞剧的叙事功能,也拓展了舞者的表演空间。为了营造多变的舞台场景,舞美设计通过26片可移动景片,在电脑程序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变幻多端又环环相扣,隐喻着白色恐怖下的上海。为了还原紧张的敌后工作氛围,所有的道具、服装均力求真实、精益求精。电波声作为全剧的点睛之笔,每次出现的时机、演员的动作、舞美的配合,必须一遍又一遍地现场磨合,直至严丝合缝地呈现。“舞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艺术体,舞剧创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融合了音乐、舞美、服装、道具和多媒体影像等各个环节。”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如是总结。“电波”剧组所有的演职员们,不舍昼夜,倾情付出,才有了最终的完美呈现,而作品中崇高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了当今享受着幸福生活的人们。

什么是真正的“舞台大片”?如今,影视技术被频频引入剧场,令舞台呈现出愈加绚烂的视觉效果,总编导周莉亚认为,舞台视效越丰富,创作越要谨慎,不能迷失在高科技的盲目堆砌中。“大片不只是大投资、大场景,更不只是绿幕、威亚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它的感染力源自强大的内心。”她依旧记得当年看完电影《勇敢的心》后的心潮澎湃,这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精神内核。“舞剧舞蹈的表现方法并不局限在具体生活场景的模仿,而是把生活高度凝练抽象出一段肢体语言、精神表达,足以让走进剧场的观众与舞台达成共鸣。”信仰与爱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飞扬升腾,引领人们回望历史,再一次走进共产党人的心灵,去体悟他们博大而温暖的情怀,向曾奋战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致敬。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触摸岁月感知时光,细致入微地呈现老上海的年代韵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旗袍被百乐门、舞厅、舞女等角色和形象给‘包裹’起来了。我们想要还原的,是老上海那些真正具有生活味道的女性形象。”创作之初,总编导韩真和周莉亚在上海老城区走街串巷,寻找创作灵感。“我们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在弄堂里洗带鱼,鱼腥味很刺鼻,但她不急不慢、精细娴熟地忙着手里的活计,看起来很安静、也很干净。”这一幕触动了韩真,令她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也有些许张爱玲笔下老上海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上海气质,是活生生的,平静又从容”。

于是,舞台上不仅有十里洋场,也有家长里短和烟火气。弄堂口,兰芬和女邻居们搬出小矮凳纳凉,手摇蒲葵扇跳起“弄堂旗袍舞”,和背景板上隐隐勾勒的石库门建筑线条呼应着,老城厢风情呼之欲出。伴随着市井场面,熟悉的《渔光曲》响起,悠扬舒缓,质朴亲切。“我们想让观众知道,不是只有《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才能代表上海。所有定义都是后期贴上的标签。当你真正进入到人物和故事时,感受到的是人文和情感。”周莉亚说。

于是,石库门、弄堂、马路、旗袍裁缝店等上海元素细致入微地被呈现出来,让一段历史档案在舞台上“活起来”。舞台上的每一个场景,大到栅栏式折叠电梯门、阁楼上的木质床,颜色、材质几经考证调整;小到传递情报的“盒子”,大小、厚度、色彩也反复修改;服装师跑遍了北上广的衣料市场,寻找既能适合舞者施展又最接近老派旗袍质感的面料;化妆师则收集了数百张上海老照片和风情画,从黄柳霜、胡蝶、甚至林徽因身上寻到诠释东方审美的灵感……这些符合年代特征的“上海印象”成为还原历史真实不可或缺的点点滴滴。

舞美设计师秦立运在上海戏剧学院念书时,第一个作品的主题就是石库门,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他对上海的认识与表达又有新突破。“这是一台反映隐蔽战线的戏,对空间的流动性要求特别高。我们保留了一些上海元素,又重新结构了适合这个舞剧的空间。”竖挂的砖灰色景片在舞台上自由流动、旋转开合,戏剧情境和故事空间随之切换、打开。景片移动、推拉、旋转中,又留出许多空间交给灯光语汇去表达,更细腻地描画出这个极其复杂的故事。无论是“风雨如晦”的街角夜巷,还是暗藏玄机的报馆暗房,这些都不只是单纯的视觉符号,而是营造具有辨识度和真实感的戏剧氛围,让观众沉浸剧中,触摸岁月,感知时光。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简介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全剧从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开启潜伏生涯开始,隐蔽战线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每日行走在生与死的刀锋上,秘密用电波传递着情报。身边充斥着暗箭冷枪,数不尽的同志英勇就义,撕心裂肺却唯有吞声饮泪。无声的枪口,紧张的追逐,李侠夫妇一路患难走过。“天”快亮了,却迎来生死抉择。坦然发送出最后一份电报,李侠笑对牺牲。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创作谈:

■韩真(舞剧总编导):

《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每个角色都有着隐藏身份,形象多面、性格复杂,要求演员有极强的承受度,有非常强的表演意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舞台上的一些“暗号密语”:李侠用中指从鼻梁处推眼镜,那是皱眉思索的习惯;黄包车夫时不时压低帽檐,把脸隐到阴影之中;小裁缝拨弄着背包的肩带,紧张感在不经意间流露……当人物拥有第二重身份时,日常生活的小细节都变成了一种暗藏的语言。

■周莉亚(舞剧总编导):

李侠和兰芬离别的那一段,李侠知道自己暴露了,他把行李箱递到兰

芬手上,让妻子走。舞台上,这一段并没有台词,但排练时我会跟演员说背后的潜台词,要李侠反反复复告诉兰芬:“你一定要去3号码头找老李,老李会坐船带你去武汉,到武汉然后找老张,他会带你坐火车,然后把你带到延安……”但兰芬突然反应过来,这里头没有涉及李侠自己,所有接头暗号都只能用一次。那一刻,兰芬的情感是柔软的。

在剧中,兰芬只是轻轻走过去,像平时一样给李侠拍拍衣服。他们是革命者,也是爱人。在那一刻,他转过身来对着她笑,其实两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一别可能是永诀。这种沉默,比喊着“你不要走”“你走”然后一个大跳过去一把抱住他,更具有力量,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认同。

■王佳俊(饰演李侠):

这台舞剧里有很多悲壮情节,必须用身体一点点去感受、去体会,才能慢慢在心底找到感觉。李侠最后一次发报时,他刚送走怀孕的妻子兰芬,独自坐到发报机前,发出最后的电文:“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音乐、灯光、多媒体影像把气氛渲染到高潮,舞台中央是一桌一椅一人一台发报机,更像是一组象征符号。没有激荡的肢体动作,我静静坐在那里,但心是充盈的,积蓄整场的情绪在涌动奔流。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与剧中的李侠、与70年前牺牲的李白烈士叠合到了一起。

■朱洁静(饰演兰芬):

从艺二十多年,我跳过很多舞剧,但真正属于上海本土的角色,我从来没有碰过。这次在剧中扮演李侠的爱人兰芬,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我能用舞蹈讲述发生在上海的这段故事,来呈现以李侠为代表的一群共产党人的气节,本身就有着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在全剧高潮处,一个从没开过枪的女人,在危机关头迸发出最大的勇气和力量,当她最需要温暖和依靠时,却面临丈夫的赴死。诀别那一刻的她,和出场拎着饭盒给李侠送饭的那个兰芬,已是天壤之别。一台戏的时间,我伴随着一个平凡女人蜕变成那么伟大的新中国女性,最终抱着孩子去街头迎接上海解放,心灵也受到了洗礼。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4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