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作者:红色小兵1226 来源:红色小兵 2020-03-05 1163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红色小兵1226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昨天,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今天,在武汉奋战的医护人员,有许多人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连续8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不方便……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地铁走向岗位的时候;当你在惊蛰驾驶农机奔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打开手机或电脑准备上网课的时候;当你出门可以不用再戴口罩的时候;当你又在酒店里就餐的时候;当你和爱人可以出去旅游的时候……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武汉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武汉奋不顾身的原因。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今天,这样的笔触用在我们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白衣战士、绿色军装身上,过时了吗?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可惜,从2001年开始,我们的教科书就陆续从中小学课本中删除了,成为几代人记忆的著名作家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小编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翻遍了“2019新修订小学1~6年级统编《语文》秋季教材目录”、“2019年秋季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最终版)”、“2019年高中语文新教材目录”,依然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回来……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今天,当人们再一次次的对我们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战士们送去“最可爱的人”的褒奖时,我们的教科书竟然没有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

  我们的孩子将不会明白“最可爱的人”这五个大字所包含的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情感寄托;

  将不会明白“最可爱的人”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沉淀;

  将不会懂得“最可爱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崇高的赞美、一种汇聚英雄群体的意象,一种正能量的激荡……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毛主席看到后批示这篇文章:“印发全军”,后来又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一篇影响非常深远的文学作品。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那些充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成为国人心中“最可爱的人”!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最可爱的人”,随着历史和时代的进步,其内涵获得更大拓展:凡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牺牲的人,人民在对其进行高度评价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用上“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所包含的人群早已超越抗美援朝时期人民志愿军的范畴,成为了人民解放军、人民健康卫士、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志愿者……共同的代名词!

  “最可爱的人”,与“民族的脊梁”、“人民的英雄”具有同等的评价价值,在历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中,“最可爱的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在1998年的荆江大堤上,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请战书上,从汶川大地震时空降兵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纵身一跃,到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4万余名逆行者……

  一批又一批“最可爱的人”涌现了出来!

  今天,“最可爱的人”的意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

  当人民一次次为别人和自己的奉献牺牲而感动地流下崇高的眼泪时,“最可爱的人”总是不自觉的从我们的心灵最深处澎涌而出。

  但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竟然被从教科书中删除好多年了。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了,没有战争了,没有必要再选编这样描写战争的课文了。

  真是这样吗?

  美国在中东发动的历次战争:叙利亚的死伤累累、阿富汗的生灵涂炭,伊拉克土地上爆炸的惨无人道的贫油弹和“炸弹之母”……

  怎么能说,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战争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守卫着我们的边疆,保护着我们的万里石塘。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我们说,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动员了全国力量进行的人民战争、狙击战、总体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千千万万的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共产党员、科技人员、司机、厨师、快递小哥、新闻工作者……共同在守护着我们美好家园。

  难道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不应该居安思危吗?

  难道我们的孩子,不应该了解从历史到现实中的那一个个为国为民奋斗的英勇故事吗?

  难道不该担心我们的孩子,在娘化、幼稚化、心灵鸡汤化的浸染下变成毫无责任心、毫无斗志与上进心的“佛系”青年吗?

  当有些年轻人说出,白毛女应该高高兴兴地嫁给富豪黄世仁时,难道不该反思我们的教材出了问题吗?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有些人说,都什么年代了,没必要对青少年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了,没人愿意当英雄。

  这种观点是非常危险的。

  近年来,去英雄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对我中华民族魂魄的挖祖刨坟,其恶果将会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毫无战争意志、毫无英雄血性的伪娘,试想当我们在面对敌患外辱或重大灾难时:

  谁来抵抗?

  谁来血洒疆场?

  谁来保家卫国?

  谁来当“逆行者”?

  我们难道还希望让列强肆虐、山河破碎的悲剧重演吗?

  我们一定要重新将英雄故事编入教材,我们一定要让《谁是最可爱的人》回来,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对我们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凝聚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有人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煽情和滥情之作,是意s形态宣教作品。

  也就是说,主张删除这篇课文的人也都承认,魏巍老师这篇文章是感情极其饱满和充沛的,宣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笔者以为,各有各的意s形态宣教作品,我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选择什么的教科书。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在笔者看来,魏巍老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真是感情充沛、一泻千里,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情感,给读者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从写作技巧和语言表现来看,魏巍老师的这篇也堪称大作:利用细节刻画形成强烈对比,广泛使用的对话、设问、排比等手法,更给人一种娓娓道来而又酣畅淋漓的感觉,深入人心又感人至深!

  很多教师说,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会产生很大共鸣,也最适合引导学生去思考,最适合教育学生也要成为“最可爱的人”,成为像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战士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可爱的人”,承载着的是14亿中国人的心灵共鸣,沟通着历史与现实,代表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传承与发扬,抒发着中国人的厚重、自豪、道德、伟岸、为公和民心所向……

  我们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新选入教材。

强烈建议《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入教材,结合疫情上这特殊一课

  我们强烈建议,当疫情彻底过去,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校复课后的第一节课,都来上《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有什么比结合武汉疫情来上这节课更有教育意义呢?

  这次武汉疫情,极大震撼了中国人的心灵,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带给我我们一次次滚滚正能量的洗涤和涓涓暖流般的温馨。

  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以极其健康、嘹亮、雄伟、整齐的歌声,把中国人内心深处被冻结掩盖着的正气、勇气、大气,集中引发出来了!

  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你我之平凡的普通人,在危难时刻,竟也能成为“最可爱的人”。在那一瞬间,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那种钢铁般的意志、马革裹尸的牺牲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那种气吞山河、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就在我们灵魂深处!

  那种不计报酬、不问生死、请战武汉的逆行者都是如你如我一样的普通人,都是如你如我一样的民族脊梁!

  让我们都来重上这特殊的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也是对魏巍老师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红色小兵

  2020年3月4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8
0
0
5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