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作者:王志刚 来源:《党史博采》 2020-10-18 3548

《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王志刚

作者自按:《党史博采》刊登的孟红“在太行山上”一文,是我2010年9月3日发表在《解放军报》的文章。现将原文照发,请好友帮助转发,以正视听!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在太行山上中央乐团合唱团 - 穿过硝烟的歌声男女声合唱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
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这首雄壮有力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抗日军民尤其是游击队员最喜欢的一首歌,它诞生于1938年,其词作者是青年爱国诗人桂涛声,曲作者则是在武汉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作曲家冼星海。这首歌曲是为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它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者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歌曲特色,给人们留下了美好永久的记忆。在此探究这首歌的来龙去脉时,则又把我们带回到那血与火的难忘岁月。

桂涛声:亲历太行抗战写出震撼人心的歌词


歌词是歌曲的基础。一首让人心潮澎湃的歌曲,必然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歌词。而能写出震撼人心歌词的人,一定是与时代精神共鸣的人。桂涛声就是这样的人。

桂涛声,回族,1901年生于云南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他两岁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在本村读完私塾后,伯父桂培根将他带到县城读高小。15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学制5年的云南省立曲靖师范公费学校读书。由于他学习刻苦,又有音体美方面的特长,在该校仅读了4年,就被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破格录取。在昆明读书期间,桂涛声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并积极投入学潮,被校方告发为“赤化分子”,遭下令缉拿未遂后被开除学籍,嗣后回到曲靖母校任教员,创作剧本《钟国魂》并公开演出,因其思想进步为当局所不容而遭解聘。

大革命爆发后,桂涛声参加了广东韶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任参谋处书记员。1928年5月,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做兵运工作。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他在上海工作。后因宿舍里被搜出几本马列著作而被捕,并被判刑5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淞沪事变相继爆发,刚出狱不久的桂涛声随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和柳亚子一同前往武汉。

当时汉口文化界正在发起为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募捐棉衣的活动。通过两个多月的前线劳军,桂涛声亲自体验到了前方抗日将士们的英勇与艰辛。这次非同寻常的募捐活动,当即启发他以民歌的形式,写下了一首情感深厚的制作棉衣的歌词,随后又请冼星海谱了曲,很快在武汉群众中传唱起来。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桂涛声早期照片】

桂涛声在武汉停留了3个月以后,于1937年12月,又奔赴位处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陵川县,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师司令部工作。

桂涛声来到陵川,既为太行山的壮观景色所惊叹,更为抗日军民的救亡热情而感动。当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刚刚开始,八路军整编后初次出征就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迅即树起了八路军的威信,振奋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和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迎来了联合抗战的高潮。尤其在山西一带,国共两党部队共同抗日,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桂涛声到达陵川时,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即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正在深入太行、吕梁、五台山诸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桂涛声忙着参加国共合作团体的各种活动,到街头演说,宣传发动群众,讲解抗日救亡的道理,宣传“游击战争”、“统一战线”,一时间,陵川到处是义愤填膺的人群控诉日本侵略者,到处是争相参加八路军的热血青年。陵川自卫队由300多人迅速扩编为1000多人,出现了不少“母送儿,妻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

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兵力、分九路进攻八路军总部和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企图摧毁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贯彻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英勇作战,至4月下旬,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在一个月的反围攻作战中,八路军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打消了敌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奠定了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谱写了“浴血太行”的不朽篇章。

1938年5月,桂涛声离开太行山,辗转回到武汉。令他欣慰的是,通过黄洛峰的证明,他因1932年被捕而失去的党组织关系得到了恢复,从而使他能够更轻松愉悦、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中。这时的他忙得不亦乐乎:要出席救亡团体会议,应邀到一些单位演讲“游击战争”,支持冼星海组办的“星海歌咏队”…… 触景生情,而最使他心潮起伏和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他在太行山抗日前线将近半年亲眼目睹的抗日场面与深切感受,他的心中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强烈地被其震撼着:他鲜活地见到了敌骑耀武扬威屠杀无辜的恶劣行径,见到了“母送子、妻送郎”那有志青年踊跃参军的火热感人场面,还见到了八路军在敌后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抗战情景……这一切使他深受教育,获得了力量。于是,在他心中酝酿多时的极富鼓动性、战斗性的抗日诗篇《在太行山上》,充满激情地一下子从心底迸发了出来,随即,桂涛声顺手将歌词洋洋洒洒写在了一张香烟包装纸上,满怀激情和信心地带着歌词去拜见冼星海。

桂涛声誊抄这首歌词将要寄给冼星海时,桂涛声的亲密战友、当年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里的青年骨干刘大明正好就在他旁边。后来,桂涛声又介绍刘大明参加了“星海歌咏队”。据刘大明晚年回忆说:“我又有幸在冼星海亲自指挥下学唱救亡歌曲。自然,这个歌咏队水平较高,这对我来说,为了要跟上,让我费尽力气。大概半个月后,桂涛声突然把冼星海谱好了曲的《在太行山上》歌谱给了我,并说‘给你,唱吧!’当时范用也在场,于是我们两个就脑袋靠着脑袋,唱着歌谱哼哼起来了,都异常兴奋。后来,这首歌在大后方、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广泛地传开了,直到今天!”

冼星海:救国之志撞击灵感谱出激情旋律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幼年随母侨居马来西亚,13岁回国,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24岁去巴黎,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等10余首作品。1935年冼星海回国,在上海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0月,冼星海随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来到被人们称之为“抗战中心”的武汉。这年底应邀进入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为音乐科主任,主持抗战音乐工作。他一边参加演剧二队的演出,一边忙于组织歌咏队,深入学校、农村、厂矿,教唱救亡歌曲。在冼星海等人的努力下,武汉出现了上百个歌咏队。冼星海成为著名的抗日救亡音乐家。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冼星海】

抗战期间,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日益蓬勃发展,许多抗战歌曲喷涌而出。尤其是冼星海,以更广阔的题材、更多样的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段,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革命的现实。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是一位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的伟大任务,希望把洪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他又说:我们要利用救亡音乐,像一件锐利的武器一样地在斗争中完成民族解放的伟大任务。于是,他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抗战宣传中,创作上出现了新的高潮。

合唱曲《在太行山上》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是冼星海在武汉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其巨大影响在他的歌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为《在太行山上》谱曲前,冼星海已为桂涛声的《送棉衣》谱过曲,时过半年以后,冼星海与桂涛声这对熟悉的革命同志和音乐朋友,又要有机会再一次合作,精心打造《在太行山上》这一抗日歌曲了。

1938年6月的一天晚上,冼星海刚刚回到音乐科所在地武昌昙华林,桂涛声就急匆匆地赶来了,对接待者说:“我是从山西来的桂涛声,想请星海同志为太行山的战友们谱一支队歌。”

冼星海赶忙出来迎接。他一边接过桂涛声写在烟盒上的歌词,一边让桂涛声给大家讲述山西抗日游击队反九路围攻的战况,大家听完这振奋人心的经过后,一道为胜利欢呼雀跃!

桂涛声拟写的歌词,把太行山中游击健儿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冼星海拿在手中一遍遍看着歌词,炯炯有神的眼眸一阵阵发亮,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心驰神往,他仿佛真的置身于抗日勇士之中,置身于火热的游击战场上,看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的感人场面,仿佛看到了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随即音乐灵感来了:由舒展宽广明朗向上的小调主旋律,引出战斗性的进行曲旋律,既充满青春朝气,又具有豪迈精壮的气势……

冼星海赶忙用笔把这份亢奋流畅如泉涌般的思路记了下来。送走客人,冼星海依然被游击健儿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他坐在钢琴前,反复琢磨、构思,怎么才能把歌词原意表达得更为准确无误、把如火如荼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呢?激情撞击着思想的火花,他终于连夜将这一串串美丽词句谱写成了一首二部合唱曲。在这首歌曲中,冼星海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就这样,一首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合唱曲就这样诞生了!

同当时单声部的抗战歌曲相比,这首歌曲所采用的二声部合唱形式,增加了艺术魅力,更为准确、形象表现出了太行山上的抗日斗争情景。

这首歌曲在发表时,还特意注明了:这是一首“献给太行山游击队的歌”。

后来,冼星海在《创作札记》里有一段话对此作了具体描述:“我的一个诗人朋友,冒险去了一趟太行山,看见了朱总司令领导的八路军,也看到了太行山上的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当兵的感人场面,写了一首《在太行山上》的歌词,请我给他谱成曲。”

周恩来:在特殊场合排练时亲自试唱第二声部


1938年7月,周恩来和郭沫若正在武汉做组织纪念抗战一周年群众歌咏大会的准备工作。一日,周恩来和郭沫若徜徉在武汉东湖岸边,认真地交谈着。得知桂涛声和冼星海创作了一首新的抗战歌曲,他们便前往武昌昙华林冼星海的住所先听为快。

斗室内,冼星海正全神贯注地坐在钢琴前,一边在自弹自吟地哼唱,一边还时不时地拿笔在纸上修改着《在太行山上》的曲谱,根本没有发觉有人登门到访。

周恩来、郭沫若便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一曲终了,郭沫若才捅了捅冼星海的后背:“星海,周副主席看你来了。”

冼星海连忙站了起来。

周恩来问:“你又在创作什么抗战歌曲?”

冼星海简洁明了地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告诉了周恩来和郭沫若。

周恩来说:“我知道这件事,他还答应把这首《在太行山上》送给朱总司令,送给太行山上的军民!”

郭沫若说:“星海,你先试唱一遍,我和周公当你的第一个听众。”

冼星海说:“这是一首二部合唱,需要有一个人和我配合。”

周恩来便热情主动地请缨说:“你唱主旋律,我唱第二声部,如何?”

冼星海惊奇而又兴奋地说:“好!”

随即,琴键上流泻出《在太行山上》的前奏……

冼星海深情地唱道:“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周恩来也神情投入地和唱:“……照遍了东方……纵情歌唱……”

浑厚而激昂的歌声在小屋里回荡。听完两人的动情合唱,郭沫若连声赞道:“好!好!我毫不夸张地说,当年,张子房用箫吹奏项羽家乡的楚音,吹散了楚霸王的8000子弟兵;今天,这首《在太行山上》,一定会激励我国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打日本,形成‘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局面!”周恩来、郭沫若当场拍板,确定《在太行山上》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演唱。此后,冼星海首先将作品拿到“星海歌咏队”试唱,又对个别曲谱进行了修改。

1938年7月,武汉歌咏大会盛况空前。对于这一段往事,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同样有细节性的回忆:“《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此后又传遍了全国。现在太行山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句子!”

朱德:抄录歌词带在身上随时随地让歌声响彻共鸣于太行

 

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演出《在太行山上》后,受到热烈欢迎,被广泛传唱。这首二部合唱曲为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小调色彩,但不乏明朗朝气。后段回声式的短句,营造出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势。随后转入平行大调,豪迈中融入深情,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铿锵有力的旋律、鲜明而富于弹性的节奏,生动地刻画了游击队员出没高山密林、誓死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给人以紧迫感,随着调向上推进,逐渐形成高潮;歌曲最后结束在小调上,使作品前后呼应、完整统一,不但适用于演唱,而且适用于作队列歌曲。

《在太行山上》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在太行山区影响最大,随即成了游击队队歌,根据地内掀起了新的参军热潮、杀敌热潮。朱德总司令听到这首歌曲后,十分喜欢,大加赞赏。他不但要求八路军总部机关人人会唱《在太行山上》,还亲自把《在太行山上》歌词抄录下来,随身携带,不仅自己学唱,还要求全军学唱。标杆一树,争相传唱,《在太行山上》很快风靡了太行山区。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这铿锵有力的歌声在太行、吕梁、五台飞扬,在晋察冀边区飞扬,在大江南北的19块敌后根据地四处飞扬……这首脍炙人口的抗日经典歌曲,热情讴歌了我军将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充分表达出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心,体现了太行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是太行山区军民向天而歌的战斗号角,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洪钟大吕,是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表达了全中国抗日军民的心声和亿万华夏儿女的报国热情,成为鼓舞全国广大抗日军民英勇杀敌,奋力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巨大推动力。

电视剧:藉此流传永久的战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2005年,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及山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入选为主题歌。之所以把这首歌确定为该剧的主题歌,不仅是因为这首歌既符合时代的特点又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八路军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让人听后豪情油然而生,找不到、写不出比它更合适的主题歌了。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拍摄之前,导演董亚春带领剧组到太行山区采风、体验生活,并来到八路军总部旧址。他们一处一处地拍外景,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在太行山上》的顽强生命力。董亚春深有感触地说:“你想象不出来,在大山深处,在偏僻的山村,人们对《在太行山上》是多么熟悉。不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会唱,而且年轻人,甚至孩子都会唱上几句。《在太行山上》已经化作民族的血脉。‘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所体现出的中华魂魄,永远不会过时!”正是缘于此,一首老歌才会有如此长久而隽永的艺术魅力。

2009年10月3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的《中国之窗》节目中,以《跨越历史的音符》为题,向全世界介绍了桂涛声创作的《在太行山上》。节目中国家二级作曲家王学军评价说:“这首歌,为什么我们唱得那么舒服、那么好过呢?因为我们觉得情绪在这个歌里得到了释放,我们唱完以后觉得很振奋,再唱几遍也可以,这就是它词曲上的成功。这首歌词不多,但句句都精彩。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慢板的后半部分,它的旋律很美,你看这句‘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每次唱到这里,心里总会涌出一阵热浪来。”

冼星海早已于1945年在苏联病逝,桂涛声也于1982年在上海病逝,但《在太行山上》这首于1938年在太行山吹响的战斗号角、胜利之歌,却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源远流长、久唱不衰!

王志刚:《在太行山上》——经久不衰的烽火战歌
【作者原文发表于2010年9月3日《解放军报》】

(作者:王志刚,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党史博采”,原载2010年9月3日《解放军报》,原标题“《在太行山上》:飘过72载的不朽战歌——对一首著名抗战歌曲的历史追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2
5
0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