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作者:李栩然 来源:作者投稿 2021-01-05 1504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李栩然

  1

  很多人都在感叹,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好像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觉得实在应接不暇,不知道如何选择。

  这时,想要屏蔽一些信息的干扰,沉下心来阅读一些经典之作实属不易,比如精读《毛泽东选集》。

  于是,曾经就有人问过我:“你那么爱读《毛选》,从中能收获到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读《毛选》最大的收获就是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时间久了我就能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看待问题时往往能一针见血、触类旁通。”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同时,我也发现《毛选》中确实有一些生涩难懂、不易消化的内容,这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

  有很多人怀着好奇和崇拜之心,慕名买来了《毛选》,却因这些阅读障碍而造成理解困难,只是觉得“毛泽东思想”很厉害却不明白内在的逻辑,于是阅读也只能半途而废,实在是可惜。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到“毛泽东思想”中的智慧,我一直尝试着“去概念化”,把里面生涩难懂的概念掰碎了,以生活化、能消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扫清一些阅读的障碍。

  为此,我已在公众号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也看到有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

  于是,又有人问我:“《毛选》真的能解决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吗?毛主席真有那么神吗?”

  我的回答是:

  “毛主席并不是神,他也是个人,只是他看待问题比一般人要深入得多,解决问题也采用根治的思维。《毛选》里不会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它会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我们从问题的深层次入手去解决问题。”

  怎么深入的看待问题呢?

  在丰田公司的管理哲学中,就有一个经典的方法叫做“5个为什么”,即每次看到一个现象时就要问一句“为什么”,再在第一层“为什么”的基础上问第二层“为什么”,就这样不断重复用“为什么”一层一层的向下挖,直到找到根本原因。

  然后,管理者会从根本原因入手,彻底的解决问题。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听起来有点抽象是吧?没关系,当我们引入实例时,就会发现这种方法一点都不复杂。

  事实上,很多智慧都是相通的,在《毛选》里的很多内容中,毛主席之所以能看清事物深层次的原因,也与“5个为什么”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毛选》中,毛主席往往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造成中国很多现实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从根源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整个《毛选》说了那么多内容,其实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明白:《毛选》的本质,就是针对近代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的全套解决方案。

  正因为《毛选》里涉及了大量从深层次原因解决问题的智慧,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它提炼出来,用于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毛选》里就有原型。

  就比如说,一些做企业经营、团队运营的人,经常对于自己内部团队出现的状况颇有一些不满的情绪,比如说沟通不畅、执行不力,产出效果大打折扣......

  一开始,他们会采取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可发现执行过程中要么会遇见一些莫名其妙的阻力,实在推不动;要么就会在执行过程中偏离本意、逐渐变味。

  现在,我们就针对“团队管理”的问题,来一次“头脑风暴”,尝试用“5个为什么”的方法,结合《毛选》里的历史情况及方法论,来一层一层的剖析深层次原因。

  相信你一定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

  2

  第一层为什么:为什么团队内部常常会形成沟通不畅、执行不力的情况呢?

  其实团队内部出现上述这些让人头疼的状况,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从第一层的“为什么”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一般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指令在传达过程中出现了信息损耗;其二,是执行人意愿度不强。

  什么叫“信息损耗”呢?

  举个例子吧,大家有没有在一些综艺节目上看过“传声筒”的游戏呢?游戏中第一个人看到了某个信息,然后向第二个人传达,第二个人再向第三个人传达......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向下传达,再让最后一个人猜信息的意思。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在这类游戏中,信息往往在传达的过程中逐渐变味,最后一个人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与最初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叫做“信息损耗”。

  现实生活中,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就是在“话传话”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信息经过口口相传,每经过一个节点都要产生“信息损耗”,如此传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人们不加以判断和深入思考,就会轻易相信那些早已被扭曲得匪夷所思、甚至非常离谱的信息。

  在综艺娱乐节目中,“信息损耗”会让观众们大笑;可在实际团队管理过程中,“信息损耗”就会让大家很痛苦了。

  试想一下,如果实际执行人得到的指令与领导的意思相差很远,怎么可能沟通顺畅?怎么可能高效执行?

  如果几十人、几百人的团队里都会出现“信息损耗”,那么当时共产党在壮大的过程中,会有几万人、几百万人甚至上亿人的规模,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信息损耗”的问题,那内部还不乱套了?

  那么,结合《毛选》里的内容,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呢?他必须对党的整体架构进行布局。

  想必你这下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党内一直强调要“统一思想”了吧?只有信息传达准确,所有人对信息的理解一致,才能高效的执行。

  那么,在党内“统一思想”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呢?

  早在红军初建时期,毛泽东就在“三湾改编”中采用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连级以上的军队里都设置了党支部,并配备各级军政委主管思想工作,及时向战士们传达中央思想,这种“双首长”的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各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期,中央又向各地派遣了党代表、党政委,深入到基层去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各省、市、区、县、镇都设置了党委。只要中央有重要的会议或讲话,各级党委都会层层传达中央精神;

  ......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各种措施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避免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出现损耗,从而保证整体的执行力。

  这下子,你对“统一思想”的认识是不是生动了很多?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四个字而已。

  再说说“执行人意愿度不强”这个因素吧。

  一个指令信息再清晰,最终总要有人执行吧?如果执行人没有意愿,只是以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应对,团队的执行力怎么可能起得来呢?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如果一般的团队管理者遇见这种“葛优躺”的执行者,经常会以“懒惰”、“没追求”等来解释,要么强行命令他行动,要么干脆直接辞退。

  可这样的做法往往治标不治本,如果团队里经常有人出现“意愿度不强”的情况,或者大道理说了一大堆还是没有效果,那也许不是某个人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别急,在这个思维层次还找不到答案,我们需要进一步问“为什么”,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

  3

  第二层为什么:为什么指令在传达过程中会出现信息损耗?为什么执行人意愿度不强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层为什么”的答案:

  信息出现损耗,是因为处于传达节点的每一个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同,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传达,如此传递下去信息就会逐渐变味。

  指令的实际执行人意愿度不强,是因为这个指令与执行人的利益诉求不相符。

  先说说“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同”吧,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很常见。

  比如说随便画一个圈,小孩说这是太阳,数学老师说这是个圆,司机说这是个轮子,运动员说这是个足球......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传达信息,信息当然会失真。

  当年的红军,主要由什么样的人组成呢?绝大多数都是农民。

  农民的平均知识水平高吗?不高,甚至普遍处于半文盲、文盲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把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一股脑的讲给农民听,农民能理解吗?当然不行!

  所以,毛主席根本没给农民们讲那么多大道理,而是把生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掰碎了,以农民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其实也就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他写的文章有时非常高雅,有时却非常“老土”,为什么呢?

  关键是写给谁看。

  对于农民,毛泽东从来不去炫耀文笔,而是用非常接地气、农民听了立刻就懂的语言来表达。

  关于毛泽东如何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农民沟通,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从“地摊经济”爆火成风口,看毛主席的思维方式与绝大多数人有何区别?》有详细的描写,在此不再赘述。

  再来说说“指令与执行人的利益诉求不相符”这个因素。

  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吧,假如乾隆皇帝让和珅去反腐,和珅会一折不扣、百分百的严格执行吗?当然不会!

  为什么呢?因为与和珅自身的利益不符。

  假如和珅真的严格去执行了,那第一个开刀的人不就是他自己吗?

  可乾隆皇帝都发话了,上级的命令必须执行,怎么办呢?那只能敷衍了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之和珅不可能伤害自己的利益,这是人性使然。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领导,他们只看到了“执行人意愿度不强”的表象,却没有挖掘到“指令与执行人的利益诉求不相符”的真相,只是一味的催、拉、监督,或者健全相关的制度,有实际作用吗?

  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不去挑战人性,而是依从人性的特点来设计制度。

  如果制度能让执行人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也能使组织整体利益最大化,那才是好制度!

  从《毛选》里关于“四渡赤水”的这一段,也能看出蒋介石下达的一些命令是“挑战人性”的,执行人不但意愿度不强,甚至还抵触这样的命令。

  当时由毛泽东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来回周旋,以防止国民党中央军的合围。另一方,蒋介石下令川军、滇军共同参与对红军的合围。

  在蒋介石看来,他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想在歼灭红军的同时,趁机收回对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地盘。

  可在川军军阀刘湘、滇军军阀龙云看来,对于这种“挑战人性”的命令,怎么可能执行?你又下令让我行动,我行动了你又要来收拾我?

  在此之前,你蒋介石是怎么对待黔军王家烈的,我已经看在眼里了!如今你又要对我“假途伐虢”?我又不傻!

  于是,无论是川军刘湘还是滇军龙云,都是“消极待命”的态度:只要红军不入我的境内,蒋介石就没有理由进入我的境内,我就可以高枕无忧!

  所以,只要红军不入四川和云南的境内,川军和滇军就会坐视不管,这是人性使然。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作为指挥员,毛泽东也是找到了蒋介石在指挥上的漏洞,揣摩了各方的心思,才灵活应对,领导红一方面军上演了“四渡赤水”的好戏。

  当我们挖掘到这一层的时候,是否觉得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事,现在可以豁然开朗了?

  如果我们向下一层“为什么”挖掘时,我们的思路就会更清晰。

  4

  第三层为什么:为什么信息传达节点中,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同呢?为什么指令与实际执行人的利益诉求不相符呢?

  认真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第三层为什么”的答案:

  每个人之所以对信息的理解不同,是因为团队中各个人的经历和知识结构都不同;

  指令之所以与实际执行人的利益诉求不符,是因为指令本身并不是让所有相关人都受益的。

  不管是大家对信息的理解不同,还是大家的利益诉求点不同,如果进一步简单概括,那就是:团队里与指令相关的人,大家的立场不同。

  所有人都喜欢“力出一孔”、“上下同欲”的团队,可构建这样的团队需要一些前提: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的利益点也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如果团队内部成员的立场不一致,那么且不说对外的战斗力如何,其内部都会出现空耗,就像是“动物拉车”的寓言,大家都用力了,但大家方向不同,车子怎么一动不动?

  从上一段“四渡赤水”的案例中已经可以看出,包括蒋介石在内,国民党内部已经出现了“立场不一致”的情况,所有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其结果就是让红军成功跳出了包围圈。

  对于国民党内耗的现象,蒋介石怎能不知?

  只是,那时国民党内部已经形成了各地的利益集团,思想混乱,就像水泥受潮时已经大面积结块,若要让它恢复至干燥时的粉状,谈何容易?

  毛泽东早就看出了国民党“外强中干”的实质,所以在解放战争开始之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要防止水泥结块,最好办法就是提前有相应的措施,让它一开始就防止受潮,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

  为了让共产党内部立场一致,防止出现“利益集团”的现象,毛泽东早就有所准备,1927年时他就进行了“三湾改编”,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让内部保持良好的沟通。

  上文已经提及了“三湾改编”,说明了“支部建在连上”可以让大家统一思想,当然那只是起到了“下达”的作用。

  我们知道,良好的沟通一定是双向的,所以良好的制度设计除了要有“下达”的功能,还要有“上传”的功能,而“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制度也能让党组织贴近群众,聆听群众的声音,并传达至决策层。

  只有明确了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很多人听过“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说的是晋惠帝司马衷,有一次听说某个地区闹饥荒,老百姓没粮食吃都饿死了,他惊讶的说:“没有粮食了,怎么不吃肉呢?”

  “何不食肉糜”之所以成为了千古笑谈,就是因为统治阶级压根就不知道基层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决策也不可能解决基层的问题。

  由此可见,“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制度中“上传”的功能到底有多重要,“紧密联系群众”的原则有多重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内所有人的立场保持一致!

  关于“三湾改编”的详细描述,我在“《毛泽东选集》教给我的沟通武器”一文中有说,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

  当然,“三湾改编”并未完全形成党内“统一思想”的局面,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党内依然有一些混乱的思想出现。

  毛泽东深知,思想的混乱必然导致党内同志立场的不一致,若长期以往,党内也会出现利益集团,并相互内耗。

  在这样的情况下,1929年12月毛泽东又主导了“古田会议”,巩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关于“古田会议”的细节,网上有大量的内容,但无论怎么描述,其目的就是保持党内思想的统一、沟通的顺畅、立场的一致。

  无论是“三湾改编”还是“古田会议”,彼时的工农红军还处于比较艰苦的时期,内部还未形成利益集团,所以这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在推进时,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反观国民党,其内部“派系丛生”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内耗已经非常明显,此时再去入手解决问题,又会遇到一大堆“尾大不掉”的后遗症。

  事实上,哪怕是国民党败走台湾之时,也没有根除这些顽疾。

  如果我们站在这一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团队内部立场保持一致,是不是能更彻底的解除自己的烦恼?

  其实,如果我们继续向下一层问一句“为什么”,就能看到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

  5

  第四层为什么:为什么有些团队,总是出现内部成员立场不一致的情况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问到这一层时,才能逐渐从浅层次、表面上一大堆的现象和原因中脱离出来,进而很深入、很本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么深层次的问题,我怎么过去都没想过?

  是的,问题的深度决定了我们思考的深度,我们经常会满足一些表面的答案,找出一些表面的解决方法,却发现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团队里经常出现“内部立场不一致”的情况,那就不是某个人出了问题了,而是组织出了问题。

  所以,要回答“第四层为什么”,我们就必须从组织、团队的结构本身来思考:

  正是组织的机制和结构有着天然的缺陷,导致“内部立场不一致”的现象必然出现。

  看起来有点抽象是吧?那就以上文的“何不食肉糜”为例吧。

  从“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上看,在彼时的晋朝,统治阶层完全不知道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信息流动已经基本被阻断了,简单说就是“完全脱离了群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与魏晋时期关于人才选拔的“荐举制”有很大关系。

  什么叫做荐举制呢?就是统治阶级为了选拔人才,要求各地官员向朝廷推荐优秀的人才,其本意还是加强人才的流动。

  可各地的官员出于自己的利益着想,就与各地的贵族、土绅形成了利益集团,他们推荐的也是当地贵族家庭的子女,而平民老百姓中的人才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样以来,上层统治者难以获得来自基层的人才,造成朝廷的庸人积压、机构臃肿;基层的人才也缺乏接触上层的渠道,怀才不遇。

  统治阶级的本意是加强人才的流动,但“荐举制”却加速了人才选拔渠道的消失,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本意背道而驰!

  历朝历代,社会阶层的固化会产生“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又会引发社会的动荡,最终颠覆上层建筑的统治。

  作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作者,毛泽东当然最清晰“阶级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它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如果从“何不食肉糜”来看魏晋时期的社会,“荐举制”这个制度本身的设计就出现了问题,制度涉及的每个人立场不同,每个人从自身立场出发,最终得出了“阶层固化”的结果。

  最终,“荐举制”使统治阶级脱离群众,也加速了晋朝走向衰败的速度。

  就像一句话说的:不是员工很坏,而是一个坏的管理制度会把一个好的员工变成坏员工。

  一些企业老板经常把责任怪罪于下属办事不力,但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实真正出问题的往往不是下属,而恰恰是老板本人。

  要想让团队内部的立场达成一致,必须在制度上、机制上得到保障。

  如何做到呢?毛泽东给出的答案是铿锵有力的四个字——群众路线。

  对于“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毛泽东在他的多个作品里都进行了论述: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他写道: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他写道: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他写道:创造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

  作为一个企业主,一个团队长,如果我们真正吃透了《毛选》中的“群众路线”,愿意从制度、机制的层面思考如何让团队内部的立场一致,这时产生的效果才是长效的、持久的、稳定的。

  当然,我们可以再深入一步问一句“为什么”,问完这一句我们的人生才顿感通透。

  6

  第五层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设计有如此机制和结构的组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自己的初心。对于个人,我们有熟悉的“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

  要想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最终还是要问问我们的初心(这丝毫不是什么心灵鸡汤)。

  同样,对于组织,创始人同样要有“终极三问”:我成立这个组织是为了谁?这个组织为什么而存在?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很“虚”,但我们的人生从来都没离开过这“终极三问”,我们的组织也从来离不开这“终极三问”,因为这是纲领。

  只有当我们有了足够的阅历和感悟,才会发现任何一个组织的结局其实都与它的纲领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吧: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溥仪退位,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都陷入了一种无解的“悖论”之中:

  为了方便对全国的统治,帝王必须建立起庞大的官僚机构,并将其壮大;同时,一旦官僚机构发展壮大,官员们又会集结成利益集团,反过来威胁皇权。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两千多年来,为了彻底解决这个“悖论”,统治阶层试验了无数种方法,启用了无数个人才,却始终都无法根除。一旦条件成熟,这个悖论就会“死灰复燃”,侵扰得帝王夜不能寐......

  一个个封建王朝起起落落,却走不出这个悖论的怪圈,形成了“历史周期律”。

  事实证明,任何“术”层面的努力无法根除这个“悖论”。只有回归到初心、纲领的层面,才会豁然开朗:

  皇权帝制的建立,其纲领本来就是为了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统治,一开始就与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不同,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既然纲领本身已经产生了内部矛盾,那么皇权帝制的最终结局,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中,被称之为“社会的基本矛盾”。

  再来看看国民党,自1894年兴中会创立,1913年正式定名国民党之后,直到1924年召开一大之前,整整30年时间从未召开过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未有过统一的行动纲领,内部思想涣散。

  由于纲领不清晰,国民党的结局早就可以预见到。

  而共产党的纲领,毛泽东却描述的非常清晰。早在1928年10月5日,他就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里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如果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就会领悟:这不就是共产党的纲领吗?

  此后,无论共产党经历了多么巨大的磨难,不但一次次的挺了过来而且更加壮大,因为纲领一直存在!

  1945年,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委的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问了毛泽东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可以跳出历史周期律,那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最终我们发现,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到两个字——纲领。我们自己的组织也是如此。

  7

  其实,以上说的内容、举的例子并不新鲜,在我们的政治课本上、历史课本上已经讲过了,只是那时我们只是以应试为目的,还没有看到里面的精彩之处。

  有些人说看《毛选》好像有些不知所云,我的回答是:那可能是因为他只是看到了文字本身,用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并没有一层一层挖掘其深层次的智慧;

  有些人说看《毛选》好像似懂非懂,我的回答是:那可能是因为他只是看到了一些局部,并没有站在整部《毛选》全局的高度,来俯瞰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局势。

  有些人说看《毛选》好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我的回答是:那可能是因为他只是看到了历史事件的表面,并没有提炼里面深层次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现实的生活。

  本文仅以“团队沟通”为例,结合《毛选》的内容一层一层挖掘问题的深度,发现关于“沟通不畅”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或者部分人才会遇到,其实类似的情况在过去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未来也必将再次发生......

  同时,《毛选》里已经针对问题的不同层次,分别给出了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毛主席早就遇到过了、深入思考过了,并从根源上给出了解决方案。

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为什么总能一针见血?

  我们不需要“重复造轮子”,只需要领会《毛选》里面的智慧精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运用即可。

  为什么毛主席总是善于解决问题呢?

  因为他总能从深层次看问题,仅从一些表面现象就能挖掘到问题的本质,见一叶而知秋。

  为什么爱读《毛选》的人,看待问题时总能一针见血呢?

  因为我们可以学习毛主席的思维,深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5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