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小猪:继续论述当年中国具有博士水准
东墙网友认为推论多显示自己的思维能力,他最后结论的基础就是之前推论,而推论的基础是引用事实,而东墙网友引用的事实多是属于自己的想象,如第一篇的2万字长篇,我只回的几千字,因为觉得那样已经能很说明问题,因为针对的是东墙网友的推论基础,因为数字游戏门需要是一出手就打断脊梁的效果,如在第一篇回帖中东墙网友说到:
“可是,根据我的了解,多数农民持续从事“学知识学文化,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扫盲相比,属于完全不同的档次)活动的情况,仅仅出现在极少数地区和以此为蓝本的电影、纪录片里,至于利用“闲暇时光”“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机械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更属无稽之谈。”
我提出校办工厂、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新产品的生产,结果东墙还在第二篇回帖中觉得我说明这个问题是在莫名其妙的转移视线,
“关于村办企业的问题,这是钟先生另外加上的,虽然长篇大论,但是对于说明“我们已经读成(或接近读成)博士”没有意义。其主要作用,或者是用不相干的成绩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或者是引开读者的思路。”
殊不知这个反驳就是针对东墙网友自己在进行后续推论的基础,这是第一点,此后类似的情况还是很多。我提供的只是校办企业的纪录片,村办企业及农村初级工业化的我没有纪录片,不过可以推荐你看看6、70年代的《无线电》杂志。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案例,水平谈不上多高,但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些案例的作者往往是什么公社什么大队,还有什么工厂。统计这些作者的分布,就知道是不是全国范围,是不是“机械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属无稽之谈。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是否有基干产业的问题。
把“反映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技术水准”的标准锁定在“数民族第一”上,进而,以“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来证明“那个年代”“基干产业的技术水准”是如何之高。得出这个结论的逻辑基础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精神的,不可“重复”,也经不起“检验”。况且,怎么算是“第一”,也有待“检验”---中国完全自己制造的大型客机还没出现呢。
而且,即便假定这样违反科学精神的逻辑是可以接受的,从“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出发,也不能证明“那个年代”的“基干产业的技术水准”有多高---这一点我已经证明过了。
为此,东墙网友还指出:“其最核心、技术含量最高、也是最能体现重工业设计、制造水平的部件---发动机,却是原装正版的JT-3D(波音-707装备)”
我觉得东墙网友完全没有了解Y10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完全在凭想象。于是,我提供纪录片表明有能力制造发动机,还装在B707上飞行了。这个说明中国没有工业能力的推论基础又被推翻。我还可以提供纪录片说明生产此发动机的所需的装备、材料、工艺都能国内提供,这些都是基干产业的内容。
博士水准的论述我是一惯的,提到“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是用来说明那时候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这些“第一”都是第一次由自己的设备、部件、人员、技术来生产出来的。如果工业上的几乎所有产品(也就是几乎所有的第一所代表的一系列产品)都是由本国产设备生产出来,而这些产品上的全部或几乎全部部件都是国产,互相为链,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具备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具备了基干产业了吗?举这些“第一”是用来说明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说明高不高的问题。我的文章里面也讲到了“虽然还很幼稚”的话,也就是承认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我的文章中还认为中国70年代与日本的50年代水平相似,还讲到了日本在50年代也是如此,朝鲜战争中只要求卡车能开到前线就可以,等等。也就是说水平不那么高(当然个别项目有国际水平)不要紧,关键是是否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有了的话,持续下去就会象日本那样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到了“有了”的程度,就是“独立自主”,可以自立了就是硕士了。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就可以在这个体系中实现自我增值,自我更新换代。也就是可以“自力更生”了,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并且确实更生出新东西了,就算是博士水平了。其实有没有博士水平,就是看在工业上能否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问题。并不是讨论水平高低的问题。但那到了你这里却说我举这些第一是用来证明这个基干产业的水准是如何之高的,然后你通过否定这些第一都无法证明基干产业的水准很高,就否定中国基干产业的存在。
请东墙网友指出当时哪个或哪几个国家是可以造出Y10那样的大型客机,但“因为不合算、政府要对纳税人和国民经济负责、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去造”的?你举出的那些(如果你能够举出来的话)有能力造但是不造的国家是不是“博士水平”?如果不是,为什么?另外,你有什么根据证明他们不造是“因为不合算、政府要对纳税人和国民经济负责、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去造”,而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才不造的呢?
东墙网友实际承认了我的博士标准下,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博士水平,于是指出我以前的标准如何高。“中国从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成为科技先进国家,能够设计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现代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大三角的一极”--他已经俨然是视日、德、英、法如无物了。”
我这句话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有什么问题吗?“世界大三角的一极”是当年尼克松访华时说的,是美国总统视日、德、英、法如无物,可不是我。对此,毛泽东回答他,中国是比较弱的一极。说明毛泽东也认可此判断,只是觉得中国与其他两极还有差距。至于后来马岛和香港对比,同样是事实陈述,在一个电视专访中,记者如此问撒切尔,撒切尔说中国是超级大国。不知道东墙网友想嘲笑谁?尼克松、撒切尔?跟他们解释,当年中国实际是个纸老虎,你们中计了。
继续Y10,东墙网友认为:大型客机,作为国民经济的“高档补品。”
我承认是高级补品,可吃可不吃。既然是高级补品,那为什么要买来吃呢?不觉得浪费吗?自己造补品,就算效率不高,花费大,时间长,人手多,但肉烂了都在锅里。人总要吃饭,不造飞机要人下岗,人还是存在,不是说下岗了人就不存在了,还要吃饭。用裤子换飞机,帐面上是赚了,但是,资源交换非常不平等,大量的人没有饭吃,实际是把这些人的口粮去交换高级补品了。
其实汽车自诞生起就没有革命变化,四个轮子加一台发动机会跑,其它的变形和功能实际也属于“高级补品”。既然知道“高级补品”,为什么对汽车20年一惯制耿耿于怀?我已经在后面说过了当时中国的重点不在汽车上,而制造汽车的技术则不断的在成熟发展(如日本就是战后从飞机转变为造汽车,因为技术是相通的),产品的形式多样不过是在技术和资源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列举的农用机械都可以衍生变化出出1000多种类型号,已经充分说明了地方乡镇企业的创造能力,同理汽车如果要重点发展同样可以进行多种应用变化,但是区别是当时农用机械用途广泛,而农业机械化对他的需求迫切,型号多是满足各种功能需要要求,而汽车则不是最迫切的改造对象,维持最低需求即可,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货币成本只是公路的十六分之一(能耗成本十分之一)。东墙网友说中国的卡车如何落后,当然,对于空调带卧等“高级补品”是落后了,但非常简单实用适合中国需要,比如5吨车拉十余吨很正常,所以这种类型的卡车,在现在开放的环境下无人可以竞争,也可以说很先进。
我提供的纪录片是对东墙网友进行推论的基础进行了否定,可是东墙网友竟然一点都没有发现。我感到非常遗憾,按理东墙网友是工科出身,可是这种在工程当中常遇到外部条件提供错误,方案就被否定情况竟然没有认识,依旧在那里继续推论。所以东墙网友应该不是数字游戏门中人,看问题的实质依据是拍脑袋的去认定那个对哪个不对,而不是实事求是的去检验那个对那个错。
回到“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我是说过“用脚趾头和手指头去数”,这里的“数”是“检验”的意思,而且这检验还能定量,也符合实际脚趾头和手指头的特点。脚趾头和手指头数不过100,难道不会用脚趾头和手指头做记号?
东墙网友说:“其实,“效率”与“科学精神”不同,属于众所周知的、一般情况下不必专门进行定义的概念。”
东墙网友还是没有科学精神,“上帝”也是众所周知,但却没有定义,也不知道如何检验。东墙网友是工科出身,应该知道“效率”一词是工科的词汇。但在工科中,抽象的“效率”是众所周知,但却没有可检验性。可检验性的是具体的“效率”,不同领域里“效率”的定义完全不同,并不众所周知。
举个简单的例子,发动机的效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但这个“效率”是抽象的效率,不知道具体何指。实际描述发动机的效率,有几个常用的具体效率:热效率、单位质量的功率、单位功率的成本等等。实际发动机的设计,是这些这些具体效率的折衷平衡,在不同领域,侧重是不同的。
回到如何提高基干产业效率,如何检验效率,当然需要具体定义,并定义检验方法。我举例说研制YX飞机,只是一种推荐,所以用“比如”。 东墙网友完全可以认为由于YX是高级补品,不用这指标。东墙网友非常关心战斗机,应付台湾海峡的急需,完全可以用战斗机来衡量,基干产业的效率如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至于要你好好想想,做工程的人应该怎么说。假设东墙网友是工程负责人,工程已经进行了这么长时间,用户来问工程进度,也就是质疑,东墙网友此时回答说:“也未必不能实现”。这种回答会给用户什么感觉?
我可没有把辩论对方比作“大清”和“秦桧”,只是把“效率”定义成挣钱的人比做“大清”和“秦桧”。在我的《秦桧经济学Vs岳飞经济学》中已经论述过了。我就不清楚为什么东墙网友要对号入座?再说,不要把“大清”和“秦桧”当作坏人,做工程的人不应该考虑当事人的善恶,杀人不是坏医生的专利,庸医杀人更多,而是找出什么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的规律。
下面是[不逾东墙]网友的原文。
xuezhe/yuchunxiaoz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5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愚蠢小猪
工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