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传播关系研究

作者:韦文华 来源:人民论坛 2013-10-09 98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指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媒体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成为真实反映社会思潮和公众诉求的场所;成为公众信息传递与意识形态碰撞的阵地。借助网络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是积极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多媒体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联系

  一直以来,传播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中功勋卓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播媒体的宣传推动。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回顾我国历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我国的传播媒体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媒体就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五四运动时期,《时事新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媒体发表了大量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建党时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公开宣传及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论战。①很显然,传统传播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传媒的功能也显现出强大的操控力,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快速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网络媒体普及率较2011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②可以说,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化趋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平台,网络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向前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今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大众生活事业的稳定。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是网络媒体阵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在当今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生态环境下,谁掌握了媒体话语权,谁就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形式、新空间、新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专业团队。当今时代,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讲究团队分工协作,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支拥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能够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宣传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关键。这支专业团队中的人员,借助网络媒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进行系统宣传,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又能够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例如,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开通网络工作电话跟民众进行网络聊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宣传,并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到现场现身说法,使得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够拉近民众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同时,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挖掘社会生活实际中民众自觉履行马克思理论精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精心制作宣传短片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达到宣传的目的。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依附于网络媒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团队必须依靠网络,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网站,在网站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音像制品、杂志、期刊等等进行合理地宣传,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在民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不等同于普通网站,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网站的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应该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合力将网络媒体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管道、新平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快速、及时”是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播放来实现,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点。传统的传播方式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宣讲,使大众与理论建设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沟通与交流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民众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传播效果非常不理想。当前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特点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让民众能快速、详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时效性。目前,网络传媒通常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理念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进行同步播放,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又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方便了人们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第二,网络媒体传播的亲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人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只有依靠人民、贴近人民,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理论决策者没有正视群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研究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今,理论决策者只有深入实践,在充分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转换网络思维,用通俗的网络语言文字,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甚至影视作品,更好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方法带来全新的变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觉悟。只有当人民群众接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网络传媒、网络舆论要坚持做好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工作,重视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净化网络空气的窗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建设,传播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媒体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一方净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播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积极健康的进步思想在网络媒体文化中的发展。在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传播逐渐走“下里巴人”之路,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推崇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大众化的普及,网络不再是为传统精英、白领服务,日益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因此就出现了追求感性享受而轻视理性诉求、追求世俗化而反对精英化、追求现实反对精深的文化趋向。

  面对网络世界去中心理论、去权威化思想以及当今网络文化“后现代”的人文倾向,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确保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介的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网络空间并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的“干净化”。

  面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色情、暴力、恐怖、剽窃、欺诈、诽谤、盗窃信息,颠覆国家政权、损害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的不良信息,广大民众应该自觉行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决加以抵制和举报,用法律条例及时控制和制止,还网络媒体一个纯净的空间。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体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培养人民敏锐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品德修养,网络传媒空间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文化传播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最高统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跟上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用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任务。”③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媒体向中国民众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彰显资本主义生活的优越性。妄图粉碎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事实证明,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中国的网络传媒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懂得将网络媒体与中国国情相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传媒阵地,为中国人服务。中国的网络传媒不应该照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资产阶级理论,而是有的放矢,借助网络传媒的优势,建设成面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载体,坚持在网络传媒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它关系到人民大众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媒体中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崭新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碰撞,使社会发展形式变得严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要求借助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传媒,倡导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文化品格的和谐网络思想文化,完成网络传媒自身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一直在寻求一种客观、公平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建立在不久将会成为可能。新型大众网络传媒以探索平等交流、合作对话、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隔阂,倡导自由健康发展的新境界。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鼓励“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交流、大融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风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磊,王仕勇:“新闻传媒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②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③邓庆伟:“论互联网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