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者——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一)

作者:王立民 来源: 共产党员网 2016-12-02 216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者

——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一) 

王立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者——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之一)

习近平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既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又着力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民族性,彰显了时代性。创新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全过程,也贯穿于习近平哲学思想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中国杭州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所作的主旨演讲中20次提到“创新”二字。习近平哲学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综合创新”,展现了理论的系统性、逻辑的缜密性、战略的前瞻性。在“综合创新”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哲学家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若干哲学命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又一次飞跃的最新成果。下面,笔者着重从六个方面阐述习近平哲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之处。

一、提出“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这一全新的唯物史观命题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此后,他又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早在浙江工作时,他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特别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通过利用和改造自然来获取物质资料的力量,是人类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长期以来,人们把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作为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这一关键因素。“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提出,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深刻揭示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进一步凸显了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要素地位和前提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命题与绿色发展理念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意识。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思想理念正有力地推动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提出“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鲜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其起草过程中把握的原则之一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概括为“五论”,即世界物质统一论、意识能动反映论、矛盾动力论、辩证思维论、实践第一论。而坚持问题导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点。

矛盾是反映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坚持问题导向这一哲学命题,深刻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前提是正视问题。现在我们正处在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坚持问题导向,核心是找准问题。问题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要找准共性问题,也要找到个性问题;既要找准表面问题,也要找到深层次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关键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解决问题”。可以说,我们党在推进一系列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举措的过程,就是不断正视问题、找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世界新秩序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首次明确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个月后的4月7日,他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多次强调应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在2016中国杭州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指出,“金砖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既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更是携手前行的行动共同体”,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新诠释和命题新拓展,是中华民族历史基因“和合共生”理念的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开阔了新的视野,也是应对当今全球性问题的最佳药方。这一理念与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一道,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构成了习近平全新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引领着世界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等丰富内容,其思想内涵集中体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讲话中提出的五点要求:即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四、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此前总书记就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等。

“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习近平哲学思想的始终,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准扶贫等战略思想中,我们都能看到其中不变的脉络即“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传承又是发展,体现了思想理念上的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主体论一脉相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发展、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也体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以人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等思想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就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关注民生、为民谋福祉,就是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再认识、再强化,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本色。

五、提出以文化自信为基石的“四个自信”这一崭新哲学命题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前,总书记就多次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等等。

以文化自信为基石的“四个自信”的提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高超哲学智慧的统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根本上廓清了长期笼罩在学术界的理论迷雾,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指明了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

文化自信源于理论自觉,尤其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一种责任担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理论掌握群众,不是靠“灌输”,而是让群众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没有理论的自觉就没有理论的创新,也就没有理论的真正发展,难以形成具有穿透力的思想,成为时代乃至未来发展的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系统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习近平哲学思想,恰恰体现的正是这种自信和自觉。

六、用全新的哲学语言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靠人来实现的,而有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除了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精深了解外,还必须非常“中国”,即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有很深的“中国功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透彻了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承担和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可谓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既能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所以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担子才会历史地落到他的肩上。相反,一些在中共党史上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如王明、博古、张国焘等之所以先后被历史所淘汰,就在于他们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以及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所以才会对中华传统文化如此重视,才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实质性理解和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大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释哲学的道理,用俗语、谚语、诗文、典故等中国话语来把深奥的哲学道理讲清楚明白。如,“敢啃硬骨头”比喻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动真格、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死水一潭与暗流汹涌”比喻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危机;“摊大饼”指出城市发展的弊病;“压舱石”形容关键因素;“软骨病”形容信仰迷失的危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形容抓工作的韧劲;打破“无形墙”形容干群关系;不要“兜底翻”强调保持工作的延续性;“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如制度、道路要与国情相适应;“开弓没有回头箭”,指推进改革的决心等。此外,诸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徙木立信”“关键少数”“始终在路上”“获得感”“中国方案”等,彰显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既朴实亲切,又印象深刻,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将哲学智慧融入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之中,把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起来,在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求其中的内在规律和契合点,既体现了知行合一,又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习近平风格”和“习近平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1
6
0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