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让邓小平蒙羞

作者:李定凯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507

中国足坛让邓小平蒙羞  

李定凯(2010.1.22)  

   

这两天国内最大的爆炸性新闻当非中国足协的掌门人南勇、足协的专职副主席杨一民和足协女子部主任、原裁判委员会主任张健强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莫属。这一事件震惊了亚足联和国际新闻界,更给向国内竞技体育项目最早走向“职业化”的“足球市场”投入无尽的热情、希望和金钱的亿万球迷当空一个阴天霹雳!今天《北京晚报》刊登了一个叫袁虹衡的作者 —— 大概是个足球迷 —— 痛彻心扉的呼喊:  

“中国足球真的烂了,烂到家了,烂到底儿了,烂到‘一把手’都进去了”!  

“说中国足球有事已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管管他们、治治他们、救救他们也已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何越管越乱、越治越坏、越救越惨呢?该有的啥都没有,不该有的全有。管球的、教球的、踢球的、吹球的都成了卖球的、买球的、玩儿假球的、真赌球的。”  

这位作者最后呼吁:下决心“盘一铺新炕,换一拨新人,砸碎旧世界,建立新秩序,从头开始吧。豁出十年八年的功夫,把养国足、办中超的钱多给孩子们修点球场,让中国足球自然健康地成长吧。”  

面对这位作者无奈的肺腑之言我沉思良久,忽然自我发问:“盘一铺新炕,换一拨新人”就能保证新炕不再“被屎尿沤糟、沤烂、沤塌”,新人不再成为“病人”?孩子们有了金钱和球场,中国足球就能“自然健康地成长”?  

这使我想起了有“球迷大师”之誉的邓小平20多年前的一句名言:“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自从报刊电台电视广为宣传邓小平的这个指示以来,我们知道中国足坛有许多“从娃娃抓起”的举措:派娃娃球队到巴西留学,请外国教练到中国挂帅,足球最先走向职业市场,当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一个个足球俱乐部也拥有了用资本打造起来的条件良好的训练基地和主绿茵场,“娃娃”们一个个成了“小星星”、“大星星”、“亮星星”,可是到头来怎么样呢?“足球真的烂了,烂到家了,烂到底儿了”!如果小平同志在天有知,一定会觉得中国足坛让他蒙羞了啊!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查了查网上的有关回忆文章,好像邓小平说“足球从娃娃抓起”,主要还是从技术层面着眼的,就是说娃娃们把身体练结实了,把技术练精良了,把战术练纯熟了,中国足球就有希望了。这和邓小平对其它方面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比如他1983年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主要倾向于知识、技术、方法、手段的。当然邓小平强调的东西也没有错,问题是用什么指导思想“从娃娃抓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1960年代贺龙贺老总、周总理、毛主席领导和指导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往事。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提到,1964年底,中国乒乓男队的尖子年轻国手徐寅生给国家女子乒乓球队做了一个著名讲话:《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贺老总看了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后立即批示:“这篇讲话,方向是对头的,是政治挂帅的”;“他的讲话中有几个问题我认为提得很好。首先是为谁打球的问题,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怎样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灭敌人的志气,长自己的威风;第三,运动员也要像解放军那样,思想上经常有杆枪,时时事事联系到怎样打好球,临场更要抛开个人得失。总之要胸怀壮志,平时刻苦练球,比赛敢打敢拚。”贺老总很快把徐寅生的讲话和他的批示报告毛主席,毛主席于一九六五年一月十二日把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并在批示中指出:“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同志们一阅。并请你们回去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贺老总看到毛主席的批示后,“连夜召开体委党委会进行学习,亲自到乒乓球队宣讲毛主席的批示和周总理的指示:‘这是千军万马的力量’,并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生动具体地教育运动员,号召体育战线的同志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批示,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新高潮。”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战线像其他战线一样,不怎么提毛泽东思想了,但是我认为,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至今仍能保持过去的光荣传统,是与他们坚持政治第一、思想领先分不开的。  

面对中国足坛这铺“大炕”糟、烂、塌的严重教训,我国体育界和各行各业是继续举金钱刺激、技术第一、市场迷信的旗帜,还是重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生死抉择了!  

   

   

附:徐寅生的讲话《关于如何打乒乓球》  

   

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  

   

--------------------------------------------------------------------  

提示:  

1964年下半年,一些省市乒乓球队到北京向国家集训队取经,并邀请国家乒乓球队的徐寅生介绍打球经验。徐寅生向山西队介绍打球体会。此事后来传到国家乒乓球女队。领队孙叶青邀徐寅生给女队讲话。这次讲话大家反映很好,讲稿由国家体委蹲点干部刘兴纪录整理,经徐寅生修改成《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陈先写了批语并推荐给国家其他项目队学习。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副总理闻讯后,对讲话予以肯定。又呈毛主席参阅。毛主席看后于1965年1月12日亲笔作了重要批示:“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同志们一阅。并请你们回去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贺龙立即亲自到国家体委传达批示。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徐寅生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解放军报、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也相继发表了有关社论。  

---------------------------------------------------------------------  

   

我这几年是怎样打球的  

   

咱们现在打球的条件很好,尤其是年轻运动员,从小就有这样好的条件,这是多么幸福。  

   

我从小就爱打乒乓球,但是,过去没有现在这样好的训练条件,只好靠自己去看、去想、去闯。不过,这也有好处,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球如果完全依靠领队、教练员,也不一定能打得好。我以前看谁的哪一手好,就去学他。现在细想起来,我的技术全是从别人那里“批发”来的,有傅其芳、也有杨瑞华的......就是现在,我还经常看、经常学别人的,谁有了什么新技术,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但是,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过去我打球没有责任心,好像有这么一条规律:只要自己感觉别扭了,就觉得不行了,这场球就算完啦。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同美国的迈耳期比赛。开始我领先,但第一局时对方加强了防守,我碰上了困难,打得别扭的很,技术发挥得不好,斗志就松懈了。杨瑞华作临场指导给我分析,但我根本听不进去。我说:“你不要讲啦,我自己知道不行了!”当时对打球不负责任,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思想。  

   

以后,自己慢慢懂得了为谁打球的道理,明白了运动员不应当以个人得失去考虑自己活动,而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从此,心里有了斗争,感到过去的思想太不好了。怎么办?我想只有下决心改。当时领导告诉我,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做起。自己就在各种具体问题上注意克服。比如练长跑,有时看看快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是为了锻炼意志,也就又坚持下来了。  

   

在1959年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与过去比,我打球判若两人,成绩一直上升。好多场球都是在0∶2落后的情况下拿回来的,如果在过去,这些场次就不要了。从不要到要,是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有人问,你那时候究竟是怎么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拼,不想输!但这是从平时小事情上锻炼出来的。  

   

有人问我的思想是怎么过硬的。让我谈谈第26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的例子吧!决赛的第一场,是我同日本的木村比赛,结果我输给他了。如果在过去,第一场失利了,对以后场次影响很大。那时我想,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因为第一场输了而影响以后几场比赛时的情绪。第一场输下来,第二场对星野,我又以0∶1落后。这时候实在困难,只要自己稍微一想到“不要了”,那就非输不可。可是我决心要拼到底。于是努力争取主动,加强了进攻,最后取得了胜利。打完了以后,想起来的确有点后怕。我就是这样不肯轻易地认输,最后也算过了“硬”。但是,如果没有这两年的一系列的锻炼和国内外比赛的磨练,是不可能顶得住的。有些人说平时不抓紧没有关系,到了有重要比赛时,一定会挺身而出,一定顶得下来。我觉得,如果没有思想基础,也没有平时的磨练基础,这个“顶”就不保险。第25届世界锦标赛也很重要,可是当时我就挺不出身来,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例子。  

   

1962年访问日本,自己也没有打好,回来第一次从荣高棠副主任口里听到“过硬”这个词。我想,过硬真是难啊!一定要有很高很高的政治觉悟!可是又一想,过去也打硬仗,也都过来了。所以不应该害怕过硬,不要把思想过硬看得高不可攀。  

   

到第27届世界锦标赛时,我是在不利情况下同日本选手打的。上午我输给了联邦德国的阿因特。当时我想,晚上可能让李富荣上,也可能让我上,所以思想上没有解除武装。后来领导告诉我:“晚上你打。”我说:“打吧!”这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极大信任。一个人能够鼓起最大的劲头,莫过于受到党和人民信任的时候。从第26届到第27届,两年来我一直准备打这场球。1962年访问日本,在东京团体赛中我们输了。那以后我老想着东京的比赛,哪些地方吃亏,一定要根据对手的特点,练出一套有效的技术,而且思想要过硬。拿起拍子就想起这件事,躺在床上也想着这件事。特别是荻村,在东京比赛时他的技术发挥得很好,比木村、三木难对付。我决心一定逐条逐条地破他。从破他的发球直到破他的放高球,由于这样每天留心,有目的地去练习,所以,当领导要我出场参加决赛时,我也有比较强的信心。是由于这些原因,决赛时也就比较顺利地获胜了。  

   

1964年访问日本前,我的情况也不好。到了日本,第一场对抗赛中就输给日本的一名横拍选手,确实影响了下面比赛的劲头。但是我想,输给横拍选手是因为准备不够,不应该影响战胜直拍选手的信心。第二场团体赛,我就坚决要上。但同小中健比赛时,因为过去没有碰过,很怕输。当时我可能比别人想得更多些。我想,假如这场球输掉,从此一蹶不振,走下坡路,很可能我以后的整个运动生命就完了。可是自己克制了这种想法,多想的是自己的发球、推挡和怎么赢球的办法,再说,我虽然那时情况不好,信心不足,但还是感到有不少有利的地方,一取得发球权,心里总觉得还可以胜几分,对自己的反手推挡也比较有信心。结果2∶0赢了小中健。  

   

谈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要靠平时努力。我所以取得一些成绩,并不是说我的雄心壮志就高得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争前三名的时候,我的心还不雄,志还不壮,我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由于只拉不敢打而输掉了;后来单打也输了;在团体赛中我又不敢见困难就上。这次失败给自己的刺激很大,曾经有一段非常气馁,但又不死心,觉得别人可以打好球,我为什么不行?怎么办?既然知道这样不行,就得下决心去改,不能让自己永远不行。我这个人从小就感觉自己打乒球有出息,因为打起球来很灵。但你们有些人,自己就承认不是打球的“材料”,这样就没办法练成才。有人说过王志良同志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可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越搞越有信心,今天不是成了世界双打冠军了吗?如果自己也认为不是这方面的“材料”,怎么会有信心去提高,会有这样的成绩呢?  

   

参加第25届世界锦标赛回来,领队跟我讲:你的技术有相当的水平,但要达到高水平还必须跨过一步。我就一直在想着如何去跨过这一步。从第25届到第26届,经过思想斗争,思想有了提高,情况就不同了,有了胆量,敢于去闯了。第26届同匈牙利团比赛,重要的是打别人尔切克,这是一只“老虎”,这个任务还是交给了我。上不上呢?我想,平时思想再好,碰到事情就软,那就什么也做不成。我要做一个比较有用的人,争口气,就不能什么都怕,过去已有教训,这次不能再那样了。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时候了。这种“搏”当然是要为了国家的荣誉去“搏”才有力量。所以,思想过硬就是说敢于挑担子,万一输一场,也要顶得住,要敢于冒险。  

   

关于信心  

   

我们谈信心,基础是什么?是打国际比赛。如果你平时训练或比赛,打得好一点就有了信心,打得差一些又没了信心,那是没把对手搞明白。有些比赛虽然输了,但是应该有信心,因为这是为了将来而锻炼,为了将来而提高。  

   

信心要靠平时培养,一抓住球拍,就要想到自己任务,为它做准备。我这个人行动上有些懒,但思想不懒,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联系起来。看一场电影、一场戏,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联系起来。参观解放军演习,回来坐在汽车上,我就联系自己想一想。解放军是带着阶级感情练兵的,我们如何带着阶级感情打球?那就是带着为祖国争取荣誉的心去练球。就应该是“身在球场,心怀祖国”,时刻想到乒乓球虽小,但是意义却不寻常。解放军是带着敌情观念练兵的,我也想,如果我们把乒乓球都看做敌人的脑袋,一板一板打起来该多有力量!我们带着“敌情”观念练兵,就是要带着和对手比赛的观念来练球,要时刻想到将来国际上的对手,练了就是为了将来比赛去用。  

   

我们学毛主席著作,也是如此。要想想如何把毛主席的话用在我们的打球上。如果嘴里讲的尽是毛主席的话,却一点不联系我们的实际,那样的人学了有什么用呢?看别人打球也是如此,看谁的东西好,就要设法把它学过来。你问我们优秀运动员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在我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他有了什么新东西,我也知道。  

   

当前女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女运动员主要技术的过硬抓得不好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日本选手自从第25届世界锦标赛以来,都是新手一出头就出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关键就在于主要技术过硬。日本老手好的、有用的技术他们都有,而且能过硬。这些主要技术是一两手发球、侧身和正手攻(两条斜线)球、弧圈球、防守用的放高球,掌握了这些东西就足以应付外国选手。  

   

我们的女运动员的情况是怎样呢?  

   

发球。男运动员有很多好的发球技术,你们都没有很好地掌握。你们现有的发球技术还不足以威胁外国选手。这些好的发球技术,都是经过几年来苦心钻研总结出来的,在比赛中经得起考验的,是最有效的。但是女运动员没有下决心去掌握它。只是强调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学不会,干脆就不去练。把好东西学来,学得好,我看不能算是教条。  

   

拉攻。男运动员拉攻战术运用很好,而女运动员的这个技术还没有过关。拉攻是我们几年来总结出来的有效的战术。有些人就不重视这个经验,没有下决心去练好拉攻。  

   

推挡。这个技术是我国快攻打法的主要武器,你们掌握得不好。在速度上还不能占上风。近来推挡球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女运动员却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削球。打横拍的女运动员很少进攻,打法单调。要攻一下球,似乎是天大的事情一样。所以,不能很好地扰乱和调动对方。  

   

女运动员的技术发展方向还不太明确。究竟是加强快速推挡为主呢,还是学习日本抢着单边进攻呢?看法不一。  

   

有人将各个打法分开分析,觉得我们的哪一种打法都占便宜,可就是不赢球。我看还是坚持我们男运动员的近台快攻打法为好,虽然这样做会碰到不少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动脑筋、想办法。中国运动员快攻打多,条件比外国选手好,经常练,容易进步。  

   

削球。女运动员削球只讲削得很低,削得稳,不讲究进攻,这样就不能扰乱对方。整天削啊削,不知道削到什么时候才算稳!要她练练攻球,就说“我还没有稳啦”,很少从主动进攻方面考虑。  

   

训练中“敌情”观念不强  

   

先谈谈什么叫基础技术。以前男运动员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你们理解的基本技术就是打单线。实际上,基本技术的含义很广。拉攻、拉中突击,都应该说是基本技术。把基本技术理解为单线是不对的。  

   

练习各种基本技术,一抓住球拍就要想到国际比赛。你练正手对攻,虽然可以站在一角上,打上几百下,但是你要想一想,比赛中有没有用。如果不大有用,就得想办法用另一种方法练,要结合比赛的情况。练攻球是这样,练其他技术也是这样。  

   

关于“敌情”观念。我们在练习时往往练这不管那,思想上只考虑一种情况,准备一种办法。譬如,在练推挡侧身时,死练左半个乒球台,右方球根本不准备;练削球防守时,只想到守,不想到有机会时也要争取反攻;练推挡时,没有想到要侧身攻,只是站着不动地练;反过来,练侧身时,又每球侧身,拼命跑,而不考虑实战情况。有的削球选手练接短球时,事先有了准备,攻球手突击也不多,削球手就不用后退很多,接短球也就容易跑得上。相反,练其他技术时,突然放一个短球,削球手的反应和跑动就差了。这些都是训练中缺乏“敌情”观念。我们看到报上报道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练单双杠,指导员经常在战士体力不行时,要求他们坚持最后一下,即使是只撑和拉了一半,而这一半往往是进步的开始。拿它运用在我们练球上,就是说,当你练推挡的时候,能够随时抓住机会侧身,这种侧身往往比你在规定时间练侧身有效些。当然,这里并不否定规定时间、规定内容的训练,因为这还是主要的。  

   

“敌情”观念不强,在个人训练计划的练习时间中,更加严重。有些人在帮助别人完成个人训练计划的时候,因为对方要求自己提供一种打法,一个落点,因此打起来很受限制。有的人为了照顾对方,不敢发力打,像喂球一样,难度不大,效果也不好。更谈不上敢打另外一个角,或者附带地练自己的东西。有的人说,在帮别人练习的时候,自己打起来就手软。这样,在对方计划练球的时间里自己练不到东西,一半时间也就过去了。这里有配合问题,也有修养问题。配合上是规定太死,互相迁就;修养上是对方稍微配合不好,马上就显得很不高兴。我们分析一个练习进攻的削球运动员,在人家时间内他不攻,在自己时间内最多攻上十几个球,这怎么能过得硬!有的优秀运动员每次练习都要挥臂攻球几千次。当然,打削球的以削为主,进攻为辅,要求不同,但是,也应该攻得多些才好。  

   

讲到气量。我觉得争气就应该目标明确,要为中国人争气。有时对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听了不舒服,要仔细想一想,人家也有正确的方面。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跟自己人赌气。比方说,有些男运动员讲你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动脑筋,有人就赌气,打好了给你看。好像就是为了给男运动员看看才要打好球的。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有些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就非争口气打败他们呢。这样才是为国家的荣誉争气,争这样的气才算争对了。 我有的时候也听到很不舒服的话,但是仔细想一想别人讲得有道理,就觉得应该接受。张燮林跟我开玩笑说:“你就是那么个打法,我要那边盯死你。”我乍听也觉得不舒服。然而再想一想,技术上是有缺点,是他提醒了自己。不要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一场练习比赛的胜负,就整天气鼓鼓的。  

   

谈谈如何学习的问题  

   

现在女运动员们说要向男运动员学习,这很好。我觉得应该多找机会看人家打球,看到好的就去学。中国的小孩打直拍的姿势为什么看上去舒服,因为他们看得多。外国人打直拍的姿势很别扭,就是因为没有样子可看。  

   

有些人不敢学别人的东西,怕学不好,反而影响原来的技术。有些人满足于现状,虽然水平不高,也觉得马马虎虎可以过得去了,就不想再学,这是不对的。庄则栋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也学了很多别人的东西。不怕练新技术,把原来的技术放一放,当时虽然受些影响,从长远看是有利的。所以,学东西眼光要放远,多从长远利益出发,至于有些人没有学得好,那是方法问题。  

   

提起学习,有些人对有几样东西好像触电一样,碰不得。一个是旋转。一讲起旋转来大家都怕。我们说拉球要带一点上旋,女运动员说:“那不是成了弧圈球?”不要你拉弧圈球,只是说带点摩擦。直拍只要不热衷于搞旋转,适当加强旋转,是完全可以的。再一个是手腕功夫。女运动员怕练手腕功,怕变了手法。第三个是所谓“非正规动作”。有一次我远台接一个弧圈球,这种球要用正规的动作打很难,我就用另一种动作,一碰就打过去了,有人说这是胡闹。其实我怎么发力,接触球的哪个部位,他根本不知道。这里指的非正规动作是在位置不够、步法来不及的时候,不可能用正常的动作击球的时候,就要用另一种动作去打球,比赛和平时练习时这种球很多,如果我们什么球都只能用一种手法去打,那肯定不行。你平时不学这些发力,掌握这些要领,到时候就打不出来。  

   

学习别人一定要先看别人的优点。我们的运动员,每人都有优点,都有特长,你如果看不到,那你就什么也学不到。我国篮球运动员胡利德说,把他们篮球队14个人每人的优点都学一点,就会学到十三点。有人明明知道别人有好的东西,但是强调人家水平高,很难学,也就不学,讲了很多理由,归根到底还是不学。  

   

再谈谈训练和比赛中怎么动脑筋  

   

第一、练球时动脑筋不外乎从拍形、击球点、发力、步法这些方面去研究,只要不违反基本规律就行了,不要用一种手法打球。如果你打一个加转球,就要知道应该接触球的哪个位置,要求乒球拍形成什么角度,才能接触到这个地方,还要知道手的哪个部位用力,等等。打各种不同的来球,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当你用一种手法打球连续丢了几个球时,就应该换一换,试试改变拍形、接触点、发力。当你打着了以后,就可以想想为什么打着,两种打法就有两种体会。不然的话,老是一个动作,前一个球失误了,后一个球还是要失误的。  

   

第二、训练中还要注意抓主要技术。不要光练自己缺点的方面,特长反而练得少了。主要技术要紧紧抓住不放,反复练习,不断熟练提高。有些人为了加强防守,反而忽视了主动进攻。有些主要技术因为在国内运用不多,就不多练,慢慢也会退步。所以主要技术要抓住不放。  

   

第三、训练中要善于“记”,譬如碰到上旋球,球拍上有什么感觉,碰到下旋球又是什么感觉,脑子里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一碰上这种球,即使输了也知道是什么原因;甚至连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打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另外,把对手的打法也要记在心里,对方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动作,会打出什么球来。有印象,下次碰到就可以预先防备,也可以向人家学习,以使自己也可以打。  

   

第四、要学会总结好的训练方法。自己在练习中,应当注意哪些训练进步快,哪些方法用处不大,好的总结再发展,不好的可以改进。对于教练员布置的内容,也要想一想是否合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改进提高。有些人往往对教练员布置的内容不考虑效果好坏,认为都好。这样训练的方法就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比赛时最重要的一条是想法子发挥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打球只根据对方情况打,对方正手差我就打正手,反手差我就打反手,但是更主要的还应考虑发挥自己的特点。有时候用自己的特点对付对方的特长,也可以打得通。当特长运用不通时,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辅助战术,或者说“特短”。同对方比赛时,自己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如果总觉得自己不行,无论用特长或“特短”都不会成功。  

   

有时候还要通过分析对方心理来决定战术。这样可以长自己的志气,鼓舞自己信心。比赛双方谁想得更好一些,谁就会赢球。在一次国际比赛中,当我和一个外国选手比赛时,我领先很多,但对方仍然镇静自若。当时我想,这不过是一种假象,“算了,你别来这一套!”谁不会在这个时候故作镇静呢!这样我就赢下来。又一次比赛,碰上另外一个选手,开始自己也有些紧张,但是一看对方精神面貌很差,发球时手都在哆嗦。我想,对方比我怕得还厉害,我就觉得很镇静了。比赛时,往往是你怕对方,对方也在怕你,这是指思想。再说战术上也是如此,你怕对方侧身攻,对方却怕你变线而不敢侧身。就这样,比赛中你怕我,我怕你,怕来怕去,一个有经验、善于分析、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的运动员,在这种时候就能占便宜。我们要学会分析对方,运用战术,驾驭别人。  

   

我谈的意见,请你们批判接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李定凯
李定凯
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