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作者:李捷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4-07-24 950

 主讲人:李捷,现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主 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内容摘要

  第一个关键词——中轴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按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中轴线来展开的,可以从五个视角来理解:

  第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理解;第二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发展来理解;第三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历程来理解;第四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中来理解;第五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来理解。

  第二个关键词——时空观。这个时空观有它的纵坐标也有它的横坐标,纵横两条线交叉在一起,它才称得起是一个时空的坐标体系。

  纵坐标包含两条历史发展线索,一条就是以1840年为起点的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另一条就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发展史。

  横坐标就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两大关系。第一大关系就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我们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也就是金砖国家的关系。第二个重要的关系,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三个关键词——中国梦。就是需要把握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系列论述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要看到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成就和问题也是并存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未来路上要过好四个关口。第一个关口就是市场经济关;第二个关口就是民主政治关;第三个关就是国家治理关;第四个关就是利益调整关。

  讲座全文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人民网和各位网友来座谈,今天我想谈的一个题目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大家都知道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整个我们如何全面贯彻十八大的精神,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如何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有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国防建设、和平发展道路、外交、国际战略,还有如何建党、抓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判断。如何掌握这样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

  怎么在这些千条万绪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判断里面能够找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能够加深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还有他精髓的理解这是特别关键的。在这里,根据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我觉得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中轴线。就是说,始终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有一个中轴线,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主题和主线。

  第二个关键词——时空观。有纵坐标也有它的横坐标,纵横两条线交叉在一起,它才称得起是一个时空的坐标体系。

  第三个关键词——中国梦。中国梦已经成为网络上热词,而且在国际国内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我想,把中轴线、时空观和中国梦三个关键词抓住以后,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髓,对于其中的新判断、新观念,对于其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把握好精神实质。

  下面我想就这三个关键词,一一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李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需要把握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的中轴线。

  这个中轴线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围绕什么样的主题和主线展开的呢?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有一个重要的论述。他讲: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实际上也是按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中轴线来展开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远,文化非常独特的文明古国,在我们文明古国里面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几乎每一座古都都有一个中轴线。西安、洛阳、南京、北京,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在这些著名的古都里面,几乎每一个都城里面都有一个中轴线。这个城市的布局就是沿着这样一个中轴线来展开的。首先是把这个中轴线确定好,其他建筑的谋篇布局就有条不紊,构成一个宏大的都市。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里头也有一个中轴线,这个中轴线贯穿始终,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可以说,怎么样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这就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髓,这是非常关键的。而能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又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够真正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怎么样加深理解?怎么加深对这个中轴线的理解,刻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头,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而且真干,这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强调“真干”呢?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它不仅有它的理论形态,也有它的实践形态,就是道路,同时还有它的制度形态,就是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大法和一系列法律体系的制度形态。这三个形态都包括在内。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的是一个知行合一的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懂得,而且要真干,所以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还要真干。

  如何来深刻的理解呢?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给我们一些重要的视角。可以说有五大视角,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第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因为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好,理论体系也好,还是制度也好,都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的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直接的来源。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同志一个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总结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毛泽东同志开创的走自己的道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深刻地、果敢地纠正了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发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政策和科学的方针,坚持了正确的东西。在这个起点上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立的是头功。

  接下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推向了新的世纪,在这个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也有新的创举。

  到了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之后一直到十八大之前,在这十年里头,继续开创前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上,包括总体布局等方面,都进一步大大向前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对它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的理解,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再到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创新发展,一直到制度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所以,应该说要把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历史搞清楚,把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还有它形成的所有积极成果,都认识清楚。还包括在整个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主线,也需要理清楚。我们只有把这些东西搞清楚以后,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发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第二个重要的视角,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发展。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10月1日,将迎来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庆的日子。在新中国65年的发展里面,需要处理好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这就是改革开放前30年,还有改革开放后30年,这两者的一脉贯通、继承发展的关系。

  在讲到这个关系的时候,总书记有一个精辟又非常科学的论述,这两个30年既是紧密联系的30年,同时又是具有重大区别的30年。说着两个30年是紧密联系的30年,是因为后30年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的伟大成就,都是以前30年奠定的物质基础、丰富经验、理论成果作为基本前提的。特别是新中国的创建,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富强的、文明的新中国,跃然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贡献,也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是空前的,因为它是不流血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时期,最后成功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中,我们实现了不流血的一个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振荡减少到了最小,为当今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基本的前提条件。所以这两大历史贡献已经深深的印记在我们新中国的历史之上,功不可没。

  即使是在进入了新中国建设了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尽管经过了很多的曲折,其中也包括犯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个错误,犯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为什么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呢?关键是取得了三个重要的成果:

  第一个突出的成果就是告别了一穷二白的基础。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基础是一穷二白,所谓“穷”就是没有工业基础,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国计民生最需要的一些东西还要靠进口,自己国内没法造,汽车也好,还有其它的一些现代化装备、设备都需要进口。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经过了将近30年的建设,经过了几个五年计划,我们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了几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第一个重要的成就。

  第二个重要成就,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且这个基础上形成了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们1982年的《宪法》,也就是现行的《宪法》,依然是以1954年的《宪法》为基本的蓝本。在这部《宪法》里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在这部《宪法》里面都得到了体现。所以这些制度都是我们赖以前进的一个基石。

  第三个重要成就,就是成功地完成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革命的党到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尽管那个时候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在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不变色、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永不变色这个根本问题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随后又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包括群众路线在这个时期也有新的发展。这些都为我们后来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没有前面这一段的伟大成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同时我们之所以找到改革开放,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认真地纠正了前30年我们所犯的重大错误,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所犯的超越阶段、违反经济规律的错误,也包括“文化大革命”所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性错误。对这些错误,我们都通过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形成第二个历史决议,把它很好地纠正了。特别是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在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们没有否定自己前30年的历史,没有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而否定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主席的历史地位,这就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奠定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应该说,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上清醒的、政治上成熟的、政治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三个重要的视角,是从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历程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样形成和发展,怎么样产生出来。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间,无数仁人志士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主题进行奋斗。第一个主题就是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就是反帝反封建。民族独立,是因为西方列强也就是后来的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所以有一个反帝的任务。人民解放,是因为封建专治制度压迫中国人民,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以后,真正带领人民把这件历史任务完成了,它的标志就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主题完成一次重要的转换,从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变成了要为争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斗争。如果说,第一个主题是要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来完成,那么,第二个主题则主要是要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来完成,通过改革开放来完成。我们现在经历的又是一个新的一百年。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是109年,如果简单的讲,也就是经过了100年,完成了第一个主题、第一个历史任务。接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也就是完成十八大所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任务,到那时我们就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奋斗目标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迈出更为关键的一步。实践证明,中国近代以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行,离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不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些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第四个重要的视角,就是要从社会主义500年的历程中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来的?回顾历史,的确来之不易。在社会主义50年里面,经历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样一个飞跃,这个伟大的飞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由此才有后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个基础上,列宁创建了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这就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变成了实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大批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产生,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产生,也包括新中国的产生,这就使得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历经反复、历经曲折,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艰难中不断地前行,既经过了苏东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又经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特别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理念,受到了世界上普遍关注、普遍认同、普遍称赞,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整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转机、新的气象。所以,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未来的前途还是抱有充分的信心。这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第五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应该说社会大同的因素,追求公平正义的因素,追求共同富裕的一些思想萌芽,这些在我们中华文明里面不乏其例.我们先秦时期的伟大的先哲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精彩的论述,而且也有过一些很好的历史案例。所以应该说求大同、奔小康,追求共同富裕、共同幸福,追求一种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强大起来以后称霸和压迫弱小民族,这样的一些理念是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应该说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重要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就像贾宝玉身上所带的通灵宝玉一样,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离开了这些,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有希望。

  所以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还有它的成功实践,这是有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底蕴的。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自身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

  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哪里来的有关论述,大大开拓了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它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研究的领域。所以我觉得在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包括我们的学习必须是全方位的、多视角、跨学科来研究阐发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他的精髓。这是第一个和各位网友交流的问题。

李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第二,需要把握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之中的新的时空观。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刚才开场白我讲到,任何的事件、任何的历史人物,任何的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发生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时空观,才能够真正的把握认识规律,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我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自觉运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时空观,非常科学的时空观。这个时空观就像所有的时空体系一样,有它的纵坐标也有它的横坐标,纵横两条线交叉在一起,它才称得起是一个时空的坐标体系。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纵坐标。这个纵坐标里头实际上包含两条历史发展线索,一条就是以1840年为起点的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历史发展的过去时、现代时和将来时一脉贯通,这是一条纵坐标中非常重要的线索。与此同时,纵坐标里面还有另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发展史,包括它的科技史,包括各国的发展史,也包括整个世界的战争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史,都包括在里头。在这条线索中,也是历史发展的过去时、现代时和将来时打通的。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这条线索,作为我们中国人研究中国自己事情的时候,至少需要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1945以后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这条线索,把它梳理清楚。你可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里面,讲到和平发展道路的时候,讲到要打破“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的时候,在阐述我们国家安全观的时候,在阐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人类历史发展包括对国际准则的重大贡献的时候,每每都会讲到这段历史。今年又恰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国性抗战爆发的纪念日。这些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我们现实的借鉴非常重要。

  这个时空的纵坐标,从过去时到现代时到将来时,纵坐标分成了中国和世界这两条发展线索。这两条发展线索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事物的规律和事物本质。如果把这两条线索仔细对比一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中国的发展线索,一条世界的发展线索,不是永不交叉的平行线,而是越来越交织在一起,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在我们跨世纪发展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后,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条线索。所以中国的历史地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以后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而是一个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举足轻重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当然我们要看到,未来的挑战还是非常多的,我们既要自信还不能自满。我们认清了这样一条时空发展的纵线坐标,而且把中国的、世界的这两者关系的基本发展大势、总的趋势认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的重要论断和判断。

  那么,是不是只有纵坐标就够了呢?不对的,还要有一条横坐标,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也贯穿了一个重要的横坐标。这个横坐标是什么呢?就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两大关系。

  第一大关系就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我们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也就是金砖国家的关系。现在总书记正在巴西还有一些拉美国家访问,刚刚参加过金砖五国的重要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我们进一步推进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已经宣布要成立金砖国家的开发银行,这就是我们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一个典范。当年邓小平同志就讲过,整个的世界上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之中,说到底是两大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南北关系的问题,就是富国压迫穷国,压迫广大发展中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谋求合作共赢、平等发展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东西关系问题,因为当时冷战格局还存在,东西问题,那就是苏、美两国竞争的问题,这是一个和平的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现在我们看到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的发展对于整个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利好的,特别是极大利好的一件事情。中国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什么样的榜样呢?过去我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面前可以供借鉴的只有一条路,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现在中国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当然对这条道路,他们也要根据本国的情况来加以运用,不能够说照搬照抄,照搬照抄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都要吃亏的。但是中国的成功确实给他们极大的鼓舞,使得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崛起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有第二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谋求一个在国际游戏规则里面更加平等、更加公平、更加能够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合作共赢的这样一个可供依靠的力量,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力量。正是这样力量的发挥,所以才有金砖五国的高峰会议,才有现在取得的丰硕成果,才有现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尽管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总的感觉到,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为什么强?就是因为有中国的榜样,有中国的力量。

  在横坐标里面还有第二个重要的关系,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个关系恐怕还会长期的存在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给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很重要的指导意见。因为这个关系是回避不掉的,也是躲不过去绕不过去,也是当今处理一切国际关系,包括处理中国自身发展必须要面对、必须要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怎么处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过教训的,认识上曾经有过偏差的,这个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给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打开了一个大门,给了一把钥匙,给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里面存在着三个并存的关系,第一个就是对立和斗争的关系。它是两大思想体系,两大指导思想,两种意识形态,两种价值观,也是两个人类社会上不同的社会制度,要看到这一点。所以这种对立和斗争是客观事实,也是不容回避的。

  那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关系呢?不是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还给我们指出了第二个重要的关系,这就是竞争的关系。所谓竞争的关系是什么?就是在同一个国际游戏规则、同一个国际准则里面,在同样的一个地球村里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共存之中,在共同发展之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它是带有两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它是要以遵守国际的共同准则和共同的游戏规则来进行的,所以是一种和平的关系。但是在这个竞争之中也有它的惊险之处,这个惊险之处就是美国是不希望中国一方独大,所以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三层关系,就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包括中美两国。现在的中美关系虽然很错综复杂,但是它的基本面还是需要长期合作。不但在两国的关系上要长期合作,包括两国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问题、国际性问题的时候,包括全球治理这个问题上,也需要长期合作。正因为有长期合作这个基本面,所以我们进行必要的斗争是需要的,必要的竞争也是需要的,但是在斗争之中要掌握主动权,要掌握有理、有力、有节、有度,特别是要掌握在斗争之中还要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因为当今的世界上总的来说要想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要靠平等协商、和平协商,平等谈判、和平谈判来解决,靠强权、靠武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当然,我们绝对不屈服于外来的压力,包括武力的压力,我们绝不能够在涉及国家的主权、涉及到国家的领土完整这些大事大非上吞下不可下咽的苦果,绝对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有一个战略定力,既要有战略的智慧、战略的远见、战略的谋略,同时还要有战略的定力。这样才能够遇事不惊,化险为夷,始终掌握国际斗争和国内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主动权。

  所以总结起来,这样纵横两个坐标,说到底还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中国力量的强大,中国力量的上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在逐渐地加大。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交汇点上来判断形势、把握规律、掌握未来、掌握主动。这就是当今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的重要变化。

  由此说来,我们观察国际国内问题的时空观,也要有一个重大的自觉的调整。应该说这个时空观的形成,是我们中国国际地位和历史地位上升的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理论成功和制度成功的一个结果。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自觉。把握住这个时空观,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一系列重大的判断。

李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

  第三,就是需要把握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个中国梦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共识。中国梦的提出不断在我们党内凝聚了最大的共识,而且在全国人民各族人民之中凝聚了最大的共识,而且还传播到了海外,在海外的华人之中也凝聚了最大的共识。如今中国梦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整个中华民族海内海外的同胞大团结的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它的意义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谈到了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些一系列的论述都体现了这一届党中央具有深厚的或者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国家的使命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

  与此同时,就产生了另一个精神,就是有一种担当的精神。这就是政治上敢于担当的精神,道义上敢于担当的精神,风险上敢于担当的精神。可以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一种逢河架桥、逢山开路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气概恰恰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来源。这一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里面体现得非常深刻,体现得非常充分。

  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里面反复强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路上是有艰险的,是有考验的,是有重大挑战的。但是,我们不能为艰险所压倒,不能被考验、被挑战所吓倒,我们首先要看到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一方面有问题,但是问题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所以成就和问题也是并存的。看到问题也要看到问题背后,它既然是发展中的问题,那么问题背后就有成就在里头,是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有的时候在解决一个矛盾的时候,一个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这30多年里面是特别突出,不仅是一个老问题要解决了以后才会产生新问题,有的时候是一个老问题正在解决,很快就看到希望了,同时马上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这是改革开放以前很少遇到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突出,尤其进入到新世纪以后越来越突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经常说的改革开放这30多年是一个时空压缩式的发展,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所以问题也是这样产生的: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以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些复杂的局面。但是越是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坚定不移的从改革里面找出路、找动力,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里面贯穿的一个基本的精神,也就是前面讲的担当的精神、责任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过好四个关口

  我们说去年11月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未来我们若干年里面,我的个人体会就是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扎扎实实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和总体的设想,我们要过好四个关口,这四个关口是客观形成的,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也不是以人的感觉、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个关口就是市场经济关。一说到市场经济,大家往往就会想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不能够走它的路。我们要根据我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选择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要过好这个关,我们必须要紧紧依靠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制度优越性,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像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反复强调的,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把“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的发挥好;另一方面还要更好发挥“看得见的手”也就是政府的作用。这两者都不能偏废,偏废一者都会使改革迷失方向。这个关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继续过好这一关,但是我们也有坚定的信心,这个坚定的信心就来源于前面所讲的,我们已经找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而且这个道路、理论和制度,是管用的、是成熟的,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固然经过了几百年的运行,也有一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同时也要看到,它也不是完善的,不是完备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失灵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华尔街的神话被打破了。这个华尔街形象,是美国人为了巩固它在金融界、在整个的世界经济界的这种霸主地位,所精心勾画出来的。我们也客观地承认,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是成功的,但是“祸兮福所倚”,恰恰是在它走到鼎盛时期,产生了很多所谓的衍生产品之后,产生了很多的虚拟经济以后,它自己受到了自己所谓的“成就光环”所害,事实上最后要命的就是这个东西,衍生产品、虚拟经济害了它的华尔街,打掉了所谓的华尔街梦幻,使得罩在这个美梦上面的光环一下子不见了。这就像有时候面临到太阳的黑子突然爆发的时候,宇宙风突然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恰恰是我们观察太阳里面的深层次的真相的一个极好的时期。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也恰恰是我们深入到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之中,来观察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它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它的理论的一个极好的时机。现在这一方面的网友们可以看很多的资料,包括最近出版的一本西方人写的书,叫《二十一世纪的资本论》。这里面都有很多的例证和反思。

  第二个关口就是民主政治关。这跟过市场经济这一关一样,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观绝对不能够照抄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这一套,更不能够搞三权分立、多党竞争这一套,包括西方的议会民主这一套。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坚持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制度,不断向前推进。最核心的还是三个:一个是党的领导,一个是人民当家作主,一个是依法治国。这三者共同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是什么关系?就是三者要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哪各方面都不能偏废,要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但是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等于是平均主义,不等于没有中心。中心是什么?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搞不成。“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是一个深刻沉重的教训。当时搞大民主,实际上要说起来,搞大民主的话,我们要比西方要彻底得多,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样一种民主。但是这种所谓大民主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偏离了党的领导,当时叫“踢开党委闹革命”。事实证明,这种大民主,只能导致中国的内乱。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我们必须过好民主政治这一关,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另一方面还要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者要同时发展、均衡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使我们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使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上空高高飘扬,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整个民族和我们广大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

  第三个关就是国家治理关。就像总书记今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同志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里面所讲的,就国家治理来说,各国有各国的一套办法,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我们要坚定不移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国情,要有我们自己的主心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以后,学术界、理论界就有广泛的研讨。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一个主心骨,有一个管方向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搞的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提升治理能力,是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要走下去,这是我们成败的关键。万里长征,关键是要始于足下,始于第一步。第一步出现了偏差,失之毫厘,走出去就是差之万里。所以要坚定不移的沿着这样一个中轴线、沿着这样一个主心骨来走,走好这条路。我相信国家治理这一关我们走过去以后,中国给世界的贡献就不仅是道路上的贡献,不仅是发展模式的贡献,而且还会加上制度文明方面的贡献。本来中国作为一个悠久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我们几千年的封建时代就产生了非常丰富的、令西方人叹为观止的制度文明,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在当代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给世界上贡献出我们新一代的制度文明。

  第四个关就是利益调整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里也讲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里面也强调,这一次深化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所谓利益固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和国家整体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某个局部被碎片化的结果。我们现在就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保证党和国家从整体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最后要构建成一个新型的利益格局。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取得成功的结果,都是牵动了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利益格局从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的状态,从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化为有利于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实善用利益杠杆驱动,这恰恰是改革一个最大的红利。所以,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点,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的胜利、最终的胜利。

  如何构建新型的利益格局?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中国梦既是人民的梦,也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同时又是每一个人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人在为国家奋斗的过程中,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梦想都会得到实现。所以我说将来的这种新型的利益格局不是以牺牲某一个层级的利益为代价的,而是要把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个人、每一个行业,各方面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共同体来共同发展,在改革中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时也就实现了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

  我相信这四个关一定能够过得去。在习近平为总书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这四个关口不但能够过得去,而且能够给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带来新的希望,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各位网友来开诚布公、坦率交换意见,也恳切的期待着网友们就这些问题来广泛的进行一些交流。最后,也感谢各位网友们,期待着将来还会有机会和网友们在人民网上来面对面的交谈。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李捷
李捷
1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