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
从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
侯惠勤
理论清醒政治才能坚定,理论彻底理想信念才能牢固。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关键是从重大理论认知上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党建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增强全党政治意识的根本要求。但是,什么是政治?在今天仍然是许多党员乃至党的高级干部认识模糊、甚至认识存在偏差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把是否具有政治意识、能否从政治上看问题,作为衡量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否成熟的标志。正如列宁所说:“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8页)但是,无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外都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淡化政治的倾向。从思想根源上说,就是一些人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战略转移,引向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极端。如果听任这一误导,就必然会在政党观、国家观、民主法治观、人民观、理想信念等一系列根本理论上颠覆马克思主义。目前突出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以及在意识形态重大争论和思想舆论斗争中态度暧昧、是非不分的倾向,无不与此相关。
本来,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界定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围绕着阶级统治和国家政权而展开的阶级斗争,是从本质、全局和趋势上加以把握的社会演进、历史发展规律的总体形势。因而,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觉悟,无论对于党还是党员,都是最高的思想自觉。与此相反,资产阶级则极力抹煞资本主义政治和国家政权的阶级性,含糊其辞地把政治说成是管理众人之事,以维护其既得利益。归根到底,两种理论立场的对立,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利益和以人格化资本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利益之间的现实对立。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强调在重大理论认知上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就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旗帜鲜明地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和指导地位。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权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
一、以政治意识为突破口在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必须认清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一定位的理论根据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政治特质。要坚定这一理想信念,必须掌握支撑着我们理想信念的科学理论。必须从理论上弄清,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标志。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173页)资产阶级可以容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可以容忍“去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绝对不能容忍共产主义。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否定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不讲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标出共产主义。正如列宁特别指出的那样:“我们应该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称自己为共产党。我们应该重复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是以《共产党宣言》为依据的。”(《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页)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坚持工人阶级的阶级立场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在存在着阶级划分的社会,现实中不存在抽象的人民性,只有先进阶级才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在今天依然是人民性的基础。正是这种先进性决定了党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阶级地位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因而是工人阶级区别于其他阶级的根本点。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性和道义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因而是我们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密不可分。共产主义理想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规律的理论逻辑,因而它是理想性和客观可能性的有机统一,是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的根本旨归。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的基本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把理想信念当作实际之外的空洞观念,而是当作革命实践须臾不能缺少的现实力量。邓小平曾指出:“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把思想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与实际相平列,揭示了革命理想和现实道路之间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不能将共产主义理想混同于需要经过漫长历史过程才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毫无疑问,共产主义社会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遥远的未来,但共产主义理想则始终存在于党领导人民开创历史的伟大实践之中。把共产主义理想视为遥不可及的目标,是今天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缺失的重要原因。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中国道路,在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统一的体现,表现为党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历程中,始终注重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因此,每个具体历史阶段的共产党员,都必然胸怀两个目标,即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因为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9页)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只有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进入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员就必须具有为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奋斗这两个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以政治意识为突破口在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必须掌握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要求的相关理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其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就始终如一,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共同构成了党的奋斗历史,不容割裂。中国共产党是根本区别于西方议会政党的另一类型现代政党,不存在执政后向西式议会政党的所谓“转型”问题,不能改旗易帜。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共产党没有本党私利,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就是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和现代西方的议会政党不同,共产党代表的不是某些社会阶层或部分群众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和现代西式议会政党不同,共产党是统一的党,而不是多党并立;共产党的最高追求不是赢得选举而获得执政权,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多党制并不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设计,更不是民主的根本条件,关键要有一个没有一党私利的先进政党。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观和以个体为本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根本点。以个体为本,必然把国家权力视为个人权利的部分、有条件的转让,必然把公权力和私人权利的博弈和“权利制约权力”视为政治的根本,必然把“投票民主”视为最高以致唯一的民主,必然把以利己主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视为“历史的终结”,必然把个人视为历史活动的真实主体和唯一实体,而把人民视为个人的简单集合体。而马克思主义所认知的人民群众不是单个人的简单集合,不是空洞的集合名词,而是历史活动的现实主体,是以先进阶级为内核、以劳动群众为基础、包括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集团和个人在内的有机整体。因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动力,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的根本问题是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最终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必须从理论上弄清,党需要人民和人民需要党是统一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自发地产生阶级分化,进入阶级社会,但不可能自发地消灭阶级,进入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从根本上说,只有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下,人民在认识自身的根本利益并为之而奋斗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真正实现。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国家和民族极其危难之际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和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结合在一起,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探索解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亡的出路问题,经过近百年的不懈奋斗,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成为现实。历史雄辩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根本在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如果不为人民服务,甚至与民争利,共产党就不能存在,而人民如果能够自发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不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党需要人民与人民需要党是高度一致和统一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然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以政治意识为突破口在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必须理解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为新形势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眼点的相关理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要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道路选择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伪问题,而是事关民族存亡、国家兴衰、人民安危的根本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绝不是所谓“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的西化过程。近些年来,我国思想界的一大争论就是关于西方“普世价值”之争,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中国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方向问题。那些力主中国通过改革走“西化”道路的人,为了掩盖其“走邪路”的实质,首先抹杀道路之争的意义,鼓吹现代化是一个没有道路分野、没有主义之辨的“普世”过程。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选择和斗争是个可笑的伪命题,因为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富分化并非资本主义独有,“发生这种过程的两个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和人口,而不是社会和政治原因”(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他们据此推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因而也就必定是一个没有政治方向和道路选择的自发过程。正像有文章所写的那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一轮又一轮的‘姓社姓资’的争论,是那么认真尖锐。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这些争论显得多么可笑!当前围绕一些问题的‘姓社姓资’的激烈争论,过一些年后,人们也会同样觉得可笑。”可见,不从理论上彻底清除这些思想杂音,就根本无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上向党中央看齐并保持一致。
要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真正走向人民当家作主。历史已经证明,真正的民主不是西式的三权分立、政党轮替和“投票民主”;西式民主走的不是一条离人民当家作主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的路;西式民主在今天已经是穷途末路,日益暴露出其虚假民主、劣质民主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人民当家作主和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只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能够在开创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同时,为人类对于更美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一份出色的中国方案。
要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资本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通过法治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利益,抑制并最终消除特殊私利。西式法治打着超越党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旗号,止步于程序公正,其实质是维护现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保护垄断资本和既得利益。事实证明,当社会还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时,法律面前的平等必然是徒有虚名。社会主义法治则是依从社会发展规律,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利益格局的调整,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因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有先进力量引领,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些人蓄意制造党大还是法大的伪问题,是别有用心的。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
要从理论上弄清,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也是坚持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中最为核心的原则。正因如此,一切怀疑、敌视中国崛起的反动势力,一切否定、抹黑中国发展的社会思潮,尽管花样翻新、五花八门,但其矛头最终都对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无疑的。因此,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共产党员最根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立场,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考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再一次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就在于其自律的动力不是来自抽象的道德教条和狭小的利益驱动,而是来自反映了历史客观规律的人民的利益和期待。因此,党的自律不是闭门自省,而是开门闻过;不是主观放炮,而是从实际出发。重点抓什么、怎么抓,都是根据客观存在的问题来确定。把重点放在“关键少数”“高级干部”身上、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等正确举措就是明证。
总之,以增强政治意识为抓手,在重大理论认知上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并保持一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