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

作者:张国祚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1日06版 2017-11-26 54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

张国祚

张国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究竟新在哪里?我认为,这里的“新”是全方位的,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最突出、最根本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01“新”在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进入新时代。在冷战结束多极化的初期,许多人担心“中国这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但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同世界其他“极”相比,中国的发展最为耀眼,风景这边独好。这是世界多极化时代最为显著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也进入新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时,面对制定规则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少人担忧我国难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经过20年的奋斗,我国已经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一跃成为领跑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

从国内来看,我国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维度精辟论述了这个新时代的历史特征。一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沧桑巨变:“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新的时代必然孕育新的理论,也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02“新”在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技进步举世瞩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都是新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但是,在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面临不少难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都是新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地区热点问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都是新实践必须应对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理论之源。”正是在上述新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蓬勃发展。

03“新”在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肩负着新的伟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新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四个伟大”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顺应新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召唤赫然而至。

04“新”在理论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两大根本理论问题上对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定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和定位,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敏锐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已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全方位的美好生活需求,包括实现共同富裕、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生态环境清洁美丽、文化生活积极健康且丰富多彩等。而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对新时代党的理论主题的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探索,到党的十八大前经历了35年,饱经艰难曲折,付出沉重代价。但是,究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们普遍关心、长期思考,也是许多人困惑的理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深刻的理论勇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了这个理论主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成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