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就是要践行《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不忘初心,就是要践行《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杨金海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其中包含着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思想、政治目标、政治任务、政治力量、政治组织、政治纪律、政治原则、政治作风、政治策略、政治联合等思想,是共产党人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源头。在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这部光辉著作问世17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宣言》的思想,回顾共产党人政治建设的源流,对于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宣言》中政治建设思想诞生的基础与主要内容
《宣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经过反复讨论、深入研究和实践尝试所形成的。受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在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执笔撰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即《宣言》。
一方面,《宣言》的提出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弊病,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到19世纪30年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工人阶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解决这些社会弊病,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不能超出空想共产主义窠臼,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19世纪40年代,有“新派哲学家”之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考察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思想不断升华,逐步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并创立了唯物史观。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哲学观和新经济学观也已基本形成,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包括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迫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中形成的。
另一方面,《宣言》的提出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明确提出科学共产主义者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政治任务等。在1842到1843年马克思主编《莱茵报》时期,他就提出,共产主义者应为贫苦大众的真正利益而斗争,而不应只是写写文章,喊喊口号。此后不久,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仅是要完成政治解放,使人民获得政治自由,而且要完成人类解放,使人民获得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即在废除私有制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实现人类解放也就成为无产阶级所担当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奋斗的最高纲领。恩格斯最早明确提出了“共产党”的名字及党的组织建设主张。他在1843年10月发表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明确提出应当建立共产党,并提出党的目标应当是“消灭私有制”,“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来改变社会结构”。他还提出,党应当有完善的理论,同时应当注重实践。恩格斯还积极推动正义者同盟与英国宪章派的联合,为国际性的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谈到这些观点,并使之内涵逐步丰富起来,在他们的诸多著作中,进一步把共产主义者的政治目标与唯物史观中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建立在严密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宣言》正文只有两万多字,却是震撼世界的巨著。它的问世如同东方日出,把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昭告天下,这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世界上千百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求得自身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不息。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应十分鲜明而坚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共产党应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往的空想共产主义者也追求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社会目标,但由于他们不懂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常常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唯心史观,也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把革命进程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时代特点紧密联系起来,以此制定科学的政治路线,确定切实可行的政治任务,而且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要的政治力量,把党的领袖作为领导力量,把党和群众的关系看作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鱼水关系”。
《宣言》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既有当下目标,也有最终目标,就形成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二者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最终目标要通过具体目标一步步来实现。因此,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动都是共产主义事业。那种把最终理想和当下目标割裂开来,把共产主义看作是遥远未来的事情从而认为最终目标是无所谓的观点,甚至因此抛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完全错误的。
《宣言》中对共产党人提出了严格的政治要求。《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共产党人只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不能搞特殊化。但是,共产党人又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必须保持政治先进性、政治引领性,不仅要始终为人民谋利益,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要始终走在群众队伍的前列,而不能当群众的尾巴,即在思想上要带领群众,明确革命运动的社会条件、历史进程和实践结果;在行动上要冲锋陷阵,始终带领人民改天换地,推动历史前进。共产党人还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要能够用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分析问题,包括分清真假社会主义流派,特别是分清敌、我、友,以便组织人民、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共同打击敌人,完成革命任务。共产党人还要有光明磊落的政治胸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要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布于天下,始终代表人类正义的力量,用道义和科学理论掌握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只有这样,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宣言》更注重实践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讲政治主张,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注重实践,积极行动;不只是解释世界,而根本在于改变世界;不只是依靠领袖或英雄人物,而主要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盲目带领群众行动,而是通过动员和组织群众,建立科学的党的组织,制定科学的政治理论、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并制订严密的政治纪律、周密的战略规划、细致的行动步骤等来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宣言》序言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运用要随时随地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样,就使得共产党人的政治建设思想同以往各种空想共产主义彻底区别开来,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
《宣言》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宣言》的政治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源头。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另一方面,《宣言》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并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影响十分巨大。1920年翻译出版的《宣言》为我们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基础。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建设经验,这些都与《宣言》提出的政治建设思想密切相关。我们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政治主张、基本路线、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等,都是《宣言》政治建设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宣言》的最初中国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它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草稿,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新社会,在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共有,政治上废除国家政权,社会上消灭阶级。二是讲目前政治斗争的策略和任务,提出要以俄为师,组织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铲除资本主义制度。三是讲政治斗争的结果,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行社会建设,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文献对后来我们党的政治纲领的形成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1929年红四军曾发表过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共产党宣言》,这实际上是我们党在井冈山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和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方案。其中既包括我党领导下红军革命斗争的总任务,即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也涉及到革命斗争和新社会建设的十大政纲,这十大政纲正是参照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十大纲领,又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还将党的政治建设与整个社会的政治建设有机结合,由此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实行的土改制度、多种经济并存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实行的合作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与《宣言》思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今天我们讲“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都是对以《宣言》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以《宣言》中的思想为基础和指导,结合中国长期以来的建设和改革作出的新的历史定位。
时代在前进,我们党的具体政治任务在不断更新,但共产党人的政治建设本质不会变,也不能变。今天纪念马克思,重读《宣言》,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溯共产党人的奋斗原点,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初心、政治使命,坚定科学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不动摇,永不懈怠。
《宣言》的当代价值
《宣言》中的政治建设思想内涵丰富,对于当前加强我们党的政治建设,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建设思想特别强调以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为己任,但它与以往的政治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所争取建立和巩固的是人民的政权,而不是少数人推动的、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政权。因而,共产党人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政治立场错了,其他的政治能力、政治业绩等就会变质,成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甚至成为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遮羞布。党的政治建设是统帅,是灵魂,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党员干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犯错误,根本原因在于偏离乃至丧失了正确的政治立场。一旦政治立场出了问题,所谓的思想理论水平很高、组织观念很强、作风过硬等等,都可能是假象。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要树立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要科学理解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不能一讲集中就不要民主,也不能一讲民主就不要集中。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集中不够,一些人打着民主的旗号,搞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涣散党心、民心,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集中治理,力挽狂澜,使得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深得民心。加强全党、全社会的政治建设,还应当继续做好党纪国法方面的教育和整顿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发展。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理论上,要站得高,看得远,头脑清醒,始终引领社会前进;在实践上,要当先锋,作奉献,公而忘私,始终带领人民奋斗。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同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为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