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美好生活与奋斗

作者:胡懋仁 来源:北航老胡之闲话 2019-03-02 350

  共产党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包打天下,从来不认为只靠共产党人就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中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的问题。共产党人是要带领人民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共同奋斗的。作为历史唯物论者,会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所以创造美好生活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使命。

  但是,这种美好生活的创造离不开一个高效而正确的起着表率作用的战斗群体。单靠人民群众自身,是难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作为这样一个表率群体,即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亿万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候,特别需要具有一种永远不能丢弃的意识和观念,那就是居安思危。

  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无论我们现在国家已经变得如何强大和富有,但危机与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和发现这样的危机与风险,必须时刻警惕这样的危机和风险对我们事业的侵害,必须注意提出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警惕和防范这样的危机和风险。

  这样的表率群体也需要有一个有着高超智慧与坚定意志的领导机构。这个领导机构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和坚强的斗争精神。当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它不仅需要有博大的胸襟,更需要有敏锐的目光,还需要有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面临诸多困难和艰险的时候,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顽强战斗、克服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习近平同志总在强调关键少数。那么具备这种素质的领导干部,正是这样的关键少数。

  关键少数是要带队伍的。而队伍的素质是经过长期锻炼与实践才成长起来的。没有一个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那人数再多的队伍,也是一盘散沙,不具备任何战斗力。所以,对于共产党人这个战斗队,就必须要使其成为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队伍。中央所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也正是从培养队伍的目标出发,一定要打造一支这种具备真正战斗力的战斗队伍。

  至于这支队伍为什么需要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与前面提到的危机与风险意识有关。战斗是要去攻克难关的,是需要战胜顽强的敌人的,是需要能够经得起风雨和风浪的。而这些场合,往往都是危机与风险所制造出来的。

  最近,看到金一南教授一个讲话,就是专门讨论这种培养队伍的问题的。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史的中国在外敌面前屡战屡败,不是军队人数少。相反,当时中国军队人数远胜入侵的外敌。但这些战争最终都失败了,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就是因为军队没有战斗力,也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民众是一盘散沙。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别的,既不是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领导有方,也不是美国大量的军事援助。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重在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团结民众,最终能够顽强战斗,而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关键少数。但正是这样的关键少数,能够真正唤醒民众,能够真正把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形成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而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虽然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内战,但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最终战胜了看上去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军事机器。

  前些年,主要是在十八大之前,国内媒体一片歌颂盛世之声。这是很有问题的,很危险的。中国历史上,所谓曾经出现的盛世,无一不是即将遭殃的前兆。北宋和南宋,都有过所谓歌舞升平的盛世,但结果都被搞垮了。《红楼梦》里林黛玉在元妃省亲时所做的诗里有这样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那应该就是所谓康乾盛世了吧?结果呢,还不是成为清朝走向衰败前的短暂的回光返照?

  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丢掉这样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这不是自己吓唬之自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是有人不想正面承认而已。而一个清醒的团队是不会丢掉这样的意识的。时刻用危机与风险警醒自己,时刻准备着充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这样才能让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话说得很简洁,也很清楚。可是我以为,真要了解它的内涵,可能需要要多思考一下的。

  美好生活与奋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美好生活的到来是需要人们努力奋斗的,而且,美好生活本身也是包含了奋斗的历程的。天天什么都不干,就坐在那儿吃喝玩乐,是美好生活吗?这样的吃喝玩乐大概不能说是人们所要追求的美好生活吧?

  美好生活首先是安全。安居乐业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个理解。所以平安、安全是美好生活的最基本的要素。然后是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再然后是对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而在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的领域里,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包含于其中的。我是这样来理解美好生活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