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以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少数美国政客,极尽“撒谎、欺骗、偷窃”之能事,不断炮制抹黑中国的言论,一再升级挑衅中国的举措,其遏制中国发展、谋求政治私利的图谋早已世人皆知。而最近他们越来越明显地集中火力,妖魔化中国共产党,恶毒攻击诋毁中国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妄图在国际上拉下新的“铁幕”、搞政治认同和阵营对抗,其言论充满陈腐过时的冷战思维。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评价称,“蓬佩奥就像是从靠樟脑球防腐的箱子里,拿出了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烂熟于心之物”。
为什么把矛头对准中国共产党?因为蓬佩奥们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就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能力,就有抵御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任何威胁都吓不倒,任何施压也压不垮。蓬佩奥们幻想通过污蔑抹黑中国共产党,破坏中国的凝聚力和发展定力,同时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把国际社会绑上反共反华的战车,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是对中国历史国情的极度无知,是对国际主流民意的轻蔑无视,是对和平发展时代潮流的公然挑战,注定只能是枉费心机。
污蔑抹黑中国共产党,离间不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回首百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轨迹清晰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基本结论,也是中国人民越来越强烈的共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100多万党员、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得到人民深厚信任和衷心拥护,这种鱼水深情是在实行政党轮替的西方国家所无法想象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中国进行了13年的连续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满意度高达9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稳固,韧性源于民众的广泛支持。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生死与共、融为一体的血肉联系不可分割,试图离间和挑拨这种关系,就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挑衅,就是与中国人民为敌。
污蔑抹黑中国共产党,动摇不了中国坚定不移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定力。蓬佩奥声称美国当初与中国接触和建交是为了改变中国,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已全面失败,污蔑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欺骗美国,这完全是以霸权主义思维歪曲历史的胡言乱语。历史事实是,中国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一直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从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两国关系就是建立在双方承认并尊重彼此社会制度不同这一共识基础之上。作为中美关系破冰的亲历者,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傅立民指出,改变中国政治制度从来都不是接触政策的意图,蓬佩奥断言美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完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这个世界不应非黑即白,制度差异并不一定导致零和,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社会制度不同的中美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回望来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始终得到中国人民最广泛、最坚定的支持,同时也造福世界。展望未来,中国满怀信心,必将坚定不移继续沿着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奋勇前进,并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任何试图以一己私利和偏见“改造中国”的幻想都是自不量力,注定破灭。
污蔑抹黑中国共产党,蛊惑不了国际社会为其疯狂言行站台买单。蓬佩奥们刻意营造所谓“自由世界”和“共产党中国”的二元对立叙事,极力调动西方冷战记忆,意图拉拢拼凑随美起舞的“反华圈”。然而今天的世界,各国利益交融,合作是人心所向;以意识形态划线,鼓吹仇恨、挑唆对立、逼迫他国选边站队,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更不得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反观美国如蓬佩奥之流的少数政客,屡屡“退群毁约”,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外交,其国际信誉和道义早已严重赤字。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严峻局面,完全是美国单方面挑起事端,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严重破坏双边关系的错误言行所导致的;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利益考虑,多次表示愿与美方开展平等和建设性对话,使两国关系重回正确轨道。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日前48个国家的前政要、专家学者发起“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违背人类利益”的全球连线会议,并发表14种语言的“拒绝新冷战”共同声明,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谁在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人民看得清楚,国际社会也看得清楚。蓬佩奥们的污蔑抹黑丝毫无损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主心骨,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风雨无阻向前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