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首艘核潜艇列装的护旗手
今年八一建军节的来临,唤醒了我们沉睡的记忆,眼前又浮现出五十一年前八一建军节期间的难忘故事。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热血沸腾的年代,那是我们军旅生涯中可遇不可求的一次经历……。诚挚感谢林有来、张友清、王景明、龚徐洲、程文兆等领导和战友提供信息,感谢时任海军驻渤海造船厂军代表杨连新同志的支持鼓励。限于笔者水平,未能完整地呈现当年首长和战友们的革命激情,望首长和战友们谅解和指正。
护旗手刘志全
1988年,首艘核潜艇艇长杨玺
护旗手郑凯
1974年八一节前某天早饭前,渤海造船厂接艇队的篮球场上,全体艇员列队,进行着一次特殊的“阅兵”式,通常阅兵是首长检验下属部队,这次却打破常规,下属部队“检验”首长,“受阅”首长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首任艇长杨玺,只见核潜艇艇长杨玺由两位手握冲锋枪的水兵护卫,从篮球场西侧并列正步走来,接受全体艇员的“检验”,没有口令,但动作标准规范,没有音乐,但步伐整齐有力,这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列装大会前,为大会授旗仪式准备的彩排。
一、领受光荣的护旗任务
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核潜艇从1970年12月下水至1974年7月,在军地各级领导的指挥下,在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渤海造船厂交艇队和海军接艇队相互配合,携手完成了核潜艇的系泊试验、航行试验任务,具备了交付海军使用的条件。上级要求我们在八一之前做好列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八一建军节正式进行核潜艇的交接仪式。
一天晚上,我和战友刘志全得到通知,要求我们次日不要出早操,到餐厅集合,艇长杨玺有重要任务安排。第二天起床后,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餐厅,艇长杨玺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把我俩召集在一起说:交接艇列装大会就在眼前,交给你们一项光荣的任务,在大会的授旗仪式中,除了我接受海军首长的授旗外,还要配备两名护旗兵,艇领导决定让你们两个人来完成这次护旗任务。
军令如山,这次任务虽然不是让我们去冲锋陷阵,但也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我俩互视了一下,同声回应:“保证完成任务!”杨艇长接着说:“从今天开始,到大会结束,利用早晨跑步和晚上休息时间,必要时加上星期天进行操练正步走和互相配合,地点就在餐厅和篮球场。这是展现我们接艇部队精神风貌的机会,我们要高度重视。”他的话语不多,分量却很重,其中包含着信任、荣誉、任务和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
我们领受任务后,心中惊喜交加,惊的是任务来的太突然,没有思想准备,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压力。这次护旗任务可不比平时的队列演练,从上级的重视程度不难看出,列装大会的规格非同一般,特别是艇长杨玺亲自给我们下达命令,足见有多么重要。一旦有什么闪失就不是我们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接艇部队全体艇员的形象,甚至关系到海军的威望。喜的是全艇一百多名战友,论个人条件,我们不是最好的,艇领导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二、杨玺艇长和护旗兵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完成这次护旗任务,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把我们第一艘核潜艇艇员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展现给首长和与会群众。没时间多想,艇长杨玺和我们一起把餐桌挪到一边,我和刘志全分别站在他左右侧,按照他的口令,开始了第一天的操练。
艇长杨玺1948年2月参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经受过炮火和生死的考验。1952年组建海军初期,以尖子生他被选拔到海军。1955年到刘公岛海校学习,毕业后当上快艇艇长。1957年,到海军第二预校学习文化。1960年,到潜艇学校,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奋好学,毕业后出任潜艇艇长。1969年7月,他被选调到核潜艇工作,他和政委带领新组建的接艇队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和模式反应堆基地学习。杨玺艇长参加了第一代核潜艇所有重大试验、重要训练和长航。
在艇员心目中,他是个非常严厉的首长,平时表情严肃,很少与下属开玩笑,以治军严谨而著称。那时我俩虽然已是三年多的老兵了,但这么近距离和他接触,还是第一次,说不清是恐惧还是敬畏,甚至不敢主动和他说话,更不敢和他靠得太近。第一天操练就出现了问题,手脚机械,动作不到位,没有军人的阳刚和气势,本来队列操练是我俩的强项,在艇长杨玺身边却发挥失常了。
艇长杨玺似乎察觉到问题所在,没有批评,没有责怪,鼓励我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间歇期间,有意无意的聊两句轻松的话题,放松我们的紧张情绪,经过几个早晚的交流与磨合,感觉艇长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反倒感受到他亲和的一面,思想压力解除了,精神也就放松了,操练正常进行,一个星期后,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随后又模拟持枪动作,因操练没有配枪,我们就想办法,从餐厅找到扫帚就用扫帚,找到拖把杆就用拖把杆,模拟冲锋枪,早晨多在篮球场,晚上在餐厅挑灯夜战。在艇长杨玺有时间时,星期天还要加班。有时候,引起了路人和炊事班同志的好奇,用疑惑的眼神打量我们,不知所以。大概是对我们手中的“武器”产生了兴趣。十几天后,我们三人都找到了感觉,配合默契,信心十足,都觉得有把握完成受旗和护旗任务。
为了稳妥,在艇长杨玺的提议下,要在全体艇员面前演练一下,听听艇员们的意见。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我们还临时配上了“五六”式冲锋枪。于是就出现了故事开头的特殊“阅兵”式,全体艇员的掌声表示“阅兵”成功。范喜德航海长特别提示,注意军容仪表,大会前都抓紧时间理理发,刮刮胡须等。
三、人生永不褪色的印记
8月1日,可谓双喜临门,正当全军欢度自己的节日时,我们接艇队迎来了首艘核潜艇列装的大喜日子。这天清晨下了一阵小雨,也许是老天的有意安排,时间不长晴空万里。经过洗礼后的厂区,空气新鲜,万象更新,船厂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解放军进行曲和革命歌曲。早饭后,全艇艇员着装整齐,在副艇长徐作仁亲自整队,政委崔桂江和其他艇领导的带领下,四路纵队向大会会场出发。
大会主席台搭建在离海边不远之处,坐北朝南面向码头,主席台前上方挂着“〇九-I首艇交艇命名大会”会标,东西两侧插满彩旗,背景墙正中央悬挂着毛主席巨幅画像。
〇九-I首艇交艇命名大会的会场
大会规格和规模空前,会场人山人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片欢乐的海洋。看喜庆,堪比大家闺秀出嫁;论壮观,胜似将军报国出征。放眼码头,核潜艇身披新装,新舷号401已覆盖试航期间的1701舷号,在雨后阳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雄伟气派,艇上已挂上重大节日才挂的满旗,从艇首通过舰桥最高端到艇尾,各色彩旗,随风飘扬,彰显节日的喜庆和庄重的氛围。队伍进入会场后,面对主席台,依次坐在自带的马扎上,杨艇长带领我们两位护旗兵暂时站在队伍最后通往主席台的路边。大家翘首以待,以401艇为主角的一台世纪大戏即将上演。
参加交接命名大会的有,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各有关省、市的领导,军委各总部和有关军种、军区的领导,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核潜艇总装厂、总体所和有关设备研制单位的代表,驻相关厂、所军事代表,以及总装厂的全体职工,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也参加了大会。共七千多人。各方领导同志登上主席台,顿时掌声雷动,欢呼震天。
大约9点左右,音乐和锣鼓声戛然而止,主持人六机部副部长边疆宣布:“我国鱼雷核潜艇首艇交接命名大会现在开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瞬间,主席台前和会场周边升起无数彩色气球,有的气球下方悬挂着“毛主席万岁”等条幅,会场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带着浓重的湖南乡音宣读了中央军委1974年8月1日军委第90号命令:“……现决定,将该艇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并授予军旗一面。望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随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萧劲光宣读完命令后,时任六机部副部长刘放、海军副司令员高振家分别在交接书上签字。
接着,时任省委书记杨春甫、军区副司令员江拥辉、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国防工办副主任邹家华、海军副司令员兼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希汉、六机部副部长边疆,以及工人、科技人员代表和水兵代表先后在大会上讲了话。会场不断响起阵阵掌声。
火箭专家钱学森的讲话别有风趣,他说:毛主席讲“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我们没用一万年的十分之一时间,也没用一万年的百分之一时间就造出来了,他的讲话博得的掌声尤为热烈。
最后,程文兆代表全体艇员表决心,他向大会、向首长、也向全国人民表示“我们要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好401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401艇,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操纵使用好401艇,人在艇在!”他声音洪亮,声声振奋,句句铿锵。他的铮铮誓言引来台上领导和全体与会人员长时间的掌声。
授旗仪式是大会的看点。艇长杨玺正气凛然,身姿庄重,面带治军之威严。我们两个护旗水兵,全副武装,英姿飒爽,并立在艇长杨玺两侧。随着主持人一声“授军旗”,解放军进行曲响起。我们按照艇长杨玺的低声口令,昂首挺胸,步履稳健地正步走向主席台。此时,与会人员的目光都集中到我们三个人身上。会场又一次掀起“浪潮”,掌声和欢呼声掩盖了解放军进行曲,幸亏前期我们训练有素,步伐依然不乱。我用余光观察到与会群众高涨的情绪,有的鼓掌,有的挥手。海军刚换装水兵服不久,有一种新奇感,无数台照相机、摄像机争先抢拍这历史的瞬间。此时,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骄傲和自豪。
我们通过斜搭的踏板登上主席台,在首长们面前立定,此时会场一片肃静。我们两个护旗手行持枪礼,艇长杨玺行举手礼,他高声报告:报告司令员同志,401艇准备完毕,请指示,报告人,401艇艇长杨玺。随后,艇长杨玺向前一步,双手从时任海军副司令员高振家手中接过一面崭新的八一军旗,转身高举过头,向与会全体人员展示,接着双手把军旗托在胸前,在我们护旗兵的护卫下,走下主席台,正步朝401艇走去。
挂满旗的401号核潜艇
四、海军大将的军礼
升军旗,把大会再一次推向高潮,全体起立向后转。这时杨艇长和我们已经把军旗送到码头,由值更人员送到艇内,我们回到了艇员队伍前列。舰桥上,试航期间飘扬了四年的国旗已经降下,为了确保大会的连贯性,副艇长徐作仁早已安排舵信班长刘敏昌和信号兵王景明二位战友,提前准备好了另一面军旗,等候在舰桥上,当主席台“升军旗”的一声令下,全场人员的目光都聚焦在401艇舰桥,伴随着八一进行曲,鲜艳的八一军旗,从舰桥上徐徐升起。
此时,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难以掩饰他内心的激动,表情凝重,眼噙泪花,率先举起右手,这个庄重的军礼,是萧劲光司令员以海军的名义,向共和国致以崇高的敬意,是向多年来,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最好的礼赞。与会人员无不动容,纷纷举起右手,向401艇上第一次升起的第一面军旗,行第一个军礼,接着,掌声鞭炮声和毛主席万岁等欢呼声经久不息。至此,周恩来总理专线电话的亲抓亲问,老一代革命家们具体主抓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列装海军了,实现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
或许,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或许,经历长征的司令员萧劲光,深知“长征”号的含义,此时此刻,怎会不引起老将军动情。
此情此景,我们护旗兵和所有战友一样,胜似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遥望着伟岸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遥望着猎猎的第一面军旗,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军旗啊军旗,你是人民军队的象征,自南昌起义第一声枪响,到万里长征漫长的足迹。从抗日战场的平型关大捷,到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从朝鲜战场的国威之战,到自卫反击的大小胜利。你飘到之处,所向无敌!明天,你将随401艇飘扬在大洋万里海疆,我国的海防,定会成为铜墙铁壁!
从这天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美、苏、英、法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军事大国,从这天开始,401艇扬帆起航,开启了他的辉煌时代,在401艇服役30年中,一批接一批的401艇战友,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直到2003年,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光荣退役,如今,和中央军委授予的第一面军旗,作为重要的国防教育实物,一同进入青岛海军博物馆,供国人参观瞻仰。
停泊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401号攻击型核潜艇
半个世纪的光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风采,却带不走我们用初心和信念演奏的乐章。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没有留下遗憾;思故人,黯然神伤,我们怀念人生的过往。让我们以残存的记忆讲述昨天的故事,让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共同缅怀永远离开我们的401甲艇首任艇长杨玺,首任政委崔桂江和已故去的战友们,你们首倡的中国核潜艇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们首航的091型核潜艇,已发展到现在的095、096型。新型核潜艇正在深海潜航,海上强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右铭,李忠效.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2版)[M].当代文艺出版社,2022.6.
(作者单位:郑凯,唐山市税务局;刘志全,武汉铁路局襄阳北车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