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作者:宗河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7-12 2066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等职。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1928年,只读了一年初中的钱伟长就考入了江南名校苏州中学。1930年他以语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19月刚入学,“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北。钱伟长苦苦思索救国报国之途径,他向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提出了改学物理的请求。吴教授有些不解,对钱伟长说,“我查过了你的试卷,语文、历史都考得很好,数理化的成绩却不理想,对你来说,学文科很合适,为什么要改学物理呢?”钱伟长回答说,“我本来喜爱文学,也准备学文科,但是现在我感到学文科救不了中国,我们国家迫切需要的是科学技术,是飞机大炮,我的数理化成绩虽然不好,但我有决心赶上去。”吴有训被这位年轻人的爱国热情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提出有一个条件:可以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后数理化的成绩必须达到70分以上,否则仍转回中文系。钱伟长接受了这个条件,决心在这一年里夜以继日刻苦努力。他首先攻下了英文关,尔后,继续向数理化进军……年终考试时,他的成绩全都在70分以上。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钱伟长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939年春,中英庚子赔款基金委员会公开招聘留英公费生20名。社会上报名应聘的人数多达3000多人,钱伟长选择的力学专业只有一个名额,但由于他和郭永怀、林家翘3人的考试成绩完全一致,经招生委员会决定将3人同时录取。19401月在上海集合乘船转加拿大,但大家在船上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允许他们在横滨停船时登岸游览,他们非常愤怒: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他们绝不接受敌国签证,于是全体人员携行李下船返回昆明,第二年夏天才重新赴加拿大学习。

1941年至1942年,郭永怀、林家翘和钱伟长先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身在异国他乡,钱伟长牢记恩师周培源的教诲:“儿不嫌母丑,子不弃家贫。”他时刻准备用所学报效祖国。在得知国内抗战胜利的消息后,1946年,他谢绝冯·卡门的挽留,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以“久离家园、怀念亲人”为由,冲破阻力只身回国,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一名普通教授。然而由于薪水很低,往返3个学校的教学还是让他的五口之家入不敷出,只能借贷度日。此时,他得知加州理工学院有意请他回美国工作并表示可以全家迁美定居。但他到美国领事馆办签证时,表格中有一条:“一旦中美发生战争,要绝对忠于美国”。钱伟长断然拒绝。他后来说:“我是中国人,我要忠于我的祖国!”

随着他看到解放之日将至,坚定了迎接解放胜利的决心。他和当时绝大知识分子一样,都对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当局极度失望。19491月北平解放。19493月,清华大学成立校务委员会,钱伟长任常委兼教务长。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从此一直到1957年,他满怀热情地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担任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行政工作,还有数不尽的各种社会活动。

1950年他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同年12月随中央慰问团赴东北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伤病员。在东北各地历经十几个城市,他深感大学旧中国在国民党统治下,崇洋媚外之风盛行,对于建设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理枷锁,在目前,科学技术虽然落后于西方工业先进国家,但要赶上他们,越过他们,并不是不可能的。他认为:我们祖先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创造发明,我们的民族同样也是优秀民族,有着光荣的创造发明的遗产,只要我们有自信、能团结,我们是能富强起来的。为了这个目的,他在慰问期间就开始起草写有关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事绩的文章,用以鼓励青年,坚定创建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在19511月以后,一连在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报章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有关我国祖先的科学发明史实的文章,后来1953年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名为《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1980年代以后。崇洋媚外之风又沉渣泛起。钱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奔波,多次联系,终于将此书修订再版。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他还自掏腰包,购买几百本,赠送给和寄送给他的海内外的亲朋好友。

钱伟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他2005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毛主席说,他是好教师,所以要保留教授。就是说,我还能讲课的,所以还给我工资的。”他还回忆:“我虽然已经不能接触到国家对科学工作的方向和具体课题,但通过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来函和登门来访,要求咨询,要求提供资料信息,要求工作协助时,无不欣然答应无偿地勉力从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技术援助,许多来访者事先并不认识,事后成为终身益友。在交往中,深感广大人民和知识分子都在一心一意为国家的建设努力搏斗,在搏斗中他们仍把我看作是一个忠诚的战友。”1958年至1966年,钱伟长上过十几门课,编写了约600万字教材,为权威学术刊物审稿约300余件。即使在“文革”时期,在运动初期受到严重冲击的他,仍坚持进行飞机、潜艇、化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有许多成果被运用到实践中。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钱伟长和妻子孔祥瑛

进入1970年代,中国外交迎来建国以来最大的高潮。周恩来多次指定他接待来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来宾。197210月初至12月,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派他参加我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瑞典、加、美四国。外访所到之处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使他深感“足见新中国的威望”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1940年代在加州理工学院郭永怀和钱伟长多次探讨回国后怎样效力祖国。他们希望回去要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当时的中国,虽然有西南联大这样至今反复被人们赞颂的著名大学,但更不可忽视的是,正如钱伟长回忆他和郭永怀交谈时的情况:“全国没有一个像样的研究所,高等学校连教会、私立学校在内才三十多所,在校大学生也只几万人。”这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旧中国不可能创造值得中国人自豪的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西南联大可以培养出大师(这里主要指自然科学类),大师在科技事业上当然重要,但科技事业的成就并不是只靠几十个大师可以创造出来的。正如物理大师彭恒武后来所说:“新中国,工农兵一起协力,集中全国力量搞核武器。四十年代国民党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分别代表数理化三位教授到美国考察原子弹,每个人还带着两个学生,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孙本旺等人都被挑选到了美国学习原子弹技术,结果吃了闭门羹。最后所有的人,就是朱光亚一个人回来跟原子弹有关系。可见,靠出国不行,靠学人家也不行,要自己干出来。旧中国搞不成,只有新中国,依靠全国同心协力,核武器才搞成功。”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钱伟长、林家翘与郭永怀

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于1956年回国。虽然在中科院力学所担任常务副所长时开始带研究生,还在1958年担任了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的主任,但自从1960年开始承担了正在秘密进行的“两弹一星”研制的重要任务后,实际上没有多少时间从事教学了。196812月因公殉职,办一所好学校的希望成为了他的遗愿。因此,办好一所好大学就成了钱伟长的终生追求的目标。

1983年初,钱伟长被中央任命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而且年龄和任期不受限制。这样,实现他年轻时和郭永怀的共同希望就有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他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校长,在成立大会上,他提出要办好与世界上以城市命名的优秀大学并驾齐驱的上海大学。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他2010年去世。他在1995年曾说过:“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这是我的天职。”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在钱伟长担任校长的的27年中,正是中国学生留学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

1978623日,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校长汇报时,谈到了留学生问题,说:“我赞成加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今年派3000出去,怎么选派,派到哪里,教育部研究一下,在这方面多花些钱是值得的。”

针对有些人担心派出的留学生是否会学业完成后滞留不归的问题,邓小平说:“要相信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报国热情,就算个别不好的情况发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跑了10%甚至20%,还会有80%90%的青年回来!”

为了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中共中央于1982130日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检查一次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通知》首先指出:“近几年,要求出国出境的知识分子日益增多,不少人去而不归,这个情况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通知》在肯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和归侨政策,进一步消除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后又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后,一些知识分子受到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薄弱,致使要求出国出境的知识分子仍在增加。”《通知》最后相信“只要我们政策对头,做好工作,随着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知识分子外流的情况就会逐步改变,已经出国出境的,会有许多人回来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相信广大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旺,能够和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钱伟长虽然不是党员,但他说过,他始终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1983年他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一直关注出国留学的学生学成归国的问题。在国内和青年学子见面,谈到留学时总是说,出国留学,把国外的先进东西学回来,使国内更多的学子不需要出国留学就可以学到先进的科技知识,大家一起报效祖国。钱伟长每次率团出国访问,凡是有中国留学生的地方,见面时他都以自身的经历和认识,恳切地叙说人民多么期望着祖国儿女学成归来参加建设。但是效果不够理想。作为清华大学的老学友,老教授,老领导,钱伟长终于作出了不推荐学生出国留学的决定。

中科院空间所的的一位科学家还记得1995年和钱伟长共同出席一个活动的小插曲。“一个清华物理系的学生找到钱伟长,请他为其写出国留学推荐信,被钱先生拒绝了。钱伟长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当年我们那一代人学成之后都想回国报效,而现在你们出去了都不回来了,所以我不能给你写,希望你能留在国内报效祖国。’”

宗河:身为海归的钱伟长为何鼓励学生不要出国留学?

郭永怀的夫人李佩

关于派留学生问题,郭永怀的夫人李佩的关心和关注,是非常值得一提的。197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外派留学,来自各个研究所的外派人员集中到中科大培训英语,李佩担任教授英文的任务。1978年,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李佩被担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她不断探索又快又好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还为扩大留学规模想方设法,对开辟自费留学渠道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然而,在她生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记者问,“现在有好多人想着出国,但是出了国就不想回来,想听听您的意见。”李佩回答了一句:“我们那个时候出国就是为了回国”。当时在场的郭永怀生前最后一位助手后来写道:这个回答是“振聋发聩”之声。值得注意的是,李佩2017年去世时,许许多多的在海外定居的中国留学科技人员都向她表达了感恩之情。

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既是郭永怀的研究生,也是钱伟长从北京带到上海大学工作的骨干。钱伟长去世后,戴世强写道:“如今,一波波混合了留学与移民的新浪潮正席卷中国,高端人才流失触目惊心,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10年度《科学与工程学指标》的最新报告,2002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90%以上在5年之内仍选择留在美国,这是在留美学生来源国家当中比例是最高的。我们投了那么多钱,却在为外国大学培养预科生。”

今年是2022年。据统计,中国最大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只有20%的留学生回到中国,许多人宁愿在国外谋生也不愿在毕业后回到中国,但这是什么原因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2
0
3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