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和辱华日本人“互相理解”?
为什么不能和辱华日本人“互相理解”?
空输军曹李田所
近日,日本漫画作者荒川弘(代表作:《钢之炼金术师》)的漫画《RAIDEN-18》中将中国领导人画成僵尸,且归属于反派一方的情节,在国内互联网上引起了公愤。
以上是网络大V发布的内容,笔者又找到了原漫画(https://w11.mangafreak.net/Read1_Raiden_18_3)。可以说原版比之前节选出的内容更加恶劣。
在一片愤怒的谴责声中,有人却选择了“逆行”:
这位看似好心:“希望不要被营销号带节奏”,配图暗示国人“过于敏感”,“动不动就被碰到底线”。
也有人认为,侮辱中国领导人的日本人属于“能团结的左派”
(注:牛妈、牛姨均为粉丝对荒川弘的昵称。)
荒川弘
荒川弘自画像
还有人将这种侮辱中国领导人的行为归咎于“背刺”造成的“不信任”。
当然,以上种种声音并不是主流,眼睛雪亮的人还是很多的。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当《毛选》作者被侮辱的时候,“左翼进步青年”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能团结的左派”,接下来就要指责国人“不与日本人互相理解”了。
然而这种迷惑行为属实算不得“制造新的道德问题”,因为,两千年前就有人这么表演过。
《史记·酷吏列传》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西汉时,匈奴人请求和亲,摆在汉武帝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和亲,或者开战。一个叫狄山的儒生劝说汉武帝接收匈奴人提出的条件,理由是:战争太残酷了,会导致国家空虚,人民贫困,不如通过和亲来和匈奴互相理解。
汉武帝问狄山:“我让你守一个郡,能让匈奴和我们互相理解,不来劫掠我们吗?”狄山回答:“不能。”
汉武帝问:“一个县呢?”狄山回答:“不能。”
汉武帝又问:“一座城呢?”狄山硬着头皮说:“能。”于是出发,去了边境。
过了一个月,匈奴人来犯,把狄山的脑壳砍了。看来狄山生前“互相理解”的愿望并没有能够实现。
虽然但是,狄山有一个好:他真的去了边境,并身体力行的向着“互相理解”的目标前进。能够做到“以身证道”,任何时代这样的行动力都是在人群中居于前列的。单这一条,就比某些慨他人之慷之徒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事实上,荒川弘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发生了日本当红声优茅野爱衣拜鬼事件,在中国观众中引发了愤怒。
事后,茅野爱衣的道歉只有轻飘飘的一句“认识不足”。
从自曝拜鬼到道歉的这几天里,也不乏要求中国人和拜鬼的日本人“互相理解”的声音。
“仇恨教育”,一点都不能“互相理解”
历史常识:日俄战争的战场在中国东北,其中的一个重要战场是203高地,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
鲁迅先生在回忆他弃医从文经历时写的“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让日本人捉住杀头”就是日俄战争期间发生的事。
“拜鬼很正常”,要“互相理解”
竟然不和拜鬼的日本人“互相理解”,“太小气了,羞与为伍”。
“无心之举”,应该“互相理解”。
更有甚者,还跑到墙外去代表中国人向拜鬼的日本人道歉,以求得“互相理解”。
在尚没有过去太久的2020年,发生了堀越耕平和山本宽辱华的恶劣事件。
在2020年2月连载的漫画《我的英雄学院》中,作者堀越耕平将人物起名为“丸太”(maruta),这个词的含义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进行残害中国人民的人体实验时,对受害者的蔑称。
事情闹大之后,作者堀越耕平和《少年JUMP》杂志社才慢吞吞的道了歉。
2020年11月,山本宽宣布开通新浪微博。
之后就在微博上将侵略中国说成了“符合当时潮流的行为”,惹怒了中国网民。
几天之后,山本宽的微博账号被爆破,“和中国的动漫迷交朋友”的愿望最终是没法实现了。
更加恶劣的是,山本宽甚至不是“初犯”。
难道说,堀越耕平和山本宽也属于“能团结的日本左派”,或是“无心之举”,一旦有人反对,就是“民族仇恨教育的成功”吗?
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
事实上,本世纪初,在国内互联网野蛮生长、缺乏管制的时期,网上充满了“愤青破坏中日关系”、“反日亡国”等“友邦惊诧”的论调,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诸如“带节奏乳化”、“能团结的左派”“仇恨教育”等等,不过是“友邦惊诧”论的变种罢了。
网络上有一个词叫“粉随正主”,形容这种现象也是十分恰当的。长期作为日本统治者控制的媒体的反华宣传的受众,自身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怎么能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呢?
从2019年至今,日本官方时时跟在美英屁股后面,屡次炒作涉疆、涉港、涉台的反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日本首相甚至在公开场合将台湾称为“国家”。
阿伟,你很勇啊
2021年的G7峰会,后排右二为菅义伟
本轮G7的议题显然是:“CHINA!”
日本动漫界的小气候,终究是受国际大环境影响的。
说的再直白一点,从堀越耕平到山本宽,从茅野爱衣到荒川弘,他们的一系列表演不过是跟着日本官方的肉喇叭播放的反华旋律翩翩起舞罢了。
2000年前,狄山为了和匈奴人“互相理解”,付出了自己的脑壳。
今天,一味追求和日本人“互相理解”,又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