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2-15 362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1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62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45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时刻牵挂的,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一次次的基层调研中,习近平都率先垂范,在细微处展示着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无论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还是对青年学子的期望,生动的细节里,体现的是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从年头到年尾,心里始终有人民

2017124日,农历除夕前的第三天,刚从瑞士出访回国的习近平,就来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市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不仅是今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春节前,习近平一定都要到最基层去看望人民群众。而与群众在一起时,总书记的平易近人总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在张北县小二台镇的贫困村德胜村里,习近平走访了3户困难群众家庭。透过随行记者的镜头,人们发现习近平对群众生活的关切细致入微:群众家的用水从哪里来,电视机啥时买的、能看多少频道,过年安排哪些活动,都是总书记关心的问题。看到群众徐万家烧的炕,习近平特意用手摸了摸,试试暖不暖。看到家里摆的年货食品,习近平笑着问,“这叫 ‘开口笑’吧?能分享一下么?”他用手拿起一块,津津有味地品尝了一下。出门路上,习近平还继续亲切地与大家闲聊:“你们家炸的那个,挺好吃的。”并愉快地聊起自己“爱吃那个炸排叉。现在一般过节,我自己买点炸排叉吃,还有江米条。”

在另一户群众徐学海家,习近平同大家一起亲手炸年糕,还认真地询问“这个算炸好了么?”在离开村子时,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围过来向总书记问好。来的乡亲太多,习近平边问“都是这个村的么”,边和大家一一握手。还有小朋友朝总书记喊着“爷爷好”,习近平便特意笑着俯下身,与小朋友握了握手。

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来到甘肃,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习近平同乡亲们手拉着手唠家常,询问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

2014年春节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的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特别按照蒙古族的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回到自己曾插队落户过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们,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

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同村民一起打糍粑。他对乡亲们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一年又一年,在最重要的节日来临时走进人民群众中,已经成为了总书记的活动惯例。“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多年如一日,最牵挂是困难群众

1200余字的2017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10次提“人民”、5次提“群众”,用了187个字的段落来谈“脱贫”。他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民心中暖意融融。

而把目光聚焦在习近平的每次考察调研行程上,更是不难发现,亲自走访困难群众家庭是总书记的“必选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经到过全国28个省(区、市)30多个贫困村镇进行调研,无论是祖国边陲还是革命老区,习近平一次次表达着对困难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切。2014年在内蒙古调研时,习近平在村民家中真诚地说:“过这个春节,确实能看的人也不多,但是总想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看一看。”他说的“代表性”,正是那些困难群众家庭。

面对困难群众,习近平从来谦和可亲。2016年,他在江西调研时来到了贫困户张成德家,察看了厨房、卧室,也看了羊圈、娃娃鱼池、水冲厕所。当时,张成德的老伴拉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来看我们,您可是国家的当家人啊。”而总书记接过话茬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

在走访中发现了有待改善的细节问题,习近平也会亲自提出解决方案。今年在河北张家口调研时,总书记就亲自给当地农家院的规划支起了招。他就自己所见,直言不讳地指出,“我觉得院落还是显得乱了一点”。并提出建议,认为房子的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要合理布局,改厕问题也要科学设计,还要尊重民意。

习近平爱与困难群众“话家常”,说的都是最朴实的大白话,也都是最真切的大实话。他讲村中的党支部要起到带头作用时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讲基层的扶贫工作时说,“决心有,目标有,措施有,关键在落实”。句句实在、接地气。

每次看望过困难群众后,习近平也会对扶贫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更具体的要求。在甘肃,习近平说,“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在陕西,习近平说,“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在江西,习近平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曾说,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喜欢接触青年,寄语扣好人生的扣子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说。除了困难群众,习近平也特别爱走到青年学子中去。2013年,习近平考察过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2014年,考察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大学等;2016年,考察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园里,总书记是一位和蔼的长辈,是青年朋友们的“知心人”。

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观看了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与年轻的学生们一同站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始终笑意盈盈,与同学们相互交谈、一起鼓掌。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感慨道:“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里一路走来,触景生情,颇多感慨。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他讲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谆谆教诲,情真意切。

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在专门为贵州省小学语文老师设置培训计划的“国培计划”课堂观摩授课。当来自遵义的老师刘轶问:“总书记,我叫您‘习大大’可以吗?” 习近平风趣地回答,“Yes”,这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课堂生动有趣,总书记还与大家亲切地合影留念,最后陪同人员不得不催促总书记走访下一站。在习近平离开北师大时,总书记的亲民让参与欢送的同学印象深刻,“握手不是做个样子,是一个个挨着握的,他的手好软。”

谈教育、谈创新、谈理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格外关爱,寄托的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期待。

亲民深入人心,一直在百姓身边

习近平的亲民形象,其实早就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起来。时间退回到20131228日,那天,北京一家平民包子铺火了——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习近平在包子铺内吃了一顿21元的便餐。点餐时,他坚持排队,亲自拿钱在点餐台和其他顾客一起点餐取餐。排队时,他还跟其他顾客亲切地说着话,聊着家常。“那种感觉好像是在街头遇见了老朋友一样。”现场一位顾客如是回忆。

这无疑是一个标志,至今仍为民众所津津乐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上保持着平民本色,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良好示范:无论身在何处,处于什么地位,都不要与群众有距离。

而外界更是对习近平的亲民魅力大加赞赏。美国ABC、美联社、《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曾正面评价过习近平的亲民态度。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习近平“尽显非同寻常的亲民一面”。《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习近平自上任以来一直以“接地气”的朴实风格被外界所熟知。

对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亲民”的确成为了群众更加热爱总书记的理由之一。在河北保定,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海南,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今年,中央电视台还从201212月至20171月之间,习近平诸多访贫问苦的动人场面中,截取了部分独家视频资料,制作了短片《习近平最牵挂的人是谁》,更为直观地展示了总书记牵挂群众的真情实感。

片中,习近平坐在老乡的炕头上,村民大叔问他“会不会盘腿”,习近平笑着说,“会,试试嘛”,然后就自然地与老乡围着火盆,盘腿坐在炕上开始唠嗑。习近平在甘肃的农家,像老乡一样,直接用瓢舀起缸中的水就喝,认真地说“水还是比较清”。家庭困难的群众大叔穿着沾满尘土的棉袄,习近平却毫不避讳,与他并肩而坐。2015年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习近平看望受灾群众,群众激动地流着眼泪,总书记鼓励他们说,要走出这个巨大灾难带来的悲痛,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在互联网上,网民留言说,“总书记是从基层成长起来,最了解百姓疾苦,显得好亲切。感觉总书记还是梁家河的年轻支书,一直在我们百姓身边。”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曾指出,“习近平一直在强调群众路线,他起到了带头作用。不光自己在亲民,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这样做。”他认为,在老百姓面前不摆架子的领导,才会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

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