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中美联合声明:中美经贸磋商成果是共赢选择
“中美双方5月19日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意义重大,是双边经贸关系达成的重要成果。”5月2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这样评价本轮中美经贸磋商。“毫无疑问,双方经贸磋商是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在发展积极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方面达成许多共识,这说明中美经贸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磋商来解决。”张宇燕认为,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双边经贸规模巨大,有分歧甚至有纠纷并不奇怪,关键是如何解决。双方能就分歧坐下来谈,本身意义就很重大,也是双方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提出,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中国一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取得巨大进步和显著成效。联合声明中,保护知识产权等一些结构性诉求,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契合的,并不是美方要求我们这么做,而是我们需要通过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合作,是一个双方互利共赢的切实举措。
联合声明还提到,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认为,目前我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较大,但这并不是中方刻意追求的目标,我们愿意看到中美经贸关系更加平衡地发展。实际上,中美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国需求潜力快速增长,美国在高端制成品、农业、能源等领域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中国大幅度增加自美进口具有客观的经济基础,符合两国利益。
“中国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且这个队伍还在持续壮大,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不仅愿意从美国买,也将从全球买。”张茉楠说,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美国不少产业有明显优势和充足供给,我们有巨大的需求,包括能源、医疗、高科技产品、农产品、金融等,在这些领域,当前国内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有效供给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引进美国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国内竞争市场的形成、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
联合声明提到,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出口。王孝松认为,美国牛肉、大豆等农产品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上较高,并且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在升级,导致农产品需求巨大,增加自美农产品进口有利于优化我国食品结构,实现食品进口多元化布局。从美国多进口粮食也有利于改善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休耕。
对于联合声明提出有意义地增加美国能源出口,张宇燕认为,在国际能源市场,美国是一个新兴的供应者,有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增加自美进口对我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必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调整能源结构。多进口原油有利于我国资源稳定供给,进口天然气有利于缓解近来出现的“气荒”等现象。
张宇燕认为,事实上,中国近来一直在向世界释放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力量。中美两国双边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非比寻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两国经贸关系多年来的结构性问题需要时间,未来两国关系发展中可能遇到新曲折新矛盾,双方应继续保持高层沟通,继续通过协商的办法来取得更多成果,为双边经贸合作打造更有利的环境。
“合作共赢是中美经贸唯一的正确选择。”张茉楠说,中国扩大开放的承诺和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充分展示了中国担当,在全球赢得广泛点赞。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美国企业是受益者。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美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和新空间。双方继续加强相互投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全球经济贸易的稳定繁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