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22 271

  山东东营,一片因黄河而变的土地,一座因油田而生的城市。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东营考察第二天。这一天,他先后看了一个农业示范区、一个社区、一个油田。变迁,是这三个地方共同的关键词。

  透过总书记的考察,可以看懂历史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10月21日考察点示意图

  年轻的沃土 变革的种子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头两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竟然都诞生在黄河流域,一个是陕西的杨凌农高区,另一个是山东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10月21日上午,正在东营考察的习近平,考察了位于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

  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这个农高区的基本任务,就是盐碱地综合利用。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俯瞰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总台记者韩森拍摄)

  土壤改良培肥、耐盐植物种质培育、智能农机装备升级……得益于农业科技的神奇之功,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如今拥有了良田、良种、良法,昔日的荒地变为年轻的沃土。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农高区的科研人员遥控操作智能农机。(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风吹麦浪,渤海听涛,季秋时节的黄河三角洲一派繁忙。藜麦、黑小麦、大豆、马铃薯等耐盐粮食作物,在这里展现出令人称奇的种植效果。其中,航天大豆试验品种的最高亩产可达850斤。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示范区种植的富硒大豆和甜高粱。(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赵化拍摄)

  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

  种子和耕地问题,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点。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示范区的野大豆,个头如同大米粒般,是耐盐粮食作物。(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近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要“推动杨凌、黄河三角洲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在生物工程、育种、旱作农业、盐碱地农业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这片已经发生巨大变迁的土地,被寄予继续孵化变迁的希望。

  “安居梦”“幸福河”

  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

  东营位于黄河尾闾,曾经饱受黄泛之苦。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防凌防汛问题,国家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也就是在黄河大堤和南展大堤之间建成梭形的黄河南展区,作为蓄滞洪区。黄河岸边的村民搬迁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黄河大堤的房台之上居住。

  近年来,随着南展区被取消蓄滞洪区的功能,东营市启动房台村居民迁建工作,让住在狭窄简陋房台上的村民第二次搬迁到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安置居住,目前已建成三个社区,安置2.39万人。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俯瞰杨庙社区,黄河水从旁边流过。(总台记者张鹏拍摄)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三个安置社区之一的杨庙社区,目前这里居住着来自11个房台村的1500多户4700多位村民。

  许福华一家,就是从原蓄滞洪区低矮的房台搬进了敞亮的楼房。今年66岁的他和爱人偶尔就近做一些零活,儿子许建峰在石油工程技术公司务工,儿媳在社区的塑料编织专业合作社打零工,全家一年收入十七八万元。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这是21日当天,许福华(右二)老人一家拍摄的全家福。(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在杨庙社区,不仅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还有老年餐厅、草编合作社等。衣食住行和就业,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配齐。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杨庙社区成立草编合作社,老年人通过手工编织屏风、鞋架等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在杨庙社区,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黄河滩区和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等情况。

  除了原蓄滞洪区群众搬新家,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也是总书记一直牵挂的事。160多年前,黄河改道,流经山东,在600多公里河道沿途的河槽与大堤之间,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的滩区。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黄河山东段从菏泽市东明县始,至东营市垦利区终,滩区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资料图)

  2019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多次谈起滩区群众。

  总书记说,下游滩区既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

  《时政新闻眼》了解到,从2017年起,山东全面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涉及包括东营在内的7个市、16个县区。到今年5月,山东已全面完成迁建任务,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基本实现。

  近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实施好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进一步推进滩区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这是菏泽市东明县尚庄社区,共安置5个自然村、5000余名黄河滩区群众。(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如今,如何把黄河的事办得更好,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面临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初心不改当年,蓝图徐徐展开,像杨庙社区这样的变迁故事,将继续在黄河两岸发生。

  油田之变 转型之路

  1961年,在山东东营的土地上,喷涌出了华北平原第一股工业油流。

  此后,一个叫胜利的村子传出喜讯,这里打出了当时全国第一口日产原油超过千吨的油井。胜利油田由此命名。

  今年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21日,习近平来到胜利油田考察。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60年来,胜利油田共发现油气田81个,累计生产原油12.46亿吨,占到了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

  60年来,胜利油田人始终在为祖国采石油、献石油,但采油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台记者张鹏拍摄)

  在胜利油田,习近平首先来到这里的勘探开发研究院考察。这个成立于1964年的机构,承担着勘探开发重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攻关应用的任务。

  研究院设有31个研究室和实验室,其中有两个尤其值得一说。一是页岩油研发中心,通俗地说,它主要负责给岩石做“CT”,精准定位原油藏在什么位置。另一个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它主要研究将捕集之后的二氧化碳注入油层,这样既可以提高采油率,又能实现二氧化碳“入地为宝”。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这是棕褐色油浸细砂岩。(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油田工人将捕集后液化的二氧化碳装车,运往油田。(总台央视记者谢晓光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胜利油田的钻井平台考察。

  胜利油田莱113区块现有油水井26口,这里是CCUS项目大显身手之地。据了解,胜利油田已在7个区块规模化推广CCUS项目,已经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增油10万吨。

  从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二氧化碳把油“驱”出来,胜利油田的采油变迁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这是位于东营市莱州湾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上个月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胜利油田莱113区块的钻井平台。(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东营考察第二天,看懂“变迁”背后的中国“密码”

△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海上钻井平台。(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胜利油田,总书记重点了解和关注的,也正是创新发展。

  依靠创新发展,胜利油田创造了一个甲子的发展奇迹,也必将继续通过创新发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刘瑞琳

  记者丨许永松 姚瑶 赵化 潘毅 张晓鹏 贾林

  责编|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