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水暖:小岗村七十年代的改革与华西村六十年代的改革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574
小岗村70年代的改革与华西村60年代的改革
  
云淡水暖/2007-09-04

  
  下至平头百姓,上至理论家、鼓与呼家、辅佐家们,都不会否认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里程碑定位,一个顶天立地的“分”字,16个饱含希望与勇气的手印,从此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而更加深远的是,还吹响了城市、工业改革的号角。借用伟人的一句诗“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回头一望的时候,却已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了,这个“天”,就是发展的差异。
  
  2006年7月,《法制早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题为“探寻农村改革源头安徽小岗村:成为新农村试点”,小岗村要成为“新农村试点”,恐怕本身就说明其还尚未成为“新农村”,所以要“试点”,里程碑经过30年,要“从头再来”了。有意思的是,本篇报道的作者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参照系,叫做“本报选取了小岗村、大邱庄、华西村三个具有标志意义的村子,试图从它们发展的轨迹上求解农村改革的进步、困惑、问题和出路。”
  
  多余的话,已经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媒体,太多的角度讲过了,草民引用一段本文作者的访谈记录:【“发展小岗村村级集体经济,迫在眉睫的是人的问题。正因为缺少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小岗村才屡失良机。”从省财政厅选派来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沈浩认为。…一位村干部与沈浩的观点也不谋而合:“上级非常重视村里的发展,但因为村班子思想不统一而难以落实。”讲到最后,这位村干部垂下头,长叹了一口气:“二十多年过去了,按常理,小岗村早就应该发展得很富裕了。而现在……我们自己都觉得丢人。”…沈浩说:“2004年2月,村里为欢迎我写标语的墨水、纸张都是借钱买的。村集体没有一分钱,还欠4万多元债。‘大包干’展览馆陈旧不堪,村小学门窗桌椅破破烂烂。国家投资办起来的自来水、有线电视也停了。唯一的资本——‘名气’,如‘小岗’、‘小岗村’、‘大包干’等也都被别人注册了。”…“到了凤阳不到小岗,是一生遗憾;到了凤阳去了小岗,是遗憾终生。”】
  
  既然作者在本文中提到了华西村,草民忽然想起中央电视台2007年曾经播放过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其中有一个专集提到了华西村,此集叫做“江村变迁”,片头的片花和片尾,好像都是以华西村美轮美奂的农民别墅群的航拍镜头为卖点的,可以说真是壮观,而此集介绍华西村发展之路的内容,草民却觉得也有“改革”的味道,不过,那种“改革”不是“分”,而是“合”,就是把小合大,把分散合为集中。
  
  “江村变迁”介绍,“1964年,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背景下,吴仁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的15年规划,这个规划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把全大队分散的12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另一项内容是,争取粮食亩产达到1000斤,这在当时,多少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草民猜测,这个所谓“天方夜谭”,一是指吴仁宝在所有制上的“冒进”,本来当时是强调“三级核算,(生产队)队为基础”的,这么一“合并”,就成了“大集体”,有些违反“原则”的味道;二是指华西大队在经济指标上的“冒进”,以当时的化肥、农药、水利、机械化水平,亩产1000斤是很不简单的了。
  
  吴仁宝不无得意地介绍说“当时这个计划人家认为是不会实现的,脱离实际,有一个说法,叫‘吹牛大队’。大家干了,把这个计划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又讲了,说这个是‘“做死大队’,大家辛苦,要做、要干,就是说辛苦了,就叫‘做死大队’。做了大概7年多,任务完成了,大家又叫‘享福大队’了。当时叫享福,不叫幸福。”
  
  小岗村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其带来了中国农村翻“一分到底”的变化,还延伸出了国有企业的“一包到底”的模式,“产权革命”了。吴仁宝60年代的改革,当时却不怎么合“适宜”,所以没有成为“里程碑”。但吴仁宝的“大合并”改革,给华西村人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共同富裕”,并且,这种“大合并”如今仍然在继续进行着,用一个时髦的词儿,叫做“资源整合”,但是是集体化的整合,不是私有化的整合,据介绍,从2001年到2004年,短短3年的时间里,经过8次合并,16个周边村先后加入了华西村。45年前的华西村是由12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45年后,华西村又有了12个合并村,2005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00亿。
  
  记得什么研究院的农村经济理论家党国英先生曾经冷笑过,说小岗村想重走“集体路”是“犯糊涂”,然而,现实也真让小岗村的人们犯难,各顾各30年了,要找回点集体意识,还真不容易,但华西村在那儿摆着,不服气不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云淡水暖
云淡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