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
◇我们党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
◇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坚持人民至上;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深深浸润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七大思维能力”既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真谛,又蕴含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密码
文 | 胡晓青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2022年7月30日摄)李贺摄/本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就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
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
植根中华文明厚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坦荡壮阔。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正是因为“第二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2021年3月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
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中华文明具有持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我们党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古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和模仿。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照搬其他国家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等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都可以在传统制度中找到文化渊源。
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发展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智慧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在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对解决当今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安排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集体学习,分别就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德治和法治、吏治、反腐倡廉等对治国理政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无论是到地方考察和主持国内重要会议,还是在重要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进行深刻阐述,多次引用古诗文阐述执政理念,身体力行传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功能的高度重视,为我们积极总结和学习借鉴其中的智慧提供了科学指引。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坚持人民至上;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深深浸润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尚书》记载:“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敬德保民”,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深刻体现了民本观念,曾造就了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等盛世。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革故鼎新”出自《周易》: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与时俱进”也与出自《周易》的“与时偕行”有关联。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步过程。“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老子》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国古代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即虞衡制度。《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汲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出自《左传》;“协和万邦”出自《尚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责任与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条件下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
掌握运用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七大思维能力”既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真谛,又蕴含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密码。
提升战略思维掌握全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智慧和经验。《礼记》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蕴含着前瞻思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蕴含着全局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蕴含着长远考虑,这些都是观大势、谋全局的战略谋划。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智慧,才能更好做到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推动各项事业向前进步。
坚持辩证思维把握根本。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为今天坚持辩证思维提供了有益借鉴。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方式,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从系统整体上思考世界本原和人生意义,中国传统哲学蕴含着关于系统观念的朴素思维。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为代表的理念,注重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在把具体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在重点突破中推动事物整体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思维变革创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中,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充分表达出中国古人求新贵新的理念和对创新精神的不懈追求。“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蕴含着创新发展的智慧。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坚持创新思维,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才能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不断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
提高历史思维把握主动。中华民族历来习惯用悠久的历史观照现实、走向未来。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历史,不仅是传统更是制度。据《吕氏春秋》记载,夏代就已设置史官。《说文解字》就有:“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尚书》到二十四史,留下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历史记录。提高历史思维必须尊重历史,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坚持法治思维发挥保障。良法善治是中国古代传统礼法的一直追求。“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法治思维,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伴随着五千年文明的传承。“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深深铭刻于历代文人的精神命脉,慢慢积淀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成为化解社会危机和破除自然风险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瞭望》2024年第05期 )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