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第三版作者的话

作者:王小强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871

作者的话

  9.11那时节,恐怖袭击好像还是突发事件,让人抽不冷子吓一跳。几年时间过去,经过大张旗鼓的全球反恐战争,打开电视看新闻,爆炸、枪击、打飞机、杀人质,目不暇接,天天不断,一天数起,就像一日三餐家常便饭,成为当今人类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组成部分——布热津斯基 2004 年写新书承认现实,「国家的真正安全准备,应该是让人民知道国家处于不安全状态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12006 年 4 月 28 日,美国国务院公布 2005 年全球反恐报告,世界各地发生恐怖袭击 1.1 万起,「造成至少 1.46 万人死亡。换言之,全球每隔一小时就会发生至少一起恐怖袭击,每天有至少 30 人在恐怖袭击中丧生。」2 不管怎么说,明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不要命的恐怖分子越杀越抓越多,自杀式的恐怖袭击越打越烈越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本用不着强调,如何理解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运动,对判断 21 世纪「世界新秩序」的可能走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几乎所有人都公开反对「恐怖主义 = 原教旨主义 =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简单公式。原教旨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是原教旨主义的一小撮,这纔是标准的表述。但是,伊斯兰复兴运动从何而来?不明不白了。虽然外部众说纷纭,内部派系林立,就思想逻辑而言,推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意识形态是原教旨主义。3 反问一句,看得清楚:除了原教旨主义,还有什么其它更重要的哲学基础,在推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亨廷顿的概括,体现出上述外交辞令与真实内容交叉形成的语焉不详:

  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通常被视为政治的伊斯兰教,它祇是范围更加广泛的伊斯兰教观念、实践和辞藻的复兴,以及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再作贡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复兴运动是主流而不是极端的,是普遍的而不是孤立的。复兴运动影响到了所有国家的穆斯林以及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的大多数方面。……忽视 20 世纪末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对东半球的政治影响,就等于忽视 16 世纪末新教改革对欧洲的政治影响。……1995 年,除伊朗外,每个穆斯林人口占优势的国家在文化、社会和政治上都比 15 年前更伊斯兰化和伊斯兰主义化。4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运动,被不少西方学者当成「黄祸」的兄弟 ——「绿祸」。5 1993 年,美国《外交季刊》春季号发表两篇文章 ——〈什么绿祸〉和〈激进伊斯兰的挑战〉,从正反两个角度,开宗明义,正式展开讨论「绿祸」、「绿色威胁」(green menace)。6 接着,该刊夏季号发表亨廷顿的著名文章 ——〈文明的冲突?〉把讨论推到上纲上线的高潮。7 接着,亨廷顿的文章舒展成世界名著,书里关于伊斯兰与儒教文明联合对抗西方的经典分析,给出「黄祸」加「绿祸」的灾难前景。8 接着,偏执敌视、抨击诋毁伊斯兰的文字声讨铺天盖地。9 接着,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著述纠正找补,文献史料汗牛充栋。10 布热津斯基指出:

  学界对 9.11 事件比较大胆、模糊的分析,是关于穆斯林的想法。他们说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上都反对西方(尤其反对美国)的现代观念。美国政府很聪明的把伊斯兰和恐怖活动画上等号,又告诉大家伊斯兰本身没有错。不过,支持政府的人却分不清楚这两个观念的差别。他们马上就发起伊斯兰对西方不友善的宣传,说伊斯兰是暴力反美的温床。11

  笔者不懂得宗教,更不是研究伊斯兰的专家。祇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试图用一般常识,理解满世界愈演愈烈的恐怖袭击。这本书原是 2003 年写的长文,分上下两篇,印仅「供内部参考」的《香港传真》No.2003~32、33。2004 年年底,根据相关事件的发展,补充些许资料,将原文为了压缩篇幅的部分注释内容扩充到正文,由大风出版社出版三千册。如今,三千册告罄,藉助再版加印之际,基本文字不动,补充一些新材料,略加文字修饰,顺便把张承志、张文木的书评收进来。

  因为不是专家,又未曾有机会到中东、中亚等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实地考察,祇好每天看电视新闻,图书馆找、朋友处借这方面的纪录片、故事片,大部分相关知识,来自恶补文字材料。为了不致于自以为是,信口开河,行文藉用各路权威说法,引文加注释,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不厌其烦。目的是支撑常识原本可以得出的判断,尽可能有根有据。文中单列出来的楷书,均为引文原文。引文中又插入的注释,单独注明出处。注释标明的出处,对上文陆续出现的引号文字负责。

  大恩不言谢。南怀瑾老师为桑尼研究系列撰写的总序,肖梦给本书的序言,张承志、张文木的书评,都是出于探求人类社会进步的真诚期盼,顺便带出对笔者的鼓励与鞭策。感谢王苗、廖炜先后为本书做的精彩设计。感谢姜建为本书初版、再版的辛勤劳作。特别感谢杨莹,写作时做了许多数据搜集、翻译和图表绘制工作;出版时做了大量编辑、排版和校对工作;再版时,重新改版、排版。

  2006 年 5 月 1 日于香港

  注释:

  1 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 41 页。

  2 〈美国公布2005年反恐报告,全球每隔一小时就发生一起恐袭〉,《北京晚报》2006年4月29日,第16页。

  3 「必须指出的是,穆斯林反对使用『基本教义派』这个名词,并相当正确地指出此『基本教义派』名词是由美国新教徒所创造出来的,以作为荣誉的标志,但是此名词无法完全翻译成阿拉伯文。如我们所了解的,Usul 是指伊斯兰法理学的基本原则,而且如同所有穆斯林所承认的,所有的穆斯林都可以说是认同基本教义(usuliyyah)」(凯伦•阿姆斯特朗:《伊斯兰》第 235 页)。

  4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 111~113 页。

  5 爱德华•萨依德:《遮蔽的伊斯兰》第 61 页。

  6 Leon T. Hadar:“What green peril”和 Judith Miller:“The challenge of radical Islam”,Foreigen Affairs 春季号 1993,第24~56 页。

  7 Samuel Hungtington:“The clash ofvcivilizations?”Foreigen Affairs 夏季号 1993,第 22~49 页。「受西方影响的伊斯兰知识分子对『文明的冲突』相当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这种说法充分证实了欧美、以色列的优越感」(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 71~72 页)。

  8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 266~269 页(参见附录:亨廷顿「黄祸」加「绿祸」的世界大战)。森格哈斯注意到,1993 年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时,「这篇文章在标题中附有一个问号。人们可以把这个问号看作是认真的,但也可把它理解为一种修辞上的润饰。此文后来扩充成一本书,在它的德文版中,文化斗争又被视为21世纪世界政治重建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没有加『如果』和『但是』这样的限制词。问号也不再有踪影」(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第113 页)。

  9 「美国即使声誉卓著的报纸也塑造这种刻板的印象。纽约市立大学教授 Evand Abrahamian 在 2002 年夏天的《中东报告》里说,9.11 事件后的反应是『《纽约时报》这种大报也有一篇接一篇的文章,用「这是一场宗教战争」、「没错,就是伊斯兰」、「伊斯兰的愤怒」、「穆斯林的狂怒」、「伊斯兰的忿恨」、「伊斯兰狂怒之源」、「圣战 101」、「伊斯兰恐怖行动之深厚学术基础」、「信仰与世俗之国」、「伊斯兰之力量」、「吉卜林早知美国今日始知之事」、「伊斯兰世界正在看半岛电视台」、「真正的文化战争」、「伊斯兰革命」、「唯一的信仰」、「第一场圣战」、「激烈抗议西方,古今委屈追本溯源」等激烈标题』」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 236 页 。

  10 譬如,埃斯波西托的《伊斯兰威胁》、Karim Karim的《伊斯兰祸》、Tariq Ali 的《原教旨主义冲突》、Bassam Tibi 的《原教旨主义挑战》,Lawrance Davidson 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埃尔古恩•查潘:《伊斯兰与恐怖主义》等等。

  11 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 45 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王小强
王小强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