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产生英雄的时代,毛泽民正是那个时代召唤出来,塑造出来的英雄。
之一
“毛泽民牺牲前,曾对他的战友说:
‘如果你以后有机会回延安,请转告毛泽东同志:我毛泽民无愧于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无愧于是毛泽东的弟弟,也无愧于是毛泽覃的哥哥!’
30年后,已是迟暮之年的毛泽东对前往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中央代表团的负责同志说,你替我采一束野花,放在我弟弟的墓前。
这一年,毛泽东82岁。
如果他的弟弟毛泽民活着,应该79岁了。”
——这就是《寻踪毛泽民》一书最后的文字。泪水再次充盈我的眼睛。毛泽民的一生让我感动,让我感慨。毛泽民只活了47岁,但是他的一生丰富而且壮丽。从1921年25岁在毛泽东的引导下投身革命,到1943年47岁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短短22年,毛泽民做了多少事,创造了多少个第一,短短22年,真可谓波澜壮阔,有声有色,生的精彩,死的壮美。
1923年他参与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经济实体——“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1923年他创意并领导发行了中国第一个红色股票;1931年他是第一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1932年他领导发行了第一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和银币;1932年他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中华钨矿总公司”;1935年长征途中他在遵义创造了世界第一的信誉最好,发行、流通、回笼货币时间最短,仅十二天的“红军票”的奇迹;1935年他在陕北延长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油矿和炼油厂。
人生短暂,上述“第一”只要能拥有其中一项就可以自豪自慰,而毛泽民却拥有全部。
不仅如此,毛泽民还是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工作的先驱。从1926年到1931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的工作。他建立党的秘密印刷厂,领导上海书店,负责党报、党刊和革命书籍的印刷发行工作。他在武汉创办“长江书店”,兼任“汉口民国日报社”总经理。他辗转于上海、武汉、天津、广州、北京、长沙等地,在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书刊分销处,主持印刷发行《向导》、《共产主义ABC》、《汉口民国日报》、《大江周报》、《中央通讯》、《布尔塞维克》、《红旗》等报刊,仅《向导》周刊就在全国发行了8万多份。他先后创办了“无产阶级书店”、“华兴书局”、“浦江书店”,还创办了上海“协盛印刷所”、天津“华新印刷公司”等。
1934年至1935年在长征途中,毛泽民负责的“扁担银行”挑着中央红军的黄金、银元等贵重财务,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不仅沿途保障了红军采购粮食等必需品的支付问题,而且为初到陕北的红军提供了最初的经费支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衣不蔽体,物资供应及其困难。11月毛泽民任国民经济部部长兼贸易总局局长。毛泽民立即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从棉布、棉花到棉衣、棉鞋;从煤炭、柴草到煤油、纸张;从粮食、食盐到蔬菜、药品;从渡船、担架到军衣、军被……每一样物资的筹集都包含着毛泽民的辛苦。另一方面,从煤炭的生产到运输;从石油的生产到炼制;从盐的生产、运输到贸易;从造纸厂、纺织厂到被服厂;从消费合作社、西北纺织学校到粮食加工;……每一项事业都凝聚着毛泽民的心血。
1937年毛泽民紧急秘密的两度前往上海,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几项特殊任务。一是秘密购买印刷设备,运回延安;二是接收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几十万美元的紧急援助,兑换成法币,秘密运回延安;三是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原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毛泽民凭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凭着他的大智大勇,圆满的完成了上述任务。
1937年底,党中央决定送积劳成疾的毛泽民去苏联治病。然而他1938年2月到新疆时又接到毛、洛(毛泽东、洛甫)电报,让他留在新疆做统战工作,并进一步打通国际通道。毛泽民到新疆10天后即被任命为财政厅副厅长,38年10月又任财政厅代厅长。毛泽民大刀阔斧的整顿税收,改组银行,改革币制。仅一年时间毛泽民便统一了新疆货币,保持了币值稳定,增加了税收,发展了生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巩固和发展抗日大后方的经济奠定了基础。
1939年6月毛泽民到苏联治病和学习。在苏联短短8个月的时间,毛泽民写了十几万字的材料。他代毛泽东填写《履历表》;他详细汇报分析了新疆各方面的情况和统战方面的情况;他痛斥了左倾路线和李德对中国革命的危害;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情况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他如饥似渴的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财政经济等各方面;他不辞劳苦的参观苏联各种各样的工厂、农庄、矿山。毛泽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坚定的信心,他已经有意识的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准备知识,勾画蓝图。
1940年2月毛泽民回到新疆,继续任财政厅代厅长职务。这时新疆的政治形势已陷入危机之中,盛世才排挤和打击共产党人日益明显。毛泽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辱使命,努力工作,连烧四把火——改革税制、取缔特权机关的“小金库”、强化财政预决算、发行建设公债。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法西斯空前猖獗,盛世才暴露出反苏反共的真面目,加快了投靠蒋介石的步伐。此时在新疆的共产党人的处境越发困难和危险。1941年7月,毛泽民改任民政厅代厅长,在险恶的环境下,尽可能的多为新疆人民工作,整顿救济院、积极灭蝗、积谷度灾、对区村政权进行民主改革,积极改进医疗卫生工作。1942年7月,毛泽民在无法工作的情况下,辞去民政厅代厅长职务。1942年9月盛世才软禁了毛泽民等人。1943年2月毛泽民被投入迪化(乌鲁木齐)第二监狱。盛世才先是利诱毛泽民,要他宣布脱离中国共产党,遭到拒绝,后又对毛泽民施尽酷刑,毛泽民坚贞不屈。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盛世才于1943年9月27日秘密杀害了毛泽民等人。这就是简约的毛泽民短暂却光彩的一生。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人民领袖,他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他的坚定信念、深刻思想、博大胸怀、恢宏气度、浪漫情怀,特别是至今还为一些人所不能理解的大慈大悲,行大善抑大恶的思想和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而毛泽民作为毛泽东的弟弟,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很多中国人都具有的优秀品质:刻苦、忠厚、质朴、认真、聪慧、果敢、坚毅。毛泽民25岁前是湖南韶山的一个普通农民,他47岁壮烈牺牲时,已用自己的辉煌人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财经工作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一个坚定从容的革命烈士、中华民族的英雄。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产生英雄的时代,毛泽民正是那个时代召唤出来,塑造出来的英雄。
那个时代召唤出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一大批英雄,他们为了人民,在人民的支持下创造了“人民共和国”。为了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深入的思考,勇敢的探索,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人物。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啊,历史又给了你怎样的任务和课题?!
今日的中国是不是又到了需要英雄,而且必然产生英雄的时代?!
之二
一本好的人物传记作品,要满足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完整准确的反映出主人公的一生,第二要准确多侧面的勾画出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及生活背景环境,第三要使读者受到教益,增加知识,启迪心智,净化灵魂。《寻踪毛泽民》一书很好的满足了这三方面的要求。
不仅如此。《寻踪毛泽民》一书还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它有“红色经济史”,“红色宣传史”,毛泽东家族成员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史,李德的历史、反动军阀盛世才的历史,以及俄罗斯国家政治历史社会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极为珍贵丰富的历史资料,等等。
应该说《寻踪毛泽民》一书还是一部知识性、可读性俱佳的书。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节、真实的历史环境背景、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作者的笔下随着主人公毛泽民的历史活动自然展开,生动流畅。而这些人物、故事、情节、历史事件又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众多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而所有这些又是读者最愿意了解清楚的。这就使得本书十分吸引人,一旦上手,很难放下。
感谢曹耘山策划,曹宏、周燕著述了这本书。将它贡献给了社会、贡献给了人民。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尘埃下面真实的历史。
之三
四集电视文献片《毛泽民》解说词:
“在以往的日子里,为中国革命贡献了毛泽东、毛泽民和毛泽覃三个儿子的母亲,人们都知道她叫‘文七妹’。
直到2006年夏天,在拍摄文献纪录片《毛泽民》的时候,我们才有了新的发现。
这里是俄罗斯国家政治历史社会档案馆,摄制组在这座大楼的408房间看到了这样一份档案。
这份档案的编号为‘495-225-477’,它的主人就是毛泽民。
这份尘封了60多年的档案,第一次被中国人翻开,这让人难免感叹毛泽民身后的寂寞。
在查阅档案的时候,我们意外找到了一份他替哥哥毛泽东填写的简历。在这份简历上,我们才知道,毛家三兄弟的母亲文七妹真正的名字叫:‘文素勤’。”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最后又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毛泽民的历史档案竟尘封了六十多年?为什么毛泽民的身后竟如此寂寞?
是不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百废待兴,无暇顾及?
是不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反修防修,与前苏联关系紧张,无法顾及?
那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毛泽东身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与前苏联关系改善之后,可以顾及,又为什么没有顾及?
是不是毛泽东身后,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妖魔化毛泽东、妖魔化毛泽东时代,进而妖魔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又进而妖魔化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全部革命历史的恶浪浊流影响了我们的党史研究?影响了对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的公正评价?谁该对此负责?!
……
然而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优秀儿子——毛泽民
历史是思想家和政治家表演的舞台。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则用他们真实的生活评判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优劣、好坏、善恶、美丑。任何谎言和权势在这样的历史评判面前都是无力和无效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007年5月27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