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作者:周喜俊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8-03-09 2775

大爱筑长城

周喜俊

崔建强82岁的奶奶付三妮被意外烧伤,医院经全力抢救,宣告人不行了,赶紧拉回去准备后事吧。没想到,这个全身三度烧伤的耄耋老人,在不吃不喝,不能输液的情况下,挺了整整十天,还是咽不了最后一口气。全村的乡亲们轮番来看她,那惨不忍睹的样子,让大家痛心不已,满院子的人都在默默垂泪,不知该如何给这个苦命的女人以心灵慰藉。

崔建强的母亲,也是付三妮的外甥女,她似乎明白了老人不能瞑目的缘由,把嘴贴在她耳边问:“三姨,你还在等我三姨夫的音信啊?”处在昏迷状态的付三妮突然睁了睁眼,嘴唇嚅动着,只是没发出声音。乡亲们豁然明白,等了丈夫崔志尧64年的付三妮,临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她实在不甘心啊!

为了却老人的心愿,崔氏家族的长辈们经商量,决定用谎言为她圆了这个梦。他们找来一块新砖磨光滑,刻上“崔志尧之灵位”,用红布包了装进自制的骨灰盒,捧到付三妮枕边说:“忙妮儿她爹早就过世了,怕你伤心,一直没敢跟你说。这是他的骨灰,到了那边再找找你家忙妮儿,你们一家三口就能团聚了。”

付三妮的喉咙咕噜了一下,她试图抬起手,指炕柜上的蓝包袱。建强母亲明白她的意思,忙把包袱打开,拿出老人出嫁那天穿的红嫁衣和头上戴的红绒花。多年前她就和外甥女说过:“我百年之后不穿寿衣,你们把我的嫁衣和头饰穿戴上,你三姨夫走那会儿我才18岁,他心里还是我出嫁时的样子,几十年没见面,穿上寿衣到了那边怕他不认得我。”

女人们轻轻把她扶起来,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那件嫁衣给她穿到身上,崔建强最后一次给奶奶梳了头,挽好纂,把红绒花头饰戴上。付三妮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头慢慢转向枕边的“骨灰盒”,使劲睁了睁眼,长长舒了一口气,干枯的眼窝中流下两行清泪,心脏随之停止了跳动。

付三妮撼人心魄的人生谢幕,在我的家乡行唐县流传甚广,她的娘家南贾素距我们村不足5公里,两村结亲的很多,早有不少人为我推荐过这个素材,想让我写部作品。我一直认为这是个痴情女人为丈夫守节的故事,而这类题材的作品,从古至今并不鲜见。

我真正了解崔氏家族的历史并为之动容,是见到崔建强之后。从这个1978年出生的青年人声泪俱下的讲述中,我终于明白,付三妮的丈夫崔志尧并不是他的亲爷爷,为崔家抚养了五代人的付三妮是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奶奶。

崔志尧:闹革命舍家别妻走天涯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崔志尧

崔志尧1914年出生在行唐县庄头村。崔家是书香门第,家中十几亩地,有骡子和大车,在村里属于自给自足人家。崔志尧兄妹七人,五男二女,他排行老二,因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长辈们总是亲昵地叫他“个半儿”。时间长了,绰号成了昵称,村里人也都跟着这样叫。

崔志尧的爷爷是清代文人,念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非常重视孙子辈的文化教育。虽然家境不太富裕,也要供孩子们读书。崔志尧性格开朗,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悟性极高,凡是他读过的书,都能把内容完整地讲给周围人听。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天生是读书的料儿,将来必能成大器。爷爷听到这话,高兴得合不拢嘴。

崔志尧确实不负众望,读书一路跳高越级,192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二师,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崔喜尧也考入正定师范,这对崔氏家族来说可谓双喜临门。爷爷亲自带他哥儿俩到祖坟烧香叩拜,期盼两个孙子靠读书光宗耀祖。

崔志尧就读学校是当时有名的“红二师”,因报考者大多为成绩优异的寒门子弟,对百姓疾苦有着深切感受,为穷人翻身得解放寻求真理的热情很高。他们这届学生入学之前,学校早就建立了党团组织,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崔志尧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世界地图,眼界大开,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和革命书籍,不断充实的知识让他心胸越来越开阔。让他更为振奋的是,进步的国文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讲《共产党宣言》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激发青年学生研究马列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

崔志尧虽然年轻,但性格刚毅,聪明果敢,口才极好。在行唐国办读高小时,他因对反动军阀和奸商互相勾结,抬高物价,坑害百姓的做法不满,组织进步学生发表演讲,鼓动群众砸了不法商家的盐店,他却以煽动群众闹事的罪名被官府拘押。为解救这个惹事的孙子,爷爷托人在地主家借来100块大洋的高利贷,总算把他赎了出来。这件事的结果是:迫使官府出面,强令盐价下降,众多百姓受益,崔家为此债台高筑。

少年时代就有如此胆识的崔志尧,在保定二师这个以红色为底蕴的崭新环境,感觉一下子长大了,明白了穷人祖祖辈辈受苦受穷的原因,忧国忧民的意识更加强烈。他很快结识了一批进步青年,和他们一起研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探索为解放全人类而寻求真理的路径,积极参与进步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很快成为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他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党团组织一致认可。1929年,15岁的崔志尧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他不再是那个带领同学砸奸商盐店的少年,而是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着组织领导能力和明确方向的革命勇士了。

1930年“反帝大同盟”在保定二师成立,崔志尧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红色组织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敌斗争越来越活跃,进步学生频繁闹学潮,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控诉反动统治者的累累罪行。轰动全国的“保定红二师学潮”之后,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包围了学校,以保定二师“共匪盘踞”,“学生闹暴动”为由,公开镇压爱国学生。50多名爱国学生被登报宣布开除学籍并发出通缉令,崔志尧是闹学潮的骨干分子,自然在被开除和通缉之列。

崔志尧被通缉的消息传到家乡,亲人们不知他是死是活,母亲着急上火,大病一场,很快离世。一心盼望两个孙子光耀门庭的爷爷,得知二孙子被开除学籍,在绝望中病倒,吩咐大孙子崔喜尧从正定师范退学,回来打理破败的家。爷爷是个讲信誉的人,临终前卖掉家里五亩地,连本带息还清了借地主家的高利贷。剩下的三亩地和一套骡子车,爷爷叮嘱,这是咱家唯一的生产工具了,再难也要留着。深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爷爷,本以为长孙崔喜尧有文化,善良本分,能让这个败落的家起死回生。可他忽略了喜尧的弱点,这个温顺听话,性格软弱,又缺少主见的长孙,自幼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来没有经历过挫折,他只喜欢读书,不会种地,更没有当家主事的指挥能力。不到半个月母亲和爷爷相继去世,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已让他感到巨石压顶,谁知好端端的一头骡子,清晨竟然无缘无故从棚圈跑出去,坠入院外的大口水井淹死。崔喜尧经受不住这接二连三的灾难,精神失常,上吊自杀。大嫂为摆脱厄运,丢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改嫁他乡,奶奶急火攻心得了偏瘫……

崔志尧回到村里才知道,他被反动当局通缉的半年时间,家里遭遇了如此大的变故,过去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四合院被阴霾笼罩。面对这个破败的家,崔志尧内心充满痛苦和对亲人的无尽愧疚,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这不是他一个家庭的灾难,而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在保定二师受到的革命教育,让他懂得了作为中华儿女,只靠读书,并不能唤醒在黑暗中沉睡的祖国,只有寻求革命的道路,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为把革命火种撒播到劳苦大众之中,他在庄头村学校当了专职教师,利用工作之便串联本村进步青年,创办了贫民夜校,把在保定二师学到的革命道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教材传播开来,启发劳苦大众的阶级觉悟,号召穷苦人团结起来,和封建剥削阶级做斗争。夜校办得很成功,仅本村学员就有40多个。通过这种宣传形式,成功组织了贫雇农抗租抗债、反对苛捐杂税等一系列斗争,让贫苦农民得到了实惠,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1年崔志尧在家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为使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人民群众深深扎根,他以教书为掩护,组织进步青年在庄头村成立了“读书会”,“青年激励社”,利用这些平台,把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和外地回乡的共产党员聚集到一起,搞革命宣传,发展党团员,不断壮大革命队伍。这个时期,仅行唐城南各村党团员就发展到上百人,为行唐县党团组织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这年6月,首届中共行唐县委员会和首届共青团行唐县委员会同时成立,崔志尧任首届团县委书记,是直中特委唯一县级团组织。第二年,他又参与组建起“行唐县反帝大同盟”,至此行唐县早期领导集体正式产生。

1932年6月下旬,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要求在北方各地普遍发动革命暴动,建立红色政权。中共直中特委为贯彻北方会议精神,决定在正定、新乐、行唐、藁城、灵寿五县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暴动,成功后建立红军游击队。崔志尧在这次暴动中肩负的任务是在准备暴动的地区做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工作。一切准备就绪,眼看成功在望,因叛徒出卖,致使五县联合暴动夭折。1933年初,行唐县委再次组织了“水泉暴动”,历时五天,伤亡惨重。

两次暴动失败,国民党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对共产党进行疯狂报复,用“宁可错抓一百,决不漏网一个”的野蛮方式,四处抓人,行唐县处在白色恐怖之中。为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通知,崔志尧和其他暴动负责人及骨干分子秘密转移。

付三妮:为大爱抚养崔家五代人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付三妮

崔志尧因在保定二师闹学潮遭反动当局通缉,辗转回到家乡后,父亲怕这个“不安分”的儿子再出去惹事,四处托人为他张罗媳妇。身体偏瘫的奶奶也觉得太需要有个女人来当这个家了,她知道二孙子眼眶高,嘱咐媒人给找个贤惠漂亮的,能拴住孙子的心,找来找去就找到了本县南贾素村的付三妮。

付三妮大名付香玉,因在姐妹中排行老三,人们习惯叫她三妮。付三妮母亲生过四男四女八个孩子,四个儿子都在童年夭折。四个女儿倒像迎风绽放的鲜花,一个比一个漂亮,是本村有名的四大美女。大妮香雪、二妮香俊都已出嫁,三妮香玉十七岁,待字闺中,四妮香挡年龄还小。

媒人给付三妮母亲介绍崔家情况:“书香门第,五男二女,本人排行老二,年满十八岁,才貌双全,保定二师毕业,在本村教书,挣着钱又能守着家。家里一座四合院,十几亩好地,闺女进门就能当家。”最后还特意强调,“这样的好人家可不愁媳妇,上门提亲的都踢破了门槛儿,你们要是不早拿主意,过这个村可就没这店儿啦。”

媒人一张巧嘴,把付三妮母女说得心急火燎,这样的好人家打着灯笼都难找,怎能错失良机?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三妮娘只养活了四个闺女,总感到在别人面前矮了半截,得知崔家有五个儿子,先有几分欣喜。付三妮没有上过学,对读书人格外崇拜,听说男方师范学校毕业,还是个教书先生,年龄相当,心里早一百个愿意。母女俩心照不宣,都很看好这门亲事。三妮娘没等外出的丈夫回来商量,就一口应下这门亲事。

三妮娘觉得攀了高枝儿,为了不让崔家小瞧,她倾其所有为三妮置办了一套体面的嫁妆,另配一对装满各色衣服布料的蓝色印花包袱,一身绣花嫁衣。还破例让三妮歇息几天,专门练习盘头,怕女儿嫁到这样的书香之家梳不好头让人笑话。自从定下这门亲事,付三妮心里就像长了草,恨不得马上飞到那个充满书香味的四合院儿,陪伴在自己心仪的男人身边。

1932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付三妮出嫁的日子,崔家抬着一顶四处透风的轿子来迎娶她。两个姐姐一见就犯了嘀咕,书香门第,大户人家,怎连顶像样的花轿都租不起?这也太寒酸了吧。付三妮不在乎,还自我解嘲说:“我嫁的是男人,又不是花轿,说不定人家是怕我晕轿,故意给租了顶透风的,读书识字的人就是会体贴人。”

十七岁的付三妮穿上漂亮的新嫁衣,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上了花轿。她透过轿帘的缝隙,偷看那个穿长衫,戴礼帽,骑着马来迎娶她的男人,想象着将要开始的新生活,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付三妮进门才知道,崔家的境况与媒人描述的相差甚远,只有“进门就当家”这句是最真实的。这个如同刚经历过大地震的家庭,已是破败不堪。奶奶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走路要扶着个小凳子,公爹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儿,三个小叔子最大的十五岁,两个小姑子最小的四岁,大伯子哥留下的女儿刚八个月。三个没娘的女孩子见到年轻漂亮的付三妮就像见到了亲娘,新婚之夜都依偎在她身边不肯离开,直到躺在她的新房睡着了才把她们一个个抱走。

崔志尧把两个妹妹和侄女安顿好,回到洞房对妻子说了一句赞美话:“你穿上嫁衣真好看”。 付三妮羞涩地低着头,心里感到很温暖。丈夫接着说了一句,“你嫁给我可要受苦了”。这话说得很真诚,付三妮被感动了,她觉得有这么知书达理的丈夫在身边,吃什么样的苦都不在乎。

第二天早上,付三妮把新嫁衣叠好包进蓝包袱,穿上布衣就下了厨房。从这天开始,十七岁的弱女子成了这个十口之家的当家人,一家老小吃喝穿戴都要她张罗。丈夫整天忙得不着家,经常深更半夜才回来,到家不肯休息,仍然在煤油灯下读书写字。尽管梦想和现实有着巨大落差,可善良贤惠的付三妮并不后悔,她仰慕丈夫有文化,觉得男人要成就大事,就该有这么股子执着劲儿。她甘愿把所有家务全部承担起来,让丈夫全身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崔志尧越来越爱通情达理的妻子,尽管她没有文化,但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时她晚上回家早了,会教付三妮读书认字,还教她念自己编写的歌谣:“穷人苦,穷人苦,穷人起来斗地主……”

付三妮当时并不知道丈夫以教书为名从事的革命工作,也不懂他整天说的“真理”是什么,但能感觉到丈夫做的事情是对的,是为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她喜欢听丈夫给她“讲课”,尤其喜欢看丈夫手执毛笔写字的洒脱,她觉得丈夫的字太好看了,每次走进房间,看到那些字,心里特别自豪。有一次她回娘家,趁丈夫不在偷着带走了几张,想在亲人们面前显摆显摆,也让娘家的晚辈们跟着学学。没想到,娘家人看到这些字大惊失色,说你家男人是“共匪”,要是让人知道,咱家亲戚都得跟着遭殃。

付三妮自从知道丈夫的底细,就多了几分担心,当时她已有身孕,唯恐丈夫遭到不测,她想永远陪伴在丈夫身边,伺候他,保护他。崔志尧晚上出去写标语,她坚持跟着去放哨。崔志尧是行唐团县委书记,经常以“读书会”为掩护,召集人来他家后院的柴房秘密开会。为防止被人发现,付三妮总是提前把棉被挂在窗户上挡住灯光,自己坐到门口边做家务边站岗。

有一天深夜,崔志尧外出开会回来,从怀里掏出一双虎头鞋,说是给他们将要出生的孩子买的。付三妮心头突然掠过一丝不祥之感,她把鞋捧在手上,心里默默祈祷,愿老天爷保佑丈夫平安。可没过几天,她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33年春节过后,由行唐县委组织的水泉暴动惨遭失败。崔志尧接到组织迅速转移的通知,匆忙回了一趟家,他对妻子说:“如果我三天之内不回来,你把我所有的书和资料都要烧掉。”

付三妮默默点点头,转身从针线筐里拿过刚为丈夫做好的一件蓝布长衫,把最后一个扣子缀好给他穿在身上。崔志尧两只大手抚摸着妻子消瘦的肩头,饱含深情说道:“这个家就交给你了!”说完转身出门,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崔志尧走后三天还没回来,外面风声越来越紧,付三妮遵照丈夫的嘱咐,开始烧他留下的资料。白天怕被人发现,晚上她和几个小叔子分头烧,一连烧了三个晚上,大部分书都烧了,还剩几本丈夫经常读的书,她实在舍不得烧掉,便包好藏到墙上的窑窝儿,用土坯砌好抹平,外边挂上神像做伪装。后来随着搬家,她又辗转藏到炕洞、夹墙,为防止潮湿,还弄来生石灰把柳编箱埋住。她藏着丈夫这一包书,也藏下了一份念想。

崔志尧走后不久,付三妮生下一女孩,取名忙妮儿,这名字也可体现出她当时的生存状态。丈夫不在家,她伺候老的,照顾小的,从早晨睁开眼就有干不完的活,打水、做饭、洗衣服、纺棉花、织布、做针线,还要到农田干活,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不停地转,累得都支不起腰来。但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想到丈夫有一天会回来,心里就有一种希冀和期盼。

女儿蹒跚学步了,付三妮拿出那双虎头鞋给她穿上,告诉孩子:“这是你爹给买的。”女儿咿呀学语喊出的第一个字是“爹”。这个乖巧的孩子,整天听娘讲爹的故事,对从未见过面的爹充满期待。吃饭时总要搬个小板凳放到自己身边,不许任何人坐这个空位,说要等爹回来,让爹挨着她坐。

过年了,忙妮儿到大街上玩耍,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在爹怀里撒娇,回来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俺想让爹抱抱。” 付三妮哄女儿:“快了,今年回不来,明年准回来。”第二年春节前夕,忙妮儿听邻居的小伙伴说她爹买了糖,跑回家跟娘学舌,一脸羡慕的样子。付三妮随口说了一句:“等你爹回来也给你买糖。”小忙妮儿高兴了,拉着娘的手非到大门口等爹不可。夜幕降临,付三妮抱着女儿坐在门口的碾盘上,唱着思念丈夫的小曲儿,泪水忍不住满面流淌。懂事的忙妮儿抬起一双小手给娘擦着眼泪说:“娘,俺不吃糖了,咱回家吧。”

忙妮儿在期盼中等了一年又一年,还是没有等到爹回来。她四岁那年出麻疹回内合并为痢疾,腹泻不止,大夫说这种病很难治好,让家人有个思想准备。忙妮儿三叔急了,跪下求医生:“你一定想办法救救俺侄女,二哥不在家,二嫂就这一个闺女,她要有个闪失,俺这个家就完了。”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医生给开了两副中药,说能不能见效就看孩子的运气了。忙妮儿三叔借钱把药买回来,忙妮儿已经咽了气。

这个可爱的女孩儿临死之前,还用微弱的声音问:“娘,爹咋还不回来看俺?”付三妮强忍着泪水哄女儿,“你爹正在路上,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了,小声说:“娘,俺先睡会儿,爹回来了,赶紧叫醒俺。”忙妮儿闭上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她带着对父亲的期盼死在了母亲的怀抱。

奶奶怕付三妮悲伤过度病倒,让她回娘家休养几天。付三妮见到母亲忍不住嚎啕大哭,母亲深知女儿心中的悲苦,极力劝慰,变着法给做好吃的,可她吃不下睡不着,闭眼就听到女儿稚嫩的喊“爹”声,就能看到女儿穿着虎头鞋蹒跚走路的小脚。

付三妮在娘家住不下去了,她想回去到女儿常玩耍的地方坐会儿,想躺到女儿睡过的枕头上闻闻孩子的气味儿,想看看女儿那双虎头鞋还在不在,这是丈夫留给孩子的唯一礼物。她神情恍惚出了娘家村,晕头晕脑走到婆家门口,一抬眼看到碾子上搭着女儿的衣服,扑上前抱在怀里,泪水如断线的珠子簌簌滚落。泪流干了,脑子也清醒了,丈夫一走五年杳无音讯,唯一的女儿也没了,自己还回婆家干啥呢?她想到了娘家人的劝说:“你才二十三岁,趁着年轻,再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老了也能有个依靠。”

付三妮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二小姑子隔着窗户看见了她,没顾上穿鞋就追了出来,边跑边哭喊:“二嫂回来了,二嫂回来了,二嫂别走啊,我好想你……”

这声声哭喊,拖住了付三妮挪动的脚步。她用双手拍拍发僵的脸颊,暗自埋怨自己:“你咋能这么自私?丈夫把这个家托付给你了,你要是图清爽一走了之,这一大家子人咋办?你的孩子没了,志尧的亲人还在,你要是扔下一家老小不管,能对得起丈夫的信任吗?”付三妮长长叹了口气,擦干眼泪,抱起小姑子又走进了家门。

偏瘫的奶奶听见付三妮回来,扶着凳子蹭到门口迎接,眼含泪花说:“俺就知道你心眼儿好,不会丢下这些没娘的孩子们不管。好人有好报,等那天个半儿回来了,你们再生几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咱这个家就热闹起来了。”

奶奶的期盼,付三妮何尝不希望尽快变为现实,可丈夫在哪儿呢?新婚八个月别离,至今连个口信也没有,他到底是死是活?白天付三妮用一刻不停的忙碌,压抑着内心的忧伤。漫漫长夜,她拿出自己的嫁衣抱在怀里抚摸着,反复咀嚼丈夫说过的那句话:“你穿上嫁衣真好看。”任凭泪水满面流淌。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寇铁蹄在中华大地肆意践踏,行唐人也不可幸免,每次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付三妮特别留意那些掩护百姓转移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她觉得丈夫就在这支队伍中。国难当头,百姓遭殃,此时她终于明白了丈夫寻求的“真理”,他们撇下自己的小家,不惜牺牲生命和敌人斗争,就是为了让众多家庭过上幸福日子,没有这些人的付出,哪有老百姓的安宁?这么一想,她就有了一种精神力量,觉得更应该为丈夫管好这个家,让他安心去干大事。

付三妮终于等到了丈夫的消息。1938年,崔志尧从江西寄回一封没有具体地址的家书,家里人都不识字,请本家一个读过书的长辈给念了,信中除对奶奶和父亲表示问候外,重点问妻子生的是男是女,孩子是否健康?对妻子辛辛苦苦照顾全家老小表示歉意。说他可能还要很长时间不能回家,妻子是去是留全凭她自己做主,要是留在家中,希望弟弟们帮她把孩子抚养成人。要是妻子想走,家人千万不要干涉,她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

付三妮听完这封信大哭一场,她日夜思念的丈夫还活着,这让她燃起了新的希望,不管多苦多累多难,她都不会离开这个家。可孩子没了,一想到女儿咽气前还在等爹回来,她的心都要碎了。她找出女儿穿过的那双虎头鞋刷洗干净放在柜子里,想等丈夫回来给他一个交待。

一晃几年过去,三个小叔子陆续到了结婚年龄,付三妮倾其所有,一个个给他们成了家,甚至连自己的房子和娘家陪送的家具都给了他们。她带着大妯娌留下的女儿和两个小姑子搬进了后院低矮的柴房。柴房面积太小,盘不下大炕,她只能蜷着腿和三个女孩子挤在一起,还风趣地说:“我每天晚上给她们当‘团长’。”

奶奶偏瘫多年,对付三妮成了习惯性依赖,别的孙媳妇谁照顾都不行,喂饭喂水背着上茅房都得付三妮伺候,只有离开一会儿,她就会喊:“个半儿媳妇,快来背我”。公爹身体不好,后来又得了半身不遂,行动不便,每天晚上付三妮先给公爹铺好炕,打发他睡下,再去照顾奶奶。乡亲们都说,亲儿女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付三妮做到了,她为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无休止地付出,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在战争年代与家里失联的人陆续有了音讯,崔志尧却始终没有消息。有人说他牺牲了,有人说他去了台湾,还有的说他当了大官儿,在外边娶了个有文化的媳妇,早已儿女成群,不会回来了。公爹实在于心不忍,真诚地对她说:“你在这个家苦熬了二十年,如今全国都解放了,个半儿还不回来,怕是凶多吉少,你要是愿意往前走,爹不阻拦。”

娘家人也劝付三妮不要再傻等了,岁数不饶人,再不做打算,后悔都来不及了!等老了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靠谁给养老送终啊?她听不进别人的劝,总觉得丈夫有一天会回来的。就是见不到人,也要见到尸骨,否则她是不甘心的。

崔建强:报恩德万里迢迢寻祖父

岁月无情,转瞬间付三妮已年过半百,她在崔家生活了三十多年,为奶奶和公爹送了终,给三个小叔子成了家,送两个小姑子和侄女出了嫁,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归宿,陪伴付三妮熬过漫漫长夜的,只有那架纺车了。

付三妮喜欢唱秧歌,最爱唱的是那首《想二哥》:“独坐屋内泪汪汪,思二哥来盼夫郎,你走一天我画一道,你走两天我画一双,不知你走了多少天呀,三间土房我画满了墙,要不是爹娘拦得紧 ,我一气画到那大街上……”这首歌好像是专门为她写的,她百唱不厌,每次唱的时候,泪水会情不自禁满面流淌。她暗自思念丈夫,一个人偷偷掉眼泪,在家人面前从来都是乐呵呵的样子。即便这样,三个小叔子也知道二嫂心中的苦,他们想给她以安慰,让她享受快乐的晚年。

付三妮54岁那年,崔氏家族的长辈出面,把崔志尧三个弟弟召集到一起,说让付三妮从九个侄子中挑选一个中意的,过继到自己门下,赡养行孝。三个小叔子一致表示,只要二嫂喜欢,不管选谁家的,他们都乐意。付三妮平时对几个侄子视如己出,她不好挑选,说让长辈做主给指定,不管谁家的都行。经商量,最后确定把老五家的长子崔大平过继过来。

崔大平已成家,妻子是付三妮的亲外甥女,亲上加亲,小两口对老人很孝顺。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后来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取名建强。这孩子出生就有九斤多重,脑袋很大,不会哭也不会动,崔大平夫妇担心是个傻子。当时他们夫妻都在乡里上班,还有两个大孩子需要照顾,对能否养活这个小儿子很焦虑。付三妮说:“你们不用管,我养着,就算是个傻孩子,也是一条命。”

崔建强留在了奶奶身边,成了付三妮日夜忙碌的宝贝。他会走路了,吃饭也不肯安静坐下,奶奶颠着一双小脚追着一口一口喂,把他喂饱了奶奶才吃饭。在奶奶精心呵护下,这个大脑袋孩子健康成长,不仅不傻,而且心灵手巧,从懂事就知道帮奶奶干活。奶奶对一手带大的孙子也格外疼爱,从来舍不得捅一指头。

在崔建强的记忆中,奶奶只打过他一次,是他五岁那年的夏天,奶奶把嫁衣拿出来在院里晾晒,他和邻居的小伙伴看戏回来,以为是戏装,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奶奶漂亮的嫁衣,便披到身上在院里追逐嬉闹起来。奶奶隔窗看见,从屋里跑出来,声嘶力竭地吼喊一声,伸手抢过嫁衣,照建强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建强从没见过奶奶发脾气,吓得哇哇大哭。奶奶放下嫁衣,把建强搂在怀里哭了。

从那天开始,奶奶开始给建强讲述爷爷的故事。随着奶奶日复一日的讲述,那个身穿长衫,写一手好字,能编歌谣能教书,敢和敌人斗争的英雄形象越来越清晰,他成了崔建强崇拜的精神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建强明白了奶奶几十年来对爷爷的思念,懂得了奶奶为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大家庭做出的巨大牺牲,他想报答奶奶,想找到爷爷的线索,给奶奶以心灵抚慰。可他还是个孩子,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知道怎么去找。

奶奶年龄越来越大,晒嫁衣的次数愈加频繁,夏天晒过了,秋天还要晒。每次晒过叠起来,用蓝包袱包好,放在腿上抚摸好半天。有时会下意识地哼唱那首《想二哥》,边唱边默默流泪。崔建强听了心里特别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年迈的奶奶,只能在生活中给她以悉心照顾。

奶奶年轻时为挣钱补贴家用,常年在潮湿的地窨子里织布,上了岁数胳膊腿弯曲变形,行动不便,连梳头都很困难,建强每天早上起来给奶奶洗脸梳头挽纂,晚上回来给奶奶洗脚捶背做按摩,打发奶奶睡下后才写作业。

崔建强上高三那年,学习任务很繁重,父母担心他照顾奶奶会影响高考,把老人接到他们身边去住。老人不习惯,没住几天就嚷嚷着要走。建强三姨又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给她做了新棉衣棉裤,买了新围巾。尽管外甥女们想尽办法哄着敬着,轮番精心伺候,可住了不到二十天,老人又闹着要回家。她离不开相依相伴了十八年的孙子,离不开住了几十年的土屋土炕。

此时正值1996年的冬天,建强得知奶奶要回来,找人帮忙把炉子收拾好,把煤火生着。老人回到家,坐在暖烘烘的热炕上,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在哪儿也不如在自个家舒服,跟着谁也不如跟着孙子心里踏实。吃过晚饭,建强用热水给奶奶泡了脚,给她修剪了指甲和脚鸡眼,奶奶抚摸着孙子的头说:“奶奶照顾不了你,还得拖累你,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可奶奶就是离不开你。”建强说:“奶奶,你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我伺候你不是应该的吗?你不在家,我心里惦记,在学校上课脑子总开小差。奶奶在家守着,我就能踏踏实实学习了。”

那晚付三妮显得格外兴奋,让建强从柜子里拿出她的蓝包袱,把那件嫁衣展开在身上比划着说:“你爷爷最喜欢我穿这件嫁衣了,等我死了,你要给我穿到身上。到了那边,你爷爷看见衣裳就能认出我来了。”

崔建强皱起眉头说:“奶奶,好端端的,又乱说什么呀?”

付三妮呵呵笑着:“好,好,奶奶不说了。奶奶唱段你爷爷教给我的歌谣好不好?”

崔建强说:“好啊,奶奶唱吧。”

付三妮抚摸着怀里的嫁衣唱了起来:“小小麦苗儿慢慢长高,又锄又管又得浇,穷苦的人儿种下麦,闲着的富人吃面包。不知穷人耕种苦,富人都说享福好……”

崔建强心里酸酸的,他知道奶奶又在思念爷爷了,这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至今未了的心愿。他对奶奶说:“等我大学毕业,就去找爷爷,不管爷爷在哪儿,我都要把他找回来。”付三妮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崔建强与奶奶付三妮

第二天早上,崔建强给奶奶洗了脸梳好头,祖孙俩一起吃过早饭,建强去上学,奶奶像往常一样坐在炕上,隔着窗户目送孙子出门。建强走后奶奶才发现,昨天他生炉子弄脏的外套洗了没干,只穿着棉袄走了。那天外边风特别大,奶奶担心孙子冷,想在煤火上把衣服烤干,让他中午回来穿上。她坐到炕沿上,双脚放在炉子两侧,两手撑着衣服烤。建强小时候,冬天奶奶早上起来,就是这样把棉衣棉裤烤热乎了才让孙子穿到身上。现在孙子长大了,这样孝顺,她很知足。

付三妮给建强烤着衣服,火苗燃着了她的裤脚,等她感觉到烫,把手中的衣服扔到炕上就往外跑。院里风大,火借风势迅速燃烧,她大声呼救,等乡亲们赶过来,她已经成了火人……

崔建强中午放学回来,得知奶奶烧伤,一路飞奔到医院,看到奶奶浑身几乎没了好地方,哭着问奶奶怎么会烧成这样?奶奶断断续续说了着火的过程,还安慰建强:“我没事,你的衣服烤干了,上学穿上,天冷了,别冻着。”

为崔家抚养了五代人的付三妮走了,是因意外的大火烧伤丧生,崔建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深深陷入自责之中,他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奶奶,是自己生着的火把奶奶害了。

送走奶奶,崔建强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喝口水也吐。村里人都劝他:“你别钻进死胡同出不了,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你就是天天守着,该出事也得出。你奶奶那么疼你,你不吃不喝,奶奶要是在天有灵,也会心疼得。”

不管别人怎么劝,崔建强得心结就是打不开。他一个月没有上学,躲在老宅子里不出来,他觉得奶奶的灵魂还在,满屋子都是奶奶得影子,他没明没夜陪着奶奶说话。一想到奶奶结婚八个月,苦等了一辈子的丈夫至今下落不明,与她合葬的是一块冰冷的砖头,崔建强的心就像被撕裂了一样疼,他发誓一定要还奶奶一个团圆梦。

崔建强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时,从箱子底找到了奶奶珍藏多年的那个布包,那是爷爷在家时读过的书,一本书中竟然夹着《崔氏家训》原件。这份出自“清.庚寅年”的家训,历经战乱和动乱,被不识字的付三妮无意中传承了下来。她当时舍不得烧掉这几本书,只是留作对丈夫的念想,并不知道里面藏有“崔氏家训”这么重要的东西。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崔氏家训

付三妮一生无儿无女,却为崔家抚育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五代人,还辗转多处完整地收藏了这份珍贵的《崔氏家训》真迹,是天意还是使命?难道这就是天降大任于斯而产生的必然奇迹吗?崔氏家训首句就是:“爱国守法,为官必廉……”,崔志尧把家训夹在自己常读的书中,想必对其中的内容早已熟读于心。自幼受过家训熏陶,一心想报效祖国,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人,又怎么背离祖宗的教诲和自己的初心呢?

崔建强参加工作后,结婚生子,妻子贤惠,儿子聪明,小家庭和睦幸福,越是这样,他越觉得奶奶一生太苦了,寻找爷爷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为实现这个愿望,他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有一定经济实力后,开始了漫漫寻亲路……

多年来崔志尧的三个弟弟一直在寻找二哥的下落,想给二嫂一个交代,始终未果。七十多年过去了,大多数当事人都已过世,再去寻找能有几分胜算?有人劝崔建强,你爷爷的历史地位党史已给予肯定,你奶奶去世已十多年,何必再去花费这闲工夫?崔建强听不进这些劝说,他觉得不能为奶奶圆这个梦,一辈子良心都会不安。

2010的春节,崔建强在县党史办的一份资料中找到一个线索,1938年崔志尧曾给他介绍入党的苏一夫写过一封信,地址是江西高安108信箱。凭着这条线索,崔建强打电话和江西高安党史办取得联系,那边的人帮助查找后回复:高安1980年才开始整理党史资料,1945年以前的史料很少,没有查到有关崔志尧的记载。经过一年多的寻觅,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崔建强不死心,他决定亲自到江西寻找,既然爷爷在那里工作过,一定会留下一些线索。

就在崔建强准备动身的时候,突然下腹疼痛难忍。在这之前,他已腹泻多日,始终认为是肠炎,并没有在意。这次腹痛厉害,家人赶紧把他到医院,检查发现结肠和直肠有四个瘤子,良性恶性不能确定,医生让马上住院做切除手术。亲人们吓坏了,劝他不要再想寻亲之事,安心治病。

崔建强说:“如果是癌症,我的日子不多了,做完手术得马上去江西,爷爷的事查不出个结果,我死后都没脸去见奶奶。”八岁的儿子安慰他,“爸爸,你安心治病吧,你要找不着老爷爷,我长大了再去找。”崔建强搂着儿子哭了。

崔建强经过两次肠息肉切除手术,活检结果是良性的,但他还是不太放心,怕亲人们对他隐瞒病情,他要加快寻找爷爷的步伐,不想留下遗憾。

2011年4月,刚出院的崔建强就带着药物和行唐县党史办出具的介绍信,抱着奶奶的遗像和蓝包袱踏上了到江西的寻亲路。一路历尽曲折,虚弱的身体和一次次的失望,让他实在难以支撑的时候,他把奶奶的遗像紧紧贴在胸前,似乎又看到奶奶双手抚摸着嫁衣泪流满面在唱《想二哥》,身上马上有了无穷的力量。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崔建强江西寻祖父

崔建强在江西高安市党史办查询了一星期,当地人对这件事都很关心,他从有关史料和老人们的讲述中了解到,江西高安位于井冈山和南昌之间,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区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很多私立学校,不少共产党人以教书为名,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这里曾发生过一起震惊江西的“团山寺大惨案”,六百多名逃到寺院避难的中国同袍惨遭日寇屠杀,好多无名尸被集体埋葬。为纪念这些遇难同胞,当地政府在惨案遗址建了一座纪念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信息让崔建强心中闪过一道亮光,1939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爷爷奶奶结婚七周年纪念日,莫非爷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遇难了?他马上找了辆摩的,直奔“团山寺惨案”遗址。在高高矗立的“团山寺大惨案遇难同胞纪念塔”前,崔建强抱着奶奶的遗像跪地祭拜,口中默默念叨:“爷爷啊,奶奶等了你一辈子,咱家人找了你几十年,你要是真在这里,就跟我回家吧。”崔建强说着哭了起来,此时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意念,爷爷一定在这里!摩的师傅也为之动容,劝他再到周围打听打听。

崔建强站起身四处张望, 看见不远处有个老人在地里干活,便上前打问,团山寺惨案是否还有幸存者?老乡得知他是从河北来寻亲的,马上撂下农活,带他去村里找两位惨案幸存者。

崔建强没有想到,他多日的苦苦寻觅,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逆转,老乡带他找到的两位团山寺惨案幸存者——83岁的闵翠娥和93岁的邓芒英,同时提到一位在本地一所学校教书的崔先生,在这次惨案中为救百姓英勇牺牲。这个身穿蓝布长衫的崔先生,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他在指挥百姓逃跑时喊的是外地话,因特点明显,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闵翠娥,对崔志尧更熟悉,他的父亲闵功教以打工为名从事地下工作,崔志尧生前经常到她家的小屋和父亲秘密谈事,闵翠娥当时八九岁,对这个眼睛有明显特点的崔先生觉得好奇,常隔着门缝偷偷看他,被父亲发现后会臭骂一顿。闵翠娥为让崔建强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带他找到三里之外的弟弟闵信贤家,这也是惨案的幸存者。

通过三位亲历者的讲述,崔建强了解到团山寺惨案的大致经过:

1939年8月17日晚,崔志尧到高安县团山村参加地下工作者会议,得知从上高战役中败下来的日寇要进村扫荡,他和闵功教等地下党迅速组织数百名群众连夜转移到团山寺。第二天日寇进村扫荡一无所获,疯狂地四处寻找,发现群众都藏到了团山寺,马上把寺院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冲到庙内,先把群众的财物抢劫一空,又把七名妇女拖到庙外轮奸,随即锁住庙门,在庙外架起了柴火堆点燃,要把所有人全部烧死。崔志尧挺身而出,踹开庙门,让闵功教带领群众往外跑。鬼子手持刺刀想把百姓挡回去,崔志尧冲上前抓住敌人的刺刀呼喊群众快跑,数百名群众逃出了寺院,鬼子的刺刀戳进了崔志尧的胸膛,又把他推进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

逃出来的数百名群众没跑多远,就遭遇迎面而来的日寇机枪疯狂扫射,闵功教用胸膛为女儿挡住了子弹,九岁的闵翠娥在父亲尸体下逃过一劫,崔志尧和闵功教都在这次惨案中遇难了。闵翠娥的母亲亲眼看到了崔志尧为掩护群众与敌人搏斗的英勇壮举,对这位熟悉的崔先生充满敬意,为丈夫收尸时,她偷偷掩埋了崔志尧的遗骨,还在坟头上做了标记,期盼有一天他的家人来认领。闵翠娥母亲临终前还嘱咐儿女们,每年的清明节别忘了给崔先生坟头填新土,免得坟头被雨水冲掉,他家里人来找时找不见。

崔建强挖出爷爷的遗骨后,抱着奶奶的遗像嚎啕大哭:“爷爷,我终于找到你了,我们来接你回家。奶奶啊,你总算跟爷爷团聚了。”闵翠娥老人从坟地捧了一捧土放到崔建强奶奶留下的蓝包袱,流着眼泪嘱咐,“回去安葬你爷爷时,把这捧土撒在他的坟上,你爷爷在我们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别回去水土不服。”

崔建强找到爷爷的消息传到家乡,他的父亲、叔叔、哥哥火速赶到江西,迎接亲人的英灵回家。江西的干部群众闻讯赶来,眼含热泪为这位把鲜血洒在江西大地的抗日英雄送行,

崔志尧用血肉之躯抵御日寇侵略者的爱国壮举,付三妮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崔建强知恩图报的忠孝美德,在河北与江西之间传颂,正因为有了这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才筑成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共青团行唐县委第一任书记、共产党员崔志尧的骨灰,终于回到了阔别78年的家乡,与等待了她一辈子的爱妻付三妮合葬。这对共同生活了八个月的恩爱夫妻,在不同年代、不同场景下都葬身于大火之中,也许他们就是一对涅槃的凤凰,在浴火中得到了重生。那份被他们夫妻无意中传承下来的《崔氏家训》,也使被淡忘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崔氏文化又获得了新生。如今这份家训已成为崔氏家族的精神核心,全村1200多名崔姓人,家家张贴家训,人人熟背于心,小孩学说话,新媳妇进门,都要先背家训,并自觉按着家训要求去做。崔建强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家族的传承,不仅仅是血脉,更重要的是精神。我爷爷奶奶一生无儿无女,但他们传承给崔氏家族的是无价之宝。”

采访归来的路上,我的耳边仍回荡着崔建强儿子背诵《崔氏家训》的声音:“爱国守法,为官必廉……”

周喜俊:大爱筑长城

崔志尧付三妮夫妇墓碑

(作者: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一级编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2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