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作家王宏甲的情怀

作者:华 静 来源:宏甲文章 2018-02-12 2394

《世界需要良知》的背后情怀

 

不曾给谁有过许诺,他从容地把握着一种价值导向。在这个到处充满诱惑的当下,他自觉地承担起一种责任。

他把自己的和他人的经历沉淀到思想的杯子里,沉淀越久越醇厚。然后化作文字,化作语言,慢慢升华到广阔的精神高空,飘浮到读者的脑海里心灵里……这就是著名作家王宏甲。新近出版的《世界需要良知》是他的第一部演讲集,透过书中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语言,我仿佛能触摸到那背后的深厚情怀。

王宏甲是文学家也是学者。他的情感和思索可以融合中西、贯通古今,这使得他能够在广大的时空中自由行走,一旦投入到创作中,每一个写作的命题都会切中时事,触动到时代的脉搏。

他为世界呼唤良知。他认为“只有人类的良知能够光照这个世界”,才能保障人类的安全、幸福和尊严。

他关注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源流和不同的文明观。在此基础上,他深情而睿智地阐释中华悠久文明的优秀和伟大,坚信备受误解的中华文明总有一天会春风化雨,造福中国和世界。他说:“对历史的尖锐抨击,往往由于知之甚少。不懂历史,才容易在当今灰心丧气。”

他为最底层的人呼吁,渴望看到温情如春的画面定格在每一个省份的每一个普通家庭里。他坚信“最伟大的力量总是蕴藏在数不清的平凡生命中”。

他也许从未想过要成为传奇式的人物,可是在我眼里,他的文字、他的写作主题、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和着岁月,王宏甲在用心、用大爱、用使命煮字。

他不单单是书写,也不单单是记录。他呼唤一条道路,呼唤一条和时代合拍、和人民相守的道路。

他的书房只有12平方米,这狭小的空间里却放下了世界的风云变幻、历史的变迁流转、现世的万家忧乐……在他的文学理论中,有社会、人生的壮美和不完美,如此境况中,他在新旧杂陈的人生况味里寻觅着一种写作定位。

他在书房里一坐就是半天、一天、整晚。他在苦苦地为难自己,以与生俱来的平民情怀,为钟情的主题寻找依托。

他的文字里总是流淌着年轻的激情,我想,那是一个学者早就准备好了的、用以修补良知的“工具”。

“有多少我还看不懂的故事?”“我又该怎样讲述下去?”——我猜想他的书房里一定飘荡过这样的思绪。

20091125日,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在巴黎开幕。在论坛开幕式上,人们听到了王宏甲的演讲:“今天回头一看,多少宏伟的宫殿倒塌了,多少雄壮的帝国崩溃了,多少曾经繁荣的经济消失了,但《诗经》没有消失。两千年里,它是中国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对塑造中国人的道德良心,乃至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一直颠扑不破地发挥着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伟大作为。”

王宏甲这篇演讲的题目就叫《世界需要良知》。在他看来,当今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不是经济,也不是科技,而是人类的善良之心。

《在圣彼得堡怀想阅读》是王宏甲在俄罗斯第十四届利哈乔夫国际文化对话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时间是2014年的515日。会后,王宏甲这篇演讲稿的俄文版,全文刊登在俄罗斯学术网站“利哈乔夫广场”。

据说,这个国际文化对话会议最早由俄罗斯人文学者利哈乔夫等人于1993年发起,倡导通过深度阅读进行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后发展为国际性的文化学术会议。200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特别法令,确定将这一民间性的学术会议改由政府主办,每年一次,邀请多国学者、教授、科学院士、经济学家、文学家、外交官等名士参加。

利哈乔夫最重要的著作是《俄罗斯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俄罗斯古代文化史。

“我曾经在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雕像前留影,心中想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众多的阅读者,它的文学、艺术和思想,都会枯萎。当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被追逐权钱物欲所取代,整个国家的公民文化素养都会衰退。一国公民文化素养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为可怕。”这是王宏甲的声音。

文学没有国界。演讲一开头,王宏甲就抓住了听众的心,那是因为他把自己不止一次踏上圣彼得堡土地的亲切感觉表达了出来,把青少年时期阅读过的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作品在他心中留下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出来。《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第四十一个》《没有寄出去的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些文学经典的魅力把讲述者和听者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王宏甲眼里,这是一个电视、网络占领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年代,人们还有多少独立思考?阅读,深度阅读,才有益于独立思考。有独立思考,才可能重新认识历史、现在和未来,这大抵也是倡导阅读在俄罗斯被重视的原因。

“没有阅读,就没有历史。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公民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人头脑里没有祖先的历史,就没有心灵上的祖国。”可以想见,王宏甲的演讲博得了怎样的掌声,引发了多少共鸣。

关于自己的祖国,王宏甲讲到了我们伟大的文化传承,也讲到了当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的祖国拥有世界上已使用了最久的文字,我的祖国还是造纸和印刷术的故乡,因而我的祖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历史典籍和最悠久的阅读传统。但在今天,我们怎么竟会成为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呢?”

我感觉,面对时代和历史,王宏甲在清醒地梳理着一个个平凡的或者不平凡的转弯处。人走过来时,会看到他立在这里的路标。

王宏甲所有的文字都情感澎湃、精神高扬,同时也都俯身聆听着人世间的悲喜。

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静静地守护着他书房里的气韵,在他看似无表情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滚烫的心。他深知自己力薄势单,但他要做的,能做的,是一种唤醒和呼唤,而这呼唤的姿态,洒脱,自然。他用自己的文字给了许多读者一种勇气。

他心有明月,坚定地走在传承悠远的中国文化里,走在现实的乡间小路上。

从乡村到城市,从工厂到军营,从科研院所到偏远的山区,他已走过了中国大半片土地。调研,座谈,倾听,交流……他一路风尘,深入了再深入,竟不知他那种比一般新闻记者更投入的深入开掘,会让作品带有怎样的骄傲和尊严、真实和感动。

他将自己曾经遭遇的种种不幸,化为了浓厚的情感和清醒的认识。他关注那些平淡光阴里将会灿烂的亮点,他挖掘皇天后土下跃跃欲飞的各种情绪。

世界需要良知。谁没有情?谁没有深情的祝福?谁没有风情款款的赤诚心愿?不错,王宏甲为人低调,但他写就的作品主旋律总是那么昂扬。他从现实中再度崛起,他愿意把他的文字他的情感和“人民”结合在一起,和“世界”结合在一起。

2013年出版的《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是王宏甲一部风格独具的文史著作。作者以国史、党史、军史三线交织结撰全书,将中国历史文明和现实政治融为一体,写出人民观是治国理政的基石,建立一支胸有人民的干部队伍,是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国梦的根本。

在这部演讲集里,王宏甲以《中国文化里的人民观》为题,对“人民观”的历史传承作了更为集中、更为简明的梳理。他从《尚书》讲到当今,从上古四圣讲到毛泽东、习近平,从“安民方可昌明”讲到为人民服务,全面阐述了——人民可亲近而不可轻视;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才能有国家的安宁。

他应邀在党政机关、军队院校、党校及干部学院做了数十场演讲,讲“人民观”。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追本溯源,从而使整个演讲格局雄阔,饱含中国政治智慧。这样的演讲,只要听得进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中国历史上,‘人民观’不仅是政治的灵魂,也是国民之灵魂。它经历了一次次沦丧和承继再造,依然蔚为中国文化里生生不息的伟大传统。不论哪个时期哪个政体,得与失都离不开‘人民观’,失之者衰,得之者繁荣兴旺。”

生生不灭的“人民观”,闪烁在四季风雨中,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

执笔书写,忠于岁月。每一张纸笺上都有王宏甲的心语。无数个夜晚,他开着灯,将那些被历史掩埋了的残缺岁月淘洗出来。

除了挚爱的孙女,他眼里最美的风景可能就是他一直研究、撰写的人民观、价值观、文明观的主题。他把所有的情意看得都很厚重,情不自禁地就会将笔触伸向人心的柔软处,伸向那些值得窥见的领域。

母亲、老师、孙女,是一幅幅绝美的油画,镌刻在他的脑海中。而社会、人民,像一首首诗歌,划过他无以复加的伤痕后充满了温情。有温度的表述和记录,有情怀的理解和诠释,都是因为懂得。

“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来自哪里?”王宏甲对着世界演讲,对着人民演讲,对着自己演讲。

皓辉千万里,没有边界地悄然铺开去。王宏甲的文字和着时代的节拍,和着有血有肉的情感展现给世界。那是多少人的寄托和安慰。他,一个人的文字世界,却和世界上很多人的心思不谋而合。渐渐地,那种悲悯的情怀打开后,再也没有关闭。

素材来源于生活,他的经历无疑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王宏甲把握着自己的认知,也保留着母亲和老师的气息。深厚的情感和教育,维系了他所有的开始。他有他迫切的诉求,他有足够的思考重新审视“世界需要良知”这个命题。需要,承载了太多的期望,是他认定的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美好。

他的笔力拙朴中透着子弹的冷峻。

没有面具,拒绝虚伪。王宏甲用文字改变着自己和读者。

我相信,王宏甲明净似水的情绪中也有压抑、无奈和静默时分。但他是乐观的,豁达的。很多与王宏甲擦肩而过的人,也开始为了他的主题和命题选择走近他了。

世事风云浩荡,却也无惧风霜。王宏甲一如既往地写着,创作着。他对农民的热情,始终有增无减。许多人背井离乡,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故乡。倦鸟总有归巢的时候。如果,那时的家乡还不曾改变模样,他们将何去何从?他笔下的村庄和村庄里的人们,开始思变了,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和一个更好的生活寻找道路。

虽然,更多的时候,王宏甲默默地思考。但当他感受到农民真实的生活时,就在这个时间,连同他的心思他的深情,都会使那些文字有了灵魂。

写着写着就写多了。

能不能有一两句简短的话来概括王宏甲的情怀?

我想那就是他的中国立场和人民立场。

在王宏甲这里,这两个立场是始终如一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14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