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英烈谱之吴学增

作者:孙进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4-08-10 567

     吴学增(1917~1994)望都三堤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起即给地主当长工,后逃荒到东北当装卸工人。1939年返回家乡,加入村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参加挖洞、破坏交通、运送公粮、抬担架等工作。1941年被任命为村武委会副主任,翌年当选为副村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1947年10月,中共望都县委、县政府机关迁至三堤村,并把该村作为土地改革试点,由于土改中“左”的倾向,吴学增等村干部被当作“石头”搬掉。吴学增运用自己的影响,说服贫农团成员,避免了对富农动刑和损害中农利益等事件的发生。1948年春,望都县组织民工担架团随部队参加攻打大同、天镇、阳高等战役,吴学增被任命为担架连连长,在他严格管理下,连里没有一个人掉队、离队,圆满完成了县区交给的任务,受到表扬和奖励。

    新中国成立后,吴学增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11月作为望都县劳模代表出席了河北省首届劳动模范大会。他根据会议精神,回村后即联合6户贫农、1户中农创办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第二年吴学增又以互助组为基础建立了21户组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吴学增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年政府号召多种棉花,支援国家建设,吴学增合作社打土井、买肥料、选良种,将社里大部分土地种了棉花,秋后亩产籽棉200多斤。合作社有了较大收入,村里人看到办社好处多,接连办起两个合作社。1954年根据上级指示,三堤村三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一个高级社——曙光农业合作社,仍由吴学增任社长,社里缺少生产资金,吴学增把家里的一头毛驴和1000斤棉花交到社里。在他的带动下,社员纷纷牵来耕畜,捐出物资,农业社有了家底,发展日益兴旺。

    1958年10月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学增受到冲击。1969年复任党支部书记后,领导全村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带领群众平整土地、机井配套、整修道路、广栽树木,田、水、路、林全面规划,把农田建成高产稳产的方田,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全村的温饱问题。1989年主动辞去村支部书记职务,让年轻人接班。

    吴学增曾为中共望都县代表大会代表和主席团成员,望都县第—、二、六、八届人大代表,第八届人大主席团成员。1994年7月21日逝世。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