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小子:“文化战”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作者:猎豹小子 来源:海疆在线 2014-11-07 1060

 核心提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很多国家都把文化战付诸于实践,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软战争——文化战的巨大挑战。而且,后者对人类的影响,将比前者更为深远,更为有力,更为持久。

    当下,中国有八千多万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有一亿多人信仰各种宗教,那么剩下的十多亿人信仰什么呢?

    中国人缺乏统一的信仰,这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

    实现“中国梦”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信仰的牵引,要想解决信仰的问题,就必须在文化里找到答案。

    信仰的力量源于文化!纵观人类的历史发展,无论是对于社会个体还是社会群体,信仰都在其精神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信仰本身也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信仰隶属于文化,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仰的建立和危机都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信仰。

    最近,总参谋部机关干部胡耀武写了一本字数不多但非常厚重的新书《文化战》,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颇有共鸣。

    “文化战是不见血的毁灭,不见影的征服,从战争目的上来讲是最彻底的战争,也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文化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以文化载体作为武器平台进行的利益斗争,使敌对国家、民族、阶级最终屈服于己方文化,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与传统的武力战相比较,文化战发挥着战争的功能,体现着战争的规则,形成着战争的结果,却又看不到硝烟纷飞,生灵涂炭,是不流血的战争,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特殊战争形态。”

    “文化战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级别战争,它通过文化的强势传播输出己方价值观,积累量变促成质变,在无声无息中异化、蚕食、粉碎直至改变敌方的信仰,达到瓦解敌方军民的目的。”

在学术领域,胡耀武名不见经传,但出手不凡。

以此书为标志,胡耀武已跨入军中战略参谋的行列。

以此书为标志,中国的文化战研究终于有了战略性思考。

    冷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汇与碰撞,来自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西方国家借助其经济强势,将进驻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阵地作为“经济援助”或“市场准入”的条件,从而实现一边倒的文化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挑战。

    电影是什么?电影绝不仅仅是供观众娱乐的文化产品,电影还是青年人最喜爱的文化载体,承载着离政治最近的价值观。

    美国向全世界出口电影,虽然赚了很多美元,但伴随着好莱坞大片出口的美国价值观却是用多少美元也买不到的!

    美国的决策者历来认为,美国的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的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大,就能在国际社会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淋漓尽致地上演着霸权主义。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很多国家都把文化战付诸于实践,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软战争——文化战的巨大挑战。而且,后者对人类的影响,将比前者更为深远,更为有力,更为持久。

    当今世界,国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当前,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同等重要,被列为现代国家的四大安全。

    法国社会学家、法驻美前外交官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并没想过,他写作的《主流》一书会如此轰动,全球20多个国家购买了它的版权,《纽约时报》等媒体做了连续报道。这一切是因为本书揭开了一个事实:全球文化战争早已打响,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未来。

    面对如火如荼的全球文化战争,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就显得现实而迫切。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是维护其核心价值体系,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免遭破坏甚至颠覆。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中国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谋求的不只是政治、经济、军事的霸权,同时包括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霸权。它将文化战略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把文化霸权视为主导世界的一个重要资本。可以说,文化战略为其政治战略服务,政治战略通过文化战略来实现,这两者已经不分彼此了。

    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国都称得上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能向全世界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韩国虽小,但它是文化强国,全球性的“韩流”就是它的标签。

    中韩同为亚洲国家,在文化输出方面,中国远不及韩国。

    韩国之所以能够以小胜出,与该国的文化大战略是分不开的。

    中国在文化战争研究方面,目前还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和对策,也缺少一支应有的强大的、有力的队伍。

   文化战略的缺失,乃文化大国的悲哀!

    没有文化大战略的引领,中国是成为不了文化强国的。在这方面,我们真是要向别国学习。

   文化大战略包含三个内容: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何捍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何输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三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前提是,如果连文化战争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何谈制定文化大战略!

   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自鸦片战争时起,西方世界就对中国发起了文化战,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战的炮火对准了中国,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战法日益多元。为什么西方世界把中国蒙在鼓里打了一百多年的文化战,中国竟然没有人能够把这层鼓皮捅破?为什么胡耀武的书稿被数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发行?为什么破译文化战密码的中国第一人是总参机关的青年军人,而不是经常在媒体上露面的文化学者、专家和教授?

    从文化渗透、文化入侵、文化战争,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诚信丧失,道德危机,信任危机,不同的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历史上不乏其例。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时代,这种现象更会经常发生。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本不可能。有交流和“碰撞”,它既可以使一些文化得到新生或发展,也可能使一些文化走向衰亡。

   民族文化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人类文化,从时间的维度说,要有时代精神;从空间的维度说,要有地方色彩,而地方色彩正是、也只能由民族文化所构成。没有了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地方色彩,那人类生活将是多么单调和枯燥!从各个国家和民族说,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民族文化鲜活地保持下来,让它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特色,那无异于把自己从人类中开除,失去了自我。有人宣扬“文化全球化”,美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全球“惟一超级大国”也确实把他文化的触角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污染了许多古老的文明。

    无不感受到西方社会文化、民主、价值观等等一切在内的双重标准。抛开政治、文化、经济层面的不讲,我们从军事层面去看这几次战争,我想它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毛泽东运枪使笔,都是高手。读一读毛泽东写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何等才识和文采。

    1959年11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期间说:“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打完了仗搞建设,毛泽东依然没有放松笔杆子。思想文化和经济建设,首先是前者:“抓革命,促生产”。

    而今天的中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忽略了笔杆子,任由“友邦”在文化上大举入侵。

    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搞乱这个国家的历史,颠覆这个国家的历史,让这个国家失去合法性。古语曰:“欲灭一国,必先去其史。”而“去其史”,正是靠笔杆子。

    美国已成功使用笔杆子,让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崩溃。

    在美国悄无声息的文化战争面前,苏联精英被洗脑,迷信“友邦”的善心好意,厉行政治改革,并请来美国经济学家实施经济改革,所谓“休克疗法”……终于几年后,在导弹、核潜艇和百万军队完好无损的情形下,苏联土崩瓦解,陷入可怕的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俄罗斯人均寿命减10岁。

    中国文化有很多优良传统,像“仁义礼智信”等,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可是诚信危机,食品安全,恶搞盛行,传统文化正遭遇到空前冷落和尴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真的到了要停下脚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看看世界和周遭,把别人的意图,自己的现状好好审视一下。被西化、被金钱化,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中华民族何去何从。

   这本书只有我国文化战略的开局谋篇之作,是迈出的第一步,今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量后续的研究工作亟待落实。顶层设计要完善,发展规划要拟定,法律法规要修订,机构编制要调整,装备设施要研制,保障措施要跟进,等等。可以说,迫在眉睫的工作不仅很多,而且千头万绪。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虽历经磨难和挫折,却始终未曾中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熔铸力。

   我们现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心里面,一天到晚想的都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文化,你说一定要让他爱国,有的时候是很难为他的,他没有认同感啊!所以爱国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上,当然我们也可以讲是对本国历史的认同,对于历史的认同也就是对于文化的认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0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