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作者:红色卫士 来源:红墙往事 2021-07-25 995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红色卫士

  导读众所周知,毛时代出品,必定精品!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伟大经验。八万多座水库,上百万里沟渠河流,不仅曾经哺育了我们全国人民,而且现在依旧哺育着我们绝大多数城市用水,几十年如一日,不是精品是什么?

  正文>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千年一遇”,几近“史无前例”了!

  郑州还在抗洪,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在遭受重大损失,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问题,全国人民心系灾区,与郑州人民同在!

  抗洪英雄一批批奔赴前线,这是我们的向心力。

  昨天看到一则小视频《把手给我》,很感动,也很心酸!

  我们的抗洪英雄奋不顾身拯救灾民令人感动,而洪水泛滥,无情夺走许多人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灾难却令人心酸。每到此时,总让人想到了许多过去的事情。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得以繁衍生息,蒸蒸日上,是我们的母亲河。

  同时,它又是一条祸河,每次洪水泛滥,总要带走这片土地上的千百万生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使黄河不再祸害中华儿女,我们的先辈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花费了无数心血,从人文始祖黄帝巡游黄河,到尧舜时期以治理黄河为第一要务,再到大禹治水留下千古传说,我们的先辈做出了惊人的努力。

  多少年来,黄河之水一如既往地奔腾狂啸,但有先辈的努力,我们得以生生不息;可是,当黄河之水真的发怒时,先辈的努力也只能付之东流,迎接我们的便只有滔天洪水,灾难深重。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了几千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不惜血本,花大力气治理各条水系,黄河治理才又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一句号召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可实际上,与这句号召相匹配的可不仅仅是淮河一条水系,而是全国各地无数条水系的治理,修沟修渠修坝修水库,立志把全国所有洪水变成珍贵水资源的大工程,这里面,当然就包括治理黄河之水了。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这是毛主席在视察黄河

  我们现在只记得,毛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八万多座大小水库,上百万里沟渠河流水利工程,当时这些工程还被形象比喻为“藤上结瓜”,“藤”就是各条沟渠河流,“瓜”就是与这些沟渠河流相连接的几万座水库。正是靠着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建设,我们迎来了几十年农业旱涝保收,解决了城乡各地用水无忧。

  如果仔细调查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至今每座城市周边的生活用水,绝大多数都来自毛时代修建的这些水库。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在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中,著名的三门峡、龙羊峡、公伯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利工程,皆出自毛时代,至今依旧服务着无数人民。

  恰逢这“千年一遇”的暴雨灾害来临之际,盘点这些水利工程很有必要!它是我们抗洪路上最强大的倚仗啊,如果这些水利工程运作起来,黄河之水又能泛滥到哪里去呢?可现在的问题是郑州已经被淹,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已然遭受重大损失,究竟是为什么?

洪水来了,毛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还剩多少?

  刚才见一朋友发来消息,称“共产主义渠满溢,卫河多处决堤”,这也是黄河上的一条颇具历史意义的水渠。随着1951年兴建,到1952年通水的“人民胜利渠”获得成功,毛主席高兴地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沿黄河一线,如果每个县都能建一座引黄河水的大闸就好了。”于是,黄河沿岸便陆续兴建了许多水渠,“共产主义渠”就是其中一条。2018年时,有报道称共产主义渠能抵御“50年一遇”洪水灾害,这是在投资了数十亿元维修费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眼尖的网友立马捕捉到,2015年的报道中,共产主义渠行洪量已经由70年代的1500立方米/秒,变成了400立方米/秒,这个变化令人深思。此次洪灾“千年一遇”,相较于共产主义渠可承受“50年一遇”来,似乎难以承受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乎,共产主义渠满溢,很多水流入卫河,从而卫河不堪承受,多处出现决堤现象,这还是官方红头文件报道。

  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郑州人民奋勇抗洪的一幕幕,再想到共产主义渠今天的处境,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个全国各地大兴水利,“变害为利”的工程去哪儿了?

  曾经无数人勒紧裤腰带,不要国家一分钱,拼尽全力兴修的水利工程,到今天究竟还有多少能用,还有多少能够抵御所谓“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灾?

  随着环境恶化,我们是否会面临“女娲补天”时的“万年一遇”洪灾呢?

  众所周知,毛时代出品,必定精品!

  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伟大经验。八万多座水库,上百万里沟渠河流,不仅曾经哺育了我们全国人民,而且现在依旧哺育着我们绝大多数城市用水,几十年如一日,不是精品是什么?

  上海表、永久牌单车、红旗小汽车、南京长江大桥等,现在都被炒上天了,不是人们独好这一口,确实就是与现在生产的相比,曾经的那些太辉煌、太成功、太牢靠了。

  然而,这么牢靠耐用的东西,经过几十年的维修管理,情况又怎么样呢?去年是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满溢,泄洪都泄不过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今年是黄河流域的郑州一带遭灾,其严重程度极为罕见。

  犹记得1998年抗洪经历,原本以为,这样经历来一次就足够了,足以使我们吸取经验教训,着手捡起先辈遗产,把滔天洪水变成丰富水资源,可看到这两年的水灾,我们沉默了,年胜一年、日胜一日的灾难降临到这片土地上,我们还能说什么?!

  都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南涝北旱、南旱北涝是常有的事,为什么在毛时代却可以旱涝保收?

  难道上天特别眷顾那个时代的人?

  2011年的时候,小编到安徽河南一带调研过,农村景象是这样的:“靠天吃饭,各顾各家,公共水利,能挖就挖。”那么大一个平原,各村各寨灌溉用水竟然几乎依赖各家挖个塘坝每年积点雨水自己解决,以前建立的沟渠、水库,不是倒了就是干涸不用了。

  想想过去无数水利工程,这让人情何以堪呐!

  我没有具体调查过,现在全国还有多少毛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在使用中,但看到安徽河南一带,我心里打鼓了,真要拿出一个数据来,会好看吗?

  按理来说,现在社会那么发达,比起刚建国那些年的一穷二白来,不知强了多少倍,可为什么我们现在洪涝灾害年年有,却屡抗不止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郑州加油!

  为洪水中逝去的生命默哀!

  向正在抗洪的各路英雄致敬!

  小编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吃一堑长一智,今天的灾难一定会变成我们明天前进、团结的动力,向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4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