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林:2013年非国有经济发展报告
提要: 2013年国内、外市场状况的有限改善对促进非国有经济增长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主要证据是,当年空前的大量“简政放权”也并没有使民间投资恢复过去那种高增速。而要解释在“昔不如今”的政策环境中民间投资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只能是说市场使然。2013年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等举措在促增长上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难在短期内对其效果给出全面评估和高度评价。“新城镇化”难在2014年成为增长重要引擎。市场中仍然存在使增长疲软或减速的因素。
一、增长与结构
(一)2013年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非国有部门投资增长20.7,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下行趋势没有变(见图1),但全年增长较平稳。另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行趋势也未逆转。
按非国有单位分类比较,1-12月份非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前3位的依次是:私营企业(32.9%);其他企业(31.5%);股份合作企业(20.3%)。同期,个体经济增长8.6%,港澳台企业增长7%,外商企业投资增长4.5%。其中的私营企业投资增速上升2.6个百分点,个体经济、港澳台企业、外商企业的投资分别下降了25.7、1和10个百分点。
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非国有部门比重为71.9%,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为28.3%;外商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合计为5%。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港澳台企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总计为33.3%。
另据国家统计局口径发布的数据,2013年1-12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2年回落1.3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趋势并未逆转(见图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63%,比重比2012年上升1.8个百分点。
201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增速已快于第二产业,且在基础产业的投资加快。其在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是32.9%、20.7%和25.4%,占比分别是2.6%、50.9%和46.6%。其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838亿元,增长26.7%;在铁路运输业投资205亿元,增长28.5%。
(二)2013年1-12月份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增长平稳且有回升(见图3)。
1-12月份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3%,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6.9%,上升0.4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4.3%,下降2.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构成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为28.4%;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71.6%。但计入国有控股企业的份额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为83.1%。其中,股份制企业为5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23.8%,集体企业为2.4%,股份合作企业为1%。
(三)2013年1-12月份非国有部门出口总值增长9.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总值增长9.7%,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见图4)。
按海关新的分类统计口径,1-12月份非国有企业分类出口情况是: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1%;私营企业增长20.6%;其他企业负增长。进口分类情况是:外商投资企业增长0.4%;私营企业增长26.2%;其他企业增长33%。
在出口、进口总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是88.7%和74.4%。按细类分,在出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47.3%,私营企业为39.1%,其他企业为2.4%;在进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为44.9%,私营企业为22.4%,其他企业为7.2%。
(四)2013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大中型企业。
12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季末高0.6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3.9个和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速高2.8个百分点。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4%,比9月末占比高0.3个百分点;全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比1-9月增量占比高0.1个百分点。同期,农户贷款和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快速增长,农业贷款增速基本稳定。
(五)2013年四季度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三季度下降1.4、2.7和1.4点。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也比三季度低2.4点。
(六)2013年非国有市场主体增加较快。私人资本控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国家工商局数据显示,2013年私营企业1253.86 万户,增长15.49%,注册资本(金)39.31 万亿元,增长26.42%。外商投资企业44.6 万户,增长1.21%,注册资本12.36 万亿元,增长4.56%。个体工商户4436.29 万户,增长9.29%,资金数额2.43万亿元,增长23.12%。农民专业合作社98.24 万户,增长42.60%,出资总额1.89万亿元,增长71.85%。
另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468家、农村合作银行122家、农村信用社1803家、村镇银行1071家,民间资本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的合计持股占比达90%。
二、四季度主要政策取向
(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它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决定》要求,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决定》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决定》要求,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二)市场开放新举措。
国务院负责人指出 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国务院负责人指出,今后地方政府原则上不要再直接投资办企业,地方政府直接办企业或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容易在当地形成投资、产业的垄断和市场封锁。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境内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均可通过主办券商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份,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
国资委一副主任表示,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委将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户,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国资委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改革的重头戏来抓。主要采取四种形式:第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第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第三,涉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国有相对控股。第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参股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全部退出。
工信部部长表示,2014年工信部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资料显示,工信部已向11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已有16家民营企业和中国电信签订了商业合同,14家民营企业与中国联通签订了商业合同,17家民营企业与中国移动达成了合作意向。另,目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非公企业已超过500家。)
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至少须选择一个单位开展试点工作。通知提出,公办养老机构特别是新建机构应当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同时,还将探索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企业。据了解,目前全国有4万多家养老机构,其中72%是公办机构。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2014年将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稳步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对外开放。继续优化外商投资产业和区域结构。推动产业境外投资。
证监会一副主席表示,要在成熟品种上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扩大期货行业对外开放,允许境外机构参股期货公司。
中国商务部一副司长表示,上海自贸区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复制性,而在未来两至三年,这些政策将推广到全国,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三、简评
2013年非国有部门保持了平稳增长,有向好迹象。但固定资产投资下行趋势没有逆转(另一统计口径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行趋势也未逆转)。个体经济、外商企业投资增速明显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微有回升。出口降幅较上年减少11个百分点,进口开始回升。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大中型企业。四季度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三季度下降。
2013年国内、外市场状况的有限改善对促进非国有经济增长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主要证据是,2013年空前的大量“简政放权”也并没有使非国有部门投资恢复过去那种高增速。而要解释在“昔不如今”的政策环境中非国有部门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只能是说市场使然。当然,2013年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促增长上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难在短期内对其效果给出全面评估和高度评价。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1)评价非国有部门发展政策得失也不应当仅注重增速,还要注重其他指标,如市场秩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技术进步、劳资关系、收入分配、税收等等的变化。以税收为例,据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民营经济”已占GDP的60%左右。但是,从那时至今这个“民营经济”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却一直在12-14%左右浮动。所以,曾有学者调侃道,“中国搞私有化也有问题。如果全部私有化了,政府税收也就没了。” 再以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为例,2013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私人企业主导的行业,82.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他们在劳动却没有法定的“劳动关系”,工资低且被拖欠问题仍然严重。2013年政府曾策动、接受工商联的民间投资“建议”,并主动要求其监督政府方面的落实进程。如今,政府是不是也应该再开会听听工会的工人阶级状况报告和维权建议,并主动邀请工会也来监督政府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的情况呢?
(2)在对比中看,2013年政府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在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投入明显不及非公有制经济多,并还以反对地方“市场封锁”名义进行了限制。实际上,地方上国企数量比较少,不可能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个体私营经济(+外企)才是地方增长和纳税、就业等的重要力量,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绩高度相关,但却没有听说有人为了反对“地方垄断、封锁”而要求限制他们投资发展的。
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将进一步吸收私人资本的国企 “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破除学理和国际、国内经验都不支持的“股权分散化”迷信,避免其危险的误导,“不能混到最后把国有资本混没了”。要坚持在新的改革中“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习近平语),自始至终瞄准促进“共同富裕”目标,防止出现新一轮的“马太效应”扩大。
2014年非国有经济增长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可能在某些方面继续获得改善。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欧、美国经济复苏中仍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跟踪研究。“新城镇化”难在2014年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市场中仍然存在使增长疲软或减速的因素。敏感的地方政府大都在纷纷降低增长预期。金融危机前外贸带动的高增长局面是不可能再现的了。中国经济需要多轮驱动。如果国有经济真减速了肯定不是值得喜庆的现象,且会“殃及池鱼”。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