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全球资本市场下跌是金融危机的延续

作者:何自力 来源:环球时报 2015-09-08 319

       本轮国际资本市场下跌本质上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泡沫化股市的震荡和调整。

  近期新一轮国际资本市场下跌引起舆论热议,人们都在追问下跌的原因何在,其中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股市下跌和人民币贬值叠加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是主因。其实不然,本轮下跌本质上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继续发酵的结果。认清这一点,对把握国际资本市场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救助被危机重创的经济。时至今日,复苏却极其缓慢和不确定。首先,从经济增速看,从2008年危机爆发到现在,无论从单一国家和地区,还是从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速看,都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其次,从投资状况看,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增速在危机过后都呈现低迷状态,至今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再次,从消费状况看,主要靠消费支撑经济增长的发达经济体消费呈现停滞甚至下降趋势,经济复苏失去动力,新兴经济体从投资主导体制向消费拉动体制转型的努力举步维艰,效果甚微;最后,从贸易看,危机之后的国际贸易增速一直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速,贸易失去了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本轮国际资本市场下跌本质上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泡沫化股市的震荡和调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发达经济体实施了史上最宽松的货币政策,先是美国大规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来是日本,接着是欧元区也效法美日实施量宽政策,同时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和零利率以及负利率政策,发达经济体向市场投放海量流动性。由于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严重,制造业极度萎缩,实体经济对投资缺乏吸引力,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大量资本涌入股市,大大推高了股市行情。

  引爆本轮国际资本市场下跌的导火索是美联储的提息预期。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量宽和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退出实施了6年的量宽政策,同时表示在经济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提息政策。美联储的提息预期使美元走强,吸引国际资本流向美国,推高美元资产的价格,抵冲早先释放的海量流动性可能造成的资产贬值后果,有助于增强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同时却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造成伤害,导致外资流出、本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严重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

  要想防止和避免国际资本市场频繁波动,实现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发挥现有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协调和稳定功能,加强国际金融协调和监管,防止投机性国际游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冲击和破坏;实施汇率稳定政策,加强各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约束和自我约束;加强全球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和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全球范围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步伐,从根本上消除美元汇率波动给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造成的不稳定性;深化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本着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原则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合作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从根本上消解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并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和快速增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