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作者:进击的熊爸爸 来源:微博 2019-10-26 1123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照片上这个签名翻译成中文为詹姆斯·范弗里特,签名下面的英文写的是“必胜”的意思。从整幅照片看,嗯,这很美国。  

如果你还看得懂美国军衔,那一定知道照片上的这人是四星上将,距离美国军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军衔仅有一步之遥。按照美军晋升原则来看,他一定从军经历非常丰富,甚至参加过不止一场战争。  

实际上,这确实是一个靠实绩上位的美国将军。他毕业于西点军校,从士兵开始干起,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团长和代理师长,在欧洲战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并表现出来相当的军事才华和战斗精神,才最终升任上将的。  

不过,广大中国人知道他却不是因为他的这些战绩,而是因为一个专有名词——van Fleet's load(范弗里特弹药量)。  

所谓范弗里特弹药量,是指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对敌实施强力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意在迅速高效地歼灭敌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最大限度的减少我方人员的伤亡。(搜狗百科)  

而范弗里特自己则是这样解释的: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这段话当年被诸多媒体广泛引用。

而如果要用照片解释下他的意思的话,则是: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1952秋,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范弗里特把目光锁定在地图上两个标高不超过海拔597.9米的小阵地上。他决定再次践行一下自己的伟大理论:  

“没有什么阵地是十万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十万发不行,那就再来十万发!”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数据最后的结果是:190万发。  

此外还有5000多枚航弹。  

更特么尴尬的是,原计划伤亡人数是250人,结果伤亡了2万多人,而两个阵地居然还特么没有拿下来。  

若干年后,很多参与这场战役的联军官兵依然都耿耿于怀: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多人命和火力却依然拿不下上甘岭?这不科学。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战役进行的42天里,那些无穷无尽的炮弹确实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的砸向了这两个阵地,所有土都被翻了一遍,所有的树木的枝叶都被削光,所有的表面工事都荡然无存,甚至连山头都被削低3米。  

但志愿军官兵却在如此残酷的火炮下依旧坚持在阵地上,并一次次把联军赶了下来。  

有人说这是大力出奇迹:是不怕死的精神战胜了火海——不过这理由其实很片面:不怕死固然很重要,但血肉绝对怼不过钢铁炸药。  

事实上,志愿军并非不怕死,45师师长崔建功曾回忆刚接防阵地的时候,虽然当时战役还远未开打,但联军的零星炮击已经能够能够每天造成十余人伤亡。

“上去了一个星期,我就算这个账,这样还得了!这样零打就把我的队伍打完了,一天十来个人,十来天一个连,一个连就搭进去了,这样消耗下去不得了……我师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但若人员伤亡过大,岂不是人亡地失两头空。”

不过等到上甘岭战役期间,虽然牺牲在炮火下的志愿军官兵并不少见,但却始终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大部分人却能安然躲过致命的炮击而去与联军步兵厮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勇敢精神和战斗技术才凸显出作用,并最终把联军击垮。  

是什么保护了志愿军官兵的生命?其实答案很科学,是一种复合型多功能一体化人工非正向山地纵深防御战术体系——简单的说,这叫反斜面坑道战术。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反斜面坑道战术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建立在血的代价基础上的。

最初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其实对美军惊人的火力并没有直观感受,他们按照国内战争的经验进行防御和狙击,结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不过志愿军强悍并不在于其有多能打多不怕死,而是在于其善于总结和学习。当第一次见识到绝对火力优势后,破解的方式就同时在酝酿了。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早期从单兵马蹄形掩体,到相互连通的“猫耳朵”,后来的掩体相连的鸡爪洞,再后来是深入山体的坚固坑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坑道战术——坑道口与防御阵地上的表面野战工事连接,这样就可以使部队能在第一时间从坑道进入野战工事。

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一人;而当坑道被广泛应用后的1952年1-8月,“联合国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  

到了上甘岭战役打响的时候,坑道战术的升级版反斜面坑道战术终于成型,这是一场经典教课书版的阵地,这是志愿军官兵工程智慧的结晶,这消解了“范佛里特弹药量”绝大部分伤害。  

为何反斜面坑道战术屌炸天?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这种战术其实也是被逼出来。  

实战中志愿军官兵清醒地发现,正面阵地上,无论工事做得多么坚固伪装的多巧妙,但在联军的绝对优势火力无差别覆盖下,依然会被完全完全破坏。而要是连坑道口都暴露在敌直瞄火力下,则会直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整条坑道的兵力兵器全部被封死。

但反斜面阵地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美军的炮火不能直接攻击,航空攻击也很难奏效。  

如果把主要兵力布置在反斜面阵地上,在配合精心设计的坑道和工事,布置好合适的曲射火力,那不但可以让敌军大部分火力成为摆设,极大的保存己方的兵力兵器,还能得到后方阵地的冲锋的火力支援,快速对表明阵地之敌实施反突击,以达到低代价防御阵地的效果。  

这个可能有点难懂,不过换成美军视角则可能更容易明白一点:

我用10万发炮弹把这个表面阵地变成火海,然后步兵开始徒步进攻。

刚开始的时候,阵地上防御的机枪火力并不强,但从山那头打来的迫击炮弹却一直追着我们炸。而等步兵们顶着伤亡即将爬到山顶的时候,迎面就是一顿手榴弹以及敌人步兵凶狠地怼了上来。

即便美军再抗下这一波越过山顶往下一看,发现已经有无数的机枪射孔在冷冷地对着自己,而且对面山头上早就标好位置的炮弹也已经飞在半空了。

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美军进攻上甘岭阵地,往往当他们到达山顶的时候,惊喜就会出现了

好吧,即便美军再开挂顶着伤亡把下面的阵地摧毁,志愿军依然可以撤进坑道。每条坑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坑道口本身就是坚固的工事,可以互相支援防止美军各个击破。而反斜面对面的己方阵地也依然可以提供全面的火力和兵力支援,确保美军在阵地上站不稳。  

教科书老是强调志愿军在上甘岭阵地上的不易,可谁体会的美军的苦闷?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还没有见到boss(反斜面),就死伤惨重了。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布防图,设计堪称经典,什么叫工匠精神?这就叫工匠精神

我们常常说上甘岭是一场经典的山地防御作战,但在这场战役中,人们往往容易记住士兵们战斗中的勇敢,但他们准备战斗所付出了无穷汗水和无尽智慧却不为人所知。笔者曾看到一段45师作战科长宋新安的一段回忆:

“开始建设阵地的时候,当然困难很多,也没有工具,没炸药,没有什么东西,都是战士自己找到敌人没打响的炮弹,就卸下来当炸药。敌人的坦克,上头那钢铁卸下来就弄成这个火炉,铁匠铺就打钢条、打铁锹等东西。反正工具都是战场上自己弄的。

那你烧什么都得弄木炭,弄木炭的时候就烧那个东西,打锤做工具,打炮眼打一个眼一个眼的那个东西。首先要解决这些组织、物资、器材这方面吧,另外就是技术。基本上已经弄了3个月了,弄了3个月我去检查阵地。

结果呢,那个工事做的呀,进度很慢。一天只能打个二三十公分。战士累了,他在那打呀打呀打的累得不行了他就歇歇,放一炮大家歇一歇,就在那清渣子。所以这样的话进度很慢。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从走上阵地的那一刻起,其实没有志愿军去想到死,他们所有愿望只有一个:如何把上甘岭变成了无法敌人永远逾越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并经历任何苦难。  

现在终于可是说清楚为什么黄继光要堵抢眼了

反斜面坑道战术是那个时代志愿军人力智力所能达到的防御巅峰水平,但其并非没有弱点。  

最明显的弱点有两个:一是怕补给线被切断失去兵力物资补给;二是怕棱线被敌人彻底控制。

如果被切断补给,没有持续的力量进行兵力火力的反突击,那整个坑道反斜面阵地就失去了作用;而如果棱线被敌人牢牢控制,则坑道则有被孤立并各个击破的危险。  

联军其实既不傻也不懦弱,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两个弱点,并尽最大力量勇敢地进行攻击。而是防御者要护住这两个弱点,则更需要无穷无尽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很少有人知道,美军的炮弹除了打在阵地上的,其实有很大比例是消耗在覆盖封锁志愿军的补给路线的。

由于路线没有反斜面阵地的掩护,几乎每一次人员物资补充,都要承受极大的伤亡。运输线上的伤亡比例甚至远高于阵地上的。在最困难的时刻,送上去一个苹果就立二等功,而阵地上的物资匮乏也到了极限,一个苹果转了三圈没吃完,没有水喝只好喝尿的故事,真实和普遍的发生着。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志愿军向前方坑道运送物资

同样残酷的还有棱线的争夺。

由于白天阵地上敌人火力太强伤亡太大我方难以立足,所以对棱线的反击只好放在晚上。

我们看黄继光的故事,经常有人不解,为什么天亮之前就一定要攻下阵地?为什么黄继光迫不及待地就要堵枪眼,而不等等后面再送炸药包?

答案其实是,如果让联军在棱线上巩固住夜晚并熬到了白天,那他们就能够站稳脚跟对坑道形成更严重的威胁,更进一步有可能彻底将志愿军赶出阵地。

所以,棱线就是生死线,其惨烈的争夺每天都在发生着。白天联军打过来,夜里志愿军夺回去,一日之内甚至易手十余次之多。

在最关键的时刻,双方士兵同归于尽的情况其实比比皆是。其实双方都明白,自己都没有后路,一旦退缩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所有的牺牲都白费了。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黄继光在拂晓前舍身堵枪眼

笔者曾到过15军一个连队,这个连队正是驻守在597.5号高地一号阵地的八连。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这个连队的故事,能真实的体现这个阵地上所经历的一切残酷:

战役开始前,这个连队满编138人,战役开始后受命进入597.5高地防御。

在其14天坚守1号坑道的过程中,上级共给该连派出补充的兵员有800余人,但有大部分都倒在了猛烈的炮火封锁线上,只有300余人活着补充进该连队。

14个日日夜夜里,该连突击组织105次,歼敌千余人。等到战役结束的时候,全连仅有8人幸存(回撤途中,遭遇敌人炮火又牺牲2人)。

在幸存的6人中,战前就属于连队建制的仅有连长李保成、指导员王土根和一个小通讯员,下撤的战士普遍患有夜盲、风湿等病症。

回撤路上,通讯员随手抓一把土,就觉硌得厉害,拨了拨,竟从土里拨出了32粒弹屑;连长李保成随手拽过一截树干,竟然嵌了100多块弹头和弹片。

14天前,八连带着一面崭新的军旗上高地,每反击一次,红旗就插上阵地一次,一次次弹头崩、弹片穿,一面不到2平方米的红旗上布满了381个弹洞,这截树干和这面军旗成为了参加上甘岭这场残酷和勇敢的最好见证。

最后,作为对开头的回应,笔者想分享另一张将军的照片:

上甘岭,为什么上甘岭能顶住?

无论离开多远,离开多久,一定要回到那个阵地,看看自己倒下的士兵。 

这是位中国上将,这张照片,很中国!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上甘岭英雄十五军万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3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