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清除“毒教材”余毒,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作者:泥腿看客 来源:泥腿看客 2024-07-22 1096

有些事,不经意之时就会发生改变,这也是现在的一个特点。

刚看到一个媒体信息,北京发布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教材必须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北京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教材目录中,不得选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一般也不得选用境外教材。

不要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官方通知,整顿清理教材的事还在进行。

还记得前两年,“毒教材”事件不断发生,遭到国人指责。此后网民强烈要求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不过虽然有动作,但并没有看到“严肃追究”。

当年“毒教材”事件很严重。

从当时“毒教材”出现的一些令人吃惊的插图来看,不仅没有美感,甚至带有更多的小本子元素,还有些插图有淫秽示意。有的“毒教材”居然出现“鬼子背老太”,小本子头型的“岳母刺字”,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反渗透,清除“毒教材”余毒,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毒教材”事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至今还有人发现一些教材中的“毒元素”,有的教材居然还把麦克阿瑟奉为英雄,此人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最大的敌人。

“毒教材”事件发生后,还有大V专门进行了深挖解读,认为这不是偶发问题,显示小本子长期对我们渗透的大问题。

这种渗透并不是一年两年,有可能长期存在,也是里应外合相互勾结的事件。

毒教材的破害性极大,如果这些“毒教材”改变了我们孩子的认知,就会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

认知和价值观的问题一旦被洗脑改变,想改回来很难。

国人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正当有据,势在必行。

今年7月3日,从媒体看到消息,ZY美院设计学院的原院长宋某被涉嫌严重职务违法,具体是否与“毒教材”有关,从一些信息中也只能略知一二。

反渗透,清除“毒教材”余毒,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教材是个大问题。

之前我曾解读过苏联时期出现的教材问题,苏联时期被西方渗透后,苏联的教材出现了篡改历史的问题,但并没有人注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戈尔巴乔夫不仅对西方渗透没有引起警惕,甚至一股脑把西方媒体引到苏联,苏联舆论阵地丢失后,出现了不可能逆转的问题。

苏联教材不仅被随意篡改,而且苏联社会中弥漫着对苏联创造者列宁,以及斯大林的丑化和不满,社会上流行着苏联领导人的段子。

苏联被渗透后,认知被改面,苏联崩溃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反渗透,清除“毒教材”余毒,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我们教材出问题并不奇怪,但令人奇怪的是时间很长,居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

当然也有清醒的人,有人质疑过,但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不过河南郑州的教师彭邦怀是“毒教材”事件的吹哨人,他连续14年,打了22场官司,终于让“毒教材”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我们应该向彭老师致敬!

如果任由“毒教材”泛滥,那不仅仅会改变孩子的认知,有可能会对我们深度渗透,我们的历史就会被轻易篡改,到时我们才到了真正的危险之处。

反渗透,清除“毒教材”余毒,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为什么不让用外国教材?

国外教材并不真正适用我们,而且大部分教材里胡说八道,甚至充斥着反华排华及种族歧视之事。如果不重视,很容易让孩子中毒。

不排除发这个通知之前,有的学校已经出现过使用外国教材的问题,否则不会有这样的通知。

这也说明,我们已经重视并警惕“毒教材”事件,并进行了拨乱反正之事。这是一件长期的斗争,如果我们不改变,稍有松懈,就会被渗透洗脑,这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大问题。

现在虽然没有大范围严肃追究,但重视教材,防止敌对势力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也成为我们防范的重中之重。

但很多事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去做,必然在一步步往前推进,如果声势太大,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认为我们在搞什么“运动”。

无论清除“毒教材”,还是清算“毒教材”相关责任人,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就如前文所说,教材很重要,我们既要防范敌对势力在我们教材动手,也要防止一股脑引进一些有问题的教材,这不仅会毒害我们下一代,很可能会被直接洗脑。年轻人分辨能力还远未达到成人,如果被洗脑渗透,就会形成难以改变的认知,将来会对我们造成反噬。

防范杜绝外部教材,清理内部“毒教材”的事,并不是一阵风,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前几年有些“毒教材”侵害了不知道多少人,如何扭转并纠正敌人的渗透?

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警惕并重视。

就如网友所说,“毒教材”追究责任的事还远未结束,还有一些漏网之鱼,那些人既坏又奸,他们当然知道“毒素”来源于哪,所以在JY部门整肃清理内奸也势在必行,追究责任人的同时,更要挖出一些长期使坏的内奸,这些人如果不拿敌国的钱,不可能这么卖命,或者直接被策反的“意识形态内鬼”。

清除不是目的,只有堵住漏洞,才能巩固阵地。这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有些问题很难被发现,但一旦被发现,就已经是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威胁。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1
1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