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追踪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演变动态

作者:明海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03-14 1573

杨军:追踪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演变动态

明海英

杨军:追踪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演变动态

●当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社会思想领域还存在很多模糊认识,或是把它视为学术思潮、文艺创作流派,或是视为日常舆论,没有看到它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危害。因此,必须继续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帮助党员干部和大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表现形态和实质。

●进一步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应深入到它的内部,加强对其理论观点、史料运用、叙述方式、社会心理基础的精细分析,加强对其中不同性质问题的辨识,把握其传播特点及发展变动的趋势,为有效扼制这一思潮的蔓延提供学理支撑。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西式教条主义形式和错误理解学术创新的思想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瓦解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通过所谓重述历史,造成人们历史观和历史认知的混乱。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和批判。围绕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态及应对方式,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军。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兴起蔓延

源起西方后现代思想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简要梳理一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蔓延的背景。

杨军:改革开放初期,在如何评说新中国历史的问题上,出现了全盘否定新中国历史、否定毛泽东的思想倾向。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如何评价新中国历史、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但那种否定新中国和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并未消失。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思想倾向最终演化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蔓延,是西方后现代思想理论与社会心理契合的产物。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蔓延的背景,可以从思想理论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看。

在思想理论方面。其一,受西方后现代史学的影响。西方后现代史学以全面的反叛者面目出现,挑战传统历史认识论和历史编纂学。它反对历史进步论和“宏大叙事”,否认历史客观性,认为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主张历史研究“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这成为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重要理论来源。

其二,我国思想领域中的自由主义回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自由主义者不断质疑、否定我国现实政治制度,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把现代化等同为西化,要求我国在改革中“回归人类文明”。这确定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虚无主义不过是为自由主义者的政治要求提供历史的论证。

其三,学术界出现了西式教条主义倾向。在一些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中,推崇、迷信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框架,主张放弃唯物史观,坚持“价值中立”,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研究、阐述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在既成的西方理论框架中添加中国史料,并视之为“学术创新”,要求“用新视角、新方法改写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从人性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历史人物”。

在社会心理方面。其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处于低潮,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甚嚣尘上,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的认同。

其二,西方借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之机,以多种方式加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或隐晦或公开地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抹黑中国共产党领袖,传播西方价值观、政治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我国大众对现实境遇抱持负面心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产生质疑。

其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极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广泛影响大众。这都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提供了社会心理条件。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三种传播形态:

学术形态 文艺形态 舆论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有哪些表现形态?

杨军:社会思潮在传播蔓延中往往表现出多种形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有学术形态、文艺形态、舆论形态等。

其中,学术形态是基本形态,是指专业知识分子以学术研究的方式生产和阐述理论观点,并通过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讲学讲座等途径传播。如遵循西方史学界以“阴谋论”、“权力斗争说”来解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做法,利用心理分析法来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行为,根据零星的史料来颠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论,指责“马克思主义才是历史虚无主义”,等等。

文艺形态是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把核心观点转化为感性的影视形象和抓人眼球的文字,通过多样化的文艺作品,如影视节目、小说、传记等方式呈现出来。用文艺形态来表现历史虚无主义,在方式上具有情景化、形象化的特点。

举例来说,有的电视节目坚持“娱乐至死”的态度,由非专业的人士任性评说历史,用戏说、恶搞的做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解构为一场场偶然性主宰的历史闹剧;有的文学作品坚持“张扬人性”,以个体叙事演绎整体历史,用想象虚构重构历史事实,通过形象塑造、情节描绘、画面铺设等手法,“重新评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丑化人民群众和革命英雄,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舆论形态是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积极利用各类媒体,持续推送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结论的各种资料、文章,设置议题,炒作话题,引导讨论甚至挑起争论,借此传播其理论观点。

学术化转向和日常生活化转向

是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哪些新的情况和新的动态?

杨军: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一些新的动态,总体上看,是学术化转向和日常生活化转向。

具体而言,一是学术形态突出,其理论观点多以学术话语的方式呈现,其价值指向和问题指向变得隐晦。

二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如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一些讨论着力于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还有一些讨论甚至为汉奸翻案。又如2017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一些讨论着力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正当性,并由此说明中国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是错误的。

三是在历史叙述中关注普通人。一些文艺作品、回忆录、访谈等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片面地描述普通人生活中的艰辛困难,并以此为依据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是利用网络媒体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将其理论观点融入所谓的“内幕揭秘”、“某某说史”、“读史心得”之类的小文章、短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传播,以日积月累地“重构”历史的细节,来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和科学方法

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武器

《中国社会科学报》: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形式、新动态,请您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杨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中,包括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歪曲党史国史军史,危害国家政治安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是“伟大斗争”中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应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需要意识形态工作在实务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比如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传播渠道的管理,改善提升对全社会的历史教育、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等等,而且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从学术方面作出努力。

近几年来,为了凝聚社会共识、抵御错误思想观点蔓延,营造有利于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氛围,我国学术界深入开展了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和思想斗争。

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渊源、理论观点、话语方法、蔓延特点、实质危害等方面的认识日益深入;在思想斗争方面,通过在媒体上向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亮剑”,捍卫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结论,澄清是非,教育大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但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兴起和蔓延的社会背景条件仍然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还是会以不同的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深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虚无性?

杨军:当下,在关涉中国近现代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个领域的研究中,要重视以下方面。

首先,坚持唯物史观,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研究和书写历史。历史观在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中具有指导意义。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探讨总体性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中的最重要环节”。它既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历史过程的理论,又是关于考察历史的思维方法。唯物史观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秉持的世界观和根本准则,回答了学术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唯物史观中包含辩证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历史主义方法等,为认识、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也为历史认识通向真理性认识搭建了桥梁。坚持唯物史观,遵循其鲜明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书写历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思想中的疑惑,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强大武器。

其次,正确辨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多种表现形态,影响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普通人,导致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往往纠缠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因此,在研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要准确研判思潮中不同性质问题,研究思潮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不同性质问题的关联与转化等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一些政治原则问题淡化为一般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也不能把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夸大,当作政治原则问题来对待。在正确辨识的基础上,才能够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办法。

再次,进一步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关于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精品力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应深入到它的内部,加强对其理论观点、史料运用、叙述方式、社会心理基础的精细分析,加强对其中不同性质问题的辨识,把握其传播特点及发展变动的趋势,为有效扼制这一思潮的蔓延提供学理支撑。具体而言,要深入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性文本,关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的社会心理基础,细致区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不同性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增强对文学艺术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的分析批评,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范围、对象、程度及其变动趋势等进行研判。

此外,要继续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当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社会思想领域还存在很多模糊认识,或是把它视为学术思潮、文艺创作流派,或是视为日常舆论,没有看到它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危害。因此,必须继续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帮助党员干部和大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表现形态和实质。这种思想斗争要积极吸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新成果,既要在宏观层面,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近代中国探索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讲清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讲清社会主义道路带给中华民族的光明,讲清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还要在具体问题层面,说明如何科学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反对抹黑共产党领袖、侮辱革命英雄,历史虚无主义意欲何为、错在何处,等等。

当然,思想斗争的方式不仅体现为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回应、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方面,而且要体现在纠正一些大中小学教材的错误倾向,纠正文艺作品中“戏说”、“解构”、“去主流化”倾向,扩大正确导向言论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等方面。

 记者 明海英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