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师 忠勇之师 血肉之师——东北抗日义勇军后代笔谈

作者:张卓亚 吴大海 赵战生 张刚 王化义 王民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6-29 1647

正义之师 忠勇之师 血肉之师——东北抗日义勇军后代笔谈

中国抗战的历史应该从东北义勇军说起

张卓亚(李兆麟之女):我父亲李兆麟是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我个人看的历史书中记载,义勇军有40多万人,为早期抗击日寇侵略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打了两年以后,有将近六七万人过界到苏联,其中一些高级将领辗转通过欧洲由上海或香港又回到了国内。一些中下级军官被铁皮车送到了新疆,他们中有的留在了新疆,结局很惨。还有一部分队伍留在东北,放下枪回家务农了。但也有一批人坚持了下来。义勇军的范畴就是所有爱国的抗日部队。九一八事变以后,有的军史上说中国共产党派了500人派到了东北战场,有的说是200多人。他们开始组织共产党的队伍,也有很多人打入了义勇军。包括我的父亲,1931年的11月就被派遣到东北组织义勇军,这些队伍逐渐演变坚持到最后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这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周保中将军日记里曾经说,到了1934年以后,一下减员减了10万人,变成了二三十万人,有很多打散了,或者解体了。到了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逐渐形成。义勇军的其中一些将领最后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有些人把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割裂,我是坚决不赞同的。毛泽东曾经讲过一段话: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开始的。东北三省的人民,东北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协助下,违反了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北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着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规模,中间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

很简短的一段话就概括了东北整个抗日14年的艰苦历程,到底有哪些人参与,就是有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我要强调,在东北抗日联军形成以后,仍旧不能否认部分的抗日义勇军有些还在单独打,在东北抗联打回来以后,还有零星的部队在继续战斗。

所以东北义勇军应该是抗日爱国军队的一个统称,涵盖很多抗日的部队在里面。在外族侵略的情况下,我们东北人民和东北的爱国抗日军队那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讲一部历史。把这部历史讲精彩,就是14年的抗战史。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我们的国歌,因为它把我们中国人民的苦难用几段话讲清楚了。在挖掘历史过程中,我们要把这部义勇军的历史展现出来,这是很重要的。义勇军就是在侵华战争打响以后,各路的爱国军人在老百姓的簇拥下,干柴烈火地起来抗击日寇,非常英勇,非常值得我们记述。所以这个历史不能割断,必须完整讲述下来。这也彰显了,在东北地区,包括爱国军人和所有民众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

最先奋起抗日的就是东北义勇军

吴大海(吴诚之子):我父亲吴诚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之一。在整个抗日过程中,抗战最为艰辛、最为严酷的肯定是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那是国民政府让人民赤手空拳去抵抗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因为东北驻扎的是日本最为精锐的关东军,而且东北沦陷得比较早,日本人建立了伪满洲政府,对于东北的群众统治相对于其他地区要稳固得多,从他们本土增兵也相对便捷。这些原因致使东北成为抗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个地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形势有多么严峻,东北地区的抗日组织依然咬着牙在坚持,尤其是堪称抗日传奇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一个政府如果让义勇军一度成为抵抗侵略者的主体,无疑是这个政府永远的耻辱。可是在中国国民党执政期间,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东北义勇军在1931年9月至1933年9月间,却真真实实地成为了东北战场抗击日寇的主体力量。尽管我们说东北义勇军组成成份复杂,政令难以上下贯彻,但是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单凭这一点,东北抗日义勇军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抗日传奇部队。可能很多人会把东北义勇军和日后的东北抗联混淆。当然,大家都是打鬼子的,东北义勇军是东北各界人民自发的抗战,抗联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的抗战。但当我们对共产党领导的赵尚志、杨靖宇耳熟能详时,又有没有想过那些曾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勇军将士埋骨何处呢?因此,我们最大的希望是今后每当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都能想起那些在家国沦丧之时誓不解甲的30万东北男儿!而他们是最先起来抗日的武装力量。

空前的灾难降临,必须起来反抗

赵战生(赵毅敏之子):我父亲赵毅敏1928年底在东北绥芬河共产国际地下交通站工作,以刘老板的身份在当地开设小店,专门负责接送来往苏联的中共干部。1930年赴沈阳出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1931年9月18日深夜,他和满洲省委的战友,从广播中得知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明目张胆地侵占奉天等地,他们立刻意识到:空前的民族灾难已经降临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父亲代表省委连夜起草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武装占领,史称《9·19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号召中国民众进行抗日斗争的第一份宣言。

我们有一次在夏威夷看展览的时候,赶上一位美国海军将军的签名售书活动,书名叫《太平洋战争》,有中文版也有英文版的,他的观点就是说抗战绝非是从1937年才开始,而是从1931年就开始了,说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哨战,这个前哨战是中国人首先打起来的。我们也通过我父亲参加共产国际七大时作的报告中了解到,当时八十几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开七大,他们本来对中国的抗战不甚了解。后来我姐姐找到那篇报告,当时是在苏联的一本文集里找回来以后又翻译出来的。我父亲在那次会议上讲的许多事情,中国的抗战形势是什么情形,斗争是多么艰苦,中国共产党人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报告里都讲清楚了。现在看起来就是一篇记录当时史实的文章,所以我们把它收到我们自己家庭的纪念文集里面。从他所作的报告里面可以了解到这样的观点和事实,就是因为首先是在东北,日本鬼子抢了我们的地,第一批起来反抗的就是义勇军。

为抗日义勇军建立的生死情报线

张刚(张锦春之孙):我的爷爷张锦春,别名孙均,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他经李大钊的学生张昭德介绍在哈尔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还有陈为人(陈涛)、骆森(又名李震赢)等。他们在哈尔滨(当时属吉林省)建立了名为“哈尔滨通讯社”的组织,成立了一个短期的青年学院,吸收进步知识青年,学习和宣传革命思想。以后又创办《东北早报》《哈尔滨日报》,专门传播马克思主义。当时和张锦春在一起工作过的还有赵尚志、卫坚、安贫、李铁军、杜继曾等人。1924年8月,张锦春受中共哈尔滨组的派遣来到长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成为长春的第一位共产党人。他在吉黑邮务管理局二道沟邮政支局任拣信生,后任支局长,以此为掩护,建立了党的通讯站,以“弓长之”为代号,负责中共中央与哈尔滨组织之间的联系,传递党的文件和接送地下交通员。期间,曾护送过任弼时、瞿秋白、杨明斋、赵世炎等去苏联。1927年,张锦春考入中东铁路专科学校,一年后毕业,被派到中东铁路沿线,做党的组织宣传工作。1928年至1931年在帽儿山、珠河(即乌吉密河)等站工作时,和赵尚志及朝鲜族同志联系,组织成立了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根据党的指示,哈尔滨党组织号召爱国青年参加义勇军与日寇作斗争。在爷爷的回忆文章里记载说,当时的参加者有赵尚志、李延禄、杨靖宇等,而他由卜润舟、王光录两名同志介绍参加了苏联远东军做秘密工作。

在苏联哈巴洛夫斯克(伯力)远东军参谋本部伊利亚贤克中将领导下,我党在哈尔滨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沿线建立无线电网,爷爷专门侦察日寇军队的活动,包括军队番号、数量、装备等情况。同时把日寇军火列车通过各站的时刻表通报给我们的义勇军,以便给日寇致命打击。当时炸毁日寇军火事件频频出现,报纸经常登出相关新闻,日寇十分恐慌。1935年8月,爷爷被日寇怀疑,羁押在道里日本警察署,受尽酷刑,坐牢9天,但因日寇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而且由他负责的货运站的货物无法运走,使货物大量积压,所以让家里出钱和找铺保把他赎出。但爷爷已被视为危险人物,经常有宪兵、特务到家审讯,随时还有再被捕的可能。至1936年3月,设在一面坡的无线电台被日本人发现。幸好负责那里电台的是爷爷的兄长和侄儿,他们把消息通报给了爷爷,爷爷经上级指示批准连夜携家眷逃到山东。因为哈尔滨通缉他,爷爷不能再回去。这时全面抗战爆发,苏联志愿军帮助中国抗日,并运送大批军火至西北,急需俄文翻译人员,经挚友孙慕周和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彭嘉隆、伍修权、谢觉哉等同志介绍,爷爷在苏联空军招待所和苏联领事馆对外贸易委员会担任翻译工作,直至1940年苏联领事馆撤回。通过爷爷的故事,我们感受到当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生存是多么不易。

抗日义勇军的历史传奇

王化义(梁元善之孙):我姥爷梁德堂(梁元善)是国民救国军的领导人之一。今天我带来一本很珍贵的史书—《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以下略称《血战史》)。这本书的封面上印有“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处编印”,并体现出1933年11月在上海出版,由此证实了《血战史》是国民救国军的珍贵抗日史志。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列为民国文献资料《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第一辑)》首篇史料,并列入抢救再版。现在,它是被党史、军史、国史等多部史册引用的重要文献。《血战史》严格以时间为顺序,以国民救国军抗日战事为主线,记述了国民救国军的发展壮大历程和该军经历的主要战事。后来国民救国军中的许多部队,都被编入了东北抗日联军,他们中有六位成长为抗日联军的军长,还有不少将领在后来担任了抗日联军的师长、团长。其中,高俊凤、姚振山率领的国民救国军部队,被编入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仍然保持了义勇军称号。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人们不了解义勇军的这段历史,是历史教学中一个很大的缺失。

我姥爷梁元善是当时义勇军驻抗日后援会全权代表,他主管驻北平、驻沪、驻粤、驻抗日后援会办事处对外联络、宣传、后援、史志编撰工作。所以,他是《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这本史志的编撰组织者。当时参加这本《血战史》编纂的人就是国民救国军驻北京的抗日后援会的工作人员,以及驻上海工作办事处工作人员和驻广州的办事处工作人员。书中将1933年1月国民救国军主力部队退到了苏联,后来领导人又取道南方回来的经历,全部都作了记载。

此书原件能保存至今,有一段传奇故事,与书中记录的第一位烈士—成庆龙将军有关。成将军当时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却遇到两个困难,一是缺乏枪械弹药,二是孤军作战势单力薄的困难。1931年9月,东北爱国人士在北平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民众抗日后援会。1932年三四月间,成将军到北平抗日后援会求援。东北义勇军全权代表梁元善热情接待了成庆龙将军,经请示将其部队编入了吉林国民救国军第十二路军,成庆龙将军任该路军的总指挥。此后,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两位有共同革命志向的“山东同乡”,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1932年9月16日,成将军被汉奸告密遇害,壮烈牺牲于吉林长春大荒地屯子。我姥爷梁元善派人将一册《血战史》送到了成将军家,向遗属们表达了对成将军的沉痛悼念。将军家人保存了这本记载了成庆龙事迹的史志,一直铭记着国民救国军这支部队名称,铭记着派人送书的梁元善是该史志的主持编纂人,铭记着这本史志的编撰人员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在上海出版的史实。日寇入侵山东后,成将军的夫人将《血战史》珍藏瓷坛、深埋地下,历尽艰辛、保存近八十年。2013年成将军之子成皓然、孙女成军将此珍贵史志原件捐献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国家研究东北早期抗日斗争历史,提供了史证;为缅怀义勇军抗日英烈提供了战地纪实的有力资料。通过对此书的研究,我深深地为抗日义勇军、为国民救国军这一英雄群体感到骄傲,义勇军的伟绩和精神,绝不会被后人忘记。

父亲曾联络义勇军要把溥仪绑架出去

王民(王效明之子):我父亲王效明曾是东北抗日联军五军领导人。他1927年考入沈阳陆军军士教导队,第二年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东北陆军讲武堂于1906年建于盛京奉天府,又称奉天讲武堂,与天津讲武堂、昆明讲武堂并称当时的三大“讲武堂”。在陆军讲武堂期间,年少的父亲曾在少帅张学良麾下学习,是军校高材生。1931年9月18日当天,我父亲王效明在沈阳的父母双双被日本人炸死。背负国恨家仇的父亲自此立下“不当亡国奴”的誓言。他在东北军内部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军官一起成立了“反日救国小组”,自发开展抗日活动。1932年,日本策动建立伪满洲国,并为溥仪组建禁卫步兵团。九一八事变后,部分东北军将领向日寇投降,利用这个条件,我父亲成功“卧底”进入禁卫步兵团。他计划做一件惊天大事—绑架伪满洲国执政溥仪。

不久之后,机会来了。经过日本人的训练,新组建的禁卫步兵团调入新京(今长春),驻扎在掌管溥仪宫内事务的宫内府。此时我父亲已升任该团第三营副营长。利用这个身份,他秘密活动,暗中联络反日义勇军,准备绑架溥仪作人质,推翻伪满政权。不料,计划被敌人察觉,并开始抓捕我父亲。幸而他借机脱身。随后不得不返回哈尔滨。绑架溥仪的失败让父亲意识到,空有爱国热情无法真正成功,必须有周密的组织和正确的领导。返回哈尔滨后,他四处奔走,开始寻找共产党。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与中共满洲省委取得了联系。从此,父亲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身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很传奇的,穿过六种军装,抗联的,苏军的,东北军的,满洲国的,解放军的,后来是海军,真正是戎马一生。

(笔谈以发言顺序排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3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