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新表现形态

作者:杨军 来源:人民论坛 2015-09-21 235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发展蔓延中出现了新特点,表现为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以反批判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这四种表现形态的结合。

  核心提示: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发展蔓延中出现了新特点,表现为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以反批判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这四种表现形态的结合。对此,必须用“组合拳”来应对。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发展蔓延中出现了新特点,表现为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以反批判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这四种表现形态的结合。对此,必须用“组合拳”来应对。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表现形态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蔓延,从学术研究走向日常生活,从专业知识分子走向普通大众,浸润多个领域,日益呈现多种表现形态。不同的表现形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展的新特点。

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

  学术研究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基本表现形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抱持特定的旨趣,以“反思历史结论”,“创新”历史观和历史研究,“追问历史真相”为基本方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历史和人民解放军历史,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重新研究和评价。

  其一,颠覆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论,首先是从根本上否定唯物史观。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主张“价值中立”,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来评说历史。具体到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制造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的对立,将革命史观定位于“意识形态产物”,否定其科学性。

  其二,转换研究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反对阶级分析方法,彻底背离历史辩证法的要求,走向形而上学。从现象中发掘“真相”而忽视本质,以历史片段和细节来描述全局,用当今的标准要求历史人物,依靠研究者的主观推断来确定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言行,混淆历史发展的支流与主流,用碎片化的事实来否定历史发展规律。

  其三,建构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在研究的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建构起一套新话语,其核心内容是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宣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阴谋史”、“权力斗争史”,新中国的历史是“苦难史”,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罪恶深重”。按照这些核心理论观点合乎逻辑地推演,必然得出对中国现实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否定性判断。

  这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历史观、方法论到具体研究,都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话语全盘否定,以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叙述方式,在“再现历史真相”“重评历史”中表达了政治诉求,并为历史虚无主义其他形态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

  近些年来,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我国出版了大批历史回忆录、日记、人物访谈录和历史杂谈等书籍,一些电视台和网站也开辟了“讲述”之类的栏目。在一些专业人士鼓噪和媒体炒作之下,这些书籍不仅成为图书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相关节目栏目广受关注,而且它们被赋予历史的阐释权,成为历史真相的证据、重评历史的标尺。比如,根据《蒋介石日记》, 要“改写中国近现代史”;根据一些人的回忆录,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成了“值得缅怀”“充满人情味”的“温柔之乡”;对新中国前30年的“大跃进”“反右运动”和“文革”的回忆,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口述的,都已为其“描绘了新中国的整体面貌”。

  然而,仅仅根据“个体记忆”来判断国家民族的整体状态,起码在思想方法上是片面的。这种以个体记忆取代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消解整体记忆中不符合个体情感愿望的方面,利用个人记忆制造历史幻象的做法,是“借历史的块垒,浇现实的胸怀”。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中,“个人记忆”的内容作为“反映历史真相的史料”,支撑着专业知识分子重构历史。更重要的是,“个人记忆”将宏大的历史具体化,以富含感情、浅显通俗的语言,讲述特定时期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命运沉浮,对不关心历史研究、不阅读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普通大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在虚无主义的话语与大众的历史认知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

  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崛起,加上影视制作门槛降低等,为娱乐历史、消费历史提供了条件。于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积极借助娱乐化方式渗入世俗生活。一批影视作品和通俗小说“任性”地再现、评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个别抗日“神剧”,为追求商业价值,抓人眼球赚收视率,编造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等离奇荒唐的情节,把正义而艰辛的中华民族抗战史变成了一场非政治化的娱乐闹剧。

  历史研究和解读的成果的确应该以通俗化的方式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为育人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水平服务。但是,戏说、恶搞的做法却突破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底线,以“娱乐至死”的态度,把历史变成商业价值的工具和空虚低俗的玩物。需要看到的是,戏说历史、恶搞英雄并非只求娱乐、不为政治。历史本身是庄严的,在外族侵略掠夺中探索出路,经过各种艰难曲折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日益走向复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如此。用荒诞不经遮蔽历史真相,以虚无颓废亵渎崇高悲壮,必然带来政治性的后果,即不仅破坏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造成人们对待历史的轻浮态度,引导社会形成阴暗消极的心态,而且破坏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戏说、恶搞,将其核心理论观点传递给大众,在“毁三观”中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进行塑造。而娱乐历史、消费历史的喧嚣,反过来助长了所谓的“发掘历史细节”、以个体叙事演绎历史整体的行为。

以反批判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

  近十年来,理论界没有停止过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面对这种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展开了反批判,其主要手法是:其一,给马克思主义扣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其二,指责中国共产党“虚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其三,在网络空间中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者进行围攻。

  “历史虚无主义”本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的研判提出的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论观点及其实质都有清晰的界定。虚无论者在这一概念上搅混水,甚至倒打一耙,不仅仅是为自己辩解,更重要的是要争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扰乱人们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并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展打开更多空间。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多种表现形态说明,其具有强大的能动性,会利用各种条件、时机向多个领域扩展,正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影响、改造着人们的历史观、道德观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因此,根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出“组合拳”。既要一如既往地运用“批判的武器”,更要积极地把理论研判的成果转化为贴近大众、引导大众的作品;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功能,也要加强对媒体以及出版、文艺作品生产等科学管理;既要鼓励、保护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亮剑,也要发挥民间、非专业的正能量群体的作用。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3年8月19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0
1
0
0
0